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稅|奢侈品消費稅還是輕點好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中國的消費稅是選擇性消費稅,是在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商品的基礎之上選擇一部分商品課徵的。之所以會有消費稅,和1994年稅制改革關係密切。1994年之前徵收產品稅的商品改徵增值稅之後,部分高稅率商品適用的稅率大幅度下降。甲級捲菸產品稅稅率為60%,但改為增值稅之後,稅率只有17%,且為價外稅。這樣,這類商品所能提高的財政收入就大幅度下降。於是,選擇部分商品加徵消費稅,財政意義明顯。

開徵消費稅需師出有名。現行消費稅的徵稅對象通常分為五種:第一是過度消費會對人類健康、社會秩序、生態環境等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費品,如煙、酒、鞭炮、焰火等;第二是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第三是高能耗及高檔消費品,如小轎車、摩託車;第四是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消費品,如汽油、柴油等;第五是具有一定財政意義的產品,如汽車輪胎等。實際上,無論是那一種徵稅對象,對財政都有意義。上述五種歸類中第一種中的菸酒,第三種中的小轎車,第四種中的汽油柴油,財政意義更大,佔消費稅收入的90%以上。

消費行為不提倡,可以有多種辦法。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是一種。某些消費的減少可以採用類似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卻帶有專業知識普及的味道。吸菸危害健康,如今已眾所周知。越來越多吸菸者因此放棄吸菸。吸菸和肺癌的明確關係,吸菸者呼吸道疾病明顯,讓許多明白人有了畏懼的心理。對于禁煙,最好的辦法是不染上吸菸的習慣。否則,要放棄確實太難。對於癮君子來說,這不太容易。即使是那些有著堅強革命意志的老同志,有的甚至要到生命的最後階段,在醫生強令之後才會做到。寓禁於徵雖好,但效果畢竟不如禁。各種辦法的禁,如剿匪式的圍追堵截,讓吸菸者處處感到不方便,效果可能好過一味的加稅和調高價格。文明社會中,公共場合不能吸菸,已是常識。乘坐高鐵不能吸菸,乘坐民航客機不能吸菸,在辦公樓不能吸菸,在飯店吃飯不能吸菸……不能吸菸的地方太多了。如果這些都能做到,那麼吸菸的不方便就可能讓癮君子的癮下降。

通過課徵重稅的方式來禁菸,確實會有點效果。中國實行菸草專賣制度,對捲菸加重稅負還得有提價措施的配合。2015年中國消費稅提高稅負和捲菸調高價格配合,菸草消費數量下降,禁菸效果良好。但問題是,菸草消費稅足夠重,走私就可能猖獗。這種走私不見得走私海外捲菸,而可能是國內出口的捲菸到公海逛了幾個月之後的重新入境。國人菸草消費習慣,更偏好消費國產煙。

消費行為的調節,需要建立在對消費行為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如果連商品市場的動態都不能充分掌握,那麼意欲調節消費的行為如何可能精準有效?時下不時可見對奢侈品課以重稅的政策主張,出發點無非是要調節奢侈品消費,對富人課以重稅,從而促進收入再分配,調節社會公平。但這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呢?對這問題的回答,首先需要界定什麼是奢侈品。《辭海》對「奢侈」的解釋是「不節儉」。按照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節儉的行為當然不能鼓勵,課稅調節理所應該。「奢侈品」從漢語名稱上看就帶有歧視性。從經濟學視角來看,所謂「奢侈品」,是指價格越高越要買的商品。這裡更多強調的是一種經濟現象。物有所值,價高可以帶來更多效用,因此消費者願意多購買多消費。「奢侈品」的英文「luxury goods」,「luxury」源於拉丁語「luxus」,意為沉迷於感覺而不在乎成本,這裡看不出道德上的判斷。

