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石油等開徵"環境稅"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新華社東京10月1日電從10月1日起,日本開始對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徵收「地球溫暖化對策稅」,即環境稅。所徵環境稅將主要用於節能環保產品補助、可再生能源普及等。

日本政府今年3月決定新設環境稅,從10月1日起開徵。現階段環境稅徵收標準分別為每千升石油或每噸天然氣、煤炭250日元(約合3.2美元)、260日元、220日元。

環境稅由使用化石燃料的日本各電力公司和燃氣公司支付,但最終將通過油價、電費和燃氣費轉嫁到消費者頭上。日本環境省預計,開徵環境稅後,到2016年,每個家庭每年的能源開支將因此增加1228日元。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日本本土不產石油,二戰時日本的石油是從哪裡來的
    二戰前,日本的石油來源主要有三個渠道。第一個渠道是進口,其中以美國最多。三十年代,日本的石油大部分是從美國進口的,美國進口原油佔日本石油消費總量的80%;其次是從荷屬印度尼西亞和英屬緬甸等南洋地區,南洋石油約佔日本石油消費總量的10%左右。
  • 4月起環保稅開徵 涉及常州2258戶企業及個人
    原標題:環保稅今天起開徵 實施近40年排汙費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4月1日,環境保護稅正式開徵。至此,實施了近40年的排汙費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環境保護稅法》規定,環保稅實行「按月計算,按季申報」制度,徵稅對象確定為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
  • 房地產稅最快2020年開徵,最慢2023年!房價會降嗎?
    但對於租房者而言,房地產稅開徵會提高房東持有成本,房東也一定會將這些成本轉嫁到房租裡。房產稅開徵前期,也不是所有投資客都會將空置房進行出租,租房市場的有效供給不會突然增加。所以,租房者不但要繼續支付房東租金,還可能要變相繳納房產稅。
  • 日本2018年後將增收國際遊客觀光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2018年之後,日本個人的納稅負擔預計會加重。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11日報導,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正在討論2018年度稅制改革方案,不過已決定面向「紙卷式香菸」和「加熱式香菸」增稅,還將設置「森林環境稅」和面向出境者徵收的「國際觀光旅客稅」。
  • 李四光在東北能找到石油,為何日本卻徒勞三年?日本學術界的笑話
    他對於石油的生成機理,提出了所謂的「海底腐泥起源說」,即石油生成的條件必須是海洋沉積型地質構造,藻類和微生物死骸堆積形成的有機物在地熱的作用下分解而成,埋藏在具有海相沉積的地質區域。這就是說,高橋純一開始就將石油產生的區域,定位於海洋或者瀕臨海洋的區域了,其後日本人在東北找石油,主要也是根據他的這一學說去做的。
  • 日本高危信號出現:石油儲量位居世界第一,3倍於我國有何打算?石油產量
    日本釋放危險氣息:石油儲備是我國三倍其中,按照國家需求以及經濟實力的不同,世界各國對於石油的儲量計劃也不盡相同。但令人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全球石油儲備量最充足的國家並不是美國,也不是俄羅斯,而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國際能源署對於戰略石油儲備能力「安全線」的規定是90天,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只要儲存夠未來90天足夠使用的石油就可以了,憑藉這些儲量可以應對突發的石油斷供現象。
  • 環保稅元旦起開徵 學者:有利於矯正政府財政行為
    環保稅開徵  作為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保稅法》的施行也意味著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汙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  業內普遍認為,開徵環保稅意味著中國在完善綠色稅收體系上走出突破性的一步,是保護環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環保稅法》是中共十八大後出臺的首部單行稅法,也是中國第18個稅種。作為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它的施行也意味著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汙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  一些學者表示,實施環境保護費改稅將有利於矯正政府財政行為。
  • 俄否決通往中國的石油管線 將修管道向日本輸油
    這樣一來,自然資源部實際上否定了對中國大規模出口石油的計劃。中國肯定將不得不把自己進口石油的方向轉向海灣國家。又訊今年以來,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同中國競爭俄羅斯的石油資源,一再派出重量級人物出訪俄羅斯,並利用十分優惠的條件,迫使俄羅斯政府和有關方面改變已經基本確定的、首先建設從俄羅斯的安加爾斯克至中國大慶的石油輸送管道計劃。
  • 二戰時期,日本沒有發現大慶油田,那麼使用的石油是從哪裡來呢?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小大國,而就是這個島國造成了全世界幾個國家的損失。雖說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經濟和軍工業的發展還是非常樂觀的,但是對於日本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石油。當時日本是有油田的,但是這些石油根本就不可能支撐日本急需戰鬥。
  • 印度對部分美國商品開徵報復性關稅 稅率最高達60%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4日報導,印度開始對部分美國商品開徵報復性關稅,稅率最高達60%。據報導,印度針對美國加徵鋼鋁關稅,落實此前宣布的計劃,從4日起對部分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實施反制措施,針對美國的蘋果、杏仁、核桃、鷹嘴豆等農產品加徵關稅,其中鷹嘴豆的稅率達60%。
  • 搖身變成「資源大國」,日本大肆用錢換石油?原油儲量可用150年
    說起石油儲備,就不得不提起日本這個國家。作為我們東邊的一個狹小島國,日本的石油資源可以說是極其匱乏,甚至可以說日本的石頭需求全是在靠進口量來滿足。也許有時候一些人會從心底裡笑話日本:「一個連石油都沒有的國家,拿什麼說發展工業與經濟?拿什麼與中國一較高下?」其實不然,該國的最近大肆用錢換石油,原油儲量可用150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石油,北宋時期中國就有記載,為什麼日本人找不到?天佑中華!
