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通過數學生物學控制基因表達,靶向攻擊耐藥性癌症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11月25日訊/

生物谷

BIOON/---今年值得感謝的事情之一是,頑固、持續存在的問題似乎對科學家和數學家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那些會讓我們大多數人感到困惑的事情則是他們的日常研究課題。這也是科學家們在不斷對抗癌症、病毒和其他疾病的過程中取得進展的原因之一。

美國德拉瓦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數學生物學家Abhyudai Singh就是這樣。Singh研究生化過程如何在活細胞內運行。具體來說,他開發的數學模型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細胞網絡中複雜的、有時是隱藏的過程,以及當它們出錯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他的計算工作是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工程系Arjun Raj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emory Sequencing Reveals Heritable Single-Cell Gene Expression Programs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Cellular Behaviors」。他們的發現展示了一種潛在的針對耐藥性

黑色素瘤

細胞的新策略,這種策略可能對所有類型的耐藥性癌症都有用。

圖片來自University of Delaware。

Singh說,「癌細胞是異質的,即使在同一個

腫瘤

中也是如此。有些癌細胞具有藥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並能在治療中存活下來。然後它們會復發...如今,我們發現這些藥物耐受性癌細胞所涉及的分子機制,這些機制對治療有影響,並可應用於不同類型的癌症。」

他們的目標是確定在癌細胞中產生藥物耐受性的所有基因,以便希望隨後找出一種方法來破壞它們在這些療法中生存下來的能力。

這些研究人員研究了細胞表達它們的遺傳性狀的方式的波動,並對相關的基因進行「開啟」和「關閉」。這個過程依賴於信使RNA(mRNA)分子,mRNA可將

遺傳

密碼轉化為特定的蛋白。他們發現一個稀有細胞亞群攜帶了一種可以在多代細胞分裂中存活下來的生物「記憶」。Singh的模型顯示了細胞的基因波動速度如何與細胞中的mRNA水平有關。了解這些水平,就可以允許他的模型計算出這些基因「開啟」和「關閉」的速度。

一旦你知道這些基因何時關閉---本質上是「忘記」它們對藥物治療產生的耐藥性---你就可以針對性設計新的治療方法和新的治療計劃,使得在癌細胞仍然對藥物敏感的時刻進行治療。

Singh說,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記憶。有的基因在「開啟」了五六代(指的是細胞發生五六代分裂)之後才關閉,有的基因開啟了八代。這反映了一種最終會消失的「短暫

遺傳

能力」。

Singh和他的同事們在這項研究中使用了經典的Luria-Delbrück波動分析,並使用MemorySeq方法來尋找這些

黑色素瘤

細胞中的開啟/關閉基因波動水平。

Singh說,「你可以得到波動水平,但是它是波動一代、兩代還是三代?這來自於很優雅的建模。」

這種建模方法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時間元素,這就使得當藥物被添加到樣品中或基因測序已完成時,通過破壞細胞系來清除這個時間元素是不可能做到的。

Singh說,「如今你可以設計新的藥物靶點,然後設計新的候選藥物。這是相當有前途的。這是

基礎研究

如何產生長期影響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Sydney M. Shaffer et al. Memory Sequencing Reveals Heritable Single-Cell Gene Expression Programs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Cellular Behaviors.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7.003.

2.Targeting drug-resistant cancers through mathematical biology to control gene expression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1-drug-resistant-cancers-mathematical-biology-gene.html

