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科學與應用》:新穎設計使光子傳感器更加靈敏,皮克級檢測也不...

2021-01-21 前瞻網
《光:科學與應用》:新穎設計使光子傳感器更加靈敏,皮克級檢測也不在話下
 CHEN • 2021-01-16 10:12:49 來源:前瞻網 E189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光學傳感器可以通過測量和處理樣品產生的光信號來定量分析化學和生物樣品。基於紅外吸收光譜的光學傳感器可以實時實現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因此在環境傳感、醫療診斷、工業過程控制和國土安全等多個應用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光:科學與應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團隊展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光學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利用液體的表面張力將分析物分子集中並捕獲在器件結構的最敏感位置,從而顯著提高靈敏度性能。

基於同樣具有納米尺度溝槽的金屬-絕緣體-金屬夾層結構,隨著溶液在傳感器表面逐漸蒸發,傳感器可以被動地將分析物溶液保留和濃縮在這些微小的溝槽中,並最終將沉澱的分析物分子捕獲在這些溝槽中。

由於光強度也在這些溝槽中被高度增強,光和被捕獲的分析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顯著增強,即使分析物質量只有皮克級別也能檢測到光信號。

除了高靈敏度生物分子傳感的演示之外,該團隊還進行了另一組實驗,這些實驗表明,相同類型的設備結構也可以有效地將脂質體顆粒(約100納米的特徵尺寸)捕獲在微小的溝槽中。這意味著這種光學傳感器可以被優化用於檢測和分析納米物體,如病毒。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新光學傳感器設計策略也可以應用於其他類型的光學傳感器研究。除了傳感應用之外,這種器件結構還可以用於操縱納米級物體,包括外泌體、病毒和量子點。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0449-7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光電傳感器有哪些應用?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大全
    光電傳感器具有精度高、響應速度快、非接觸等優點。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光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於光電效應。光電效應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質上時,物質的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發生了相應的電效應現象。關於光電效應介紹請移步F&C嘉準傳感科技。
  •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_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_光電傳感器接線圖
    光電效應是指用光照射某一物體,可以看作是一連串帶有一定能量為的光子轟擊在這個物體上,此時光子能量就傳遞給電子,並且是一個光子的全部能量一次性地被一個電子所吸收,電子得到光子傳遞的能量後其狀態就會發生變化,從而使受光照射的物體產生相應的電效應。
  • 90後科學家回國創業,開發光量子極限傳感器,性能提升數萬倍
    2012 年,該研究組的應用物理學教授奧斯卡・彭特(Oskar Painter)及其團隊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新穎的基於光 - 機械耦合與雷射幹涉的加速度測量原理,這種高解析度微晶片光機械加速度計不是使用電路來測量運動,而是使用雷射,儘管設備尺寸很小,但它對運動的測量極其敏銳和精準,被譽為 「下一代微傳感器」。
  • 90後科學家回國創業,開發光量子極限傳感器,性能提升數萬倍
    2012 年,該研究組的應用物理學教授奧斯卡彭特(Oskar Painter)及其團隊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新穎的基於光 - 機械耦合與雷射幹涉的加速度測量原理,這種高解析度微晶片光機械加速度計不是使用電路來測量運動,而是使用雷射,儘管設備尺寸很小,但它對運動的測量極其敏銳和精準,被譽為 「下一代微傳感器」。
  • 可燃氣體傳感器TGS2610可應用易燃揮發物檢測裝置設計
    打開APP 可燃氣體傳感器TGS2610可應用易燃揮發物檢測裝置設計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06-01 08:16:00
  • 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人體輻射檢測電路設計
    摘要:為解決黑暗環境中開啟照明裝置所帶來的不便和不安全,設計了一種基於熱釋電傳感器的人體熱輻射檢測電路。闡述了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結構,設計了包含有前置放大電路、電壓比較電路、延時電路和電源電路組成的紅外檢測系統,分析了檢測電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檢測電路的安裝要求。所設計的電路性能可靠、成本低、易於安裝,適用於居民家庭、賓館走廊、學生宿舍、教學樓道等場合。
  • 90後科學家回國創業,開發光量子極限傳感器,性能提升數萬倍,稱「全球最好,沒有之一」
    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新穎的基於光 - 機械耦合與雷射幹涉的加速度測量原理,這種高解析度微晶片光機械加速度計不是使用電路來測量運動,而是使用雷射,儘管設備尺寸很小,但它對運動的測量極其敏銳和精準,被譽為 「下一代微傳感器」。
  • 微球雷射在極高靈敏度傳感器方面的原理及應用
