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菸酒消費稅政策,白酒提稅:聽企業怎麼說 http://business.sohu.com/ |
我國將調整菸酒消費稅政策,其中對白酒實行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複合計稅方法。根據新政策,糧食白酒和薯類白酒維持現行按出廠價依25%和15%的稅率從價徵收消費稅辦法,對每斤白酒按0.5元從量新徵一道消費稅。另外還將取消現行的以外購酒勾兌生產酒企業的可以扣除購進酒已納消費稅的抵扣政策。 白酒是中國的傳統產品,但出於節約糧食和人民身體健康等緣由,國家多年來一直對白酒行業的發展持限制態度,1993年至今,政府已發布的限制性稅收政策有,1993年12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其對酒類產品徵收消費稅的規定為,黃酒和啤酒消費稅率分別是8%和7%,白酒稅率達25%。1998至1999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補充規定糧食類白酒(含薯類白酒)的廣告宣傳費一律不得在稅前扣除。而廣告對白酒企業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進產品銷售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看來,白酒行業此次再度提稅,並非偶然。 在稅收和政策的擠壓下,白酒企業盈利也在普遍下滑。以白酒行業上市公司為例,1998年以來,連續兩年淨利潤增長的上市公司僅五糧液一家,而1999年和2000年12家白酒上市公司就有7家淨利潤下滑。 面對即將實行的複合計稅方法,各家酒廠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業內人士分析,增稅後,首當其衝的是以低檔酒生產為主、外購酒所佔比重較大的白酒企業,比如以中低檔酒為主的沱牌麯酒(相關,行情),去年淨利潤為1.064億元,每斤酒利潤不足0.5元。而去年淨利潤為1273萬元的山西汾酒(相關,行情),在新政策實施後,則幾乎無利潤可言。而前幾年外購酒佔相當比重而紅極一時的孔府家酒、孔府宴酒、金貴酒之類自然是叫苦不迭。而一些高檔酒廠卻是暗自歡喜,期望在重稅引發的市場洗牌中,讓眾多以中低檔產品為主的中小企業出局,多分一杯羹。無疑,對於大多數白酒廠商來說,痛失的不僅將是大把的利潤,而且還將捲入一場生存保衛戰。何去何從,且聽眾家酒廠的說法。 高檔名酒風景獨好說 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貴:新的消費稅政策對全國酒類生產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對低檔白酒生產企業和外購基酒比重較大的企業影響較大。因為從量計徵消費稅會使低檔白酒生產企業成本增幅較大。雖然消費稅政策的調整對我們產品成本也有一定影響,但相對較小。湘酒鬼公司目前的生產能力完全能滿足銷售,也不存在外購基酒的情況。況且我們的產品以中高檔為主,稅收政策調整的負面影響很小,甚至可以說是利好。在低檔白酒生產企業和外購基酒勾兌生產企業的生存空間被大幅壓縮的同時,湘酒鬼公司這樣類型的企業發展空間則將進一步打開。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契機,使公司發展邁上新合階。 五糧液集團、全興集團:衝擊是肯定有的。 對於從量加收的消費稅額,白酒企業無法規避,白酒行業會進一步萎縮,但在整個產品結構中,中高檔酒所佔份額將會提高。對於國有白酒企業和民營白酒企業相比,由於沒有保稅政策的保護,新的稅收政策實施以後,面臨的考驗是巨大的。但新的稅率出臺後,有利於白酒行業內部的資源重組,也有利於淨化白酒市場,而且將進一步保證消費者喝上質優、放心的白酒。隨著白酒市場的規範和淨化,對五糧液、全興這樣的知名企業是有利的。我們擁有成熟的生產銷售渠道、穩定的市場佔有率和消費群體,隨著國家白酒增稅,酒價提高,市場難免有影響,但不會太大。 安徽雙輪集團董事長劉俊卿:白酒消費稅調整後,可對白酒產業結構調整產生重大影響,使一部分中低價位的白酒生產企業向產品的優質優價方向發展。 中小企業岌岌可危說 調整酒類產品消費稅政策的出臺,這對近年來一直走下坡路的魯酒影響相當大。濟寧市是魯酒大戶之一,近年來魯酒靠過去的品牌和現在的價格優勢,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站住了腳跟,雖然效益下降,但銷量增加,產銷仍基本平衡。新政策將打破目前名優高檔酒佔領大中城市市場、中低檔酒佔領農村市場的相對平衡,對以中低檔酒為主的魯酒制約較大,許多大型魯酒企業可能因此陷入絕境。 孔府家集團:作為全國首家推出低度酒的大型白酒生產企業,近年來以薄利多銷為原則,主要生產低價大眾酒。去年該企業實現銷量1.48萬噸,其中價格在10元左右的低檔酒1.1萬噸,佔74.6%,每斤酒利潤0.06元,20元左右的中檔酒銷量3610噸,佔24.39%,每斤酒利潤0.23元,中低檔酒的合計銷量佔總銷量的98.99%,平均每斤淨利潤僅為0.11元。每斤白酒增加0.5元的消費稅,消費稅的附加稅如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每斤還要再增加0.05元,以去年1.48萬噸產量計算,稅負將增加1628萬元,而去年該企業利潤僅400萬元,由此企業一年將虧損1228萬元。 