相關焦點

  • Cell:靶向調節性T細胞有望可以治療癌症!
    近日,發表在Cell雜誌上題為「Interferon-γ Drives Treg Fragility to Promote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證實,靶向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s)有望成為治療癌症的有效途徑。
  • Cell:開啟癌細胞內的基因迴路,觸發免疫攻擊
    圖片來自Cell期刊,doi:10.1016/j.cell.2017.09.049。2017年10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合成基因迴路(gene circuit),當該基因迴路檢測到癌症的跡象時,它激活體內的免疫系統來攻擊這種疾病。
  • BET抑制劑:癌症耐藥性機制
    許多現代的癌症藥物以突變激活的蛋白為靶向,但這種治療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相對少量的突變出現在人類腫瘤中,耐藥性也快速發展。針對表觀基因組——化學修飾後的DNA,相關的組蛋白和促進DNA進行染色質包裝的其他蛋白質;所有這些都影響基因的表達,而且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法。
  • 2020年11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3.Cell:通過數學生物學控制基因表達,靶向攻擊耐藥性癌症doi:10.1016/j.cell.2020.07.003今年值得感謝的事情之一是,頑固、持續存在的問題似乎對科學家和數學家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那些會讓我們大多數人感到困惑的事情則是他們的日常研究課題。這也是科學家們在不斷對抗癌症、病毒和其他疾病的過程中取得進展的原因之一。
  • Cell:超級抗生素誕生,雙靶向革蘭氏陰性菌且不產生耐藥性!
    與之相比,近 20 年來發現的新抗生素種類減少,且沒有一種對革蘭氏陰性菌有抑制活性,同時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導致多重耐藥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的產生,部分耐藥性可在基因水平進行轉移,使得抗生素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 Cell Cycle:乳腺癌細胞耐藥性的分子機理
    2015年2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Norris Cotton綜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治療ERBB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II)陽性乳腺癌的新型療法,該類乳腺癌通常會對療法產生強烈的耐藥性
  • 靶向藥奧希替尼耐藥,基因療法來助力!
    近期,一種名為Oncoprex的基因療法有望克服靶向藥的耐藥,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圖片來自攝圖網Oncoprex基因療法是什麼?Oncoprex由Genprex公司開發,主要活性成分是名叫TUSC2的抑癌基因,該基因封裝在帶正電荷的納米囊泡中,該囊泡由具有正電荷的脂質分子製成,而癌細胞通常帶有負電荷,正負電荷相互吸引,所以Oncoprex可以特異性地靶向癌細胞。
  • Cell:從結構上揭示轉座子擴散抗生素耐藥性機制
    跳躍DNA:耐藥性擴散的一種手段抗生素耐藥性在細菌之間擴散的主要促進因素之一是轉座子,也被稱作跳躍DNA,即能夠自主地在基因組中改變位置的遺傳因子。當在細菌之間轉移時,轉座子能夠攜帶抗生素耐藥性基因。這使得它在無活性狀態下結合到轉座子DNA上,從而阻止這種轉座子遭受切割和破壞,直到它能夠將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導入到新的宿主基因組中。這種轉座酶的特殊形狀也迫使轉座子DNA解螺旋和開放,從而允許這種轉座子將它攜帶的抗生素耐藥性基因插入到極其多樣化的細菌基因組中的很多位點上。
  • Cancer Cell:腫瘤相關血管中高度表達的13種基因
    生物谷報導: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研究人員最近在小鼠和人類實驗中發現一組特定在腫瘤相關血管中高度表達的基因。這些基因及其編碼的蛋白,是選擇性切斷腫瘤血供而不傷及健康組織血管的潛在藥物靶標,克服了靶向血管生長的現代抗癌策略的一個主要問題。
  • 解密癌細胞的「逃脫絕技」 基因突變之外還有這種方法!
    兩種不同的「逃脫方法」在癌症耐藥性的研究中,歷史上最受研發人員關注的是基因突變驅動的耐藥性。簡單來說,抗癌療法,尤其是靶向藥物,通常通過抑制特定靶點的功能來導致癌細胞的死亡。而癌細胞可以通過產生基因突變,導致它們可以繞過靶點被抑制的影響,比如在靶點蛋白上的突變導致藥物無法再跟靶點結合;或者激活信號通路下遊的效應子,或者激活替代生存信號通路。這些基因突變可能原先就在很少的細胞中存在,也可能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產生。帶來的結果是攜帶突變的癌細胞對靶向療法產生耐藥性。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癌細胞在不產生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也能夠對靶向療法產生耐藥性。
