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和死亡率確實有關係,簡單的說,越胖的人越不長壽,相對來講,瘦一些的人就會長壽。最長壽的體重就是我們看上去剛剛好,不胖也不瘦,才是非常合理的體重。肥胖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健康隱患,比如說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就是由於肥胖所引起的,這些慢性疾病一般在中老年發病以後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命,所以說控制體重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符合標準?
計算自己的標準體重就可以了。標準體重可以用身高和體重的關係來表示體重是胖還是瘦。
大家可以用自己的體重(千克數)去除身高的平方(米的平方),得到你的BMI指數,根據這個數值進行分析。例如,一個人身高1.6米,體重120公斤,他的BMI指數為60/2.56=23.4。
在中國,BMI的參考標準是18.5-24,在這個範圍內屬於正常的體重範圍,比較健康,在18.5以下或超過24以下,體重過低或超重,超過標準越多,肥胖程度越高,健康危險也就越大。
體重和死亡率有什麼關係?
科學教育調查顯示,體重與死亡率之間有u形曲線的關係,該u形曲線的最低點是死亡率最低的體重。但是,這個數值也與人的年齡有關,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對於60歲以下的人來說,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死亡率低,也就是上述BMI指數,可以作為參考計算算。如果符合標準,恭喜你,體重標準更容易健康長壽。
60歲以後,體重在什麼範圍內容易長壽?
以上標準可能不適用於60歲以上的人,60歲以後身體胖(稍微胖)的人,死亡率最低,容易長壽。對於60歲以上的人來說,BMI在25-29.9之間,死亡率低,容易長壽。
由此可見,並不是越瘦越健康,女兒很難買到老年人的瘦。60歲以後,胖得更健康,不是胡說八道,而是有以下原因。
第一點是人老了,身體吸收和消化食物的功能會下降,有些老人為了預防疾病,只吃清淡的飲食,每天只吃蔬菜豆腐,不吃肉。出乎意料的是,長期以來,身體容易缺乏營養,免疫力的抵抗力會下降。
第二,許多老人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飲食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也很多,體重過瘦,身體營養狀況不太好,不是更難早治癒嗎?
60歲以後,為了保持體重在健康範圍內,大家必須走出清淡飲食的誤區。清淡飲食這四個字本身沒錯,很多朋友都理解錯了。清淡的飲食不是完全不吃肉,而是只吃素食,而是清淡的飲食,烹飪方法不清淡的話,容易患老年病。
60歲以後的朋友建議飲食多樣化,穀物類、蔬菜、水果、豆類等食物經常交換吃,肉也可以吃,經常吃魚、蝦等白肉,其中含有不飽和的脂肪酸,適量吃對健康有益。
還要注意清淡的烹飪方式,建議多蒸煮。食用油、食鹽、糖等調味料最好不要放入。建議經常換植物油吃,不要吃豬油等動物油。
不要盲目減肥,最好適當增加肌肉。肌肉不需要減少。相反,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含量減少,中老年人需要適當增加肌肉。平時要注意充維生素D和鈣,病情適度鍛鍊,延緩肌肉老化,增強體質。
確實過重的話,需要適當減輕體重,調整飲食,繼續鍛鍊。
綜上所述,體重與死亡率的關係得到證實,希望根據自己的年齡計算BMI,符合標準。對於60歲以後的人來說,不是越瘦越好,而是越胖越健康,必須擺脫錯誤的地區,正確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