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全身都是謎團,最喜歡集體自殺

2020-12-03 大侃銳視野

有一個很神秘的生物,叫做旅鼠,這種動物身上,有著多種謎團,比如一對旅鼠一年就能繁殖到162萬隻,而且,只要它們的數量急劇增長以後,旅鼠就會集體自殺……這種神秘的旅鼠為何會如此,一種都是個謎團,不知如何解釋。

旅鼠:神秘的動物

旅鼠是一種極普通、可愛的哺乳類的小動物,常年居住在北極,體形橢圓,旅鼠腿短,耳朵小,毛軟。除尾巴外,全身長10~18釐米。毛上層為淺灰色或淺紅褐色,(有時也會成橘紅色),下層顏色更淺,有的旅鼠在冬天時毛色變為全白,有利於保護自己。

在北極苔原地區,數量過多和食物缺乏導致大量的旅鼠快速遷徙。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小動物能在一天內遷徙10英裡。對一些弱者來說,這種遷徙的速度太快,而一旦落後就會死亡。旅鼠在春天時會由冬天時的乾燥地區移往夏天的潮溼地區,其數量約三~四年達到族群顛峰,在巔峰那年的夏末或秋季時會由高密度的地區遷往低密度的地區。

旅鼠的各種謎團

1、繁殖之謎

旅鼠是世界上已知的所有動物中繁殖力最強的,它們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12個幼崽,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並且開始生育。假設從3月份的兩隻,到8月底9月初就會變成1647086隻的龐大隊伍!就是由於氣候、疾病和天敵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還有82萬隻。密度竟能達到每公頃有250隻之多。這堪稱旅鼠的一大奧秘。

2、暴露之謎

當旅鼠的數量急劇地膨脹,達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頃有幾百隻之後,奇怪的現象就發生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變得焦躁不安起來,它們東跑西顛,吵吵嚷嚷,且停止進食,似乎是大難臨頭,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似的。這時的旅鼠不再是膽小怕事,見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敵面前它們都顯得勇敢異常,無所畏懼,具有明顯的挑釁性,有時甚至會主動進攻,真是有點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更加難以解釋的是,這時候,連它們的膚色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由灰黑變成鮮豔的桔紅,使其變得特別突出。所有這些奇怪的現象加在一起,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釋是,它們為了千方百計地吸引貓頭鷹、賊鷗、灰黑色海鷗、粗腿禿鷹、北極狐甚至北極熊等天敵的注意,以便多多地來吞食消耗它們,與自殺沒有什麼區別。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秘密。

3、死亡之謎

當旅鼠的數量實在太多,而天敵數量總是有限,無論怎樣地暴露自己都收效甚微。因此它們會顯示出一種非常強烈的遷移意識,聚集在一起,漸漸地形成大群,開始時似乎沒有什麼方向和目標,到處亂竄,就像是出發之前的亂忙,正在準備似的。但是後來,不知道是誰下了命令,也不知誰帶頭,它們卻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往往是白天休整進食,晚上摸黑前進,沿途不斷有老鼠加入,而隊伍會愈來愈大,常常達數百萬隻,逢山過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赴後繼,沿著一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前進,決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地跳將下去,直到被洶湧澎湃的波濤所吞沒,全軍覆沒為止。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奧秘。

旅鼠自殺只是謊言

傳說,當旅鼠數量達到頂峰時,它們就會自發地集體遷移,奔赴大海自殺,只留下少數同類留守並擔當起傳宗接代的神聖任務。迪斯尼在1958年拍攝的紀錄片《白色荒野》中,就記錄了旅鼠成群結隊地遷徙、最終跳海自殺的場面,配上了非常煽情的解說。這部奧斯卡獲獎影片影響深遠,使旅鼠奔赴死亡之約的動人傳說在西方家喻戶曉。

不過那部紀錄片的場面是偽造出來的。那部影片是在加拿大的阿爾伯達省拍攝的,那個地區並不產旅鼠。攝影組到北極地區向因紐特小孩買了幾十隻旅鼠,讓它們在一個覆蓋著雪的轉盤上奔跑,從各個角度拍攝,剪輯後就出現了成千上萬隻旅鼠大遷移的情景。

