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開發出利用基因槍傳送DNA新技術拯救免疫系統

2020-12-08 生物谷


胸腺內單分子標記陽性T細胞發育圖,圖片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根據2012年2月26日發表在《自然-醫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來自美國羅耀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大有希望的新技術:它能潛在地將免疫系統殺傷性T細胞(killer T cell)變成更加強有力的對抗感染和可能對抗癌症的武器。

這種技術涉及傳送DNA到免疫系統的抗原呈遞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DNA指導這些細胞過度表達一種特異性的蛋白,而該蛋白激活一些在免疫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殺傷性T細胞。該研究論文通信作者和羅耀拉大學芝加哥-斯特裡奇醫學院腫瘤研究所(Oncology Institute of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Stritch School of Medicine)副教授José A. Guevara-Patino博士說,這些殺傷性T細胞在攜帶HIV病毒或患上癌症的病人中通常受到抑制。Guevara和同事們報導他們開發的技術能夠有效地激活免疫受損小鼠中有缺陷的免疫系統,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激活從攜帶HIV的患者身上提取的人殺傷性T細胞。

Guevara說,在癌症病人中進行的臨床試驗大約在3年之後開展。

這項研究涉及抗原呈遞細胞和被稱為CD8 T細胞的殺傷性細胞。抗原呈遞細胞指導CD8 T細胞變成殺死已被感染的細胞或者癌細胞的殺傷性T細胞,而且還時刻保持警覺性地監控病原體是否再次侵襲或者癌症是否復發。

除了從抗原呈遞細胞獲得指令之外,CD8 T細胞還需要輔助性T細胞(helper T cell)的協助方能變成有效的殺手。若沒有這種協助,它們就不能夠發揮殺傷性作用。

在攜帶HIV的病人中,該病毒破壞輔助性T細胞。在癌症病人中,輔助性T細胞也受到影響。腫瘤的險惡性質之一就是它能夠阻止殺傷性T細胞攻擊腫瘤。該研究論文共同作者Andrew Zloza博士說,腫瘤是通過讓輔助性T細胞處於抑制狀態從而限制它們協助CD8 T細胞的能力來阻止殺傷性T細胞殺死癌細胞。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一種稱作基因槍(gene gun)的設備將DNA片段傳送進皮膚抗原呈遞細胞。這種DNA片段指導抗原呈遞細胞產生特異性的發揮著類似分子鑰匙作用(molecular key)的蛋白。當CD8 T細胞與抗原呈遞細胞相互作用時,這種分子鑰匙開啟CD8 T細胞的殺傷性質---促進它們外移並殺死病原體和癌細胞。

利用這種技術,這些殺傷性T細胞將不再需要輔助性T細胞的協助。因此即便腫瘤讓輔助性T細胞處於抑制狀態時,這些殺傷性T細胞仍然能夠外移和殺死癌細胞。研究人員期待在未來利用這種技術開展的研究能夠讓它應用於包括癌症在內的很多疾病的治療。(生物谷:towersimper編譯)

NKG2D signaling on CD8+ T cells represses T-bet and rescues CD4-unhelped CD8+ T cell memory recall but not effector responses

Andrew Zloza, Frederick J Kohlhapp, Gretchen E Lyons, Jason M Schenkel, Tamson V Moore, Andrew T Lacek, Jeremy A O'Sullivan, Vineeth Varanasi, Jesse W Williams, Michael C Jagoda, Emily C Bellavance, Amanda L Marzo, Paul G Thomas, Biljana Zafirova, Bojan Polić, Lena Al-Harthi, Anne I Sperling & José A Guevara-Patiño

CD4-unhelped CD8+ T cells are functionally defective T cells primed in the absence of CD4+ T cell help. Given the co-stimulatory role of natural-killer group 2, member D protein (NKG2D) on CD8+ T cells, we investigated its ability to rescue these immunologically impotent cells. We demonstrate that augmented co-stimulation through NKG2D during priming paradoxically rescues memory, but not effector, CD8+ T cell responses. NKG2D-mediated rescue is characterized by reversal of ele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T-box expressed in T cells (T-bet) expression and recovery of interleukin-2 and interferon-γ production and cytolytic responses. Rescue is abrogated in CD8+ T cells lacking NKG2D. Augmented co-stimulation through NKG2D confers a high rate of survival to mice lacking CD4+ T cells in a CD4-dependent influenza model and rescues HIV-specific CD8+ T cell responses from CD4-deficient HIV-positive donors.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augmented co-stimulation through NKG2D is effective in rescuing CD4-unhelped CD8+ T cells from their pathophysiological fate and may provide therapeutic benefits.

