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源:糖尿病已是嚴重公共健康問題,建議開徵果糖冷飲稅

2020-11-2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孟源】

在1970年代,肥胖症以及它所帶來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多囊卵巢綜合症等等)開始成為美國公共健康的頭號問題。

當時的代謝理論假設「一卡路裡就是一卡路裡」,與養分的類別無關,而每單位脂肪的熱量比澱粉和蛋白質高出一倍有餘,所以學術界認為肥胖症是由攝取過多脂肪而導致,再加上心臟病顯然與脂肪代謝鏈中的膽固醇(LDL,Low-Density Lipoprotein)有密切關聯。

於是在1982年,美國農業部(USDA)與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聯合具名發布了新的飲食指導方針,要求美國民眾把脂肪佔總攝取熱量的百分比從40%降到30%,隨後市場上出現了成千上萬的低脂食品,不到20年這個目標就達成了。

然而,雖然心臟病的死亡率受到控制,肥胖症本身(見下圖)以及代謝症候群的增長速度反而加快了。上圖是CDC(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所統計的糖尿病確診人數(藍線)和佔總人口比例(橙線)。在1982年,確診的糖尿病患只佔人口的2.6%,到了2015年已經增長到7.2%。

這張圖是超重(Overweight)佔總人口百分比的演化曲線;可以看出美國固然引領潮流,但是肥胖症其實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流行病(Epidemic),而且飲食文化越接近美國的,超重比例就越高。

為什麼美國的肥胖人口在減少脂肪攝取量的同時,反而快速增加?過去40年,美國人的平均攝取熱量的確也不斷增長,但是美國在二戰後的食品一直很豐裕,為什麼到了1980年之後才胃口大開,越吃越多?在2006年發表在《Obesity》期刊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連嬰兒在六個月大就已經有超重的趨勢,那麼現代的嬰兒食品比以往多出了什麼成分?

研究代謝學(Metabolism)的學者回頭去檢驗「一卡路裡就是一卡路裡」的假設,發現它大致是正確的,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果糖(Fructose)。

果糖是三種小分子單糖之一;另外兩種分別是葡萄糖(Glucose)和半乳糖(Galactose)。我們食用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它是一種多糖,由許多葡萄糖單元串聯而成。蔗糖(Sucrose)則是一種雙糖,由一半果糖和一半葡萄糖結合組成。進入人體消化道之後,澱粉和蔗糖都會迅速分解為單糖成分,然後被腸道吸收。葡萄糖是所有人體細胞都愛用的能量來源,只有20%會被送到肝臟轉化為肝糖(Glycogen),以備不時之需。

果糖卻沒有任何直接用途,100%必須由肝臟當作毒素一般來降解(這個比例甚至高於乙醇酒精所對應的80%),一部分被轉化為檸檬酸離子(Citrate),然後經由血液被送到人體脂肪細胞內進行「De Novo Lipogenesis」(自身脂肪合成,指人體代謝系統將其他分子轉化合成為脂肪的過程),另一部分成為尿酸(Uric Acid),還有一些淪為促生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以及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後者也就是血脂和肝脂肪的來源。