旅鼠的數量為什麼會出現周期性的變化,是一個還沒有定論的生物學課題,可能與天敵、食物、氣候、季節等因素有關係。例如,一個很明顯的但還未得到證實的解釋是,旅鼠數量的劇增破壞了植被,出現食物匱乏,導致大批旅鼠被餓死。然後植被開始回復,出現了新一輪的循環。實際上這並非旅鼠特有的現象,在嚴酷條件下生存的其他一些小動物,其種群數量也會出現類似的周期性變化。

雖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專家們在這一點是一致的:旅鼠不會集體自殺。在旅鼠數量劇增,當地的食物變得稀少時,旅鼠和其他動物一樣,會向其他地方擴散。人們觀察到,在挪威山區,山上的旅鼠向山谷擴散,有一部分會逐漸到了湖邊和海邊,在那裡安置下來。但隨著後來者越來越多,有些就會試圖遊到對岸去,有的就被淹死了。這可能就是旅鼠集體自殺的神話的源頭。

近年來也有些專家試圖從旅鼠自身的變化解釋其數量減少之謎。例如,隨著鼠口密度的增大,旅鼠彼此之間出現了更多的社會交流和壓力,導致體內激素水平出現變化,從而使其繁殖力下降,變得更有攻擊性。在群體密度過大時,旅鼠的反應不是犧牲自己,而是更傾向於攻擊其他旅鼠,乃至出現自相殘殺。

旅鼠奔赴死亡之約的神話不會像旅鼠從天而降的神話那樣輕易消失。不管專家們如何澄清,這個神話會一直被當成一個科學事實、做為一個有教育意義的自然奇觀流傳下去。畢竟,對許多人來說,一個美麗的謊言勝過冷酷的事實。

