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是很多人都在意的一項指標,特別是在減肥期間,很多人都會看最終測得體重的變化來初步判斷有沒有瘦。那和什麼對比呢?在這裡主要採取的方式是看身體質量指數,即BMI。
BMI也叫體質指數,目前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一個人胖瘦程度的標準,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在BMI正常範圍內,罹患各種疾病包括超重、肥胖症、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概率要小。
根據歐洲的調查以及在美國醫學雜誌刊登的體重與死亡之間的關係,最終發現BMI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死亡率最低。而體重每超出健康標準的10斤,男女性的死亡率風險也會隨之升高。
那麼,BMI的正常範圍是多少?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標準,由於老年人機體在慢慢衰老,為了維持延緩肌肉衰減從而對機體造成不利的健康影響,在合理膳食的基礎上,也就是每天要增加優質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魚蝦、瘦肉、豆製品等),還應該把體重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這裡和年輕人不同的是,老年人不用刻意控制體重,比如人們追求的「千金難買老來瘦」,體重過低更容易增加營養不良、營養缺乏病等危險,對身體健康沒好處。
因此,為了不讓體重過低或者是過高影響人的死亡風險,從國內研究上的建議,老年人的BMI只要不低於20就可以了。
這裡大家計算BMI需要一個公式,BMI=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提示大家,在全天中往往是早上排便之後所稱量的體重最準確,並且最後的測量結果,要減掉身上衣服的重量。
而對於年輕人來說,BMI的正常範圍就是18.5~23.9的範圍內了,大家根據自身情況來判斷。
有的人問多少歲算老年人?
可能有的人並不知道老年人的概率,其實按照國際的標準,把65歲以上的人稱為老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劃分,是把到了60到74歲之間的人稱為年輕老人。
綜合來看,大家就可以以60歲為界限,BMI不低於20是最佳範圍了,而60歲以下的人群,BMI在18.5~23.9內即可。
在控制BMI上,提倡大家不要過度減肥,尤其是採取不吃飯的方式,真正減下去的也不是內臟脂肪,很有可能是機體的水分,達不到最終目的,均衡飲食經常換花樣吃,才能有效保證機體營養的攝入,從而採取健康的減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