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利用靶向缺陷性CLN3基因的反義寡核苷酸有望治療貝敦病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8月5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新的方法來治療一種罕見但致命的兒童神經退行性遺傳疾病:貝敦病(Batten disease)。這項研究解決了發現貝敦病治療方法的迫切需求。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2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in mouse models of CLN3 Batten disease」。論文通訊作者為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醫科大學

遺傳

病中心主任Michelle Hastings教授。貝敦病是一種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在美國每10萬名兒童中就有4人患上這種疾病。這種疾病無藥可治,治療方案也很少。

圖片來自Nature Medicine, 2020, doi:10.1038/s41591-020-0986-1。

這項研究證實利用經設計後特異性地結合到CLN3貝敦病中受到破壞的CLN3基因產物上的反義寡核苷酸(ASO),可以減輕這種疾病的齧齒動物模型的症狀。這些研究人員還證明,來自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的細胞的體外培養物對這種治療作出反應,這表明細胞缺陷得到逆轉。

Hastings說,「當齧齒動物接受這種ASO治療時,它們的壽命延長了,運動技能得到改善,大腦中的廢物堆積減少了。這令人吃驚地證實了部分校正這個缺陷的CLN3基因可以導致這種疾病的動物模型在症狀方面出現有意義的改善。」

論文第一作者、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醫科大學研究生Jessica Centa說,「我們的研究測試了一種新的方法:利用結合這個基因的突變形式的ASO治療性地抑制這個致病基因的表達。這些結果是我們朝著開發CLN3貝敦病治療方法的長期目標邁出的關鍵一步。」

在過去幾年中,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DA

)已經批准了一些基於ASO的治療遺傳疾病的療法,包括脊髓肌肉萎縮症,即另一種兒童神經退行性疾病。據估計,遺傳病的數量超過7000種,而大多數

遺傳

病的有效療法很少,甚至沒有。ASO技術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潛在的治療答案。

Hastings說,「在這種療法準備在人類中進行測試之前,我們還有工作要做,但是動物研究表明,我們的方法可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

Hastings博士最近獲得了美國國家神經疾病與

中風

研究所的230萬美元資助,以推進該團隊利用反義寡核苷酸技術校正與CLN3貝敦病相關的錯誤基因表達的研究。ASO是一種潛在用於治療大量

遺傳

疾病的平臺。(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Jessica L. Centa et 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in mouse models of CLN3 Batten disease. Nature Medicine, 2020, doi:10.1038/s41591-020-0986-1.

