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不容錯過的精彩盤點!
轉眼間12月份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一下呢?小編根據本月新聞的類型、熱度和研究領域篩選出了11-12月份的重磅級研究Top10,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Nat Genet深度剖析!為何特定的化療手段會增加患者患繼發性血液癌症的風險?
近年來,癌症療法研究領域的進展已經能夠顯著改善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有專家推測,到2022年美國將會有1800萬癌症倖存者,但其中一部分倖存者卻面臨著需要解決的長期健康問題。癌症治療所帶來的一種罕見的併發症就是繼發性血液癌症治療相關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這些血液癌症侵襲性很強且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從歷史上來講,臨床醫生認為,諸如化療和放療等癌症療法往往會誘發血液中突變的積累,從而誘發療法相關癌症的發生。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機體血液中的突變也會自然發生,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克隆性造血作用」(CH,clonal hematopoiesis),其在70歲以上的人群中的發生率大約為10%-20%。克隆性造血作用的存在會增加個體患血液癌症的風險,利用特殊的臨床基因組測序檢測手段,研究人員發現,克隆性造血作用在癌症患者中或許非常常見。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理解了癌症患者中克隆性造血作用與其後期患上療法相關血液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文章中研究者對來自該中心的2.4萬名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機體中都存在克隆性造血作用。
【2】Science子刊:小蘇打增強T細胞對抗白血病的能力
doi:10.1126/scitranslmed.abb8969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只有很小的生存機會:醫生可以給他們提供額外的供體T細胞來對抗這種癌症,但只有大約20%的患者能重新進入緩解期。科學家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T細胞對AML不起作用,但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美國和奧地利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其中的機制,此外還提供一種簡單而又廉價的重新激活這些T細胞的治療方法:碳酸氫鈉,又稱小蘇打。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這是一項優雅的研究。復發的AML是非常難以治療的,因此如果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每個醫院都有的碳酸氫鈉,可以增強免疫反應,這當然很有趣。AML是一種攻擊骨髓中造血細胞的疾病,醫生會用化療來殺死白血病細胞。但如果需要大劑量的化療,這會破壞骨髓,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以產生新的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形成細胞(immune cell–forming cell, 即產生免疫細胞的細胞)。移植後的供體T細胞會將白血病細胞識別為外來物,並對它們進行攻擊,這種現象稱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graft-versus-leukemia effect),這種造血幹細胞移植配合化療就可以讓患者病情得到緩解。
【3】PNAS:大多數人或許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 這到底是為何?
doi:10.1073/pnas.2010908117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胰島素或許已經開始遇到了進化上的「死胡同」,這或許會限制其適應肥胖的能力,從而就是使得大多數人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
文章中,研究者表示,胰島素的序列能被固定在產生損傷的邊緣,這是一種內在的易感性/脆弱性,而通過研究誘發兒童糖尿病的胰島素基因的罕見突變就能揭示這一點,本文中,研究人員利用了生物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將蛋白質化學和新興的進化醫學聯繫了起來。
【4】2020AHA:攝入紅辣椒或與機體長壽、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的風險降低直接相關
新聞閱讀:People who eat chili pepper may live longer?
在即將召開的2020年美國心臟病學學會科學會議上,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的科學家們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攝入紅辣椒(chili pepper)的人群或許會更加長壽,而且其死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此前研究結果表明,攝入紅辣椒會產生抗炎、抗氧化、抗癌和血糖調節的效應,這或許得益於辣椒素(capsaicin)的幫助,當人們吃辣椒時,辣椒素會賦予機體從溫和到強烈的辣味特性;為了分析攝入紅辣椒對人群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響效應,研究人員對來自5大主要的全球健康資料庫中的4729項研究進行了篩選分析,他們進行的最終分析包括了四項大型的研究,而這些研究中包括了參與者機體的健康狀況和對紅辣椒攝入的數據信息等。
【5】Cancer Cell綜述文章解讀!如何對CAR-T細胞工程化修飾開發新一代的癌症療法?
doi:10.1016/j.ccell.2020.07.005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題為「Engineering CAR-T Cells for Next-Generation Cancer Therapy」的綜述文章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論述了如何對CAR-T細胞進行工程化修飾以用作新一代的癌症療法。
經過工程化修飾能表達具有腫瘤特異性的嵌合抗原受體(CARs)的T細胞在治療惡性血液腫瘤患者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同時還給過繼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研究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然而實現CAR-T細胞更廣泛的治療性應用還需要多層次的工程化方法來提高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尤其是由於實體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生物複雜性常常會給其治療帶來獨特的挑戰性。這篇綜述文章中,研究人員論述了如何通過工程化修飾CAR蛋白、T細胞、T細胞和TME中其它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來改善CAR-T細胞療法的最新策略。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6】Nat Cancer:將CAR-T細胞療法與特殊抑制劑藥物相結合或有望治療多種類型癌症!
