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Metabol:兩項關鍵事件或能將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1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100多種癌症類型可能會在人類機體全身出現,但兩種通用的代謝通路或許與這些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所有類型癌症都是由一組共同的基本過程所控制,然而他們並不清楚背後的分子機制。

擁有統一的機制或許能指導科學家們開發新型治療性策略從而來預防正常細胞轉化為任何一種類型的腫瘤,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或結腸癌等。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從表型正常的細胞轉化為癌變細胞或許涉及兩個關鍵元件的增強過程,即抗氧化的防禦性機制(antioxidant defense)和核苷酸的合成機制(nucleotide synthesis);研究者表示,與癌症相關的基因或許會給某些細胞進行超級充電過程,從而幫其對抗氧化性壓力併合成核苷酸,而細胞需要核苷酸來生存並快速生長。

圖片來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Xiaolu Yang說道,早在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很多癌症相關基因,然而,這些基因通常會影響多個細胞進程,這就使得科學家們很難總結到底哪些基因讓細胞發生了癌變;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採取了一種獨特的方法,並觀察了特殊代謝酶類所驅動的細胞改變,而這些代謝酶類正是關鍵所在。讓研究人員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發現,一個表型正常的細胞想要轉變成為癌細胞,其所需要的就是配備額外的能力來承受所遭遇的氧化性壓力並產生核苷酸。

研究者指出,關閉這些代謝通路後細胞或許並不會發生癌變;文章中,研究人員首先過表達了G6PD基因,該基因能在小鼠和人類細胞中製造酶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同時該酶類在機體幾乎所有的細胞中都處於活性狀態,其主要參與到了碳水化合物的正常加工過程,僅過表達該酶類或許就能讓人類細胞癌變並在小鼠機體中誘發腫瘤產生。隨後研究人員分析了參與過表達的分子機制,以確定到底哪些通路對細胞的轉化至關重要,他們發現,G6PD能刺激新型NADPH的產生,而NADPH是能夠維持細胞氧化還原平衡(其能保證細胞免受損傷或死亡)的關鍵輔酶,同時G6PD還能促進產生更多核苷酸來維持細胞的增殖,在引發氧化性壓力的狀況下(癌細胞會因不斷增殖擴散而遭遇這種環境),正常細胞會變得屈服,而癌細胞會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增殖擴散。

本文研究也為臨床試驗和其它研究提供了進一步證據表明,抗氧化劑實際上會支持腫瘤的生長(而不是抑制腫瘤的生長),腫瘤的形成需要強大的抗氧化防禦機制,而給予其更多的抗氧化劑或許就能提供一種理想的環境,這一研究發現或許能幫助研究人員解釋幹預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化合物或許能作為成功治療癌症的化療藥物之一。更重要的是,本文研究還提出了一種分子框架來更好地理解細胞癌變的過程,同時還提供了治療癌症的新型療法的新路線圖。

最後研究者Yang說道,目前我們發現細胞的致癌性轉化(oncogenic transformation)或許來自於兩個基本步驟,而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將影響這兩個事件/基本步驟的療法相結合(其中有些療法已經應用到臨床中)或能更加有效地抑制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Yang Zhang,Yi Xu,Wenyun Lu, et al. Upregulation of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Nucleotide Precursor Availability Suffices for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Cell Metabolism (2020). DOI:10.1016/j.cmet.2020.10.002

