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Joseph Xia 國際科學
藝術活動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目前的藝術形式也十分豐富,例如電影電視、博物館、美術館、展覽、劇院、音樂會等,都深受大家喜受。
在我們腦海裡,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認識——藝術可以陶冶情操。那麼,除了可以陶冶情操之外,藝術活動還有什麼別的益處嗎?
圖片轉自pixabay
近期,一項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BMJ》上的研究發現,與不參加藝術活動的人群相比,那些偶爾參加的人死亡風險降低了14%,那些經常參加的人死亡風險竟然降低了31%!
這篇論文的題目為《The art of life and death: 14 year follow-up analyses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arts engagement and mortality in 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中文譯名《生與死的藝術:英國衰老縱向研究中對藝術參與度與死亡率的14年隨訪分析》,主要作者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
藝術活動有益身心健康
科學家們發現,多參加藝術活動有益於身體健康。
在以往研究中,藝術活動被認為是「多模式」健康幹預活動,它可以將心理、身體、社交和行為因素以及內在的審美動機結合在一起。
歷史研究表明,藝術活動參與有助於預防和治療如抑鬱症、痴呆症、慢性疼痛和虛弱等方面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狀況。
有科學家們認為,藝術活動可以減輕人們的壓力和抑鬱感,並提供情感、認知和社會應對資源來支持生物調節系統和行為選擇,從而達到長壽的目的。
此外,還有研究稱,參與藝術還可以增強社會交往,從而減少人的孤獨感,有助於人們減少久坐,會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設計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探討了50歲及以上英國成年人不同程度的藝術參與度與其死亡率之間的關係,整個隨訪期為14年。
該研究納入了一個十分完整的變量列表,這包括人口統計學、社會經濟狀況、健康狀況、行為、認知狀態等變量。
研究人員將藝術活動分為劇院、音樂會、歌劇、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而參與其中任何一項活動的頻率被分類為從不、不頻繁(每年一次或兩次)、頻繁(每月一次或更多)。
圖片轉自pixabay
研究發現
在隨訪期間,有29.8%的參與者死亡,而且與女性相比,男性在隨訪期內死亡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嚴重抑鬱症、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長期疾病者的死亡率較高。孤獨、沒有親密朋友、獨自生活、很少社交的人的死亡率也較高。
研究發現,從不參與文化活動的人中,有47.5%在隨訪期內死亡,但是很少參與和頻繁參與藝術活動的人中,只有18.6%死亡。
如下圖所示,作者將文化參與度作為連續變量,繪製了與隨訪期間死亡率之間的曲線圖。
可以看出,存活率(Proportion of surviving)依次從高到低為:經常參與藝術活動(Frequently engage)、偶爾參加藝術活動(Infrequently engage)、從不參加藝術活動(Never engage)。
從具體數值上看,偶爾參加藝術活動的死亡風險比不參加藝術活動的人要低14%。同樣,經常參與藝術活動的風險會比不參加藝術活動的人低31%!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餘,音樂會、博物館、美術館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文藝點,更長壽!
參考文獻
https://www.bmj.com/content/367/bmj.l6377
說明:國際科學是一個優質的大型公益科普平臺,每日報導「有趣+有用」的國內外重磅科研成果,既可供普通讀者學習新知、增加科學素養,亦可供科研工作者開拓科研選題與方法思路,敬請關注和推薦給你關心的人哦。
1、本站現招兼職學術導師、顧問(博士以上),待遇豐厚,簡歷發至ketengedu@163.com。2、海外博士、教授人才引進職位內推,簡歷發至fudan1392@163.com。3、您如果有以下需求,歡迎求助我們:考博申博輔導 | 考研輔導 | 留學申請 | 計劃書輔導 | 論文輔導 | 科研方法 | 科研繪圖 | 英文潤色 | 碩博交友 | 招聘發布(後臺回復關鍵詞「約」,聯繫對接老師)
原標題:《文藝點,更長壽!研究發現:生活中多來點這類活動,可降低死亡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