相關焦點

  • 中昊光電王孟源:全光譜COB賦能健康照明【高工LED·高峰論壇】
    6月9日下午,在由高工LED舉辦的「2019(第十七屆)高工LED產業高峰論壇」上,中昊光電總經理王孟源博士在「智慧與健康照明的新開端」專場中,發表了《全光譜COB賦能健康照明》的主題演講。演講中,王孟源博士闡述了自身對健康照明的理解,並介紹了公司的相關亮點產品及實際應用。
  • 【原創】中昊光電王孟源:健康照明來自「健康」COB
    【原創】中昊光電王孟源:健康照明來自「健康」COB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
  • 【深度】水資源費改稅 影響用水幾何
    對特殊行業、超計劃用水、公共供水管網覆蓋範圍內取用地下水以及在地下水超採地區取用地下水,按一定倍數徵收水資源稅,以促使企業合理用水,迫使企業拓寬工業用水途徑。例如,對嚴重超採區公共供水覆蓋範圍內的特種行業,稅額的徵收標準達到了8倍。這意味著,這些地區洗車、洗浴、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等特種行業的水價能達到每立方米80元!
  • 專訪王孟源:這個世界有太多實際問題需要聰明人來解決
    日前,我們採訪了王孟源先生,和他聊了聊物理學的一些基本問題。 王孟源表示,中國科學界要有健康的發展,除了政府出錢之外,還必須要避免非理性、商業性的炒作、流行等等歪風,這只能靠行內人自我監督,不能和稀泥、看面子。美國主導的高能物理,是前車之鑑。】
  • 房地產稅最快2020年開徵,最慢2023年!房價會降嗎?
    在房地產稅立法寫入政府報告之後,3月14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建議,儘快提出將包括房地產稅法在內的一系列法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時間安排,確保完成黨中央確定的2020年實現稅收法定的任務。在新時代的召喚下,一切進度都在加快。
  • 環保稅元旦起開徵 學者:有利於矯正政府財政行為
    排汙費制度對於防止環境汙染髮揮了重要作用,但與稅收制度相比,排汙費制度存在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和部門幹預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進行環境保護費改稅。  徵收了數十年的排汙費被環保稅所替代,看似只是名稱的變化,但意義卻非同小可。
  • 果糖可以治癒癌症、肥胖和糖尿病
    2015年10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內有一種可以被運輸到細胞裡面的糖——果糖。這一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治療癌症、肥胖和糖尿病的新方法。一項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通過X射線晶體學發現了我們體內果糖的處理過程。人體內有一個被稱作「GLUT5」的特殊蛋白質,可以在原子水平上通過細胞膜轉運果糖從而發揮作用。這個蛋白質就像一個「管家」,果糖可以進入,其它的分子無法通過。這一現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極大興趣,有可能解決過度糖攝入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以及一些癌症。
  • 海外網購小額商品也要交稅 紐西蘭開徵「亞馬遜稅」
    來源:中國僑網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報導,5月1日紐西蘭工黨政府宣布,以後紐西蘭人如果在海外購物網站購買低於400紐西蘭元的商品,需要繳納15%的GST,這一稅種被稱為「亞馬遜稅」(Amazon Tax)。
  • 日本對石油等開徵"環境稅"
    新華社東京10月1日電從10月1日起,日本開始對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徵收「地球溫暖化對策稅」,即環境稅。所徵環境稅將主要用於節能環保產品補助、可再生能源普及等。日本政府今年3月決定新設環境稅,從10月1日起開徵。
  • 中國的稅|奢侈品消費稅還是輕點好
    1994年之前徵收產品稅的商品改徵增值稅之後,部分高稅率商品適用的稅率大幅度下降。甲級捲菸產品稅稅率為60%,但改為增值稅之後,稅率只有17%,且為價外稅。這樣,這類商品所能提高的財政收入就大幅度下降。於是,選擇部分商品加徵消費稅,財政意義明顯。開徵消費稅需師出有名。
  • 專家提出建議,超過「免徵面積」要交錢
    2021年01月07日16:26 來源:不執著財經 中國社科院在12月21日住房報告就建議《力爭「十四五」期間(
  • 環保稅1月1日開徵 生活汙水和垃圾未列入徵稅範圍
    這意味著,醞釀已久的環保稅同日正式開徵。環保稅怎麼徵收?哪些人需要繳稅?居民個人排放生活汙水和垃圾要不要繳?原有的排汙費如何處理?針對這一系列的熱點問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專訪四川省地方稅務局流轉稅處處長陳志芳,進行詳細解答。
  • 4月起環保稅開徵 涉及常州2258戶企業及個人
    原標題:環保稅今天起開徵 實施近40年排汙費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4月1日,環境保護稅正式開徵。至此,實施了近40年的排汙費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環境保護稅法》規定,環保稅實行「按月計算,按季申報」制度,徵稅對象確定為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
  • 《柳葉刀》:糖尿病與新冠肺炎感染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中國日報7月1日電 近日,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在內的全球20位頂級糖尿病及內分泌領域專家成立的國際專家組,於國際權威雜誌《柳葉刀》發表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合併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實用性建議》,發現患有新冠肺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於該疾病的風險更高。同時,該病毒實際上可能促使正常人成為新發糖尿病患者1。
  • 外媒:歐盟強勢推進數字稅計劃 法國將率先徵收
    數字稅這一提法已經提出超過3年了。主持本次會議的德國財政部長奧拉夫·朔爾茨指出,徵稅「不僅是一個涉及司法、公平競爭的問題,同樣也是主權、政府行動能力的問題」。  歐洲繼續把形成一個國際協議作為優先選項,重申「完全支持」經合組織目前正在開展的有關工作。但是,以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越來越失去耐心並預計不能拖到2021年夏季之後。這是歐洲劃定的期限,符合上一次二十國集團峰會提到的日程表。
  • 王孟源:波音本末倒置 中國載人登月卻大有可為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孟源】 我在今年四月初的《737Max必須重新認證》一文中,詳細介紹了737Max問題的來龍去脈。最近有消息傳出,南方航空也在四月就決定要取消所有後續的737Max訂單,但是客機行業的慣例是不能退訂金的。
  • 『素食王國』印度,糖尿病泛濫了,為什麼不吃肉會得糖尿病?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 健康小百科:糖尿病知識 你有了解嗎
    ,以前被稱為「富貴病」,直到現在很多人談「糖尿病」色變,糖尿病是一複合病因的綜合病症,糖尿病的病因一直是世界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課題。更可怕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再以老年人為主,如今,35歲至60歲之間的中年人甚至青年人中都有糖尿病患者的出現。      資料顯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數已增至3.66億人,中國是糖尿病的重災區,中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已高居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