相關焦點

  • Cell:癌細胞逃避細胞凋亡的新機制被發現
    Jude(聖吉德兒童研究醫院)研究人員發現一些異常細胞通過增加能量水平和修復損傷而逃避凋亡的機制,對研究癌細胞生存和繁衍的關鍵策略提供了參考。研究人員認為某種能夠破壞癌細胞阻止後備程序能力的藥物有助於細胞凋亡,並且這種藥物比標準化療更有效,毒性更低。
  • 癌細胞十大「奇異」特徵,認清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
    半分鐘讀全文癌細胞的多種特徵決定了癌症本身是一種複雜疾病。90%與癌症相關的死亡都是由癌症轉移引起,對於癌症轉移過程以及其中關鍵基因的確定至關重要。癌細胞基因組的不斷突變,是癌症治療出現耐藥的重要原因,也導致了癌症的複雜性。只有清楚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才能夠為在不破壞正常細胞的情況下治療癌症奠定基礎。
  • Cell Rep:阻斷自噬 將癌細胞牢牢粘在原地
    利用遺傳學和化學的方法,研究人員證明自噬是高度轉移性腫瘤細胞運動和侵襲所必須的一個生物學過程。這項工作表明抑制自噬或許是臨床上阻斷腫瘤轉移擴散的一個有效方法。 在研究伊始,研究人員曾提出阻斷轉移性癌細胞內的自噬過程是否會對癌細胞產生影響。
  • Cell:基質細胞影響胰腺癌細胞的增殖與惡化
    2019年6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腫瘤內基質可以影響個體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能力。他們的報告詳細描述了腫瘤細胞和基質細胞的相對數量如何改變個體腫瘤細胞內基因表達的模式,並可能為這種難以治療的癌症提供改進的治療方法。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Cell》雜誌上。
  • ...MSKCC等三頂級機構發現了一種全新狀態的癌細胞,是癌細胞異質性...
    遺憾的是,我們對於腫瘤是如何從單個細胞演化成惡性異質組織的過程仍然知之甚少,尤其是腫瘤形成的早期,腫瘤難發現,樣本難獲取。 實際上,對於腫瘤早期的發展過程研究,上面的難題依然存在。不過這支頂級研究團隊將突破口放在了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和人類癌症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GEMMs)這兩項技術上。
  • Cell. Biol.:改變癌細胞形狀讓癌細胞「止步」
    2013年12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汽車的前後端並不一樣,所以汽車更容易向前進,癌細胞也採用類似機制衝破正常組織擴散到全身佛羅裡達梅奧研究中心科學家成功將癌細胞的形狀變成了圓煎蛋狀或大海星狀,這些形狀的癌細胞就失去了遷移的能力。發表在近期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雜誌上的文章稱,科學家揭示了促使癌細胞向前運動的分子機制,通過破壞這些蛋白間的平衡就能夠改變癌細胞形狀,從而阻止癌細胞前行。
  • 我科學家Cell research發文:cMyc調節腫瘤細胞代謝新機制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在營養缺乏狀態下,cMyc能夠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維持癌細胞存活促進細胞增殖,這表明在腫瘤細胞代謝轉換過程中cMyc發揮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癌細胞為維持自身存活以及快速增殖會進行代謝重編程過程,但是癌基因如何在各種應激條件下實現代謝轉變過程仍不清楚。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在缺少葡萄糖或穀氨醯胺這兩種主要營養來源的情況下,能夠顯著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SSP),同時伴隨cMYC表達增加。
  • Cell. Biochem.:惡性循環促進癌細胞擴散
    2013年9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期發布在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上的文章稱,產生粘液的"惡性循環"能夠保護子宮和胰腺癌細胞,促進其癌細胞增殖。該研究為治療癌症提供了新的方向。液能夠附著於諸如肺、胃,腸道等內臟器官上皮細胞表明,保護器官不受細菌侵染。
  • Cell Metabol:跑步幫小鼠抗癌 人也可以嗎?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2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鍛鍊的好處之一就是,相比於不愛活動的小鼠而言,每天利用空閒時間跑轉輪的小鼠機體腫瘤的尺寸會明顯減少,近日刊登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高強度鍛鍊引發的腎上腺素的激增有助於將殺滅癌細胞的免疫
  • Cell子刊:乳腺癌細胞能被轉化為脂肪細胞?
    惡性細胞可以通過重新激活一種「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細胞過程,快速反應並適應不斷變化的微環境條件,從而改變自身的分子特性,轉分化為不同類型的細胞(細胞可塑性)。
  • Cell:揭示小膠質細胞促進大腦中的癌細胞生長機制
