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開啟癌細胞內的基因迴路,觸發免疫攻擊

2021-01-07 生物谷

圖片來自Cell期刊,doi:10.1016/j.cell.2017.09.049。


2017年10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合成基因迴路(gene circuit),當該基因迴路檢測到癌症的跡象時,它激活體內的免疫系統來攻擊這種疾病。這種基因迴路僅當它檢測到兩種特異性的癌症標誌物時才會激活一種治療反應。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0月19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ynthetic RNA-Based Immunomodulatory Gene Circui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人們普遍認為免疫療法在抵抗一系列癌症中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根據論文通信作者、MIT生物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副教授Timothy Lu的說法,在最近的幾次臨床試驗中,這種方法已成功地得到證實。

然而,儘管取得了成功,但是免疫療法的使用仍然局限於腫瘤特異性抗原的缺乏。腫瘤特異性抗原是能夠觸發對特定癌症產生免疫反應的物質。比如,當作為一種全身療法給送到全身時,一些免疫療法的毒性是另一種障礙。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療法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會取得成功。Lu說,事實上,即便在一些最為成功的試驗中,僅30%~40%的患者會對一種給定的療法作出反應。

基於此,如今就有開發組合療法的努力:不同的但互補的療法被用來增強免疫反應。舉例來說,如果一種免疫療法被用破壞癌症產生的一種抑制信號,而腫瘤通過上調第二種信號作出應對的話,那麼另一種療法隨後就被用來靶向它。

Lu說,「我們認為有必要開發更加特異性的僅在腫瘤位點局部發揮作用而不是試圖進行全身治療的靶向免疫療法。其次,我們想要一攬子開發出多種免疫療法,因此能夠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刺激免疫系統。」

為了做到這一點,Lu、及其包括MIT博士後研究員Lior Nissim和Ming-Ru Wu在內的團隊構建出一種編碼在DNA中的能夠區分癌細胞和非癌細胞的基因迴路。

這種基因迴路能夠經定製對不同的腫瘤作出反應。它是基於電子學中使用的簡單的與門(AND gates)構建出的。這種與門僅當兩種輸入都存在時才會開啟。

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差異在於它們的基因表達譜。因此,這些研究人員開發出編碼在這種基因迴路中的合成啟動子,即僅啟動癌細胞中的基因表達的DNA序列。

利用一種病毒,這種基因迴路被運送到體內受影響的區域。腫瘤細胞中有活性的某些蛋白隨後結合到這些合成啟動子上,從而將它們激活。僅當這兩種癌症啟動子都被激活時,這種基因迴路才會開啟。這就允許這種基因迴路比現存的療法更加準確地靶向腫瘤,這是因為在作出反應之前,它需要兩種癌症特異性的信號都存在。

一旦受到激活,這種基因迴路表達引導免疫系統靶向腫瘤細胞的蛋白,包括T細胞表面銜接蛋白(surface T cell engagers),這些蛋白引導T細胞殺死這些腫細胞。這種基因迴路也表達一種解除對T細胞活性的抑制的檢查點抑制劑。

當這些研究人員在體外測試這種基因迴路時,他們發現它能夠從其他的非癌卵巢細胞和其他的細胞類型中檢測到卵巢癌細胞。他們隨後在接受卵巢癌細胞移植的小鼠體內測試了這種基因迴路,並證實它能夠觸發T細胞來尋找和殺死這些癌細胞,同時不會傷害它們周圍的其他細胞。

這些研究人員還證實這種基因迴路經調整後能夠很輕易地靶向其他的癌細胞。他們鑑定出乳腺癌選擇性的啟動子,而且當將它們編碼在這種基因迴路上時,它會靶向乳腺癌細胞而不會靶向其他的細胞類型。

最終,這些研究人員希望他們也能夠利用這種基因迴路靶向其他的疾病,比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炎症性腸病和其他的自身免疫疾病。(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Lior Nissim, Ming-Ru Wu, Erez Pery et al. Synthetic RNA-Based Immunomodulatory Gene Circui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Cell,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9, 2017, doi:10.1016/j.cell.2017.09.049

