「旅鼠自殺」的故事是個謠言,卻上了語文課本,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2020-12-03 譯言網

我們都在語文課本上讀過「旅鼠自殺」的故事,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課文《旅鼠之謎》中是這樣寫的:「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後來這篇課文被證實是謠言。實際上,這個謠言傳播的時間已經很久了,不止國內,國外很多人也被欺騙多年。為什麼這種可愛的小動物會被「造謠」呢?真相又是什麼?

大部分人聽說過旅鼠可能是在一個比喻中——形容一些愚蠢的人,他們會跟隨集體行動進入一個糟糕的情況,而不是批判性地思考他們的立場,並根據他們最好的判斷採取行動。

但事實上,旅鼠並不容易受到「煽動」,它們只是一群生活在地球北極地區的小型齧齒動物。作為一種矮矮胖胖的短尾田鼠,冬天在雪地裡覓食的時候還很容易成為北極狐和雪地貓頭鷹的食物。他們在夏季交配,以苔蘚和雜草為食。當食物稀少時,它們就會遷徙,必要時甚至可以遊過河流和湖泊。它們還因極具攻擊性而聞名——它們會攻擊攻擊者,而不是逃離。當科學家在研究旅鼠時發現它們甚至攻擊人類。

那麼,這些愛惜生命,寧願與人類或鼬鼠搏鬥也不願被吃掉的小動物,為什麼會自殺呢?實際上,我們聽到的關於它們集體跳崖的傳說是一個謠言。

「這個想法源於對一種旅鼠的遷徙觀察:挪威旅鼠,」挪威北極大學北極與海洋生物學系的研究員羅爾夫·安克爾·伊姆斯在電子郵件採訪中說。「在該物種的數量高峰期,會發生大量的個體遷移出它們正常的棲息地並大量死亡的情況。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遷徙,但社會壓力、食物短缺或捕食者都是可能的原因。自殺這個解釋並不合理。」

旅鼠自殺的傳說源自1958年迪斯尼的電影《白色荒野》,在這部電影中,據說為了拍到「旅鼠自殺」的戲劇性鏡頭,導演讓人把旅鼠從懸崖邊趕下去。這段視頻讓很多人相信了旅鼠自殺的真相,儘管這段視頻的真實性後來遭到質疑,這個神話也被揭穿了。

旅鼠是一種重要物種

伊姆斯說,旅鼠這種物種對北極生態系統的功能非常重要。「作為食草動物以及食物鏈中的被捕食者,它們的生物周期對於維持北極的生物多樣性是必不可少的。」

旅鼠影響北極生態系統的一種方式與一種稱為種群周期的現象有關。在一個生態系統中,一個特定物種的種群數量可能會在可預測的時間內劇烈波動。種群周期在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中都有發生,對於嚙齒類動物來說很常見。疾病、食物供應和捕食可以推動這些循環。

因為旅鼠的數量每隔幾年就會激增一次——通常是每三到五年一次,儘管根據伊姆斯的說法,大多數旅鼠物種並不像其他物種的種群周期那樣立刻達到一個峰值,但那個時期,苔原上所有依賴旅鼠為食的掠食者,例如北極狐、鷹和其他飛禽,那一年都吃得很好。它們最終會對整個苔原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旅鼠數量的激增也可能帶來相當大的破壞性。在夏季的幾個月裡,旅鼠只吃活的植物,當旅鼠數量達到高峰時,植被消耗太多,它們不得不大量穿越苔原,尋找更綠的牧場。事實上,在這些年中,它們吃了太多的植物,以至於從太空中都能看到明顯的改變,每隔一段時間,苔原上的植被就會被完全摧毀。似乎不利於生態系統,但研究發現,如果把旅鼠完全排除在生態系統之外,那隨著時間的推移,植被實際上受到損害更大。

「關於旅鼠種群周期的主要假設是,它們是由捕食者(狐狸、黃鼠狼和猛禽)和旅鼠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者是植物和旅鼠之間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伊姆斯說。捕食——被捕食周期的理論目前得到了最大的支持。這種動態的不規律性很可能是由於氣候變化和變化造成的破壞。」

