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可以治癒癌症、肥胖和糖尿病

2021-01-13 生物谷

2015年10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內有一種可以被運輸到細胞裡面的糖——果糖。這一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治療癌症、肥胖和糖尿病的新方法。

一項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通過X射線晶體學發現了我們體內果糖的處理過程。人體內有一個被稱作「GLUT5」的特殊蛋白質,可以在原子水平上通過細胞膜轉運果糖從而發揮作用。

這個蛋白質就像一個「管家」,果糖可以進入,其它的分子無法通過。這一現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極大興趣,有可能解決過度糖攝入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以及一些癌症。

一些癌症的癌細胞對糖有更大的代謝需求,如乳腺癌細胞。研究者了解了轉運蛋白的結構後,認為有可能設計一種藥物分子來阻斷該機制,達到餓死糖的癌細胞的目的。

乳腺癌是由乳腺組織惡化產生的。最初症狀是產生與其它乳腺不同的腫塊,可以通過乳房X光檢查。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上。這份研究報告的標題是「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mammalian fructose transporter GLUT5.」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生物谷推薦原文英文報導:Scientists may have found 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life on Earth

相關焦點

  • 王孟源:糖尿病已是嚴重公共健康問題,建議開徵果糖冷飲稅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孟源】 在1970年代,肥胖症以及它所帶來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多囊卵巢綜合症等等)開始成為美國公共健康的頭號問題。
  • 幹細胞可以治癒糖尿病嗎?
    自從1960年科學家發現可以利用骨髓幹細胞治療白血病開始,細胞生命學界對幹細胞的研究逐步深入。隨著幹細胞的普及,更多人都認識到幹細胞作為人類生命的重要角色,間接「操控」 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技術手段來讓自己的健康收益更多,在慢性疾病領域,糖尿病患者名列前茅,糖尿病因可引起很多併發症給糖友帶來不安。那麼幹細胞究竟可以治癒糖尿病嗎?
  • 大腦果糖代謝可能引發阿爾茨海默症
    這篇題為「Cerebral Fructose Metabolism as a Potential Mechanism Driving Alzheimer’s Disease」的論文指出,抑制腦內果糖代謝可以為防治阿爾茨海默病提供一種新的途徑。
  • 日本再生醫學突破糖尿病新療法,BC因子到底是什麼?|糖尿病併發症|...
    由再生醫學衍生出無數新興療法,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病、先天性遺傳缺陷等疾病和各種組織器官損傷的治療。再生醫學對糖尿病的意義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有「不死癌症」之稱,糖尿病患者大多是通過注射胰島素及藥物來控制血糖,從而達到減輕糖尿病對身體的危害的目的。
  • 研究稱普通的水可能是對抗肥胖激素的有效工具
    據外媒報導,一項新研究稱,與糖尿病和肥胖症有關的激素——血管升壓素(vasopressin)可能會被水抑制,有可能使其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工具。這項研究結果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校區的研究人員,他們發現果糖能刺激這種激素,而水能抑制它--至少在實驗室的齧齒動物中是這樣。
  • 癌症、糖尿病和生活方式有多大關係?表觀遺傳學研究讓我們大吃一驚
    和他相比,另一位搞遺傳學的科學家拉馬克則可以說是光景慘澹。在19世紀初,拉馬克大膽地提出了「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的概念,但在孟德爾的「中心法則」被確定了經典遺傳學界的指導性地位後,與它相悖的「拉馬克學說」就被世人所摒棄了。
  • 吃糖,為什麼會讓人肥胖
    有研究顯示,每天喝含糖飲料超過一杯(約 330 mL)的人,出現肥胖的風險比不喝飲料的人高出 31%。為什麼糖會讓人肥胖?過多吃糖,這些糖分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可能會讓體重在不知不覺中長了好幾斤。從中醫來分析,糖味甘,入脾。脾主運化,主升清。甘味能養脾。臨床上治療脾虛之證,往往要用甘味中藥,比如甘草、白朮、山藥、茯苓、麥芽糖、白糖等,都有養脾運脾之功。
  • 5項研究盤點:宮內環境,後代肥胖和糖尿病
    這篇文章是今年EASD大會的一個演講主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回顧了母親糖尿病、肥胖、孕期飲食、孕期體重過度增加和嬰兒餵養等因素引起的發育階段營養過剩,對兒童和青春期肥胖和2型糖尿病風險的病因學影響的文獻證據,目的是希望將當前的研究證據轉化為臨床和公共衛生戰略,不僅針對青少年,而且包括圍產期,從而打破肥胖和糖尿病的代際循環。
  • B肝代謝危險因子負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促HCC風險增加相關
    所謂代謝綜合症,即人體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發生了代謝紊亂,是導致慢性B肝、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在代謝危險因素中,又可以細分出基礎危險因素、主要危險因素以及新發現危險因素。2020年11月2日,由韓國和法國科學家共同發表在《HEPATOLOGY》雜誌,科學家運用研究數據,揭示了代謝危險因素與慢性B型肝炎患者癌症風險和全因死亡率的關係。
