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拍下的旅鼠集體自殺片段,它們為什麼這樣做?

2020-12-05 黑洞先驅

筆者:三體-小遙

人類真正開始進行攝影的歷史並不久遠,而我們卻總是試圖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定格某些珍貴的瞬間。尤其是可以收集動態影像之後,我們有了更多機會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也有利於對自然界進行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早在1958年,就有很多動物紀錄片出現,最著名的就是《白色曠野》,其中旅鼠集體自殺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雖然後來有相關人員承認,紀錄片中有關旅鼠集體自殺的片段是他們藉助特殊的拍攝手段留下的,並不是真正的場景。所有的旅鼠只是進入了一個模型中,跳下去也沒有死亡,桌子下面有充分的保護措施。但是這一切也足以向人們證明,旅鼠存在特殊的效應,會不自覺地走上死亡之旅。

作為北極圈食物鏈底端的物種之一,旅鼠是很多動物捕食目標,其中就包括北極狐、老鷹等,就連以魚蝦為主要食物的海鷗,也會偶爾捕殺旅鼠維持生存所需。因此,為了保障整個種群的順利生存,它們選擇進化出更加強大的繁衍能力。

根據相關研究,一對旅鼠一年可以擁有84隻後代,很快就可以擁有數萬隻的隊伍。即便它們需要不斷遷徙,途中也會受到各種天敵的威脅,剩下的部分很快也可以繁衍壯大。

面對這種情況,人們不禁十分好奇,為什麼旅鼠會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選擇集體自殺呢?誰又在暗中控制著它們的數量呢?

科學家們分析,或許是為了保障種族的延續,旅鼠們會自覺控制數量,更多情況下,它們是在「害怕」。

據悉,長期在北極地區生存,保持自身的熱量十分重要,而旅鼠的捕食能力已經漸漸退化,取而代之的強大的消化能力。它們很早就已經適應了以青苔為食的生活,並且可以吃下相當於體重2倍的食物,平均下來,一年也可以吃下幾十公斤的青苔。