氣候變化給旅鼠帶來的災難

由於旅鼠依賴於苔原棲息地的寒冷冬季,氣候變化正給這些重要的北極居民帶來重大問題。

伊姆斯說:「更溫暖、更潮溼的冬天造成地面結冰的問題,這意味著動物無法獲得它們的食用植物。」

此外,雪層的硬度(取決於秋天的雪上降雨事件和暴風雨)和冰的硬度給旅鼠在冬天挖洞躲避風雪帶來了困難。

相關焦點

  • 「旅鼠自殺」的故事是個謠言,卻上了語文課本,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我們都在語文課本上讀過「旅鼠自殺」的故事,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課文《旅鼠之謎》中是這樣寫的:「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後來這篇課文被證實是謠言。
  • 旅鼠集體跳海自殺,是真的嗎?迪士尼曾是謠言的幫兇
    旅鼠集體自殺,假的,這是一個謠言。那麼這個謠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沒有人確切知道,但迪士尼1958年的一部紀錄片獲得了奧斯卡獎,這似乎使這個謠言變得流行起來。在野生動物紀錄片《白色的荒野》中,幾十隻旅鼠被進口到加拿大的艾伯塔省,這樣就可以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拍攝了。
  • 「闢謠」被寫進課本的旅鼠自殺之謎,其實是迪士尼剪輯的謊言
    它們就是旅鼠。除了生活在黑龍江下遊的阿穆爾旅鼠Lemmus amurensis,旅鼠屬其它四種均常住北極圈內,其中因「自殺故事」而著名的是挪威旅鼠Lemmus lemmus。一般的鼠類顏色黯淡隱蔽,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躲藏——我們常說那是膽小如鼠,可此時的旅鼠遇到天敵或人類時往往不再躲避,甚至會表現出攻擊行為。但是它畢竟是一隻還沒巴掌大的小動物,氣勢洶洶的威脅看起來總有些搞笑,被人類看到了,更加深了對旅鼠的「自殺」的誤解。除了「集體自殺」,長久以來的人們對於旅鼠充滿了其他形式的誤解。
  • 闢謠:旅鼠會為了後代延續而集體跳海?跟斑羚飛渡一樣,都是假的
    那麼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另一篇流傳度甚廣的世紀謠言——旅鼠自殺。(下圖為北美棕旅鼠Lemmus trimucronatus)在寫文章之前我特意在群裡問了朋友,大多數都表示自己在網上看過這篇文章,甚至某些版本的中小學語文課內外教材中還摘錄過這篇名為《浩蕩祭大海——奔赴死亡之約》的文章,不少人還被老師要求寫過讀後感。
  • 旅鼠的故事
    旅鼠的故事在北極酷寒的苔原上,生存著這麼一種動物,環頸旅鼠。1 第一年冬天寒風呼嘯,大雪覆蓋了苔原,外面的溫度已經降到了-50℃。但在厚厚的雪層下,旅鼠們卻過的很愜意。和外界相比,洞穴中乾燥溫暖,它們的食譜很廣,所以雪層下的植物都是它們的美味。
  • 旅鼠:你們以為我想自殺,其實我只是社恐
    除了生活在黑龍江下遊的阿穆爾旅鼠Lemmus amurensis,旅鼠屬其它四種均常住北極圈內,其中因「自殺故事」而著名的是挪威旅鼠Lemmus lemmus。石縫間的挪威旅鼠。這些焦慮的旅鼠行為異常,變得大膽而富有冒險精神,鑽出雪洞在地面上奔跑尋找新的天地。一般的鼠類顏色黯淡隱蔽,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躲藏——我們常說那是膽小如鼠,可此時的旅鼠遇到天敵或人類時往往不再躲避,甚至會表現出攻擊行為。但是它畢竟是一隻還沒巴掌大的小動物,氣勢洶洶的威脅看起來總有些搞笑,被人類看到了,更加深了對旅鼠的「自殺」的誤解。
  • 旅鼠集體跳海,暴露自殺,可能只是我們人類的臆想
    如果有一天,地球人口爆發,資源貧瘠到無法容納這麼多人生存,那麼你會為了你的下一代,選擇放棄生命嗎?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人類沒有滅霸寶石手套的能力,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遷移去別的星球,當人口爆發,地球資源耗盡時,無疑將是人類的噩夢。
  • 「被跳崖」的旅鼠,會遊泳、會遷徙,一年能生產8次、一次12隻!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或看過《旅鼠之謎》,據說這故事還寫進了初中語文課本裡。故事的大概意思是挪威旅鼠大量繁殖到可能陷入饑荒時,會紛紛「毫無畏懼」跳崖尋死,以換取下一代的生存機會。這故事在世界上流傳很廣,經濟學裡還用「旅鼠效應(Lemmings Effect)」來形容一些盲從的投資行為。
  • 旅鼠會跳海自殺?這是個奧斯卡級別的謊言
    迪士尼工作室在1955年將旅鼠在挪威跳海自殺的場面做成了卡通,放入了史高治叔叔的冒險系列漫畫中。史高治叔叔是誰?他是唐老鴨的舅舅,世界上最富有的鴨子Uncle Scrooge,又叫麥老鴨、史高治•老鴨、或守財奴麥克。就這樣,「旅鼠自殺」以藝術的形象走進了大眾視野,開始被包裝為誤導多數人的文化產品。
  • 旅鼠全身都是謎團,最喜歡集體自殺
    有一個很神秘的生物,叫做旅鼠,這種動物身上,有著多種謎團,比如一對旅鼠一年就能繁殖到162萬隻,而且,只要它們的數量急劇增長以後,旅鼠就會集體自殺……這種神秘的旅鼠為何會如此,一種都是個謎團,不知如何解釋。
