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人臍帶血管周圍間充質基質細胞可改善人胰島移植物的...

2020-11-30 生物谷

2020年1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胰島移植是治療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這種移植可以穩定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植的胰島功能會降低,並且合適的供體胰島供應仍然有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按照良好生產規範(GMP)標準製造出人臍帶血管周圍間充質基質細胞(human umbilical cord perivascular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HUCPVC)。HUCPVC細胞表現出穩定的表型,在第2代至第4代傳代培養時經歷快速的體外增殖,並產生促再生因子,從而在靜止狀態下和對炎症作出反應時強烈地抑制T細胞反應。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uman umbilical cord perivascular cells improve human pancreatic islet transplant function by increasing vascularization」。

人類胰腺,圖片來自Wikipedia。

以1:30的比例移植胰島當量(islet equivalent, IEQ)和HUCPVC細胞(即IEQ:HUCPVC=1:30)到糖尿病NSG小鼠的腎被膜下可讓它們在移植3天後最快地恢復到正常的血糖水平:相比於IEQ:HUCPVC=1:0、1:10和1:50,在移植的早期階段(2.7周)和後期階段(7、12和16周)均觀察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通過臨床相關肝門靜脈途徑在具有免疫功能的小鼠中進行同基因胰島移植表明相比於IEQ:HUCPVC=1:0、1:90或1:210,以IEQ:HUCPVC=1:150比例接受移植的小鼠在移植6周後具有更好的血糖控制。

相比於單獨的胰島移植,以IEQ:HUCPVC=1:150比例移植人類胰島的免疫缺陷小鼠在移植7周內表現出更好的血糖控制,並且在同種異體小鼠模型中,通過肝門靜脈移植的治癒性胰島團塊當與HUCPVC細胞(IEQ:HUCPVC=1:150)共同移植時可延緩對胰島的免疫排斥。

由此可見,HUCPVC細胞的免疫抑制和促增殖特性對體內的胰島移植物具有長期的積極影響,這表明它們可能改善人類胰島異體移植的長期治療結果。(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Shareen Forbes et al. Human umbilical cord perivascular cells improve human pancreatic islet transplant function by increasing vascularizatio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an5907.