奢侈品價格越高,消費者越願意買,只是一般表述。如果消費者可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同樣的奢侈品,那麼他或她肯定會選擇低價。這就是問題。網際網路時代,跨境購物越來越方便,全球購以及各種代購令更多的消費者有了以較低價格購買奢侈品的機會。這樣,要對奢侈品課稅,最後可能適當其反,相當部分國人的奢侈品消費流失到海外。國人出境,許多人不是在旅遊和休閒,而是在購物,這就是消費稅以及其他稅源流失的表現。為了消費,國人在境外排大隊或搶購,不僅影響國家形象,而且給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不便。倘若國內相關稅負能夠合理下調,消費稅以及相關稅收就會回流國內,這樣由於稅源擴大,稅率即使下調,消費稅收入也不一定就會下降,可謂利國利民。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降低關稅和消費稅,豐富消費者的國內購物機會。這幾年,關稅下調幅度較大,消費稅計稅價格因此也相應下調,促進了進口消費,但消費稅數目稅率沒有作相應調整,境外消費還有較大的空間。此時,不是要固守寬徵稅對象和高稅率,而是要調整消費稅稅目稅率,主動適應新時代消費升級的需要。所謂奢侈品消費,有許多屬於中高檔消費,而這是消費升級的表現。消費稅和其他稅種一樣,應該共同為消費升級作出貢獻,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對奢侈品徵重稅,有時損害的是中低收入者。入門級奢侈品的消費者中的相當部分是中低收入者。他們收入水平不高,但用幾個月甚至數年的維持基本生活之外的收入來消費入門級奢侈品,這也是人之常情。他們所處的奢侈品消費階段還只是炫耀性消費階段。消費稅因此可能誤傷中低收入者。對於中高收入者來說,除了常規的全球購、網際網路購物等之外,他們在境外購物的機會比其他人要多得多,消費稅重稅看似調節他們消費,實際上最後是竹籃打水。奢侈品是相對而言的,在某個階段是奢侈品,到了下一個階段,由於生產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就變成普通商品。以奢侈品為稅目,嚴肅性顯然不太夠。

中國正處於奢侈品消費的炫耀性消費向生活方式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有人為炫耀而消費,買包一定要買大眾知道的品牌,而且要有大大的字母,唯恐天下人不識;有人消費只是因為生活方式使然,在意的是消費品的內在品質,而這正是當下不少奢侈品供應商所力推的消費觀念。低調的奢華,沒有太多的負外部性,本身就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生活方式所需的消費,有什麼理由通過消費稅來調節呢?時下還有一些對所謂的高端服務加徵消費稅的建議,就此,我們不能懷疑建議者的良好初衷,但問題是這種建議的可行性。如果徵管不可行,那麼再好的消費稅調節的建議最後只是平添麻煩。

關於消費稅的功能,重要的是籌集財政收入。消費稅目前是中國第四大稅種,和第三大稅種個人所得稅在財政收入中的地位基本相當。實實在在的財政收入理由可能勝過調節這調節那的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人民美好生活和境外稅源回流的需要,決定了奢侈品消費稅還是輕點好。