而龐大的旅鼠數量對北極的青苔來說,無疑是一種壓力,所以在旅鼠數量穩定的情況下,它們不會出現集體自殺的情況。除非某種特殊的因素作用下,它們出現了爆發性增長,集體自殺有利於保全一部分成員。至於為何會有爆發性增長,科學家們暫時還沒有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旅鼠全身都是謎團,最喜歡集體自殺
    有一個很神秘的生物,叫做旅鼠,這種動物身上,有著多種謎團,比如一對旅鼠一年就能繁殖到162萬隻,而且,只要它們的數量急劇增長以後,旅鼠就會集體自殺……這種神秘的旅鼠為何會如此,一種都是個謎團,不知如何解釋。
  • 旅鼠集體跳海,暴露自殺,可能只是我們人類的臆想
    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對旅鼠的「勇敢獻身」賦予了崇高的敬意。這源於一個流傳很久的現象:每隔幾年,成群的旅鼠就會從海邊的懸崖跳下,集體自殺。很多人認為,在旅鼠的繁殖數量增長到不可持續的水平時,是本能驅使它們自殺,是一種勇敢的獻身精神。
  • 旅鼠集體跳海自殺,是真的嗎?迪士尼曾是謠言的幫兇
    旅鼠集體自殺,假的,這是一個謠言。那麼這個謠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沒有人確切知道,但迪士尼1958年的一部紀錄片獲得了奧斯卡獎,這似乎使這個謠言變得流行起來。在野生動物紀錄片《白色的荒野》中,幾十隻旅鼠被進口到加拿大的艾伯塔省,這樣就可以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拍攝了。
  • 「一起讀科普雜誌」旅鼠會集體自殺?
    在北歐民間一直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聞:每隔三四年,當北極旅鼠的數量繁殖過多後,它們就會開始浩浩蕩蕩地遷移,最後跳下懸崖,溺死在海裡。儘管很多人都相信確有其事,但是從沒有人拿出確鑿的證據來證實這壯烈的一幕。
  • 「旅鼠自殺」的故事是個謠言,卻上了語文課本,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我們都在語文課本上讀過「旅鼠自殺」的故事,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課文《旅鼠之謎》中是這樣寫的:「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後來這篇課文被證實是謠言。
  • 「旅鼠自殺」的故事是個謠言,卻上了語文課本,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我們都在語文課本上讀過「旅鼠自殺」的故事,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課文《旅鼠之謎》中是這樣寫的:「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後來這篇課文被證實是謠言。
  • 旅鼠真的會集體自殺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另有原因
    其中說法眾多但是沒有定論的旅鼠集體自殺現象,最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旅鼠,有一個流傳很久的現象:每隔幾年,就會有成群的旅鼠從懸崖跳入海中,集體自殺。
  • 生孩子只服北極旅鼠,一年上萬隻,但數量飽和後為什麼會跳海自殺
    一批接著一批旅鼠從海邊向海中遊去,它們全都是不假思索地向前遊著,直到精疲力竭,體力用盡為止,然後便溺死在海中。可這絲毫不會影響緊隨其後的旅鼠奮不顧身地繼續前進。整個過程結束之後,海上漂浮著數以萬計的被溺死的旅鼠屍體。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它們是集體自殺,而且是這麼大規模的行動,那麼為什麼幾年之後,又會有成片的旅鼠出現呢?」
  • 旅鼠為什麼會自殺呢?科學家:它們已經深刻地領悟了自然規律
    歡迎來到探奇怪科學頻道,請打開你們的腦洞世界,即將進入奇異之旅想必大家都看過位夢華的《旅鼠之謎》,最讓我們記憶深刻的是旅鼠自殺事件,也成為了大多數人心中的一個謎。旅鼠是一個繁殖能力極強的種族,如果把一隻懷孕的旅鼠放在草原,一年之後就會有164萬隻新旅鼠誕生,去掉中途由於氣候、疾病、天敵等原因而死去的,到最後也有80多萬隻。難以想像,旅鼠的繁殖能力是有多強,數億隻旅鼠豈不是在一年後可以霸佔一方天地?事實上,旅鼠的數量並不是人類該思考的問題,而最令人疑惑的是它們為什麼會聚集在一起呢?
  • 北極苔原的萌萌居民,旅鼠們真的會去集體自殺嗎?
    整隻旅鼠看上去就像只毛絨絨的球,但是這樣的長相併不是因為會顯得更加可愛,而是為了適應北極寒冷的氣候,密密的絨毛可以使身體有效地保暖,而短小的四肢和耳朵可以防止熱量的喪失。不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夜馬上就要過去,太陽向北回歸線緩緩移動,在溫暖的陽光照射下,冰雪開始逐漸消融。
  • 闢謠:旅鼠會為了後代延續而集體跳海?跟斑羚飛渡一樣,都是假的
    變色以後,所有橘紅色的旅鼠會集合在一起想著共同的方向奔赴,路上遇到任何危險也不停止:很多旅鼠被河水淹死、被狐狸和猛禽抓走、失足摔死、踩踏而死,但還是有數百萬旅鼠到達了它們的目的地——海邊的懸崖峭壁。故事還沒完,這些旅鼠毫不遲疑向著懸崖衝過去,數百萬旅鼠就這樣前赴後繼紛紛掉進奔騰的海水中,被水淹沒,無一生還,場面非常壯觀。