  • 超2萬個單細胞RNA測序,揭示靶向療法誘導癌細胞進化
    近日,有研究人員通過單細胞研究,發現了靶向療法會導致肺癌細胞的轉錄變化。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統計,肺癌在美國每年影響超過22.8萬人,且這種癌症具有高度的異質性,並會產生耐藥性變化,因此限制了個性化治療的效果。
  • 雷說新藥專欄|下一代癌症靶向藥物的縱覽與展望
    相對於癌症傳統三大療法,靶向藥物具有針對性強、副作用小的優勢,符合「精準醫療」的理念,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主流方法。2017年FDA批准的14種抗癌新藥全部屬於靶向藥物。根據資料庫Cortellis在2018年的數據,針對PD-(L)1、VEGF和EGFR這3個靶點的在研和上市藥物佔癌症靶向藥物總量的86.8%。過度同質化競爭、耐藥性的進展、患者的臨床需求,推動了製藥企業和研發機構紛紛加入下一代癌症靶向藥物的研發競賽。
  • 《科學》突破性研究:多種癌細胞利用DNA複製出錯產生耐藥性
    研究人員早就知道,癌細胞會積累基因變異,使它們有可能逃避治療。但這是如何發生的,以及這一過程是否能改善癌症的治療,一直都是未知數。這項研究的作者通過分析癌症患者接受靶向治療前後的活檢樣本,開始調查治療耐藥性的潛在驅動因素。靶向療法通過幹擾腫瘤生長所需的分子來阻止癌症的生長,這是多種癌症的常見療法。
  • Cell Stem Cell:經過基因改造的HSC-iNKT細胞提供持久的抗腫瘤免疫...
    在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利用iNKT細胞的功能攻擊腫瘤細胞並治療癌症。這種方法可以抑制移植到小鼠體內的多種類型人類腫瘤的生長。Yang說,「真正令人興奮的是,我們能夠只進行一次這樣的治療,它可以增加iNKT細胞的數量,使之達到在小鼠的一生中都能抗擊癌症的水平。」科學家們已猜測iNKT細胞可能是抗癌的有用武器,這是因為已經顯示出它們能夠同時靶向多種類型的癌症,這與大多數免疫細胞---一次僅能識別並攻擊一種特定類型的癌細胞---不同。但是大多數人體內的iNKT細胞數量很少。
  • Science:揭示ABL激酶的動態構象變化,為開發新一代癌症靶向藥物...
    2020年10月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的研究人員可視化觀察了之前未知的ABL激酶的結構,從而為設計針對成年和兒童癌症患者的靶向療法提供新的見解。這項研究將推進對癌症靶向藥物產生的耐藥性的理解。
  • 解密癌細胞的「逃脫絕技」,基因突變之外還有這種方法!
    兩種不同的「逃脫方法」 在癌症耐藥性的研究中,歷史上最受研發人員關注的是基因突變驅動的耐藥性簡單來說,抗癌療法,尤其是靶向藥物,通常通過抑制特定靶點的功能來導致癌細胞的死亡。而癌細胞可以通過產生基因突變,導致它們可以繞過靶點被抑制的影響,比如在靶點蛋白上的突變導致藥物無法再跟靶點結合;或者激活信號通路下遊的效應子,或者激活替代生存信號通路。這些基因突變可能原先就在很少的細胞中存在,也可能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產生。
  • 靶向SerpinB9的癌症免疫治療
    靶向SerpinB9的癌症免疫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47:32 通過抗serpinb9直接殺傷腫瘤細胞以及進行免疫治療,這一成果由美國哈佛醫學院Reza Abdi研究組經過不懈努力而取得
  • Cancer Cell|腫瘤耐藥研究又有新進展!「基因突變」或許不是必要條件
    並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發現HPCS具有高致瘤能力和耐藥性,且與患者預後不良相關聯。值得注意的是,腫瘤細胞異質性*的出現和維持也是由HPCS驅動的。該研究為腫瘤異質性的研究和未來以HPCS為靶向治療提供了指導和借鑑2。
  • ...人類癌症研究的14項裡程碑式進展!|微生物群|抑制劑|基因組|...
    時 間 線 世紀之交時,針對驅動基因的分子靶向藥物不斷被開發和應用,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伊馬替尼。與傳統藥物相比,靶向藥物具有低毒、高效、不良反應少等特點,然而,臨床試驗表明患者在接受該靶向藥物治療後會產生耐藥性,導致腫瘤復發。
  • J Mol Cell Biol:徐鷹等發現低氧可以驅動癌症生長
    proliferation drive cancer to grow increasingly faster」 的論文,報導了細胞內低氧引起能量效率與控制細胞增殖的關係的失調,從而促進腫瘤的快速生長。這一假設與傳統認為的「基因突變導致腫瘤生長」觀點有著很大的區別。此文在線出版後,立即受到包括ScienceDaily在內的國際媒體廣泛關注。過去的研究將細胞內低氧水平看作癌症發展的促進因素之一,但並不是腫瘤生長的驅動因素。徐教授說,隨機的基因突變單獨無法解釋全球癌症的高發病率。他又說,將數學和計算機知識應用於生物學而形成的生物信息學使研究人員可以從一種新的角度看待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