相關焦點

  • 癌細胞藉此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
    這些片段被細胞視為病毒入侵者,隨後觸發內部警報並引發炎症。免疫細胞移至腫瘤部位,釋放出防禦性的化合物。那麼問題來了,這種由癌細胞引發的免疫反應為何不會擊垮癌細胞? 他們之前的研究表明,癌細胞內部的 cGAS-STING 信號傳導使得癌細胞具有免疫細胞的特徵,特別是爬行和遷移的能力,這就提升了癌細胞的轉移能力。對於癌細胞如何挺過炎症並實現轉移,這解釋了部分原因。 這項新研究發現了癌細胞逃避免疫系統攻擊的另一種方法。
  • Cell Stem Cell:經過基因改造的HSC-iNKT細胞提供持久的抗腫瘤免疫...
    2019年10月8日訊/生物谷BIOON/---恆定自然殺傷細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 iNKT)稱為免疫系統的「特種部隊」。儘管它們在體內相對較少,但是它們要比許多其他的免疫細胞功能強大。
  • Cell:揭示轉移性癌細胞逃避免疫系統檢測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MSK)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闡明了癌細胞如何躲藏起來並且仍然不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檢測出來,從而提供一種大有希望的新途徑來開發療法。
  • Cell:通過數學生物學控制基因表達,靶向攻擊耐藥性癌症
    Singh研究生化過程如何在活細胞內運行。具體來說,他開發的數學模型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細胞網絡中複雜的、有時是隱藏的過程,以及當它們出錯時會發生什麼情況。他的計算工作是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工程系Arjun Raj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Cell:為何免疫系統檢測不到癌症?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6.0162017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癌症隱藏在免疫系統的視線之下。當癌細胞出現時,身體的天然腫瘤監控程序應當能夠檢測和攻擊它們,而且僅當這些防禦系統都失效時,癌症才能茁壯成長。
  • 為什麼免疫系統不能有效檢測癌細胞?我們有必要了解癌細胞逃逸機制
    高活化NK 細胞療法NK(天然殺手)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屬最原始的免疫細胞,有強大的殺傷力,是人體內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它不需要經過任何抗原識別反應就可以主動出擊殺死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或直接與癌細胞結合消滅。
  • :開發出利用基因槍傳送DNA新技術拯救免疫系統
    根據2012年2月26日發表在《自然-醫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來自美國羅耀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大有希望的新技術:它能潛在地將免疫系統殺傷性T細胞(killer T cell)變成更加強有力的對抗感染和可能對抗癌症的武器。這種技術涉及傳送DNA到免疫系統的抗原呈遞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 研究人員發現染色體不穩定性是如何讓癌細胞避開免疫防禦的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眾所周知,癌細胞會傳播基因混亂。當癌細胞分裂時,DNA片段甚至整個染色體都可能被複製、突變或丟失。這被稱為染色體不穩定性,斯隆·凱特琳紀念醫院的科學家們已經了解到,它與癌症的侵襲性有關。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自噬(Autophagy)是一種進化上非常保守的溶酶體介導的生物降解過程,是對細胞自身廢物的回收再利用,對細胞內穩態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因此,細胞自噬與多種疾病有密切關係。該研究發現,細胞自噬也存在黑暗的一面:幫助腫瘤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攻擊。再生元的研究人員使用CRISPR篩選技術,發現敲除一個名為Rb1cc1的自噬相關基因,可以增加腫瘤細胞對T細胞的殺傷敏感性,從而增強PD-1和CTLA-4檢查點抑制劑的抗癌效果。