相關焦點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最新上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的張鋒教授與其同事帶來了一款全新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利用「跳躍基因」,讓DNA片段插入基因組變得更加容易。大腸桿菌中的實驗結果顯示成功率達到80%,遠高於經典CRISPR系統。
  • 基因晶片也稱dna晶片,是在非專門裝置下,最先進的核酸分析技術
    基因晶片也稱dna晶片,是一種特殊的核酸晶片,是在非專門裝置下,利用最先進的核酸分析技術,對dna序列分析的一種必要的核酸與鹼基的學生測定方法。晶片技術可以對物種起源發育情況進行系統的檢測,不僅能直接檢測到遺傳學特徵,同時還可以反映受檢者的基因突變情況、相關的基因功能是否發生了改變,發育的完整程度以及代謝的變化等等。德國能源、醫藥等公司正在利用晶片技術預測風險發生時間及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全球基因晶片的普及,源於基因測序的發展。
  • Nat Biotechnol:重大進展!開發出一種新的DNA合成方法
    借鑑免疫系統這項新的技術依賴於在免疫系統細胞中發現的一種DNA合成酶,這種DNA合成酶天然地能夠將核苷酸添加到水中的現有DNA分子上。這種技術有望提高精確度,並可能讓DNA鏈的合成時間延長10倍,從而能夠合成出長數千個鹼基的DNA分子---一個中等基因的大小。
  • 賽諾菲巴斯德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賽諾菲巴斯德最新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在非臨床研究中,SARS候選疫苗已展示出免疫原性,並在動物攻毒模型中起到了部分保護作用。基因重組技術能對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產生精確的基因匹配。DNA序列編碼將被結合到杆狀病毒表達平臺的DNA中,並用於快速製造大量的冠狀病毒抗原,這些抗原經配製後將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來抵禦病毒。相較於傳統疫苗開發平臺,基因重組技術有利於快速開發疫苗,並在更短的時間內大規模製備疫苗。
  • 賽諾菲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宣布,將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
  • 以利用免疫顯性抗體表位開發新冠疫苗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確認部分免疫顯性抗體表位有望用於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並相信該疫苗可能阻止疫情再次暴發。相關研究發表在《MDPI疫苗》雜誌上。
  • 賽諾菲用基因重組技術開發新冠疫苗 最快1年後人體測試
    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宣布,依據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賽諾菲巴斯德表示,基因重組技術能對病毒表面的蛋白質產生精確的基因匹配。DNA序列編碼將被結合到杆狀病毒表達平臺的DNA中,並用於快速製造大量的冠狀病毒抗原,這些抗原經配製後將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來抵禦病毒。
  • Mol Cell: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
    ;該技術可應用於醫學、生物技術、食品及農業等領域。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檢測了6種關鍵的分子元件,其或許可以幫助開發新型的基因組的編輯系統,即CRISPR-Cas系統。
  • 賽諾菲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開發新冠疫苗,最快1年後人體測試
    又一國際疫苗巨頭將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競賽。2月19日,賽諾菲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宣布,依據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 eLife 病毒利用免疫蛋白來避免抗病毒免疫系統!
    2020年7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近日發表在Elif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通過發現C型肝炎病毒逃避免疫系統的詭計,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病毒防禦系統,可以用於治療許多病毒感染。病毒有許多策略來避免免疫系統的防禦。它們通常通過劫持免疫系統自身的蛋白質來達到這一目的。
  • 又一巨頭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行列!賽諾菲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
    2020年02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賽諾菲(Sanofi)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近日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 美國Wealtec 最新推出基因槍GDS-80
    美國Wealtec公司是一家實驗室科學儀器的專業研發生產商,其最新研發的基因槍GDS-80,是一款創新的基因傳遞工具。因其低壓傳送基因細胞損害小、可不用金粉直接傳送裸DNA方便又費用低、還有便攜及噪音低等優點,剛推向市場即受到熱捧,迅速成為廣大轉基因科研工作者的首選。
  • Science子刊:一種特定的造血幹細胞亞群足以重建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特定的成體造血幹細胞亞群在移植後專門負責在體內重建整個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這一發現有潛力引發造血幹細胞移植以及利用健康的自我更新的造血幹細胞替換患病的造血幹細胞的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的變革。
  • Nat Med:利用靶向缺陷性CLN3基因的反義寡核苷酸有望治療貝敦病
    2020年8月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新的方法來治療一種罕見但致命的兒童神經退行性遺傳疾病:貝敦病(Batten disease)。這項研究解決了發現貝敦病治療方法的迫切需求。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這樣做是為了調節基因表達,區分本地DNA和外來DNA,或者在複製過程中標記舊的DNA鏈。甲基化是由一種叫做甲基轉移酶的酶來完成的,這種酶以特定的模式用甲基修飾DNA,在DNA上形成表觀遺傳層。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努力分辨出哪種酶負責哪種模式。
  • 利用新開發的CRISPR-LICHT技術篩選出決定人類...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奧地利維也納生物中心(Vienna BioCenter)、維也納大學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技術,這種技術允許在人類組織中並行分析數百個基因。他們將這種新技術命名為CRISPR-LICHT。
  • 日本開發出快速解讀DNA鹼基序列新技術
    新華網東京7月6日電(記者錢錚)日本研究人員在6日的英國《自然納米技術》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開發出只需少量DNA(脫氧核糖核酸)就能快速解讀其鹼基序列的新技術。這將有助於提高基因診斷、犯罪偵破等工作效率。
  • Nat Biotechnol:我國科學家開發出比Cas9/sgRNA更優的基因編輯系統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利用PSI-BLAST搜索工具以TtAgo和PfAgo胺基酸序列為對象,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非冗餘蛋白序列資料庫中進行搜索,從中鑑定出一種潛在的候選蛋白:來自格氏嗜鹽鹼桿菌SP2菌株的Argonaute蛋白(即NgAgo)。
  •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優勢是培養細胞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的,優勢是無需體外體內培養細胞,只需要利用細胞核酸展示培養的酶可以將人體細胞核中基因序列複製到細胞中,與原核細胞核酸片段一一對應。基因晶片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重複性、高解析度、高重複性、無菌等。比如可以分析人類的癌症基因,能將癌症基因區域的基因突變(如brca1、brca2、kras、s180、s280等)靶向性分析出來。
  • 生化武器有剋星 媒體揭秘救人性命的基因槍
    以生物學家詹妮·瑞蒙斯切內德為首的軍事科研人員成功將基因疫苗製成類似子彈的膠囊,利用可在常溫下急劇升溫膨脹的高壓氦氣為推動劑發射,創造出基因槍,為在戰場上救治承受生化武器襲擊的己方及友軍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基因槍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小的時候,我們都打過預防麻疹、小兒麻痺等病毒的疫苗,這其實是一種預防接種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