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水資源費改稅 影響用水幾何

2020-11-30 中國水網

入庫10794萬元!作為全國唯一的水資源費改稅改革試點省份,我省在徵稅首月交出了這樣的答卷。

7月1日,我省在全國率先進入水資源使用的「稅時代」。兩個月來,由繳納水資源費改為繳納水資源稅,這「費」與「稅」的一字之差,究竟意味著什麼?對生產生活用水又帶來怎樣的影響?

總體上不會增加生產、生活合理用水的負擔

8月1日8時35分,石家莊市裕華區地稅局順利開出全省第一張水資源稅完稅憑證。截至當日17時,全省各級地稅機關累計徵收水資源稅682筆,稅款750.8萬元。這標誌著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在我省首戰告捷。

儘管水資源稅已經開始徵收,但每天和水打交道的普通老百姓並沒有感受到有多少變化。

「早就聽說開始徵收水資源稅了,但是市裡的水價並沒有變化,家裡的用水費用也沒有增加。」家住省會裕華區的居民王女士還有些納悶。

對此,省財政廳副巡視員趙建國解釋說,我省的水資源稅不對居民直接徵收,而是對從水源地取水的自來水公司實行水資源費改稅,不會增加正常居民生活用水和一般企業用水負擔。

「我們在稅制設計上希望給百姓『潤物細無聲』的感覺。」趙建國說,改革也要保障農業生產中的合理用水,對規定限額內的農業生產取用水免徵水資源稅。

據介紹,水資源稅的納稅人為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水資源稅開徵後,河北省水資源費標準降為零。除特種行業用水和農業用水外,直接取用地表水的單位和個人基本由水資源費平移為水資源稅。

倒逼高耗水企業向節水化方向轉型,以減少企業成本

「不轉型不行了!」近日,我省許多高耗水企業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是因為,居民合理用水負擔不會增加,但並不意味高耗水行業企業負擔不增加。

日前,來自河北金環包裝有限公司的會計主管鄭銀寶在石家莊一家地稅大廳辦理完相關水費審核後,從前臺開出了一張水資源稅稅票。

鄭銀寶告訴筆者,他們企業是一家包裝行業生產企業,由於企業所在地在公共供水覆蓋範圍外,企業一直使用自備井取水,一年的水量使用大約是4000立方米,在水資源費改稅之前,一年需要交納給當地水務管理部門的水費大約是8000元。

因為石家莊屬於地下水超採區,水資源費改稅後,河北金環包裝有限公司使用1立方米的地下水需要交納4元的稅,每年大約4000立方米的用水量需要交1.6萬元左右的水資源稅,用水成本增加了一倍。

為此,鄭銀寶說,企業下一步將會加大技改力度,提升生產工藝,使用水量降下來。

趙建國介紹,根據河北省地下水超採嚴重、南水北調水資源利用不充分等實際情況,我省規定,地表水稅額標準平均不低於每立方米0.4元,地下水稅額標準平均不低於每立方米1.5元,充分發揮稅收槓桿調節作用,嚴格控制地下水過量開採,抑制不合理需求。對特殊行業、超計劃用水、公共供水管網覆蓋範圍內取用地下水以及在地下水超採地區取用地下水,按一定倍數徵收水資源稅,以促使企業合理用水,迫使企業拓寬工業用水途徑。

例如,對嚴重超採區公共供水覆蓋範圍內的特種行業,稅額的徵收標準達到了8倍。這意味著,這些地區洗車、洗浴、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等特種行業的水價能達到每立方米80元!

「開徵水資源稅,可以保護和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促進全社會重視節約用水。」省財政廳稅政處負責人介紹,對於河北省的高耗水企業來說,只有向節水化方向轉型,才能減少企業成本。

使用稅收剛性手段,有效堵住偷逃漏洞

「以往徵收水資源費雖然有名目,但實際上並不好徵收,逃費現象嚴重。」我省水利系統的一位人士坦言。

據了解,以前水資源費由水利部門收繳、財政部門管理、價格部門監督。因此,收取水資源費涉及多個部門,往往不好協調,難免各自從部門利益出發,造成責任缺失現象嚴重,影響了水資源費的徵收。

同時,水資源費強制性與規範性較弱,容易使水資源的開採者與使用者忽視了節約用水的作用,也制約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導致地下水資源過度開採問題日益嚴重。

7月1日起,河北省成為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地區,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全國水資源稅改首站選擇河北省並非偶然。

目前,我省地下水超採總量及超採面積均佔全國的1/3,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地裂等問題,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費改為水資源稅後,能遏制非法取水嗎?