相關焦點

  • 旅鼠集體跳海,暴露自殺,可能只是我們人類的臆想
    人類沒有滅霸寶石手套的能力,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遷移去別的星球,當人口爆發,地球資源耗盡時,無疑將是人類的噩夢。但是主動放棄生存的權利是需要勇氣的,這種奉獻精神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對旅鼠的「勇敢獻身」賦予了崇高的敬意。
  • 旅鼠集體跳海自殺,是真的嗎?迪士尼曾是謠言的幫兇
    旅鼠集體自殺,假的,這是一個謠言。那麼這個謠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沒有人確切知道,但迪士尼1958年的一部紀錄片獲得了奧斯卡獎,這似乎使這個謠言變得流行起來。在野生動物紀錄片《白色的荒野》中,幾十隻旅鼠被進口到加拿大的艾伯塔省,這樣就可以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拍攝了。
  • 「一起讀科普雜誌」旅鼠會集體自殺?
    在北歐民間一直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聞:每隔三四年,當北極旅鼠的數量繁殖過多後,它們就會開始浩浩蕩蕩地遷移,最後跳下懸崖,溺死在海裡。儘管很多人都相信確有其事,但是從沒有人拿出確鑿的證據來證實這壯烈的一幕。
  • 旅鼠真的會集體自殺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另有原因
    其中說法眾多但是沒有定論的旅鼠集體自殺現象,最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旅鼠,有一個流傳很久的現象:每隔幾年,就會有成群的旅鼠從懸崖跳入海中,集體自殺。
  • 1958年拍下的旅鼠集體自殺片段,它們為什麼這樣做?
    早在1958年,就有很多動物紀錄片出現,最著名的就是《白色曠野》,其中旅鼠集體自殺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後來有相關人員承認,紀錄片中有關旅鼠集體自殺的片段是他們藉助特殊的拍攝手段留下的,並不是真正的場景。所有的旅鼠只是進入了一個模型中,跳下去也沒有死亡,桌子下面有充分的保護措施。
  • 北極苔原的萌萌居民,旅鼠們真的會去集體自殺嗎?
    而在北極圈苔原帶上,生活著倉鼠們的親戚旅鼠,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北極圈中這些可愛的小旅鼠吧。在北極的冬天,極夜還沒完全過去,挪威北部還覆蓋著厚厚的白雪,一隻挪威旅鼠的窩就藏在這片厚厚的白雪下面,只不過和松鼠不同,旅鼠不需要冬眠來幫助自己熬過寒冷的冬天,它們每天都特別活躍。
  • 旅鼠自殺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社交恐懼症,壓力太大死掉的
    這種生物就是旅鼠,儘管很少人見過旅鼠的真面目,但旅鼠的自殺之謎卻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尤其是生活在挪威的旅鼠,許多生物都無法經受住這裡殘酷的自然環境,然而旅鼠這種小型的齧齒動物設法戰勝了它。對於旅鼠因為挑戰敵人而被吃掉這一事件,很多人都誤以為是旅鼠為了減少自身的數量,以平衡整個旅鼠種族的發展做出的必要犧牲,其實,很多情況下,旅鼠是因為焦慮而導致精神行為異常,並不是真的想要自殺。
  • 旅鼠會跳海自殺?這是個奧斯卡級別的謊言
    迪士尼工作室在1955年將旅鼠在挪威跳海自殺的場面做成了卡通,放入了史高治叔叔的冒險系列漫畫中。史高治叔叔是誰?他是唐老鴨的舅舅,世界上最富有的鴨子Uncle Scrooge,又叫麥老鴨、史高治•老鴨、或守財奴麥克。就這樣,「旅鼠自殺」以藝術的形象走進了大眾視野,開始被包裝為誤導多數人的文化產品。
  • 闢謠:旅鼠會為了後代延續而集體跳海?跟斑羚飛渡一樣,都是假的
    那麼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另一篇流傳度甚廣的世紀謠言——旅鼠自殺。(下圖為北美棕旅鼠Lemmus trimucronatus)在寫文章之前我特意在群裡問了朋友,大多數都表示自己在網上看過這篇文章,甚至某些版本的中小學語文課內外教材中還摘錄過這篇名為《浩蕩祭大海——奔赴死亡之約》的文章,不少人還被老師要求寫過讀後感。
  • 奇案紀實——動物集體自殺之謎
    在這裡,每年都有大量的鳥群「自殺」。每當秋季風越大、雨越多的時候,到這裡「自殺」的鳥也越多。令人奇怪的是,這-現象只發生在這個叢林中的小村附近,而不發生在其他地方,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一些動物的集體「自殺」現象早已引起了科學家們的研究興趣。1946年10月10日,835頭虎鯨兇猛地衝上了阿根廷馬德普拉塔城海濱浴場,全部死亡。
  • 旅鼠:你們以為我想自殺,其實我只是社恐
    原創 Capt.Z 物種日曆北極的凍土地帶生活著一類身材小小、毛茸茸的動物,它的種群數量周期性暴增,增長到了極限時又會突然減少,多數人都沒有見過它的真身,但這種神鉍的小動物卻因為人類強加給它們的「自殺謎題」而為人所知。它們就是旅鼠。
