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基質細胞影響胰腺癌細胞的增殖與惡化

2020-11-30 生物谷

2019年6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腫瘤內基質可以影響個體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能力。他們的報告詳細描述了腫瘤細胞和基質細胞的相對數量如何改變個體腫瘤細胞內基因表達的模式,並可能為這種難以治療的癌症提供改進的治療方法。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Cell》雜誌上。

「我們發現胰腺癌細胞可以根據周圍細胞的類型表現出不同的行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細胞會對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做出反應,有些則不能。我們還發現了一種獨特的細胞類型,能夠同時複製和移動,激活MAPK和STAT3信號通路,並通過聯合使用MAPK和STAT3抑制劑殺死,這表明了一種潛在的治療策略。」

胰腺腫瘤的基質主要由稱為癌相關成纖維細胞(CAF)的結締組織細胞,以及免疫細胞和內皮細胞組成。雖然一些研究表明胰腺CAFs有助於癌症的生長和擴散,但其他人已經發現減少CAF導致更具攻擊性的腫瘤行為。這些發現以及胰腺腫瘤內基質含量的變化表明CAF與腫瘤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複雜的。

(圖片來源:Dr. Tric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MGH團隊最近的研究發現原發腫瘤中的胰腺癌細胞和血流中循環的胰腺癌細胞之間的基因表達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一些表達的特徵表明增殖特徵,另一些表現出更多的轉移潛能。腫瘤和基質之間界面處的癌細胞亞群也表達了這些不同的遺傳特徵,表明它們可能受到基質中CAF的影響。

「我們開發的用於鑑定這些不同腫瘤腺體的檢測方法提供了一種策略,可以將其用作生物標誌物,根據正常細胞對癌症的反應選擇個性化治療,」哈佛醫學院醫學助理教授Ting說。 。 「鑑定MAPK和STAT3信號在產生不同類型的PDAC中的作用以及CAF分泌的TGF-β在該信號傳導中的作用表明研究不同基質組合物如何確定最佳藥物組合的重要性。」(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Interaction with stromal cells influences tumor growth, metastasis in pancreatic cancer資訊連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5-interaction-stromal-cells-tumor-growth.html

原始出處:Stromal Microenvironment Shapes the Intratumoral Architecture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 (2019). DOI: 10.1016/j.cell.2019.05.012