    它在非線性光學、腔體量子電動力學、低閾值雷射器研究及量子光學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本文綜述了微球雷射在極高靈敏度傳感器方面的原理及最新的研究進展。通過在微球表面不斷的發生全反射,微球腔將光約束在赤道平面附近並沿大圓繞行[1],激發出特有的回音壁模式(whispering gallery mode,簡稱WGM或WG)。由於全反射的作用,球外光場為倏逝場,這種光波是非傳播波,因此滲出微球以外的光是及其微弱的,所以它能夠將光約束在很小的體積內很長時間而幾乎沒有任何損失,故微球諧振腔以其擁有能夠將能量長時間儲存在很小的體積內的能力而備受關注[2]。
  • 90後科學家回國創業,開發光量子極限傳感器,性能提升數萬倍!
    從消費級到航天級等不同精度性能的 IMU 產品,價格區間能從幾美元到十幾萬美元不等,但核心追求的都是更高的靈敏度和測量精度。現在,新型光量子極限慣性傳感器的誕生,有望用極低的成本實現優於現有 IMU 數萬倍的性能,同時可以更好地控制噪聲幹擾和信號解釋,進而給終端應用帶來新一輪變革。
  • 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發展趨勢
    1998年J.C.Knight等在《Science》首次報導「光纖中的光子帶隙導波效應」,發現類似電子能帶來的光子帶隙效應,並製備出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1999年,R.F.Cregan等在《Science》首次報導「空氣芯單模光子帶隙光纖」。2003年,P.St.J.Russel在《Science》發表光子晶體光纖的論文,闡述了光子晶體光纖的新穎特性與應用前景。
  • 基於凝膠的人造光子皮膚觸覺傳感器
    基於凝膠的人造光子皮膚觸覺傳感技術人造光子皮膚(p-skin)作為一種不尋常的觸覺傳感技術,受到應用光譜學快速發展的技術支持和先進光子通信需求的推動。這種柔性人造電子皮膚比電氣/磁性裝置更不易受環境影響的影響,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 美國陸軍資助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
    美國陸軍研究人員稱,這種新的微波輻射傳感器是微波輻射熱計,據稱可導致熱成像,無線電通信和電子戰方面的"重大改進" 。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的 Joe Qiu博士說:"根據該項目開發的微波輻射熱測量計非常靈敏,能夠檢測到單個微波光子,這是自然界中最小的能量。
  • 光子晶片的技術原理以及應用前景
    因此,隨著集成光子技術的日益成熟,在晶片表面構建更大、更複雜的光子電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光子晶片與電子晶片相似之處在於,都是在晶片表面實現的。 但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光子晶片主要通過使用晶片上的光波導、光束耦合器、電光調製器、光電探測器和雷射器等儀器來操作光信號,而不是電信號。電子晶片擅長數字計算,而光子晶片則擅長傳輸和處理模擬信息。
  • 生物傳感器的應用詳解
    疾病診斷   一種新的生物傳感器能夠檢測出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幾種不同類型癌症相關的特定分子。該裝置被設計為在與穀胱甘肽S-轉移酶接觸時反應,穀胱甘肽S-轉移酶是一種與帕金森氏病、阿爾茨海默病、乳腺癌和其他疾病相關的酶。 該裝置是玻璃載片上的有機納米級電晶體,使用納米級系統識別特定分子,可以被用來快速和安全地診斷複雜疾病。
  • 光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光電傳感器是一種小型電子設備,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主要是利用光的各種性質,檢測物體的有無和表面狀態的變化等的傳感器。光電傳感器主要由發光的投光部和接受光線的受光部構成。如果投射的光線因檢測物體不同而被遮掩或反射,到達受光部的量將會發生變化。
  • 選擇光傳感器要看六大指標
    其中,一些應用,如條形碼閱讀器、雷射印表機和自動聚焦顯微鏡利用光學探測的反射光來對位置進行感應;另一些應用,如數位相機、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便攜電子產品則利用光傳感器來測量環境光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6260.htm  採用環境光傳感器的系統產品能夠提供更舒適的顯示質量。這對於某些應用非常重要。
  •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舉例
    應用四:測量轉速   在電動機的旋轉軸上塗上黑白兩種顏色,轉動時,反射光與不反射光交替出現,光電傳感器相應地間斷接收光的反射信號,並輸出間斷的電信號,再經放大器及整形電路放大整形輸出方波信號,最後由電子數字顯示器輸出電機的轉速。
  • 光子產品:科學CMOS相機:sCMOS相機達到了新的能力水平
    當CMOS相機首次上市時,它們的成像能力對於科學和工業中的許多精確應用來說太過基礎。 然而,多年來,CMOS成像技術在效率,動態範圍,幀率和信噪比方面都有所提高,形成了科學CMOS (sCMOS)傳感器 - 而sCMOS技術仍在不斷發展。
  • 簡要介紹常用汽車傳感器的應用
    作者通過搜集整理資料,對汽車傳感器的應用所依據的物理效應以及不同的汽車傳感器的應用的不同方面作了簡單歸納。(4)光電效應(光電式傳感器)當光線照射物體時,可看作一串具有能量E的光子轟擊物體,如果光子的能量足夠大,物質內部電子吸收光子能量後,擺脫內部力的約束,發生相應電效應的物理現象,稱為光電效應。1)在光線作用下,電子逸出物體表面的現象,稱為外光電效應,如光電管、光電倍增管等。
  • Optics Letters:利用尿液檢測癌症
    2019年12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帶有集成雷射器的基於晶片的傳感器來檢測尿液樣品中極低水平的癌蛋白生物標誌物。這項新技術比其他設計更為靈敏,而且通過非侵入性的,廉價的手段來檢測指示疾病存在或進展的分子標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