腫瘤微環境中錯綜複雜的血管「迷宮」依然是細胞療法滲透並治療實體瘤最困難的障礙之一。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將CAR-T細胞療法與PAK4抑制劑藥物相結合或能促進工程化細胞突破並攻擊腫瘤,從而就能顯著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發現,實體瘤的血管化是由PAK酶所引起的腫瘤內皮細胞的基因重編程來驅動的,在膠質母細胞瘤小鼠模型中,敲除該酶類或能降低腫瘤異常的血管分布,並改善T細胞的浸潤和CAR-T細胞的免疫療法治療效果。
【7】Sci Transl Med:新發現!機體的壓力激素或會促進休眠的癌細胞甦醒引起癌症復發!
doi:10.1126/scitranslmed.abb5817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德國等國家的科學家們通過聯合研究發現,天然的壓力激素或會再度激活小鼠機體中休眠的癌細胞。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療法。
如今醫學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很多年的研究嘗試理解為何癌變腫瘤有時仍然會在最初成功治療後的多年發生復發,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就發現證據表明,當休眠的癌細胞被患者機體的壓力激素喚醒時,癌症復發就會發生。此前研究結果表明,當癌變腫瘤開始生長時,某些細胞就會移動到其它附近的位點並進入一種休眠的狀態,由於這些細胞位置較遠且處於休眠狀態,其似乎並不太可能會被外科手術或化療殺滅或移除。
【8】Cell Rep: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或能源源不斷產生造血幹細胞的新方法
doi:10.1016/j.celrep.2020.108474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和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對稀缺、救命的血液幹細胞擴增至關重要的特殊蛋白質。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新方法來在人體內和體外繁殖大量這類幹細胞,目前這些幹細胞是科學家們在多種醫療程序中使用的最大限制之一,包括治療血液癌症的療法到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遺傳性血液疾病等。
造血幹細胞(HSCs,Hematopoietic stem cells)負責血液的持續更新,其每天會產生數十億個新的細胞,HSCs擁有無限的潛能,其能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進行自我更新,並產生每一種類型的血細胞,包括組成我們機體免疫系統的細胞等。HSCs在治療多種難治性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遺傳性血液障礙上也具有非常大的潛力,然而骨髓2500個細胞中僅有1個是造血幹細胞,這種稀缺性或許極大地限制了造血幹細胞在醫療程序中的使用範圍。
【9】Nat Commun:腸道菌群或在大腦功能和機體情緒調節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斯德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的失衡或會促進某些代謝產物的水平下降,從而導致機體出現抑鬱症樣的行為。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健康的腸道菌群或會促進正常的大腦功能。
腸道中的細菌群體俗稱為「腸道菌群」,其是機體中最大的細菌存儲庫,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和腸道菌群是一種具有互惠交互關係很好的例子。而且最近的觀察性研究結果也揭示了機體情緒障礙和腸道菌群損傷之間的關聯,此前研究人員發現了腸道菌群和氟西汀分子效用之間的關聯。
【10】Cell重磅解讀!肥胖損傷免疫細胞功能並加速腫瘤生長的分子機制!
doi:10.1016/j.cell.2020.11.009
肥胖與十幾種不同類型的癌症風險增加有關,同時也與患者的預後和生存率下降直接相關。多年來,科學家們已經識別出驅動腫瘤生長的肥胖相關的過程,比如代謝改變和慢性炎症等,但他們並未詳細闡明肥胖和癌症之間的具體相互作用。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研究揭開了這一謎題。研究者發現,肥胖會促進癌細胞在爭奪能量的戰鬥中戰勝殺死腫瘤的免疫細胞。
研究者表示,高脂肪飲食會降低腫瘤中的CD8+ T細胞的數量和抗腫瘤活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癌細胞為了應對脂肪供應的增加而重編程自身的代謝,從而更好地吞噬富含能量的脂肪分子,並剝奪了T細胞的燃料,並能加速腫瘤的生長。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在某種環境中可能有效的療法或許在另一種環境中不那麼有效,鑑於目前肥胖在人群中的流行,或許就需要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