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點,更長壽,研究發現:藝術活動可降低死亡率

2021-01-18 澎湃新聞

原創 Joseph Xia 國際科學

藝術活動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目前的藝術形式也十分豐富,例如電影電視、博物館、美術館、展覽、劇院、音樂會等,都深受大家喜受。

在我們腦海裡,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認識——藝術可以陶冶情操。那麼,除了可以陶冶情操之外,藝術活動還有什麼別的益處嗎?

圖片轉自pixabay

近期,一項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BMJ》上的研究發現,與不參加藝術活動的人群相比,那些偶爾參加的人死亡風險降低了14%,那些經常參加的人死亡風險竟然降低了31%!

這篇論文的題目為《The art of life and death: 14 year follow-up analyses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arts engagement and mortality in 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中文譯名《生與死的藝術:英國衰老縱向研究中對藝術參與度與死亡率的14年隨訪分析》,主要作者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

藝術活動有益身心健康

科學家們發現,多參加藝術活動有益於身體健康。

在以往研究中,藝術活動被認為是「多模式」健康幹預活動,它可以將心理、身體、社交和行為因素以及內在的審美動機結合在一起。

歷史研究表明,藝術活動參與有助於預防和治療如抑鬱症、痴呆症、慢性疼痛和虛弱等方面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狀況。

有科學家們認為,藝術活動可以減輕人們的壓力和抑鬱感,並提供情感、認知和社會應對資源來支持生物調節系統和行為選擇,從而達到長壽的目的。

此外,還有研究稱,參與藝術還可以增強社會交往,從而減少人的孤獨感,有助於人們減少久坐,會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設計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探討了50歲及以上英國成年人不同程度的藝術參與度與其死亡率之間的關係,整個隨訪期為14年。

該研究納入了一個十分完整的變量列表,這包括人口統計學、社會經濟狀況、健康狀況、行為、認知狀態等變量。

研究人員將藝術活動分為劇院、音樂會、歌劇、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而參與其中任何一項活動的頻率被分類為從不、不頻繁(每年一次或兩次)、頻繁(每月一次或更多)。

圖片轉自pixabay

研究發現

在隨訪期間,有29.8%的參與者死亡,而且與女性相比,男性在隨訪期內死亡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嚴重抑鬱症、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長期疾病者的死亡率較高。孤獨、沒有親密朋友、獨自生活、很少社交的人的死亡率也較高。

研究發現,從不參與文化活動的人中,有47.5%在隨訪期內死亡,但是很少參與和頻繁參與藝術活動的人中,只有18.6%死亡。

如下圖所示,作者將文化參與度作為連續變量,繪製了與隨訪期間死亡率之間的曲線圖。

可以看出,存活率(Proportion of surviving)依次從高到低為:經常參與藝術活動(Frequently engage)、偶爾參加藝術活動(Infrequently engage)、從不參加藝術活動(Never engage)。

從具體數值上看,偶爾參加藝術活動的死亡風險比不參加藝術活動的人要低14%。同樣,經常參與藝術活動的風險會比不參加藝術活動的人低31%!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餘,音樂會、博物館、美術館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文藝點,更長壽!

參考文獻

https://www.bmj.com/content/367/bmj.l6377

說明:國際科學是一個優質的大型公益科普平臺,每日報導「有趣+有用」的國內外重磅科研成果,既可供普通讀者學習新知、增加科學素養,亦可供科研工作者開拓科研選題與方法思路,敬請關注和推薦給你關心的人哦。

1、本站現招兼職學術導師、顧問(博士以上),待遇豐厚,簡歷發至ketengedu@163.com。2、海外博士、教授人才引進職位內推,簡歷發至fudan1392@163.com。3、您如果有以下需求,歡迎求助我們:考博申博輔導 | 考研輔導 | 留學申請 | 計劃書輔導 | 論文輔導 | 科研方法 | 科研繪圖 | 英文潤色 | 碩博交友 | 招聘發布(後臺回復關鍵詞「約」,聯繫對接老師)