    石油,作為近代工業最重要的原料,其戰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當今世界美國的霸權主義,就是通過美元和石油綁定實現的。早在北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就在《夢溪筆談》中對石油進行了專業的描述,並預言這種東西在未來一定大有作為。
  • 環保稅1月1日開徵 生活汙水和垃圾未列入徵稅範圍
    這意味著,醞釀已久的環保稅同日正式開徵。環保稅怎麼徵收?哪些人需要繳稅?居民個人排放生活汙水和垃圾要不要繳?原有的排汙費如何處理?針對這一系列的熱點問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專訪四川省地方稅務局流轉稅處處長陳志芳,進行詳細解答。
  • 日本高危信號值得警惕:石油儲量位居世界第一,比我國超出3倍
    然而有一種資源是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必不可少的,而且還是有一些國家緊缺的,這個資源就是石油。石油是很多國家都必需的原料,因為石油的應用非常廣泛。像國家的戰鬥機,飛機,車,艦艇等等都是需要石油作為燃料的。所以世界上對石油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 海南兩會| 2018年海南將研究全島人口承載上限 推進環保稅開徵工作
    推進環境保護稅開徵工作加強對海南長臂猿、海南坡鹿、海南蘇鐵等珍稀瀕危動植物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環境保護稅開徵工作。在赤田等水庫流域開展上下遊生態補償橫向轉移支付試點,完成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體制改革。以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三大流域為試點,構建流域水環境綜合監管執法協作機制。
  • 地熱開徵資源稅引爭議 地熱供暖事業如何做大做強?
    在受訪的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地熱資源稅的開徵,無疑將大幅挫傷地熱行業的投資熱情,甚至將使不少地熱開發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行業重新洗牌也在所難免。同屬可再生能源僅對地熱計徵資源稅是否合理?「《資源稅法》規定對煤炭、石油、天然氣徵收資源稅,是因為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而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資源,且用於供暖和發電用途本質上只用熱未用水,並不符合從量計徵的條件。」他說。「實際上,地熱用於供暖時,在100%同層回灌的前提下,地熱水僅作為能量載體,回灌後並不存在水的消耗問題。
  • 四川挖出52萬噸「白色石油」,戰略價值極高,日本眼紅卻買不到
    在中國四川地下竟然發現了超級稀有的"白色石油"!這時候,日本又站出來說他們想買!但是現在的中國霸氣的否決了他們!那麼,這種"白色石油"究竟是何物?且看我為你一一娓娓道來。但是,日本這個國家野心不小,他們知道,如果想要發展國家,就必須要發展工業,但是發展工業如果沒有礦產資源那是行不通的。日本島內的礦產資源完全沒有了之後,日本開始花費大量的金錢購買礦產資源,投入巨額資金。日本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越來越負擔不起,這時候,日本開始打起了歪主意。中國自古以來,物產就是非常豐富的,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礦產資源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 ...船上完好無損的油罐中仍載有2000噸石油;擱淺的日本油輪船體...
    模里西斯總理辦公室:日本船隻油罐洩漏已經停止,船上完好無損的油罐中仍載有2000噸石油;擱淺的日本油輪船體出現了幾處裂縫,這艘船最終會解體,形勢依然嚴峻,正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