相關焦點

  • 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不同途徑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鼠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胰島樣細胞: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為骨細胞、脂肪細胞、胰島細胞等,在相關因子作用下,可使其分化為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稱為胰島樣細胞。背景: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移植於1型糖尿病鼠體內,會使血糖降低,糖尿病症狀有所改善,但腹腔移植的方式少有報導。
  • 新生命幹細胞公司新專利獲受理 提升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能力
    近期,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研發團隊傳來消息,其相關項目負責人發明的「一種可增強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能力的新方法」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發明專利並獲得受理,有望在免疫性疾病治療上發揮重要作用。最新研究顯示,間充質幹細胞可通過免疫調節作用對免疫性疾病進行治療。
  • 盤點|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科疾病的臨床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童移植物抗宿主病間充質幹細胞已成功用於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國際上有針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而國內也進入到了臨床試驗階段,一些針對這種疾病的間充質幹細胞新藥已經獲得了臨床批件。
  • 科學網—間充質幹細胞:組織修復的理想「種子」
    在於豔秋看來,間充質幹細胞不但具備幹細胞的增殖分化潛能,還是一種免疫缺陷和免疫調節細胞。同時,間充質幹細胞還可分泌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包括一些生長因子和細胞外基質成分,調控細胞外的微環境,因而,它也是組織間質中的重要微環境成分之一。
  • 新的胰島細胞移植方法或改善糖尿病治療
    《自然-代謝》發表的一項研究Islet transplantation in the subcutaneous space achieves long-term euglycaemia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type 1 diabetes發現,一種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讓
  • Nature子刊:不同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生物學特性存在差異
    近期,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幹細胞研發團隊在英國Nature(自然)雜誌旗下子刊 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期刊在線發表了一項來源於圍產期胎盤組織和臍帶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的生物學特性比較研究。
  • Science Advances: 間充質幹細胞心臟補片,可加強心梗後心臟修復
    正文   最新研究表明,基於間充質幹細胞的   心臟修復補片,可作為一種加強心梗心臟修復的有效手段。  撰文:小明月來源:幹細胞者說常用的提高間充質幹細胞(MSCs)對心梗的治療效果的途徑有兩種:第一條途徑:通過對 MSCs 進行基因修飾,使其改善心梗誘導心臟中的心臟功能和心肌血管生成;第二條途徑
  • 研究表明,含地塞米松的培養液適合於誘導間充質幹細胞向軟骨分化
    2.4.1間充質幹細胞向中胚層分化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中胚層,大量研究證實間充質幹細胞可以定向誘導分化為各種中胚層組織細胞。  向成骨分化:Stefan等將人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接種於絨毛膜支架後,置入含體積分數為10%胎牛血清、10mmol/L地塞米松、10nmol/L1,25-(OH)2VitD3、50 g/L抗壞血酸和10mmol/Lβ-甘油磷酸的高糖型DMEM培養液中,三四周後電鏡下觀察到大塊的細胞外殼覆蓋於支架表面,通過檢測鹼性磷酸酶活性和Ca2+濃度,顯示胎盤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能分化為骨移植物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又一重要成員,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和外胚層。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屬於非終末分化細胞,它既有間質細胞,又有內皮細胞及上皮細胞的特徵。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軟骨、骨、肌肉、肌腱、神經、肝、心肌、胰島β細胞和內皮等多種組織細胞,連續傳代培養和冷凍保存後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案例集錦
    一根臍帶可提取的間充質幹細胞的數量相當於成人5000毫升骨髓中的間充質幹細胞數量。臍帶被視為「間充質幹細胞寶庫」。 作為「寶庫」,近年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被醫學界廣泛的運用在各類疾病的治療上,產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 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相比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則有著容易獲取、致瘤風險低以及無倫理爭議等優點,因此成體幹細胞成為了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在眾多的成體幹細胞臨床研究中,間充質幹細胞是最多的一個。間充質幹細胞,是一類起源於中胚層的成體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潛能。間充質幹細胞不僅存在於骨髓中,也存在於骨骼肌、骨外膜和骨小梁中,且其能夠分化的組織類型十分廣泛。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目前來看,間充質幹細胞已成為全球開展臨床研究項目數最多的細胞,全球也有近十款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間充質幹細胞(也稱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MSCs)被廣泛用於命名各種組織來源的貼壁生長的成纖維細胞群,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免疫調控及促進組織再生功能。目前,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已經超過900項,用於治療各種難治性疾病。
  • 人脫細胞羊膜支架促進Scleraxis修飾人羊膜間充質幹細胞體外成韌帶分化
    目的:驗證Scleraxis修飾人羊膜間充質幹細胞與人脫細胞羊膜支架複合物在大鼠體內的生物相容性兩步酶消化法從人新鮮羊膜分離人羊膜間充質幹細胞。運用Scleraxis慢病毒轉染第3代人羊膜間充質幹細胞,然後與人脫細胞羊膜複合培養5,10,15 d時檢測成韌帶相關基因的mRNA表達。
  • 間充質幹細胞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能治療疾病?
    間充質幹細胞看上去似乎很學術,也常常有人問,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新聞中所說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讓人十分欣喜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夠用於疾病的治療?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間充質幹細胞(也稱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MSCs)被廣泛用於命名各種組織來源的貼壁生長的成纖維細胞群,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免疫調控及促進組織再生功能。目前,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已經超過900項,用於治療各種難治性疾病。通常,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後會很快消失,可能是通過旁分泌發揮功能。
  • 間充質幹細胞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能治療疾病?推動幹細胞儲存
    間充質幹細胞看上去似乎很學術,也常常有人問,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新聞中所說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讓人十分欣喜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夠用於疾病的治療?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在幹細胞家族中,從新生兒臍帶組織中分離培養出來的間充質幹細胞,由於來源豐富、易於獲取、細胞數量多、不容易被汙染、免疫原性低、增殖能力強且無倫理限制等諸多優點,成為最為理想的幹細胞來源。近年來,幹細胞臨床應用越來越多。
  • 關於間充質幹細胞的14個特性,你了解幾個?
    間充質幹細胞,又稱多潛能基質細胞,簡稱MSCs,是屬於中胚層的一類多能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和器官間質中,包括:骨髓、臍帶、脂肪、黏膜、骨骼、肌肉、肺、肝、胰腺等組織以及羊水、羊膜、胎盤等。在適宜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骨、軟骨等多種組織細胞。
  • 不同間充質幹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與骨關節炎
    1.1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幹細胞,在實驗 研究及臨床應用中十分廣泛。在軟骨 缺損大鼠模型中,Exo 注射組的膝關節形態學和組 織學評分有明顯的改善,12周時軟骨和軟骨下骨缺 損完全修復,透明軟骨與周圍軟骨整合良好,細胞 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積接近正常,而 對照組僅表現為纖維軟骨修復。Wang等研究發 現hESCExo通過平衡軟骨ECM的合成和降解延緩 OA 進展。
  • 脫鈣骨基質與慢病毒介導沉默P75神經營養因子受體轉染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構建組織工程骨
    背景:P75神經營養因子受體(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在骨組織中具有促進和抑制骨形成的雙向作用,P75NTR過表達可抑制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成骨礦化作用。P75NTR可抑制纖維蛋白的降解和骨折周圍新生血管的生成導致骨折不癒合,其抑制骨組織修復與其介導凋亡通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