原標題:《文藝點,更長壽!研究發現:生活中多來點這類活動,可降低死亡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體重與死亡率的關係被找到了!體重保持多少的人,更易長壽?
    過胖過瘦都不是好事,通過研究發現,原來這樣的體重才最長壽。體重與死亡率的關係被發現了!真相讓人萬萬沒想到。揭秘體重與壽命之間的關係:算算你的BMI值!因為想要保持身形以及美感,不少人認為肥胖的意義就是變瘦,其實,減肥的主要目的是減脂。脂肪的堆積是人體健康的高危因素,而肥胖就是健康的一大殺手。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
    然後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 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
    今年5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一篇論文,研究人員在2011~2015年對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進行調查,讓她們連續7天佩戴記錄設備,記錄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數和步速。然後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
  • 體重和死亡率的關係被證實,60歲後,怎樣的體重,更易長壽?
    體重和死亡率確實有關係,簡單的說,越胖的人越不長壽,相對來講,瘦一些的人就會長壽。最長壽的體重就是我們看上去剛剛好,不胖也不瘦,才是非常合理的體重。肥胖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健康隱患,比如說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就是由於肥胖所引起的,這些慢性疾病一般在中老年發病以後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命,所以說控制體重是非常重要的。
  • 攝入紅辣椒或與長壽、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的風險降低直接相關
    在即將召開的2020年美國心臟病學學會科學會議上,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的科學家們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攝入紅辣椒(chili pepper)的人群或許會更加長壽,而且其死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必讀)
    今年5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一篇論文,研究人員在2011~2015年對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進行調查,讓她們連續7天佩戴記錄設備,記錄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數和步速。然後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
  • 適當增加「劇烈運動」比例,有助於降低全因死亡率 | 研究速遞
    適當增加「劇烈運動」比例,有助於降低全因死亡率 | 研究速遞
  • 《自然·醫學》:高強度運動更有利於健康!劍橋科學家研究近10萬人發現,在相同的能量消耗下,高強度更能降低死亡風險丨臨床大發現
    更重要的是,Brage團隊還發現,在運動消耗同等能量的情況下,中度和強度的運動佔比越高,獲益越多。正是為了進一步明確運動與健康之間的關係,Brage團隊才發起了這項包括96476名中年人的大型研究。而且為了獲取更全面的運動數據,Brage團隊研究的對象都佩戴有研究級的活動追蹤器,以便更客觀準確地獲取參與者的真實運動數據,甚至是那些偶爾走幾步等低強度運動數據。
  • 風險模型可篩查高危患者 有助降低間質性肺病死亡率
    風險模型可篩查高危患者 有助降低間質性肺病死亡率醫療界科技日報訊 (袁蕙芸 記者王春)近日,最新一期國際著名醫學雜誌《胸》在線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科鮑春德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無肌病性皮肌炎
  • 死亡率和體重有關?什麼樣體重的人易長壽?你的體重達標了嗎?
    前一段時間,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體重和死亡率竟然有一定的關係。對於體重其實是有一個公認的測算公式的,這個公式被稱作體重身高指數,也叫做BMI值。那麼死亡率和體重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體重和死亡率的關係是什麼?
  • 最新研究!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
    試驗數據表明,疫苗是安全的,而且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免疫反應是相似的,更讓人欣慰的是,老年人的反應原性(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如手臂酸痛/發燒等)比例更低。目前該疫苗正在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數據可能會在幾周內提交給監管機構。
  • 慷慨大方的人更長壽
    研究表明,樂於助人、慷慨大方會使人們更加長壽。在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居民的死亡率最高,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比率也是最低。儘管南非在經濟上比其他非洲國家更發達,但社會資源也得不到共享,因此,南非居民的死亡率也比較高。
  • 研究發現:多交異性朋友,有助於長壽
    這項研究通過對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540多隻狒狒進行為期35年的觀察,發現擁有親密女性朋友的雄性狒狒比沒有女性朋友的雄性狒狒存活率更高。,當一隻雄性對某些雌性更友好時,是為了獲得生殖方面的好處:更好地繁衍後代,或者增加與雌性交配的機會。
  • 研究:羅氏公司的Actemra或有助於降低重症新冠患者死亡率
    彭博10月20日消息,研究人員發現,羅氏公司的Actemra可能有助於降低危重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死亡率。通過一種新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員們發現很快得到了這種消炎藥治療的病人死亡率會降低30%。研究人員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雜誌上表示,鑑於這種觀察性的研究結果,有必要對該藥物做進一步研究。
  • PNAS:慷慨大方的人更長壽
    研究表明,樂於助人、慷慨大方會使人們更加長壽。在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一個社會的慷慨程度與居民的平均壽命之間存在很強的線性關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居民的死亡率最高,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比率也是最低。儘管南非在經濟上比其他非洲國家更發達,但社會資源也得不到共享,因此,南非居民的死亡率也比較高。
  • 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可降低新冠肺炎和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根據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UniversityofAlabama At Birmingham)的一項種族多樣性研究,使用二甲雙胍--在新冠肺炎確診之前--與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三倍相關
  • |醫生難言的事實|逆來順受反而比抵抗環境壓力更長壽
    逆來順受承受著生活環境壓力反而更長壽。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科學院進展院報》(PNAS)。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科學家利用果蠅動物模型研究人類抗衰老的分子機制。他們驚奇地發現,機體為了應對日常生活中自然傷害或惡劣環境改變所付出的代價——縮短了自身的壽命。
  • 軍隊藝術工作者談聚焦強軍實踐繁榮發展軍事文藝
    軍隊文藝工作者唯有將對《講話》的深化認知轉化為行動上的自覺遵循,才能真正把握住時代的要求、改革的大勢,才能有效突破創作瓶頸、解決實際問題。深化與轉化的功夫在日常工作裡,在藝術實踐中,這個下篇文章能否做好,不僅直接影響學習貫徹《講話》的實際效果,更加關乎軍事文藝能否融入社會主義文藝的主潮,進而全面、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 研究稱經常食用辣椒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的風險降低有關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另一項研究將辣椒與健康益處聯繫起來,這項研究來自美國心臟協會。根據上周以數字形式呈現的初步研究,經常食用辣椒的人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可能會 「顯著降低」。這項最新研究涉及分析數千項現有研究,最終調取了多個國家57萬多人的健康和飲食記錄數據。
  • 71項研究匯總:運動能降低22%癌症死亡率!選哪種運動最好?
    運動能抗癌,估計很多人不相信,但是這有科學研究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抗癌能力。71項研究匯總分析,全癌種死亡率降低22%生命在於運動,這是一句深入人心的話。在醫學界,通過相關的研究,也已證明運動對於預防疾病,尤其是預防癌症是十分有效果的。2016年的時候,華中科技大學的科研人員在《英國癌症雜誌》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關於運動和預防癌症的相關研究。該研究匯總了以往全球71項相關研究結果,結果表明,運動與癌症死亡率之間有密切關係,運動能夠使癌症患者整體的死亡率降低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