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重磅!靶向白脂素有望治療肥胖和糖尿病

2021-01-11 生物谷


2017年11月7日/

生物谷

BIOON/---新生兒型類早衰症(neonatal progeroid syndrome, NPS)是一種罕見的

遺傳

病,僅影響著全世界的一小部分人。這種疾病的最為顯著的特徵是極度消瘦和因皮膚下的脂肪層缺失而出現的衰老容貌。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和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一種參與這種疾病的葡萄糖釋放激素跨過血腦屏障和靶向調節小鼠食慾的神經元。這項研究提示著通過靶向這種被稱作白脂素(asprosin)的激素來治療肥胖和

糖尿病

是有可能的。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1月6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sprosin is a centrally acting orexigenic hormone」。論文通信作者為貝勒醫學院的Atul Chopra和Yong Xu。

Chopra和同事們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已證實NPS患者在基因FBN1末端附近發生突變(Cell, 21 April 2016, doi:10.1016/j.cell.2016.02.063)。基因FBN1編碼前肌原纖維蛋白(profibrillin)。已知前肌原纖維蛋白經加工後產生一種胞外基質蛋白,即肌原纖維蛋白-1(fibrillin 1)。從前肌原纖維蛋白末端切割下來的一個長140個胺基酸的片段被Chopra團隊命名為白脂素,是由脂肪組織釋放出來的,作為一種激素髮揮作用:它導致肝臟製造葡萄糖。他們確定兩名NPS患者發生FBN1基因雜合突變,具有顯著下降的循環白脂素水平。

在當前的這項研究中,Chopra團隊發現與同年齡和同性別的人相比,這兩名NPS患者具有總體下降的食物攝入量和能量消耗水平。為了驗證一種假設:白脂素調節著食慾而且導致NPS患者極度消瘦,他們培育出一種導致FBN1截斷的雜合突變小鼠模型,並且這種雜合突變與在一名NPS患者中發現的相同。

顯著的是,這些NPS小鼠是非常消瘦的,它們的循環白脂素水平要比野生型小鼠中的一半還要低,而且它們的食物攝入和能量消耗下降與NPS患者中的相比擬。當維持高脂肪飲食6個月時,這些NPS小鼠抵抗野生型小鼠在相同的條件下產生的肥胖和葡萄糖耐受不良。

在一項補充實驗中,這些研究人員證實注射一種結合到白脂素上並且讓它失活的抗體會降低肥胖小鼠的進食和身體重量。正如肥胖的人那樣,這些肥胖小鼠也具有高於正常水平的循環白脂素。

Chopra說,「在之前的那項研究中,我們已證實白脂素中和急劇降低

糖尿病

小鼠中的葡萄糖水平和胰島素水平。在這項新的研究中,我們證實它也降低食慾和讓肥胖小鼠在一段時間之後變得較為消瘦。」

在NPS小鼠中,一組刺激食慾的神經元---被稱作agouti 相關神經肽(agouti-related neuropeptide, AgRP)陽性神經元---的活動是比較低的,但是注射白脂素則會拯救這種表型,並且讓這些小鼠的食物攝入量增加到野生型水平。這些研究人員證實白脂素跨過血腦屏障,在那裡,它增加AgRP陽性神經元的放電頻率,隨後降低抑制食慾的前阿片黑素細胞皮質激素(pro-opiomelanocortin, POMC)陽性神經元的放電頻率。在缺乏AgRP陽性神經元的小鼠中,白脂素並不刺激食物攝入,除非這些小鼠進食高脂肪食物,這提示著這些神經元是這種激素影響正常飲食所必不可少的。(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Clemens Duerrschmid, Yanlin He, Chunmei Wang et al. Asprosin is a centrally acting orexigenic hormone. Nature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06 November 2017, doi:10.1038/nm.4432