(本篇為澎湃新聞財經頻道獨家專欄「中國的稅」系列之五。作者楊志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調整菸酒消費稅政策,白酒提稅:聽企業怎麼說
    調整菸酒消費稅政策,白酒提稅:聽企業怎麼說http://business.sohu.com/根據新政策,糧食白酒和薯類白酒維持現行按出廠價依25%和15%的稅率從價徵收消費稅辦法,對每斤白酒按0.5元從量新徵一道消費稅。另外還將取消現行的以外購酒勾兌生產酒企業的可以扣除購進酒已納消費稅的抵扣政策。
  • 成品油消費稅新政在基層的執行困惑及徵管思考
    首頁 >>會員專區>>局長論壇 >> 正文 成品油消費稅新政在基層的執行困惑及徵管思考 2013-12-05 | 來源:中國稅務網-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魯化學工業區國家稅務局 | 作者:於亦剛
  • 英國沃波爾的消費稅危機
    18世紀30年代,首相羅伯特·沃波爾提出開徵普遍消費稅的建議,引起軒然大波。 在沃波爾醞釀擴徵消費稅之前,英國的稅收結構主要是消費稅、關稅和土地稅及估價稅。以1716年-1720年的平均數為例,此間消費稅佔總稅收36.9%,關稅佔27.3%,土地稅和估價稅佔26.5%。消費稅和關稅是間接稅,主要由商人和下層人士負擔,土地稅和估價稅是直接稅,主要由土地主負擔。
  • 英媒:中國加快禁菸行動進程 提高菸草消費稅
    英國路透社5月8日報導,原題:中國禁菸行動提高菸草消費稅中國財政部周五表示,中國將把捲菸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5%提高至11%。此舉旨在限制全球最大的菸草製造國和消費國的菸民們。過去一年中,儘管遭到菸草行業的持續反對,中國仍然加快了禁菸行動的進程。國內外的禁菸活動人士稱,中國人的吸菸習慣給該國醫療體系帶來沉重代價。
  • 聚焦丨安倍漲的消費稅,比垃圾分類還讓人崩潰!
    騰訊新聞國際頻道獨家欄目《聚焦》,本期關注:日本的「魔性」消費稅 在日本,只要消費,就需要繳納消費稅。 小到生活用品中的牙籤,大到買房買車,都需要向日本政府繳納消費稅。所以,關於消費稅上調問題,也一直是日本民眾關心的焦點。
  • 印度對中國五氧化二磷徵反傾銷稅
    印媒稱,印度稅務部門對從中國進口的一種化學品徵收反傾銷稅,以保護國內製造商。  據印度報業託拉斯網站4月8日報導,根據印度消費稅和海關中央委員會的通知,對從中國進口的五氧化二磷徵收反傾銷稅,徵收期為五年。  五氧化二磷是一種強效乾燥劑和脫水劑,也是化工業的有用基材和試劑。
  • 消費稅新政引發熱議:高檔化妝品10元/毫升的標準是否太低?
    化妝品售價成判斷消費稅下調標準 低於這一限定的「化妝品」將免於徵收15%的消費稅。 化妝品成唯一徵收消費稅對象 儘管在4月8日稅改後,相關部門將稅改中對通關單的要求延期至2017年5月11日起施行,但是跨境進口電商平臺上出售的商品仍需繳納跨境電商綜合稅。
  • 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等簡併為一種稅/15%個稅稅負/15%企業所得稅/零關稅
    對實行「零關稅」清單管理的貨物及物品,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清單內容由有關部門根據海南實際需要和監管條件進行動態調整。境內建造的船舶在「中國洋浦港」登記並從事國際運輸的,視同出口並給予出口退稅。對以洋浦港作為中轉港從事內外貿同船運輸的境內船舶,允許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保稅油;對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本地生產燃料油,實行出口退稅政策。
  • 消費稅增加 日服PSN遊戲價格10月份集體上調
    如果你計劃PSN日服買數字版遊戲,最好是能預購就馬上預購,因為從日本時間10月1日8點開始,日本境內所有消費稅從8%上漲到10%,於是PSN數字遊戲的售價也將跟著上漲。日本一切消費品都包含消費稅,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日本遊戲和其他產品在公布售價的時候會註明是否含稅。
  • 日本消費稅步入「8時代」 為防滑坡效應連打「三針」
    日本消費稅步入「8時代」 為防滑坡效應連打「三針」 >   中新社東京4月1日電 (記者 王健)日本時隔17年的再度消費稅增稅1日起實施,此前幾日達到高潮的街頭囤積式搶購熱浪,也在當天戛然而止。
  • 印媒:印度對中國五氧化二磷徵反傾銷稅 徵收期為五年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印媒稱,印度稅務部門對從中國進口的一種化學品徵收反傾銷稅,以保護國內製造商。據印度報業託拉斯網站4月8日報導,根據印度消費稅和海關中央委員會的通知,對從中國進口的五氧化二磷徵收反傾銷稅,徵收期為五年。
  • 消費稅改革持續推進:豪車加徵10%消費稅
