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癌症治療,納米科技發揮大作用

2020-12-05 生物谷

2015年4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期的《cell》雜誌上,來自美國Dana-Farber炎症研究所的Michael S. Goldberg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介紹了納米科技在癌症免疫治療中的作用。

儘管在基礎科學領域我們對癌症的研究已經有許多進展,然而這些基礎科研成果對臨床上癌症患者的治療提供額幫助卻十分有限。除了癌細胞本身的複雜性以外,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認為癌症是一種:"細胞自治"性質的疾病。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要想研究清楚鰓的生理功能,我們不能把魚打撈出水面進行研究。而實際上在癌症研究中,我們很多結果都是在體外對癌細胞本身進行研究得到的。這種研究方式得到的結果忽視了腫瘤微環境(如基質細胞,胞外基質成分,以及免疫細胞等)在生理環境下對腫瘤發生,惡化等的實際影響。

 

實踐中,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種類,密度等特性能夠影響患者的存活情況以及常規的治療手段。腫瘤學家也嘗試喚醒癌症患者體內腫瘤特異性的免疫細胞,對其進行特異性的殺傷,這一治療手段常被用於治療一些常規手段難以治療的癌症類型。

 

而困難的是,腫瘤細胞常常能夠逃逸免疫細胞的殺傷,導致許多針對實體腫瘤的免疫療法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因此,免疫細胞如能能夠"跨越"腫瘤微環境設置的壁壘,對腫瘤細胞進行有效殺傷成為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一些基礎與臨床的實驗證據顯示:通過納米顆粒或支架蛋白運輸免疫共刺激分子進入微環境中相比注射溶液能夠更加有效地激活免疫反應,從而增強抗腫瘤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存活時間。由此,科學家們希望了解哪些特定的信號通路對於抗腫瘤免疫反應是必要的,以及通過哪種方式可以達到喚醒免疫反應的目的。

 

納米顆粒是一些合成類顆粒(包括脂質分子,金屬,聚合物等),大小在納米水平。這些小顆粒物能夠與治療藥物偶聯在體內進行運輸,從而運送至指定部位並得到富集。它們可降解的外殼可以幫助藥物在到達指定部位後緩釋。納米可以具有較高的表面積-體積比,因此它們表面可以交聯多種不同的配體物質。納米醫療在治療其它疾病方面得到了陽性的效果,然而它對於癌症治療的作用卻不清楚。

 

 

運用納米顆粒喚醒體內抗腫瘤免疫反應比直接運送抗癌藥物要更加高效-可以在許多不同的階段進行治療:1. 通過納米顆粒運送腫瘤特異性抗原激活抗原呈遞細胞;2. 通過納米顆粒製造假抗原呈遞細胞激活體內的抗原特異性T細胞;3. 通過納米顆粒運輸共刺激分子進入腫瘤微環境中增強T細胞功能;4. 通過納米顆粒運送支持性藥物增強循環系統中T細胞的功能,等等。然而,如何在系統性注射納米顆粒-藥物複合物後達到在腫瘤微環境中的富集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有幸的是,免疫細胞增殖能力較強,相比於直接針對腫瘤的治療方法,針對免疫免疫細胞的納米複合體只要接觸一小部分特異性的免疫細胞,將會觸發大量的增殖,從而加速治療的進程。(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PMC:

 

PMID:

 

Immunoengineering: How Nanotechnology Can Enhance Cancer Immunotherapy

 

Michael S. Goldberg

 