相關焦點

  • TEM:靶向作用細胞「自噬」有望抑制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多種代謝性...
    2019年9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我們是否能通過改變細胞清理垃圾的方式來治療肥胖或2型糖尿病呢?這就好比一個家庭如果被垃圾填滿就無法運轉一樣,一個細胞如果不丟棄所產生的垃圾就會變得不再健康,然而細胞可以講這些垃圾進行分解來製造能量,這一過程就稱之為自噬過程。
  • 生物谷推薦:11月必看的重磅級研究Top10
    β細胞,同時也能開發出治療糖尿病的有效療法,對於開發治療其它疾病的新型療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全球有4.15億糖尿病患者,而且這一數字仍在繼續上升中,糖尿病患者的共同點就是機體中缺乏製造足夠胰島素的能力,進而誘發患者出現一系列併發症和致死性疾病等;胰島素能夠調節機體的血糖水平。文章中,研究者闡明了如何利用人類幹細胞來製造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未來或有望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中發揮作用。
  • 梳理利用白色脂肪棕色化治療肥胖最新進展
    「理論上,能夠促進PGC-1β活性或其下遊一些靶基因活性的藥物或可通過激活棕色化程序發揮預防治療肥胖及糖尿病的作用。」研究人員這樣說道。5.FASEB J:減肥新希望!這一發現提示著靶向作用ER-β似乎就是一種安全抵禦肥胖的新型策略。
  • 瑞金醫院盧敏團隊實質性獲得「靶向治療領域的聖杯」——p53靶向...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5日凌晨0時,Cancer Cell在線發表了腫瘤靶向治療領域重磅論文——Arsenic Trioxide Rescues Structural p53 Mutations through a Cryptic Allosteric Site,報導了科學界和製藥界40年來首個實質性的有高活性、有原子水平機制的p53靶向化合物,有望開拓抑癌蛋白靶向治療領域
  • 瑞金醫院盧敏團隊實質性獲得「靶向治療領域的聖杯」——p53靶向化合物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5日凌晨0時,Cancer Cell在線發表了腫瘤靶向治療領域重磅論文——Arsenic Trioxide Rescues Structural p53 Mutations through a Cryptic Allosteric
  • 日本團隊發現可有效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的天然植物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 果糖可以治癒癌症、肥胖和糖尿病
    這一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治療癌症、肥胖和糖尿病的新方法。一項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通過X射線晶體學發現了我們體內果糖的處理過程。人體內有一個被稱作「GLUT5」的特殊蛋白質,可以在原子水平上通過細胞膜轉運果糖從而發揮作用。這個蛋白質就像一個「管家」,果糖可以進入,其它的分子無法通過。
  • Nat Med:I期臨床試驗表明雙特異性CD19/CD20 CAR-T細胞有望治療...
    雖然CD19是位於B細胞表面上的經典分子,但是僅靶向CD19會導致它的表達下調的方法經常遭遇治療失敗。圖片來自Nature Medicine, 2020, doi:10.1038/s41591-020-1081-3。
  • 科學家揭示人類進化中「肥胖基因」的調控機制
    但在七千年後的當下,人們久坐不動、營養過盛,miR-128-1的功效反而更容易將人與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紊亂聯繫在一起。「這是這項研究中很有趣的地方,miR-128-1這個小RNA和代謝疾病相關,它與人類的進化也有關聯。」王立峰說。文章中,研究團隊拿出了更多miR-128-1參與代謝調控的證據。
  • 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重磅發布!九大更新要點搶先知 |...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的發布無疑是本次大會最為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更新版指南結合了最新的國際糖尿病管理指南和臨床證據,為我國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療提供指導。
  • ...指數漲1.4% | 貝達藥業重磅新藥獲批上市,多家公司布局肥胖症藥物
    近一年,我國新型麻醉藥迎來巨大發展,恆瑞醫藥的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馬唑侖和人福藥業的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相繼上市,人福醫藥的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鈉和海思科的環泊酚乳狀注射液也完成了註冊生產現場檢查,如進展順利,也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惠及患者。
  • 科學家如何靶向作用胰島組織/細胞來有效治療人類糖尿病?