「費改稅後,企業或個人如果逃稅的話,就觸犯了法律,將會按照違法犯罪來處理。」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水資源稅改革,可以利用稅收剛性手段,有效調節用水需求,推進水資源節約利用。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嚴格取用水許可,及時發現徵管漏洞和薄弱環節,遏制非法取水和偷逃水資源稅行為。

相關

做好水資源稅徵收管理  我省對八種情形取用水戶說「不」

本報訊(記者曹智 通訊員齊婕)日前,省水利廳、省地稅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取水許可做好水資源稅徵收管理的意見》,對八種情形的取用水戶,各市、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不予批准取水許可。

這八種情形包括:一是2014年6月11日省政府印發《關於公布平原區地下水超採區、禁採區和限採區範圍的通知》以後,在地下水禁採區新增取用地下水的;二是在區域取用水總量已經達到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新增取用水量的;三是對水功能區水域使用功能造成重大損害的;四是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能夠滿足用水要求,申請建設自備取水設施的;五是建設項目已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淘汰類的;六是對第三者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產生重大損害的;七是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入河排汙口的;八是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予辦理取水許可的。

各市、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9月30日前以書面形式告知上述取用水戶不予批准的理由和依據,根據自備井關停方案,按計劃關停自備井,逾期未關停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地稅部門在其臨時階段性用水計劃過期後,按照3倍稅額標準徵收水資源稅。

根據意見,各市、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全面移交納稅人取用水信息的基礎上,開展轄區內納稅人的清查工作,徹底摸清取用水底數。對未獲得有效取水許可證的納稅人,立足實際,簡化手續,分類辦理,於9月30日前全部完成取水許可審批手續。