Although cancer immunotherapy can lead to durable outcomes,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ho respond to this disruptive approach remains modest to date. Encouragingly, nanotechnology can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immunostimulatory small molecules and biologics by altering their co-localization, biodistribution, and release kinetics.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治療癌症新方法:納米機器人殺死癌細胞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
  • 科學家發現藉助黃金納米粒子可治療癌症
    健康一線(vodjk.com)訊:美國最新的幾項臨床試驗顯示,藉助黃金納米粒子可有效治療癌症。該療法可準確將黃金納米粒子投送於癌細胞上,不傷及其他細胞。科學家利用光線激活黃金納米粒子殺死癌細胞而不破壞人體健康組織。
  • Dev Cell:阻斷細胞自噬可用於治療癌症
    針對和改變這一過程與幫助控制或減少某些癌症有關。現在,辛辛那提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表明,通過改變細胞的回收過程能夠有效改善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這些結果發表在2月8日的《Developmental Cells》雜誌上。(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通訊作者Jun-Lin Guan博士說:「自噬有點像細胞自相殘殺。
  • 科學家開發出光誘導的納米顆粒有效治療轉移性癌症!
    2018年2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光誘發的納米顆粒或能有效治療轉移性癌症;研究者表示,發射光作為傳統癌症成像技術的一部分,其能夠有效定位轉移性腫瘤,並且誘發光敏性藥物發揮作用,當這樣的藥物被包裹到納米顆粒中時其就能「
  • Cell:靶向調節性T細胞有望可以治療癌症!
    近日,發表在Cell雜誌上題為「Interferon-γ Drives Treg Fragility to Promote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證實,靶向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s)有望成為治療癌症的有效途徑。
  • 進展 | 生物合成聚蘋果酸可作為癌症醫學的納米載體
    目前,PMLA已被成功應用於針對癌症治療的藥物遞送和生物成像等方面的醫學研究。生物製造的PMLA有望作為抗腫瘤藥物的理想載體應用於腫瘤治療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關於PMLA的系統性闡述為腫瘤的精準靶向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阿根廷周刊:黃金納米粒子可治療癌症
    新華網消息: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7月17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用雷射照射的黃金納米粒子可用於發現和治療癌症」,摘要如下。  法國科學家羅曼·基當剛剛獲得由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2009年菲涅耳獎,這是一項名為「血液腫瘤學」的抗癌戰略的領導者之一。
  • Cancer Cell重大發現 維生素A治療結腸癌
    2015年12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結腸癌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一個重要癌症類型,同時也是經常對治療方法產生抵抗的一種癌症類型。結腸癌發生治療抵抗的原因有很多,而癌症幹細胞的存在是引起癌症復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治療方法通常不是特別有效。 最近來自EPFL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條重要信號通路或可用於對抗結腸癌復發情況。通過維生素A類化合物治療,將癌症幹細胞內一個被關閉的基因重新激活可以幫助清除癌症幹細胞並防止發生復發和轉移。
  • Cell:中國RNAi技術治療癌症新進展
    來自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研究人員利用RNA基因幹擾技術(RNAi),成功地幹擾抑制乳腺癌的癌症幹細胞(指成瘤能力特別強的癌細胞,是惡性腫瘤成瘤、發展、轉移和治療後復發的根源),這將有利於癌症的基因治療,防止癌症的復發轉移。這一研究成果即將公布在Cell雜誌上。
  • Angew.含硒納米藥物在癌症免疫治療、放療和化療聯合治療中的應用
    共104家會員企業在賣,看一看吧 導讀 近日,清華大學的許華平教授團隊發展了一系列含硒納米藥物,將癌症免疫治療與化療、放療相結合,顯著提高了免疫治療的抗腫瘤活性,為癌症聯合療法的設計提供了新的策略。
  • 納米藥物如何有效攻克多種類型癌症?
    新聞閱讀:Human nanomedicine drug showing promise in solid cancers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症中心——詹姆斯癌症醫院和Solove研究所(OSUCCC-James)正同其他三個研究中心一起進行納米藥物BXQ-350治療實體瘤(包括難治療的惡性腦瘤等)的研究。
  • 新型高分子納米藥物或可早期預警治療癌症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周慧)合肥工業大學設計並製備了一系列多功能「診療一體化」高分子納米藥物載體,將生物體成像、藥物輸運與控制釋放等功能一體化集成,使癌症的早期預警和幹預治療成為可能。研究成果日前分別刊載在《診斷治療學》和《大分子》雜誌上。
  • Cell Stem Cell:促進結腸癌生長的重要癌症幹細胞群體
    組織幹細胞是一群非常獨特的細胞,對於正常組織的維持和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同樣具有壽命長的特性,但正是因為這一點也使得組織幹細胞很容易變成癌症的起源。研究人員指出,鑑定癌症發生的細胞起源,特別是對結腸癌來說,對於理解癌症如何發生以及開發靶向治療藥物具有關鍵作用。
  • Cell:為何免疫系統檢測不到癌症?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6.0162017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癌症隱藏在免疫系統的視線之下。當癌細胞出現時,身體的天然腫瘤監控程序應當能夠檢測和攻擊它們,而且僅當這些防禦系統都失效時,癌症才能茁壯成長。
  • 【經典回顧】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該計劃包括聚焦癌症,目的是確定癌症的新臨床表現,以使打靶治療更加有效,研究潛在的抗性,並開發資料庫,匯總患者的健康數據,以幫助醫生做出更好的臨床決策。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代理所長Douglas Lowy說:「腫瘤學的精準醫學計劃集中在治療。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預防和篩查是關鍵領域,這本身不屬於PMI,但卻是我們期待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領域。」
  • T細胞表面分子——小開關大作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Friederike Berberich-Siebelt解釋道:「類泛素化在不同的細胞生理活動中發揮作用,如核轉運、程序化的細胞死亡或抗病毒機制。」 在癌症和皰疹病毒感染等疾病中,也觀察到類泛素化缺陷。在最新發表的研究中,科學家研究了實驗動物,後者具有兩個微不足道的NFATc1基因點突變,然而它們卻阻止了類泛素化的發生。
  • 林文斌 JACS : 納米金屬有機框架-可服缺氧的光動力治療癌症免疫療法
    【引言】最近,癌症免疫療法成為一種高效的癌症治療方法。免疫檢點封鎖(ICB)利用抗體阻斷負性免疫調節通路,已經在幾個晚期癌症中獲得了臨床成功。然而,由於宿主免疫系統的激活不足,導致ICB對許多癌症的系統性抗腫瘤反應的比率是有限的。將ICB與其他免疫原性治療相結合可提高非炎症性腫瘤的反應率。
  • Cancer Cell:新抑制劑幫助恢復p53腫瘤抑制因子功能治癌症
    2016年1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研究亮點: 研究人員設計的多肽ReACp53能夠阻止p53在細胞內的異常聚集 ReACp53能夠恢復p53靶基因的轉錄並重建細胞凋亡過程 ReACp53能夠阻止存在p53異常聚集的腫瘤的進展並使腫瘤縮小 癌細胞中的p53聚集體是一個癌症靶向治療目標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文/陳根時至今日,癌症依然是一類讓我們感到畏懼的疾病。儘管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更多療法顯示出巨大希望,但對於目前,化療仍然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文/陳根時至今日,癌症依然是一類讓我們感到畏懼的疾病。儘管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更多療法顯示出巨大希望,但對於目前,化療仍然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