    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癌細胞試圖擴散到大腦時,這種進化控制可能會起反作用。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0月27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NS-Native Myeloid Cells Drive Immune Suppression in the Brain Metastatic Niche through Cxcl10」。
  • 一個正常細胞是如何一步步變成癌細胞的?
    那正常細胞又是如何變成癌細胞的呢? 但是癌細胞非常聰明,他們為了獲得充足的養分,會像臥底一樣模仿周圍的正常細胞,並且學會正常細胞才有的分泌生長因子功能,從附近的細胞組織中,將毛細血管深入到腫瘤裡面,進而獲取富含養分和氧氣的血液。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
    正常細胞中的 GSDME 表達水平在化療的毒副作用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在表達 GSDME 的細胞中,通常激活凋亡介導的細胞死亡的化療藥物或炎症因子,可促使細胞焦亡的激活,而細胞焦亡是另一種細胞死亡途徑,其會影響化療藥物在正常組織中的細胞毒性。這種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的轉變帶來了兩個有趣的問題:抑制或減少 GSDME 的表達能否減少化療相關的副作用?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單個癌細胞RNA測序項目,包括55000個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和20000個正常腦細胞。研究人員將發育中的人類大腦的譜系等級與癌細胞的轉錄組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在每個腫瘤中有五種主要的癌細胞類型,這些癌細胞類型與正常人大腦中的細胞類型相似。
  • Cell Metabol:突破!科學家或有望靶向作用細胞的代謝改變來清除耐...
    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方法來靶向作用癌細胞的代謝通路從而有效消滅耐藥性癌細胞。耐藥性的癌細胞非常罕見,因此在化療後研究人員往往難以檢測這些細胞,為了能夠識別耐藥性的癌細胞並隨著時間追蹤其進展程度,研究人員利用急性髓性白血病小鼠模型進行研究,將生物發光蛋白和螢光蛋白標記到癌細胞上,隨後在兩個特殊的時間點對這些細胞進行研究分析。
  • 幹細胞有可能轉變為癌細胞
    研究顯示,如果幹擾幹細胞中的某些特殊基因,使關鍵分子在幹細胞分裂時沒有處於正確位置,最終可能形成致命的腫瘤。相關論文發表在了9月4日《自然遺傳學》的網絡版上。    根據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網站的報導,胚胎發育早期的細胞可以互換並進行快速的分裂。不久它們就開始分化成特定類型的細胞,最終發展成神經細胞、血細胞、肌肉細胞等。在分化時,它們停止分裂,常常進入特定組織中。
  • 癌細胞是怎樣長在人體的?吃什麼能殺掉它?公開癌細胞的秘密
    通過了解發現,癌細胞屬於變異的細胞,出現了癌細胞之後可能會導致癌症產生。而且這些癌細胞跟正常的細胞不同,主要的特點就是容易轉移,可以轉化,而且會無限地增殖,能夠在不斷增殖的過程中,對其他正常的細胞組織造成破壞。
  • Cell:開啟癌細胞內的基因迴路,觸發免疫攻擊
    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0月19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ynthetic RNA-Based Immunomodulatory Gene Circui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人們普遍認為免疫療法在抵抗一系列癌症中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 ACS Nano:納米顆粒能直接載藥入癌細胞核
    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個簡單的星形黃金納米粒子可以將藥物直接遞送進入癌細胞的細胞核中。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ACS Nano雜誌上。論文主要作者是Teri W. Odom博士。現在,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首次發表報告稱他們製造了一個簡單的納米粒子可以針對癌症細胞的細胞核,並能直接觀察了納米尺寸的微小物體與細胞核之間是如何交互作用的。Odom是西北大學溫伯格在藝術和科學學院的教授。她也是麥考密克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對於他們的研究中,她和她的同事們共同研究了人類的子宮頸癌和卵巢癌的細胞。
  • 對正常細胞零損傷 新型納米武器精準打擊癌細胞
    近日,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趙燕軍、王徵團隊設計了一種基於細胞鐵死亡機理的新型納米藥物載體,其具有選擇性、廣譜性等特點,有望在對正常細胞「零損傷」的前提下,高效消滅實體腫瘤細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納米研究》(ACS Nano)雜誌上,為人類戰勝癌症帶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