原始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19305100?via%3Dihub

相關焦點

  • RAD51調節胰腺癌細胞增殖並有望成為預後標記物
    最近,復旦大學的Xiaomeng Zhang等分析了RAD51和KRAS突變之間的相關性,並分析了RAD51對胰腺癌細胞增殖和葡萄糖代謝的影響。並且試圖確定潛在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RAD51參與了ROS和HIF1α蛋白的調節。總體來說,該研究為胰腺癌提供了新的預測和治療靶標。
  • EMBO Mol Med:揭示胰腺星形細胞促進胰腺癌細胞侵襲的分子機制
    2014年2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正常情況下,胰臟星狀細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可以幫助進行組織修復,但是近日一項來自倫敦王后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胰臟星狀細胞有時候也可以幫助胰腺癌細胞的生長
  • 癌中之王:基質微環境塑造胰腺癌瘤內結構|Cell
    結合單細胞轉錄組和蛋白組學研究間質癌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在調節胰腺癌(胰腺導管腺癌[PDAC])模型系統異質性中的作用,作者發現了明顯的細胞群體之間的轉化,包括:侵襲性上皮-間質的轉化(EMT)和增殖(PRO)與絲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通路和信號轉導轉錄激活子3 (STAT3)信號通路有關。
  • 揭示貪婪的胰腺癌細胞逃避飢餓機制
    2016年8月1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哈佛大學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和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利用胰腺癌細胞和小鼠開展實驗,發現胰腺癌細胞在緻密的腫瘤中通過命令附近的支持細胞(support cell,即後面提到的胰腺星狀細胞)給它們提供替代性營養來源,從而避免飢餓。
  • Pluristem胎盤細胞療法可顯著抑制癌細胞增殖
    1月12日,以色列專注於胎盤細胞療法(placenta-based cell therapie)製品開發的生物公司Pluristem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一篇經同行評議的論文「人胎盤貼壁基質細胞與
  • Cell解讀!揭秘神經組織如何保證胰腺癌細胞免於飢餓影響?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大學Grossman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神經組織或能保持胰腺癌細胞免於飢餓;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對癌細胞、小鼠和人類組織樣本進行研究後發現,胰腺癌細胞或能通過向神經組織發送信號來避免飢餓,這些神經組織生長在密集的腫瘤上並能夠分泌營養物質
  • Nature:癌細胞壓力和細胞自噬存在關聯
    2015年8月24日/生物谷BIOON/--在很多腫瘤中,癌細胞其實是受到了很大的應激壓力的。這些應激壓力來自很多方面,例如細胞環境中的過氧化物刺激、細胞核變異,同時細胞之間的接觸抑制消失導致細胞分布過密而供氧和能量物質不充分。
  • 2019年6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6.Cell:新藥物能夠提高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doi:10.1016/j.cell.2019.05.028許多化療藥物通過破壞DNA來殺死癌細胞。然而,一些腫瘤可以通過依賴DNA修復途徑來抵抗這種損傷,這種機制不僅可以使它們存活,而且還會引入有助於細胞對未來治療產生抗性的突變。
  • 「Cell」又一個「叛徒」!癌細胞能量不夠 神經細胞竟送去營養
    近日,有一項新研究表明,胰腺癌細胞在缺乏能量時,會分泌一種叫做神經生長因子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指示神經細胞的軸突延伸,使其深入腫瘤,而軸突會分泌絲氨酸,使胰腺癌細胞免於飢餓並恢復生長。該胺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部分,是癌細胞增殖所必需的。
  • 科學家總結細胞外基質粘彈性對細胞行為的影響
    科學家總結細胞外基質粘彈性對細胞行為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8 14:06:48 美國史丹福大學Vivek B. Shenoy等研究人員合作總結了細胞外基質粘彈性對細胞行為的影響。
  • OncoImmunology:胰腺癌細胞附近的免疫細胞或可「助紂為虐」促進...
    2017年5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診斷為胰腺癌或許也就意味著給患者「判死刑」了,僅有3%至5%的患者的生存期會超過5年,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胰腺癌是所有癌症中患者生存率最低的,而且癌細胞往往會通過胰腺擴散到機體其它部位,然而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為何胰腺癌細胞具有如此迅速的移動性。
  • 【新發現】冷泉港實驗室研究:阻止膽固醇的儲存,可阻止胰腺癌細胞...
    近日,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研究發現,阻止胰腺癌細胞膽固醇的儲存,便可阻止胰腺癌細胞的生長。 膽固醇又稱膽甾醇,是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 胰島細胞的遷移、增殖與再生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表明,當胰腺前體細胞確定了向內分泌細胞分化的命運後,它們就會逐漸脫離上皮細胞,最終在胰腺的間質組織中分化成熟。遷移事件的發生與細胞黏附分子有關。有報導整聯蛋白家族成員α5β3及α5β3參與了內分泌前體細胞的遷移運動。
  • 什麼是細胞外基質(ECM),它的影響有多大?
    多細胞有機體中,細胞周圍由多種大分子組成的複雜網絡,稱作細胞外基質。細胞外基質主要由5類物質組成,即膠原蛋白、非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蛋白聚糖與氨基聚糖,其在上皮或內皮細胞的基底部者為基底膜,而在細胞間黏附結構者為間質結締組織。
  • 南醫大附屬蘇州醫院冀勝軍團隊:阿託伐他汀可能通過抑制神經營養因子受體抑制胰腺癌細胞的增殖浸潤 | AME作者面對面
    分享團隊:南醫大附屬蘇州醫院冀勝軍團隊所刊雜誌: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點擊查看雜誌詳情與影響因子)文章標題:阿託伐他汀可能通過抑制神經營養因子受體抑制胰腺癌細胞的增殖浸潤
  • 一種基質分子被確定為胰腺癌轉移「關鍵」
    近年來,大量研究證明多種分子、基因和蛋白參與調控胰腺癌細胞的侵襲和轉移。最近,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再次刷新了人們對胰腺癌侵襲和轉移的認知。為了揭開擴散性胰腺癌促進癌細胞轉移的內幕,研究團隊採取了非常規的途徑:他們比較了轉移性和非轉移性胰腺癌中腫瘤細胞周圍的組織,這一組織又被稱為「基質」,是一種能夠將腫瘤中不同細胞和器官粘黏在一起的「膠水」物質。研究人員們首先從這兩類胰腺癌腫瘤中提取出相應的「成纖維細胞」,這種細胞能夠產生大部分基質。
  • Treg細胞能抑制免疫系統殺傷胰腺腫瘤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兩類細胞協同作用能夠保護胰腺腫瘤免受免疫系統的摧毀,然而,在阻斷了這一信號之後免疫系統則恢復了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做出的,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ports》雜誌上。
  • Cell:癌症治療,納米科技發揮大作用
    2015年4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期的《cell》雜誌上,來自美國Dana-Farber炎症研究所的除了癌細胞本身的複雜性以外,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認為癌症是一種:"細胞自治"性質的疾病。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要想研究清楚鰓的生理功能,我們不能把魚打撈出水面進行研究。而實際上在癌症研究中,我們很多結果都是在體外對癌細胞本身進行研究得到的。這種研究方式得到的結果忽視了腫瘤微環境(如基質細胞,胞外基質成分,以及免疫細胞等)在生理環境下對腫瘤發生,惡化等的實際影響。
  • Science子刊:人臍帶血管周圍間充質基質細胞可改善人胰島移植物的...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按照良好生產規範(GMP)標準製造出人臍帶血管周圍間充質基質細胞(human umbilical cord perivascular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HUCPVC)。
  • Cell:餓死癌細胞?恐怕沒那麼簡單
    儘管細胞周圍總會包繞著各種營養物質,但哺乳動物細胞仍以細胞內的葡萄糖和游離胺基酸為主要的能量和代謝合成的來源。直到最近,有研究發現Ras能夠誘導細胞通過巨胞飲作用對胞外蛋白進行攝取,這大大降低了發生癌轉化的細胞對胞外穀氨醯胺的依賴性。而細胞對這一過程的調控機制一直未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