  • 生孩子只服北極旅鼠,一年上萬隻,但數量飽和後為什麼會跳海自殺
    一批接著一批旅鼠從海邊向海中遊去,它們全都是不假思索地向前遊著,直到精疲力竭,體力用盡為止,然後便溺死在海中。可這絲毫不會影響緊隨其後的旅鼠奮不顧身地繼續前進。整個過程結束之後,海上漂浮著數以萬計的被溺死的旅鼠屍體。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它們是集體自殺,而且是這麼大規模的行動,那麼為什麼幾年之後,又會有成片的旅鼠出現呢?」
  • 「旅鼠自殺」的故事是個謠言,卻上了語文課本,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我們都在語文課本上讀過「旅鼠自殺」的故事,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課文《旅鼠之謎》中是這樣寫的:「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後來這篇課文被證實是謠言。
  • 「旅鼠自殺」的故事是個謠言,卻上了語文課本,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我們都在語文課本上讀過「旅鼠自殺」的故事,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課文《旅鼠之謎》中是這樣寫的:「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後來這篇課文被證實是謠言。
  • 山鼠自殺尚能理解,幾百萬隻旅鼠每隔5年就自殺,原因至今是個謎
    山鼠自殺尚能理解,幾百萬隻旅鼠每隔5年就自殺,原因至今是個謎自然之大,未解之謎尚多,人有的時候心情不好,抑鬱會自殺,就連老鼠也會這樣。鼠類是讓人很討厭的動物之一。繁殖如此厲害,到底什麼原因會令它們選擇去自殺呢?很多人會奇怪,老鼠也會自殺?是的,在我國生活在小興安嶺的一種深灰色的山鼠,它們就會常在秋天溜到山下農田偷糧食,這種貪吃的老鼠很是招人討厭,不過山鼠對於它們「勤奮」找來的糧食很是珍惜,會把不同種類的糧食進行分類保管。山鼠會在什麼情況下自殺呢?
  • 「闢謠」被寫進課本的旅鼠自殺之謎,其實是迪士尼剪輯的謊言
    它們就是旅鼠。除了生活在黑龍江下遊的阿穆爾旅鼠Lemmus amurensis,旅鼠屬其它四種均常住北極圈內,其中因「自殺故事」而著名的是挪威旅鼠Lemmus lemmus。一般的鼠類顏色黯淡隱蔽,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躲藏——我們常說那是膽小如鼠,可此時的旅鼠遇到天敵或人類時往往不再躲避,甚至會表現出攻擊行為。但是它畢竟是一隻還沒巴掌大的小動物,氣勢洶洶的威脅看起來總有些搞笑,被人類看到了,更加深了對旅鼠的「自殺」的誤解。除了「集體自殺」,長久以來的人們對於旅鼠充滿了其他形式的誤解。
  • 被人誤解很深,旅鼠壓力很大
    它們被人看作是從天而降的,被人看作是會集體跳海自殺的,被人看作「上帝的寵物鼠」,透露著上帝創造生命的某些真理……「天鼠」  居住在西伯利亞的雅皮克人認為旅鼠是來自天空的動物,而斯堪地那維亞的農民則直接稱旅鼠為「天鼠」。因為它們經常會在北極地區的荒野中突然大量出現,然後又突然神秘消失。雅克皮人認為這些小毛球會隨著風暴的從天上掉下來,直到春草開始生長時死亡。
  • 旅鼠為什麼會自殺呢?科學家:它們已經深刻地領悟了自然規律
    歡迎來到探奇怪科學頻道,請打開你們的腦洞世界,即將進入奇異之旅想必大家都看過位夢華的《旅鼠之謎》,最讓我們記憶深刻的是旅鼠自殺事件,也成為了大多數人心中的一個謎。旅鼠是一個繁殖能力極強的種族,如果把一隻懷孕的旅鼠放在草原,一年之後就會有164萬隻新旅鼠誕生,去掉中途由於氣候、疾病、天敵等原因而死去的,到最後也有80多萬隻。難以想像,旅鼠的繁殖能力是有多強,數億隻旅鼠豈不是在一年後可以霸佔一方天地?事實上,旅鼠的數量並不是人類該思考的問題,而最令人疑惑的是它們為什麼會聚集在一起呢?
  • 「旅鼠過洋」的啟示
    聽說過旅鼠在海崖邊上集體自殺的故事嗎?旅鼠是一種生活在北歐寒冷地區的鼠類。  一個廣為流傳的悲壯故事是:每隔幾年,成千上萬的旅鼠就會集結成一個巨大群體朝一個方向直線遷移。當它們遇到河流時,走在前面的會奮不顧身跳入水中,給後繼者架起一座「鼠橋」;遇到懸崖或是深溝,數千隻旅鼠便抱成一團,不顧死活地向下滾去;直到海邊的懸崖峭壁,它們毫不猶豫地縱身跳下,最終全軍淹沒。  其實,旅鼠自殺只是人們的誤解。真相是,旅鼠繁殖能力太強,當旅鼠的數量巨增、本地資源耗盡而導致爭奪食物、空間甚至配偶的競爭愈演愈烈時,它們便集體遷移以尋覓新的生存之地。
  • 「被跳崖」的旅鼠,會遊泳、會遷徙,一年能生產8次、一次12隻!
    那所謂的「旅鼠集體跳崖自殺」是怎麼回事?科學家發現旅鼠的數量有個周期性變化,有的年份數量極多,有的年份又非常少見。尤其是挪威旅鼠,種群波動3-4年一個周期。至於是什麼原因造成至今沒有定論,目前推測跟眾多天敵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