    除了進行完整的胰腺移植以外,目前治療糖尿病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胰島細胞移植,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這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儘管成千上萬名患者都成功接受了供體的胰島細胞,如果更多的細胞在最初的遷移和運輸過程中能存活下來,那麼患者機體中胰島細胞的存活率和有效的移植率將會大大提高。而研究人員所開發的新技術正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 5項研究盤點:宮內環境,後代肥胖和糖尿病
    這篇文章是今年EASD大會的一個演講主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回顧了母親糖尿病、肥胖、孕期飲食、孕期體重過度增加和嬰兒餵養等因素引起的發育階段營養過剩,對兒童和青春期肥胖和2型糖尿病風險的病因學影響的文獻證據,目的是希望將當前的研究證據轉化為臨床和公共衛生戰略,不僅針對青少年,而且包括圍產期,從而打破肥胖和糖尿病的代際循環。
  • 年輕人和苗條人士注意了!2型糖尿病來襲
    如今研究者在許多年紀非常小的瘦人中也發現了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這就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即年紀較大的肥胖個體往往患2型糖尿病風險高一些;研究者指出,我們不光要關注良好的飲食和鍛鍊,更應該知曉哪些群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一些,這包括了許多種族的人群,比如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群體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群體等,在研究者的臨床實踐中,他們對青少年甚至7歲大的兒童進行過研究,同時還對亞洲
  • 淺談結直腸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避開「傷腸」雷區結直腸癌傳統治療與個體化治療傳統同病同治的治療手段忽略了患者的個體差異,往往治療效果不佳。個體化治療通過相關基因的檢測,可以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靶向藥物,提高治療的針對性,最大程度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分子靶向藥物已成為結直腸癌個體化治療和綜合治療的一線方案。有問必答1、什麼是靶向治療?
  • Lonza人脂肪前體細胞,研究糖尿病胰島抵抗、肥胖的優秀體外模型
    通過研究脂肪細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科研人員可以開發出新的靶向療法,針對肥胖症和糖尿病等。如今,肥胖症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流行病,與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高死亡率疾病有關。近年來,肥胖變得越來越普遍,最新研究表明,到2025年,全球將有18%的男性和21%的女性被歸為肥胖,超過3億人患有與肥胖相關的II型糖尿病。基於這一令人震驚的預測,研究人員正在努力研究脂肪組織與代謝紊亂間的分子機制。
  •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 打造靶向治療新時代
    隨著近年來的醫學水平逐步提升,以靶向治療為代表的精準治療手段得到更多的運用。拿肺癌來說,在全世界範圍內,肺癌仍是發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肺癌有兩個主要的亞型,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為例,2015年,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手段僅有針對EGFR、ALK等基因突變的,為數不多的靶向藥物。
  • 糖尿病日|幹細胞究竟能不能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治癒糖尿病的方法。而且傳統的糖尿病治療,不能解決併發症的問題。 根據糖尿病的特點,糖尿病通常分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妊娠型糖尿病。胰島細胞的破壞速度和破壞程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兒童和兒童體重較大,速度較快,而成人則較慢,這就決定了他們的臨床特點。 Ⅱ型糖尿病多見於成人和4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年來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患者肥胖,起病慢,病情輕,許多患者可長期無代謝紊亂症狀。
  • 11-12月必看的重磅級研究Top10
    小編根據本月新聞的類型、熱度和研究領域篩選出了11-12月份的重磅級研究Top10,與大家一起學習。 癌症治療所帶來的一種罕見的併發症就是繼發性血液癌症治療相關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這些血液癌症侵襲性很強且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從歷史上來講,臨床醫生認為,諸如化療和放療等癌症療法往往會誘發血液中突變的積累,從而誘發療法相關癌症的發生。
  • 科學網—發現控制肥胖及糖尿病轉錄中介體基因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