  • 腫瘤中癌細胞的異質性,或是免疫治療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而且,他們還發現,在黑色素瘤中,相比於腫瘤突變負荷(TMB)等因素,腫瘤內異質性對免疫治療的效果影響更大。甚至腫瘤內異質性對免疫治療療效的預測,比TMB更好。這項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頂級期刊《細胞》上[1]。
  • 科學家繪製出癌細胞逃避T細胞殺傷的功能基因組圖譜
    為了確定一個表型上強大的基因和通路核心集,從而使癌細胞能夠逃避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介導的殺傷作用,研究人員在一組與CTL共同培養的多種遺傳差異小鼠癌細胞系中進行了全基因組CRISPR篩選。研究人員在這些小鼠癌症模型中確定了182個基因的核心集,其單個幹擾增加了癌細胞對CTL介導的毒性敏感或抵抗。
  • 新型藥物能「欺騙」癌細胞,讓人體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病毒感染人體時會將其RNA注入人體細胞,但是人體細胞使用特殊受體能有效識別病毒RNA,並在病毒攻擊感染時調用免疫系統進行幹預。為了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癌細胞經常「偽裝」,同時也會停止發送信息,暴露自己在人體的所在位置。當使用BO-112藥物治療時,腫瘤會發出「警示信號」足以讓免疫系統探測到。
  • Cell. Biochem.:惡性循環促進癌細胞擴散
    但是滑膩膩的粘液也能讓癌細胞更為猖獗,粘液完全附著在癌細胞的表明,幫助其轉移,保護癌細胞免受化療藥物和免疫系統的攻擊。該研究發現形成粘液的糖蛋白MUC1過表達不僅能夠保護癌細胞還能夠促進癌細胞轉移,由於細胞的反饋循環使得表皮生長因子(EGFP)和MUC1相互促進形成惡性循環。EGFR是一種跨膜蛋白,該蛋白能夠刺激正常細胞生長,分裂和分化。
  • Cell:新研究有助鑑定出對免疫療法作出反應的侵襲性乳腺癌
    如果不能採用靶向這三種受體的治療選擇,那麼醫生通常會使用化療藥物,這種療法會不加區分地攻擊體內迅速分裂的細胞,這對許多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可能有效。2018年,FDA批准將免疫療法藥物阿特朱單抗(atezolizumab)與化療藥物聯合使用,用於治療已發生轉移(即癌細胞從乳房中擴散出去)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這是FDA首次批准一種含有免疫治療藥物的治療方法用於治療乳腺癌。
  • Nature:CRISPR發現182個潛在免疫療法靶點 揭秘癌細胞免疫逃逸
    這是由於癌細胞也非常「狡猾」,它們能夠使用多種手段防止被免疫細胞靶向和消滅。目前多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靶點都是癌細胞用來逃避免疫系統「追殺」的手段之一。而研究人員也在為更全面,更系統性地了解癌細胞免疫逃逸的機制而努力。
  • 抗癌免疫大部隊:T細胞、B細胞、DC細胞、NK細胞一次性讓你知道
    免疫系統是由人體的免疫細胞軍團和免疫器官所組成的,幫助抵禦外來的細菌、病原體和癌細胞及體內的基因突變。
  • 研究發現觸發植物免疫激活的分子機理
    近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黎家團隊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植物類受體蛋白激酶(BAK1)缺失後觸發植物免疫自激活的分子機理,並解釋了其生物學意義,在植物免疫領域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 2020年11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3.Cell:通過數學生物學控制基因表達,靶向攻擊耐藥性癌症doi:10.1016/j.cell.2020.07.003今年值得感謝的事情之一是,頑固、持續存在的問題似乎對科學家和數學家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那些會讓我們大多數人感到困惑的事情則是他們的日常研究課題。這也是科學家們在不斷對抗癌症、病毒和其他疾病的過程中取得進展的原因之一。
  • 著名華人學者盧冠達教授攜「基因電路」,開發更智能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丨醫麥黑科技
    眾所周知,通過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使其能夠更好的對抗癌症已經不再是科幻小說。」能夠觸發T細胞發現並殺死小鼠癌細胞,而且同時能夠使健康細胞存活(Cell 2017,DOI:10.1016 / j.cell.2017.09.049)。
  • 科學家發現在果蠅中調控攻擊行為的神經迴路
    科學家發現在果蠅中調控攻擊行為的神經迴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13:20:53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David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