  • 肥胖使肝癌風險增加124%,美國癌症學會推薦飲食和運動防癌
    這些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肥胖成了影響全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肥胖是引起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此外,超重或肥胖與整體癌症風險增加有關。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的研究,超重被認為是造成美國約8%的癌症以及約7%的癌症死亡的原因。01肥胖增加多種癌症風險丹麥一項為期40年(1977-2016年)的全國性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與幾種常見癌症的較高風險相關。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最近IARC發布他們針對癌症和體重研究的最新結果,發現在歐美和中亞地區的女性當中,肥胖造成的癌症佔了癌症總數的9%!只要有超重,就是有致癌風險!而且致癌風險和體重超標程度是成正比的。當前,受肥胖影響最大的是子宮癌,BMI超標,最高可以產生7.1(6.3~8.1)倍的患癌風險!要知道大量飲酒引起的最高發的癌症口腔癌、鼻咽癌也不過是高於正常值5倍左右的風險。
  • 你以為脂肪能幫你禦寒 實際上它會加速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進展!
    「這項工作將導致更好的療法,表明癌症不僅是遺傳或者細胞疾病,還是全身性的疾病,腫瘤會與代謝器官交流以維持它們對營養的高度需求。」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Maria Diaz-Meco博士說道,他是SBP腫瘤代謝和信號網絡項目組教授。「這是腫瘤一個可以被靶向治療的弱點。」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的第二大癌症相關死亡誘因,而肥胖是加劇這一疾病的進展和惡性程度的主要風險因素。
  • 日本團隊發現可有效治療肥胖和糖尿病的天然植物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 科學家研發新工藝,糖尿病或可徹底治癒
    Shapiro博士表示,如果使用這項技術,那麼患者將可以不用終生使用那些具有強副作用的藥了!他們已經從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培養出了胰島素產生細胞。他說,在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中,目前已證明該方法有望實現「基本上治癒糖尿病」。
  • 肥胖?找到「肥胖基因」啦!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近日,發表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可以引發肥胖的關鍵基因。該基因在機體所有細胞中都存在,而且其可以編碼一種名為14-3-3ζ的蛋白質。
  • 全世界都在「抗糖」,看看Cell子刊怎麼說|果糖|絲氨酸|細胞|葡萄糖...
    由於果糖比葡萄糖口感更好,但飽腹感較差,據統計果糖佔美國總卡路裡攝入量的10%左右,但果糖的攝入增加往往會導致肥胖和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果糖不僅是癌症的潛在誘導因素,也可作為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補充燃料」。  GLUT5是一種果糖轉運蛋白。
  • 『治癒』1型糖尿病邁出的一步,研究支持免疫療法
    今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一項研究,在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中,戈利木單抗(golimumab)治療可以保持患者的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並降低其外源胰島素需求量。儘管還沒有患者可以完全停用胰島素,但這一結果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論文通訊作者,法布羅大學(University at Buffalo)兒科醫生Teresa Quattrin指出,這是「向『治癒』1型糖尿病邁出的一步,減少胰島素劑量能帶來很多好處,包括更少發生低血糖,維持門靜脈胰島素水平。」
  • 如果你一直在和肥胖作鬥爭,或許可以試試ADF
    ADF可以有效減輕體重,幫助降低患心臟病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對超重和肥胖成年人的研究表明,ADF可能會在2到12周內使體重減輕3-8%。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體重200斤,那麼在2周到12周體重可以減輕3-8%,也就是可以減輕6-16斤。
  • 多個研究顯示:糖尿病可顯著增加癌症死亡率!糖友該如何防癌?
    吳阿姨想不通,血糖高,血壓高,她可以接受,可為什麼會得胃癌呢?多個研究顯示:糖尿病可顯著增加癌症死亡率其實有很多研究數據,都有關於糖尿病以及癌症二者的聯繫,例如《糖尿病雜質》中曾有一項中國工程院團隊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了長達1-5年的追蹤,發現2型糖尿病與多種癌症有關,可能會導致患有癌症的風險增加。
  • 告訴年輕的胖子們一個「致命打擊」:肥胖和13種癌症相關
    今天告訴胖子們一個「致命打擊」:肥胖和13種癌症存在相關性,年輕的肥胖者尤其要當心癌症侵襲。 王昆告訴《生命時報》,癌症的發生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而肥胖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都異常。 肥胖者大都有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胰島素血症。 膽固醇升高會導致人體巨噬細胞膜的膽固醇含量升高,使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和異物的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