心酒集團:這種影響更加明顯。心酒這幾年主要面向農村市場,在價格上、包裝上、促銷上很受農民歡迎,去年銷量達2萬多噸,主要是10元以下的低檔酒,基本上沒有利潤,去年上交稅收1200萬元。實行新的稅收政策後,全年將虧損2000多萬元。 五糧液、全興:新的稅收政策出臺以後,以生產低檔酒為主、外購基酒所佔比重較大的白酒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是嚴峻的,這些「沒有煙囪」或者只有「半根煙囪」的企業在新的稅收政策前是沒有競爭力的。在一段較長的時期裡,中小白酒企業倒閉、破產,將使白酒市場得到淨化,而這必將進一步擴大名牌骨幹白酒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應該說,這次國家調整白酒消費稅的政策,將使白酒市場重新回到規範、公平、競爭有序上來。 安徽雙輪集團董事長劉俊卿:新政策對大多數中低價位的白酒企業將會帶來巨大衝擊。以雙輪為例,每年消費稅一項就新增4000萬元左右,大部分低價位產品保本微利,個別產品會發生虧損。對於上萬家小型白酒企業來說,由於受地方保護主義等種種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如實申報納稅的現象。新的徵稅辦法實行後,如果不能有效杜絕此類現象,將會使之與國有大中型白酒企業處於不平等的競爭條件下。 產品轉型企業轉產說 孔府家集團:將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加大中高檔產品的促銷力度,使中高檔酒由22%提高到30%以上,並淘汰部分虧損的低檔酒,提高低檔酒的價格。同時積極做好出口,在國外設立直銷網點,力爭出口翻兩番。 金貴酒廠:通過加快貨款回收和資金周轉、新上印刷包裝項目等措施來節約挖潛,力爭全年節省資金500萬元。同時引進外資,大力開發新產品,與德國阿姆斯設備技術公司合資生產濃縮胡蘿蔔汁項目,總投資3500萬元,今年可生產濃縮胡蘿蔔汁640噸,實現銷售收入800萬元,是金貴酒廠新的增長點。 山東鋼山酒廠:與四川瀘州老窖(相關,行情)探討聯合事宜,瀘州老窖以品牌、技術和原酒入股1500萬元,鋼山酒廠以廠房、設備和流動資金入股1000萬元,聯合生產瀘州老窖系列酒,以此來提高產品的檔次和市場佔有率。 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總經理張慶義:做大白酒這個主業,提高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靈活調頭,多元發展。在繼續進軍建築業、塑鋼門窗和包裝物製造業、廣告業、房地產業的同時,集中精力發展「同心圓」產業,即做強純淨水、保健酒、葡萄酒等產業,努力培育新的支柱產業。 大企業受影響說 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總經理張慶義:怕就怕白酒企業之間稅負不公平,不能一把尺子,因而導致企業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河套酒業集團是國家大型企業,各項管理都很規範。小酒廠就不然了,有的是兩本帳,有的是把副產品――――劣質白酒拿到外面就做了主產品,有的是私人作坊,還有的是靠買賣酒精勾兌白酒。所以特別要把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深入下去,嚴格稅收徵管,以免個別企業鑽了國家政策的空子。 汾酒集團總經理高玉文:這一稅收政策的調整,使竹葉青酒這一品牌酒每年增加2700萬元的稅負(實為利轉稅),給山西汾酒帶來的影響依然是很大的,因為汾酒和竹葉青酒這些年是按照低價位、大批量的方式經營的,以量計徵消費稅以後,不僅今年增加稅金近4000萬元,更主要的是單瓶在20元以下的產品出現深度虧損,無法經營,最終影響企業的形象和可持續發展。目前其他中小型白酒企業稅負較輕,私營中小型白酒企業在經營各環節、財務核算等方面難以控制的,如果對其他的白酒企業難以起到限制作用,將不利於整個行業發展。 自行消化降低成本說 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貴:我們在新消費稅政策公布不久就進行過專題研究,制定並已經實施了系列措施。比如,通過實施採購比價招標辦法、目標成本管理辦法,降低生產成本,完全可以消化稅收增加的成本。通過技術攻關提升產品質量,繼續推行名優戰略,鞏固和提升酒鬼酒作為國家名酒三大品牌的形象。 五糧液、全興:傳統名牌的轉型會影響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只有通過提高中高檔酒的比重,降低營銷費用來緩解政策變動所帶來的衝擊。目前,五糧液是通過多品牌以及提高售價來應對的。而全興將通過壓縮部分中低檔酒的生產量,提高中高檔酒產量的辦法來減小影響。(此組稿件由經濟日報記者江帆、單保江、任芳、陳力、白海星、羅霄、秦德繼,通訊員楊義堂、任志宏、雙立峰、龔舒斌、楊繼斌採寫) |
2001年6月7日13:14 |
內容相關文章 |
|
作者相關文章 |
|
個股資訊 |
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