  • 旅鼠:你們以為我想自殺,其實我只是社恐
    除了「集體自殺」,長久以來的人們對於旅鼠充滿了其他形式的誤解。16世紀有的博物學家認為旅鼠在暴風雨天空中產生,接著在春天死亡消失——這或許是當時流行的「生命自然發生說」的一種形式。旅鼠要去的地方也是高山地帶的草原,等到它們邁著小短腿終於到達的時候,光芒無限的極晝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了。短暫而慷慨的夏天將會很充實。挪威旅鼠的壽命和倉鼠相當,大約只有兩年。但旅鼠的生命充實而活躍,它們在食物豐富的夏天基本上只在吃草、睡覺和繁殖。挪威旅鼠不挖地洞,巖石縫隙里舖上乾草就是一個溫馨的家,它們生下一窩最多12隻沒有毛髮的小鼠,只消哺育兩周就能長大。
  • 山鼠自殺尚能理解,幾百萬隻旅鼠每隔5年就自殺,原因至今是個謎
    山鼠自殺尚能理解,幾百萬隻旅鼠每隔5年就自殺,原因至今是個謎自然之大,未解之謎尚多,人有的時候心情不好,抑鬱會自殺,就連老鼠也會這樣。鼠類是讓人很討厭的動物之一。它們會偷吃糧食,繁殖能力相當厲害,一隻落跑鼠,2個月後就會變成一窩鼠。繁殖如此厲害,到底什麼原因會令它們選擇去自殺呢?很多人會奇怪,老鼠也會自殺?是的,在我國生活在小興安嶺的一種深灰色的山鼠,它們就會常在秋天溜到山下農田偷糧食,這種貪吃的老鼠很是招人討厭,不過山鼠對於它們「勤奮」找來的糧食很是珍惜,會把不同種類的糧食進行分類保管。山鼠會在什麼情況下自殺呢?
  • 旅鼠會跳海自殺?這是個奧斯卡級別的謊言
    迪士尼工作室在1955年將旅鼠在挪威跳海自殺的場面做成了卡通,放入了史高治叔叔的冒險系列漫畫中。史高治叔叔是誰?他是唐老鴨的舅舅,世界上最富有的鴨子Uncle Scrooge,又叫麥老鴨、史高治•老鴨、或守財奴麥克。就這樣,「旅鼠自殺」以藝術的形象走進了大眾視野,開始被包裝為誤導多數人的文化產品。
  • 「闢謠」被寫進課本的旅鼠自殺之謎,其實是迪士尼剪輯的謊言
    在寂靜的積雪下,挪威旅鼠開鑿出了錯綜複雜的迷宮,整個冬季大都潛伏其中活動,避開了嚴酷的外界。旅鼠一邊開掘迷宮,一邊取食積雪掩埋的植物(主要是苔蘚)。旅鼠們的迷宮有時會相連貫通,組成了雪下的路網。一般的鼠類顏色黯淡隱蔽,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躲藏——我們常說那是膽小如鼠,可此時的旅鼠遇到天敵或人類時往往不再躲避,甚至會表現出攻擊行為。但是它畢竟是一隻還沒巴掌大的小動物,氣勢洶洶的威脅看起來總有些搞笑,被人類看到了,更加深了對旅鼠的「自殺」的誤解。除了「集體自殺」,長久以來的人們對於旅鼠充滿了其他形式的誤解。
  • 「被跳崖」的旅鼠,會遊泳、會遷徙,一年能生產8次、一次12隻!
    在正常情況下,旅鼠種群數量一年內可翻10倍以上。但幸好它們的壽命通常不超過一年,而且還有很多天敵的捕食,如白鼬、北極狐、雪鴞以及長尾巴的賊鷗等。那所謂的「旅鼠集體跳崖自殺」是怎麼回事?科學家發現旅鼠的數量有個周期性變化,有的年份數量極多,有的年份又非常少見。尤其是挪威旅鼠,種群波動3-4年一個周期。
  • 奇案紀實——動物集體自殺之謎
    它們不再飛回空中,也不願吃東西,不到兩天,全部死去。在這裡,每年都有大量的鳥群「自殺」。每當秋季風越大、雨越多的時候,到這裡「自殺」的鳥也越多。令人奇怪的是,這-現象只發生在這個叢林中的小村附近,而不發生在其他地方,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一些動物的集體「自殺」現象早已引起了科學家們的研究興趣。1946年10月10日,835頭虎鯨兇猛地衝上了阿根廷馬德普拉塔城海濱浴場,全部死亡。
  • 旅鼠自殺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社交恐懼症,壓力太大死掉的
    筆者-小文在北極的凍土地帶生活著一群身材細小且毛茸茸的生物,它們的數量會成周期性地增長和下降,每當這個種群的數量達到極限之後,這些生物就會採取極端的方式,比如「自殺」來減少數量。這種生物就是旅鼠,儘管很少人見過旅鼠的真面目,但旅鼠的自殺之謎卻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尤其是生活在挪威的旅鼠,許多生物都無法經受住這裡殘酷的自然環境,然而旅鼠這種小型的齧齒動物設法戰勝了它。
  • 被人誤解很深,旅鼠壓力很大
    它們被人看作是從天而降的,被人看作是會集體跳海自殺的,被人看作「上帝的寵物鼠」,透露著上帝創造生命的某些真理……「天鼠」  居住在西伯利亞的雅皮克人認為旅鼠是來自天空的動物,而斯堪地那維亞的農民則直接稱旅鼠為「天鼠」。因為它們經常會在北極地區的荒野中突然大量出現,然後又突然神秘消失。雅克皮人認為這些小毛球會隨著風暴的從天上掉下來,直到春草開始生長時死亡。
  • 從眾而自殺的旅鼠 —— 《巴菲特之道》(連載120)
    投資經典《巴菲特之道》(連載120)作者:羅伯特•哈格斯特朗譯者:楊天南旅鼠效應 另外一個心理學的陷阱是投資者從眾行為,無論有沒有意義。旅鼠是一種小型的齧齒動物,分布於苔原地區,以它們的集體出走直至一同蹈海身亡而聞名。平時,旅鼠在春季進行遷徙活動,以尋找食物和新棲息地。然而,每隔三、五年,奇怪的事就會發生。因為高繁殖率和低死亡率,旅鼠的數量大增。一旦它們的隊伍膨脹到一定程度,旅鼠們就會在黑夜裡開始莫名其妙的大行軍,漸漸地,這支大膽的隊伍白天也開始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