2.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Researcher awarded NIH grant for CLN3 Batten disease study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7/rfuo-rfu073120.php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1】Brain解讀:科學家或有望利用新型基因療法來治療多種人類大腦疾病【2】HGT:利用基因療法靶向作用內層視網膜或有望治療失明症doi:10.1089/hum.2020.038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Human Gene Therapy 上題為「Gene Therapy Targeting the Inner Retina Rescues the Retinal Phenotype in a
  • Science子刊:利用反義寡核苷酸增加SCN1A表達,有望治療Dravet症候群
    Dravet症候群患者發生的基因突變會導致正常腦細胞用來控制鈉離子流入細胞的一種關鍵蛋白水平下降。神經元利用這些鈉通道來回傳輸信號。Dravet症候群患者的鈉通道基因SCN1A發生突變,通常情況下導致大腦中表達的相應功能蛋白Nav1.1的數量只有一半。Isom說,「大腦中SCN1A的表達量只有50%,就會出現嚴重的癲癇病,猝死的風險很高。」
  • Nat Med:重大進展!等位基因特異性基因編輯有望治療遺傳性耳聾
    論文通訊作者、哈佛醫學院耳鼻喉科與神經病學教授Jeffrey Holt說道,「我們相信,我們的研究為一種治療一系列由基因的單個缺陷拷貝引起的遺傳疾病的超定向方法打開了一扇大門。這真地是精準醫療。」攜帶有缺陷性Tmc1基因的小鼠被稱為貝多芬小鼠,這是因為它們的疾病過程模擬了德國著名作曲家路德維希-範-貝多芬所經歷的進行性聽力損失。
  • 反義寡核苷酸可用於治療小鼠CLN3巴頓病
    反義寡核苷酸可用於治療小鼠CLN3巴頓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8 15:47:35 美國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醫科大學Michelle L.
  • 反義寡核苷酸療法似乎能有效治療多種類型的神經變性疾病
    目前沒有有效的療法能夠治療亨廷頓氏症,大部分患者在診斷後的15-20年就會死亡;但如今治療亨廷頓氏症有希望了,由倫敦大學學院聯合伊奧尼斯製藥公司開發的新型藥物或許有望阻斷亨廷頓蛋白的產生,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新型藥物還能夠有效減緩亨廷頓患者疾病的進展。
  • Nat Commun:乳腺癌基因有望成為開發肝母細胞瘤靶向性療法的潛在靶點
    儘管手術和化療研究的進展意味著肝母細胞瘤患者的預後總體上表現較好,但侵襲性肝母細胞瘤往往會讓患者失去幾乎所有治療選擇,同時患者長期的生存率也較低。,有望幫助後期開發治療肝母細胞瘤的新型療法。研究者Shinji Matsumoto說道,為此我們決定對肝臟腫瘤細胞中不典型的Wnt/β-連環蛋白靶點基因進行篩選來識別在肝母細胞瘤發生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新型基因,其中一個表達量最豐富的基因就是乳腺癌雌激素調控蛋白GREB1(growth regulation by estrogen in breast cancer 1),其是一種能夠參與乳腺癌細胞生長的雌激素效應基因;儘管在乳腺癌中有著明顯的特徵
  • 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
    GD2 CAR-T細胞設計、表達和功能,圖片來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d6169。在這項原則性驗證研究中,這些作者對患者自身的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使之具備識別和殺死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能力。
  • PNAS:利用反義寡核苷酸誘導外顯子跳讀有望治療腎臟疾病
    並非所有的Joubert症候群患者都攜帶發生G1890*突變的CEP290基因,其中G1890*突變會導致腎臟遭受損傷。那些出現腎臟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腎臟移植或透析。圖片來自PNAS, doi:10.1073/pnas.1809432115。
  • Nat Med:I期臨床試驗表明雙特異性CD19/CD20 CAR-T細胞有望治療...
    雖然CD19是位於B細胞表面上的經典分子,但是僅靶向CD19會導致它的表達下調的方法經常遭遇治療失敗。圖片來自Nature Medicine, 2020, doi:10.1038/s41591-020-1081-3。
  • ...子刊詳解: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
    GD2 CAR-T細胞設計、表達和功能,圖片來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d6169。在這項原則性驗證研究中,這些作者對患者自身的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使之具備識別和殺死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能力。
  • Science子刊詳解: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
    GD2 CAR-T細胞設計、表達和功能,圖片來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d6169。在這項原則性驗證研究中,這些作者對患者自身的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使之具備識別和殺死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能力。
  • Sci Rep:科學家有望利用CRISPR-Cas9成功治療多種遺傳性疾病
    2017年6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利用基因編輯工具成功治療了遺傳性疾病,相關研究或為後期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治療罕見肝臟疾病及由遺傳突變誘發的其它疾病提供思路和希望。
  • 反義寡核苷酸療法降低「壞」膽固醇70% 顯示口服給藥可能性
    Ionis Pharmaceuticals14日宣布,其在研靶向PCSK9的反義寡核苷酸(ASO)藥物ION449,在1期臨床試驗中顯著降低患者的PCSK9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而且,該公司公布的動物實驗結果顯示了口服給藥的可能性。這些數據在今日的美國心臟協會(AHA)科學會議上公布。
  • 科學家有望利用CRISPR-Cas9基因療法治療快樂木偶症候群!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Cas9 gene therapy for Angelman syndrome traps Ube3a-ATS long non-coding RN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利用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等技術或有望恢復人類神經元培養物中UBE3A基因的功能並能有效治療Angelman症候群模型的缺陷,相關研究結果或為後期科學家們治療
  • 一文看懂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七大最新進展
    2、黃斑變性基因療法效果顯著,有望擺脫定期注射Regenxbio公司公布了基因療法RGX-314頗具前景的1期臨床試驗中期數據,該療法用於治療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wAMD)。AMD可用的療法包括靶向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眼內注射藥物(例如再生元的Eylea和羅氏的Avastin和Lucentis)。
  • Science子刊:利用CRISPR/Cas9修復源自罕見免疫缺陷病患者的造血幹...
    當移植到小鼠體內後,這些經過修復的造血幹細胞產生功能正常的白細胞,這提示著這一策略可能潛在地被用來治療X-CGD患者。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特異性地靶向修復從兩名X-CGD患者體內分離出的造血幹細胞中的這種基因突變。他們的靶向基因修複方法將這種缺陷性的CYBB基因序列恢復為出現在健康人體內的序列,讓這種得到校正的基因與正常的基因不能區分開來。他們並沒有檢測到因採用這種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產生的任何不想要的影響。
  • 強強聯手,開發「天使症候群」反義寡核苷酸療法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專注於開發嚴重罕見病新藥的生物醫藥公司Ultragenyx Pharmacetical和GeneTx公司聯合宣布,將合作開發GTX-102,一種用於治療安格曼症候群(Angelman syndrome)的反義寡核苷酸(ASO)療法。
  • Nat Med:利用CRISPR/Cas9恢復肌肉功能
    2017年7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CRISPR在小鼠體內成功地治療一種被稱作先天性肌營養不良1A型(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1A, MDC1A)的罕見疾病。這種疾病能夠導致嚴重的肌肉萎縮和癱瘓。他們能夠通過校正一種導致這種疾病的剪接位點突變恢復了這些小鼠的肌肉功能。
  • FDA批准的寡核苷酸類藥物及在研反義寡核苷酸類藥物一覽
    截至2017年5月底,共有6類寡核苷酸類藥物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應用,其中屬於反義寡核苷酸的藥物有四種,同時有大量藥物處於不同階段的臨床研究中。反義核酸是指與靶基因信使RNA互補的一段單鏈DNA或RNA序列,通常由十幾到幾十個鹼基組成,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生產。對反義核酸進行某些特定而合適的化學修飾後,其通過一定方式進入細胞,能夠特異性地調控靶基因的表達。
  • Nat Med:重磅!靶向白脂素有望治療肥胖和糖尿病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和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一種參與這種疾病的葡萄糖釋放激素跨過血腦屏障和靶向調節小鼠食慾的神經元。這項研究提示著通過靶向這種被稱作白脂素(asprosin)的激素來治療肥胖和糖尿病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