  • 小學課本中的兩個「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相信不少人,對於小學課本上的文章依然是記憶猶新,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第一篇散文,經典名著的橋段……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從語文課本上展開的,然而小學課本上,有兩個家喻戶曉的「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 那些尋死的動物,真的是在有意識地自殺嗎?還是我們想多了?
    對於這兩種不同的情況,我們必須要分開來討論。關於動物自我了結生命的一個最大的謠言就是著名的旅鼠跳海。 傳言很感人,經過包裝編纂為故事之後就更加感人了,而且也的確拍攝到大量的旅鼠縱身躍入海中。可是傳言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旅鼠會遊泳,而且遊泳技巧極高,一種會遊泳的動物怎麼會選擇跳海自殺呢?既然旅鼠沒有自殺,那它們為什麼要跳海呢?其實那不是跳海,只是涉水,在旅鼠的遷移擴散過程中,涉水是家常便飯。
  • 山鼠自殺尚能理解,幾百萬隻旅鼠每隔5年就自殺,原因至今是個謎
    山鼠自殺尚能理解,幾百萬隻旅鼠每隔5年就自殺,原因至今是個謎自然之大,未解之謎尚多,人有的時候心情不好,抑鬱會自殺,就連老鼠也會這樣。鼠類是讓人很討厭的動物之一。它們會偷吃糧食,繁殖能力相當厲害,一隻落跑鼠,2個月後就會變成一窩鼠。繁殖如此厲害,到底什麼原因會令它們選擇去自殺呢?很多人會奇怪,老鼠也會自殺?是的,在我國生活在小興安嶺的一種深灰色的山鼠,它們就會常在秋天溜到山下農田偷糧食,這種貪吃的老鼠很是招人討厭,不過山鼠對於它們「勤奮」找來的糧食很是珍惜,會把不同種類的糧食進行分類保管。山鼠會在什麼情況下自殺呢?
  • 從眾而自殺的旅鼠 —— 《巴菲特之道》(連載120)
    投資經典《巴菲特之道》(連載120)作者:羅伯特•哈格斯特朗譯者:楊天南旅鼠效應 另外一個心理學的陷阱是投資者從眾行為,無論有沒有意義。旅鼠是一種小型的齧齒動物,分布於苔原地區,以它們的集體出走直至一同蹈海身亡而聞名。平時,旅鼠在春季進行遷徙活動,以尋找食物和新棲息地。然而,每隔三、五年,奇怪的事就會發生。因為高繁殖率和低死亡率,旅鼠的數量大增。一旦它們的隊伍膨脹到一定程度,旅鼠們就會在黑夜裡開始莫名其妙的大行軍,漸漸地,這支大膽的隊伍白天也開始行進。
  • 生孩子只服北極旅鼠,一年上萬隻,但數量飽和後為什麼會跳海自殺
    一批接著一批旅鼠從海邊向海中遊去,它們全都是不假思索地向前遊著,直到精疲力竭,體力用盡為止,然後便溺死在海中。可這絲毫不會影響緊隨其後的旅鼠奮不顧身地繼續前進。整個過程結束之後,海上漂浮著數以萬計的被溺死的旅鼠屍體。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它們是集體自殺,而且是這麼大規模的行動,那麼為什麼幾年之後,又會有成片的旅鼠出現呢?」
  • 旅鼠的故事
    羅拉格說,他們不是一般的老鼠,而是旅鼠,旅行的老鼠。我立即被這種奇怪的老鼠吸引了,也加入到羅拉格的工作中,幫他在草原上捕捉老鼠。說實話,旅鼠可能是世界上最笨的老鼠,我只要拿鼠夾子、鼠網子、鼠筐子,立馬就能捕捉到大量的旅鼠。羅拉格告訴我,這裡每公頃草場,起碼有200隻以上的旅鼠。我問,他們一直有這麼多嗎?羅拉格說不是。
  • 小學課本裡的2篇「假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卻輕鬆騙過很多人!
    在我們的印象中,小學語文課約等於故事課,因為課本中所選取中文章大多是一些具有教育性的、弘揚真善美的人物故事。六七歲的年紀,小朋友可能連字都認不全,放太深奧的內容沒有任何意義,不如用一些啟發性的故事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
  • 小學語文課本裡的4個「假故事」,都是虛構騙人的,你學過幾篇?
    文/miss李說教育小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正適合培養孩子道德意識,所以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面,都是關於培養孩子道德品質的文章,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第一時間拿到語文課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裡面有意思的課文和故事讀完,而且還總是會被裡面的故事感動得熱烈盈眶。
  • 《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語文數學化學生物 4大學科 97個漫畫故事...
    這套《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是專門給孩子寫的百科啟蒙書,它涉及了語文、數學、化學和生物四大學科,知識點特別豐富,涵蓋範圍很廣,非常適合給孩子做科普入門,對積累知識、開闊眼界都是很有幫助的。整體共12冊,4大學科,97個漫畫故事,500餘個知識點,用漫畫形式演繹課本知識,強化、拓展學科內容。
  • 你被課本騙了多久?
    近些日子在看一些無聊的雜誌時,發現了這麼一個冷知識:伽利略並沒做過鐵球實驗小白覺得可能很多小夥伴看到這個反應應該都差不多。我在看到這篇文章時,第一反應是「假的」,畢竟小學課本不能騙人...然而在小白的多方求證下,還是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