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能量物質之一,也是讓人長胖的重要因素。有研究顯示,每天喝含糖飲料超過一杯(約 330 mL)的人,出現肥胖的風險比不喝飲料的人高出 31%。
為什麼糖會讓人肥胖?
過多吃糖,這些糖分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可能會讓體重在不知不覺中長了好幾斤。
從中醫來分析,糖味甘,入脾。脾主運化,主升清。甘味能養脾。臨床上治療脾虛之證,往往要用甘味中藥,比如甘草、白朮、山藥、茯苓、麥芽糖、白糖等,都有養脾運脾之功。
但過甘亦能害脾。生活中所見,喜歡吃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而且,而且肥胖,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患癌症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因為過甘導致脾失健運,脾不散精,糖元積滯於血管內,不能濡養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導致溼熱內滯,痰濁內生。溼熱和痰濁變成病理因素,即會導致其他疾病。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健康組織,還有學校,都意識到了糖對於健康的危害,已經開始行動了起來。各國的膳食指南也紛紛開始強調限制糖攝入的重要性。
2016 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人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超過 50 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
我們每天吃掉的糖,遠比想像中多得多。除了要少吃白糖、冰糖,還要少吃果糖。果糖被廣泛添加到日常食品中,包括各種甜飲料、糖果、餅乾、雪糕、蜜餞……隨手拿起一個包裝食品,配料表上都有可能寫著「果葡糖漿」,果葡糖漿其實就是一種果糖。
為什麼要吃糖?
一則,愛吃糖是人的天性,食品廠家當然會利用這一點調整口味,研發新產品;二則,糖可以延長食物的保質期、提升食物的口味口感,符合食品工業需要;三則,糖會興奮大腦的快樂中樞和獎賞中樞,產生愉悅欣喜的感覺,而且胖子比瘦子更容易對糖上癮;四則,糖還能刺激大腦分泌「嘴饞激素」,同時減弱飽腹感,讓人掉入「越吃糖——越發胖——越想吃糖」的甜蜜陷阱裡。
如何避免吃過多的糖?
一則,調節飲食,凡是工業生產的各種食品儘量少吃或不吃;二則,不刻意吃糖。比如,做菜不用糖,喝咖啡不加糖,平時不吃用糖製作的食物等;三則,控制自己的欲望。人的欲望是可以自我控制的。我們要想健康,就要做減法,就是減少對物質的欲望,減得越多,人越健康;四則,糖的甘味入脾而傷脾。平時重視養脾運脾,則甘味不會傷脾。比如,可以加強運動,通過活動四肢出汗來調節脾的功能,因為脾主四肢,主肌肉。
健康源於心正。心為本,身為標。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若能使心正,則五臟六腑皆得其正,人自然健康。況且,心正則不會貪求精美飲食。心正的人,即使粗茶淡飯亦足以自怡而安。#中醫#(董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