    原標題:消費稅改革持續推進 豪車加徵10%消費稅本報記者 包興安昨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對超豪華小汽車加徵消費稅有關事項的通知》稱,為了引導合理消費,促進節能減排,經國務院批准,12月1日起,將對超豪華小汽車在零售環節加徵消費稅,稅率為10%。《通知》表示,「小汽車」稅目下增設「超豪華小汽車」子稅目。
  • 日本的消費稅即將增加到10% - 東武百貨店池袋店將展開促銷活動
    2019年10月1日起日本將實施消費稅增稅,除一部分食品等,消費稅將從原來的8%提高至10%。雖然日本居民會受到增稅的影響,但是外國遊客,可以利用免稅店照常享受在日本購物的樂趣而不受增稅影響。而位於東京池袋的東武百貨店,也在為迎接中國國慶節(根據10月連休假期)展開針對外國遊客的促銷活動而積極準備。
  • 2018全球奢侈品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東亞尤其中國人是全球奢侈品最主要的消費群體東亞尤其中國人是全球奢侈品最主要的消費群體,其中國人貢獻超三成受文化傳統、消費習慣以及奢侈品稅差、價差等因素影響,亞太尤其是東亞(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居民對品牌奢侈品歷來偏愛。
  • 行業人士:呼籲海南自貿港簡併稅製做好島內島外稅收制度銜接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專業人士整理的信息,從稅種來看,新加坡,僅有貨物勞務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印花稅等9個主要稅種;杜拜只有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社保稅、消費稅、市政稅等6個稅種。相比之下,我國現行國內稅收多達十幾種。
  • 日本2018年後將增收國際遊客觀光稅
    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11日報導,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正在討論2018年度稅制改革方案,不過已決定面向「紙卷式香菸」和「加熱式香菸」增稅,還將設置「森林環境稅」和面向出境者徵收的「國際觀光旅客稅」。日本還將在2019年10月將消費稅稅率提高至10%,稅收的公平性和財源的用途將受到關注。
  • 中國常見稅收英文表達
    iTAX 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日為大家帶來中國常見稅收英文表達,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增值稅 value added tax(VAT)消費稅 consumption tax營業稅 business tax企業所得稅 corporate income tax個人所得稅 individual income tax資源稅 resource tax城鎮土地使用稅 Urban land utilization taxes土地增值稅 increment tax on land value
  • 中國奢侈品市場進入金字塔尖階段
    他是將LV帶入中國的第一人,在LVMH集團任要職長達16年,先後任LV執行副總裁、Celine總裁兼CEO,見證了中國奢侈品20年的進化。如今,他將比利時奢華皮具品牌Delvaux引入中國的同時,也前瞻性地警示,奢侈品在中國進入金字塔尖階段,一切虛假的繁榮都將被刺破。  奢侈品進入金字塔尖階段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奢侈品已經從聽說過沒見過的階段發展到隨處可見的地步,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開滿了大牌的專賣店,廣告和即將開業的標識更是不勝枚舉。
  • 消費稅調整進口化妝品降價
    本報訊(記者 董禹含)化妝品消費稅新政自去年10月1日起實施,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免徵消費稅,高檔化妝品消費稅稅率則由30%下調為15%。新政公布3個多月來,一些大牌化妝品終於在元旦後悄然降價。市民劉女士前幾天就收到迪奧專櫃的會員簡訊,通知部分商品價格將「適時調整」。她去專櫃一看,一款一直想要買的口紅已從270元降價到260元。
  • 若提高這個稅,將影響每一個人!
    毫無疑問,$4,000億元的赤字似乎是天文數字,但更大的問題是,支出將用於促進增長的投資,還是著眼於更強勁的且進一步推動結構性赤字的社會支出?該機構的報告稱:「如果渥太華按照施政演說中的預期來增加支出,那麼無論是納稅人,還是政策制定者都不應低估所需的增稅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