編輯:李豔茹

相關焦點

  • 關於調整中央直屬和跨省水力發電用水水資源費徵收標準的通知(發改...
    關於調整中央直屬和跨省水力發電用水水資源費徵收標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195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財政廳(局)、水利(水務)廳(局):為進一步完善和規範水力發電用水水資源費政策,現就中央直屬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力發電用水水資源費徵收標準通知如下:一、中央直屬和跨省水電站水力發電用水水資源費,現行徵收標準低於每千瓦時
  • 廣西河池:電站發電用水要繳納水資源費
    這一消息是從廣西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最近審理的水資源費徵收及行政處罰一案中了解到的。  大化瑤族自治縣水利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水資源費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認為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大化水力發電總廠從紅水河大化段取水發電,應當繳納水資源費。
  • 全國人大代表陳新武:收取和使用水資源稅時 要向水源地傾斜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 陳新武:國家目前正在進行水資源稅的試點,下一步水資源費要改成水資源稅,然後要進行立法。我們建議:在水資源稅收取和使用的時候,要向水源地尤其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傾斜,有利於我們保水質、保環境。
  • 氣候變化影響下,水資源還夠用嗎?
    水不僅影響工農業發展,更是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線。有研究表明,若全球升溫1.5 ℃ ,全球水資源短缺人口將增加4%;升溫2℃,全球水資源短缺人口將增加8%。 那麼,受氣候變化影響,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水資源還夠用嗎?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環的?
  • 水利部明確2020年水資源管理28項重點工作
    ,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監管基礎,落實強監管各項措施,提升水資源監管能力和水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動解決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問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長江、太湖流域要針對取水工程(設施)核查登記反映出的問題,分類施策推進整改,年內儘快完成整改任務,推動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秩序明顯好轉。其他流域要根據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儘快啟動取水工程(設施)核查登記工作,摸清取用水工程及取用水管理情況,查明存在的問題,依法推進問題整改,整治規範取用水行為。8.強化水資源監測體系建設。
  • 數據新聞|氣候變化影響下,水資源還夠用嗎?
    水不僅影響工農業發展,更是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線。有研究表明,若全球升溫1.5 ℃ ,全球水資源短缺人口將增加4%;升溫2℃,全球水資源短缺人口將增加8%。  那麼,受氣候變化影響,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水資源還夠用嗎?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環的?  地球系統是由大氣圈、水圈、陸圈和生物圈組成的有機整體。
  • 【節約用水】興和縣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節約用水】興和縣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2021-01-0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資源審計問題清單及法規適用
    未經許可擅自取用水資源第四十八條 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取得取水權。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預計到2040年,全球四成灌溉作物的產量將受到缺水影響。專家呼籲各國努力減少水資源浪費,完善水資源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嚴峻的缺水挑戰。    近一段時期,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多個地區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北京市應稅大氣汙染物和水汙染物環境保護稅適用稅額方案(草案)
    主要內容包括:(一)費改稅。由現行徵收「排汙費」改為徵收「環境保護稅」,實現排汙收費制度向環境保護稅制度的平穩轉換。(二)調整徵收部門。原排汙費由環保部門徵收,改徵環境保護稅後,由地稅部門依據《稅收徵收管理法》和《環境保護稅法》徵收,環保部門負責對汙染物進行監測管理。(三)對地方人大、地方政府授權。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丨德州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0%以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王金剛2021年1月8日,「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舉行,據德州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邢朝峰介紹,德州市深入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用水總量和用水效率雙控,以水資源管理的嚴要求,倒逼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
  • 寧鄉縣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 促進水資源合理分配
    會議條幅上「世行貸款可持續發展農業項目用水戶協會建設培訓」的會標十分搶眼。當天的會議,對盤龍村的農民兄弟來說,意義重大。他們將在寧鄉縣財政局農開辦和世行專家的指導下,行使自己的權力,在他們當中選出自己的農民用水當家人。   上午9點30分,會議正式開始。
  • 我們應該知道的水資源知識
    1.水資源排隊      世界各國和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擁有水資源的數量差別很大。按水資源量大小排隊,前幾名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中國人均水資源量相當於世界人均量的1/4,陝西省人均水資源量約佔全國平均水平的1/2。2.用水迅猛增長      人類用水量隨著人口的增長而迅猛增長。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羅馬12月6日電,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提高水資源綜合管理策略和技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中之重。
  • 貴陽首例再生水資源利用協議籤訂
    這是貴陽首例再生水資源利用協議,標誌著貴陽市非常規水資源利用開始向建築業施工用水領域拓展。 非常規水包含再生水和雨水兩大類,其中再生水是指城市汙水經過二級處理或者深度處理,並達到國家有關回用水標準的回用水,可在工業、農業、生活、環境、市政等領域內使用。
  • 我們該如何應對水資源危機?
    第1頁:王建:發展「低水經濟」 第2頁:何兵:水資源信息應公開 第3頁:許新宜:節水要提高用水效率 第4頁:朱祖希:城市地下水超採嚴重 第5頁:賈海峰:管理城市降雨徑流 第6頁:姜文來:構建「利水型社會」   王建:發展「低水經濟」
  • 水資源危機,就在我們不遠處
    1970年代以來,由於經濟社會發展,華北地區用水量大大超過了水資源承載能力。人口增長過快,工農業發展迅速,加劇了水資源緊張程度。2003-2018年的用水結構中,生活用水則呈顯著增加的態勢,數據表明,人口增長是我國近年來生活用水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 《中心城區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政策解讀,重慶市工商業...
    近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印發了《中心城區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以下簡稱「加價制度」),為方便相關單位和社會公眾更加全面了解政策內容,該委對「加價制度」進行了詳細解讀。為何出臺「加價制度」?重慶市發改委表示,這是為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水資源配置中的調節作用,提高社會節水意識,促進水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此前在國務院印發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國家節水行動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全面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 浙報深度丨水庫聯網 全域用水「一盤棋」 寧波通過管道和隧洞聯通...
    這意味著,寧波可以從容調度水資源,同時不費寸土開闢出一座3700萬立方米的「隱形水庫」。寧波,地處東海之濱,降雨比較豐沛。然而,由於降雨時空分布不均,且流域水系自成體系、過境水量少,加上人口稠密等因素,導致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7%,全國平均水平的48%。在水資源缺乏的背景下,寧波中心城區卻實現100%水庫直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