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上一共有三種象: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其中後兩者因都歸類於非洲象屬,而統稱為非洲象。科學家推測在演化史上,亞洲象和非洲象可能已分離了上千萬年,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生殖隔離。所以過去人們都認為,非洲象和亞洲象雖然都是「大象」,但兩者不可能繁殖產生後代。
非洲草原象(上)與亞洲象(下)
它們在整體形態結構方面,有諸多差異
攝影:趙超
如果有一對非洲象和亞洲象彼此相愛,它們就一定不能產生「愛情結晶」麼?事實也不盡然。
在英國的切斯特動物園,就曾發生過這麼一樁奇事。在1976-77年間,動物園的飼養員發現,園內一頭叫「金寶利諾」(Jumbolino)的年輕非洲象,開始經常與一頭比自己大六歲的母亞洲象「希寶」(Sheba)交配。對此飼養員們都認為小非洲象到了青春期,心思比較躁動,加上動物園裡又沒有其他合適交配的非洲象,所以才發生這種反常情況。因此,人們都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雌性亞洲象「希寶」,來自斯裡蘭卡
一直到1978年2月,飼養員發現希寶出現懷孕跡象,這才感到事有蹊蹺。希寶此前唯一的亞洲象配偶已在1975年去世,難道它是懷上了一個超長待機的「遺腹子」不成?
當年7月11日,希寶終於產下了後代,一見到小象的模樣,人們立即明白,他們撞上了千年難遇的頭一遭怪事,這頭小象同時體現出了非洲象和亞洲象的特徵,看來,它的父親一定就是那頭年輕的非洲象了,欣喜若狂的人們將小象命名為「莫蒂」(Motty)。
整體看來,莫蒂的外形更像非洲象,擁有較大的耳朵和較為細長的四肢。但是與非洲象不同,莫蒂的鼻尖只有一個肉凸,腳趾數為前足五、後足四,這些都與亞洲象的特徵一致。
「莫蒂」與母親依偎在一起
作為首次非洲象和亞洲象雜交記錄,莫蒂的出生震驚了科學界。動物園工作人員也對小象照料得無微不至。情況似乎一切正常,小象活動自如,並且開始從飼養員餵給的配方奶改喝母乳。
小莫蒂開始食用母乳
但是到了7月18號,莫蒂出現精神不振的狀況,經獸醫檢查發現其臍帶感染。在治療48小時之後,莫蒂的精神似乎有所好轉,開始正常攝食和睡眠。但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很久,在7月21日上午九點,飼養員發現莫蒂已處於昏迷狀態,在緊急搶救一個小時後,莫蒂最終停止了呼吸。經驗屍認為,它死於壞死性結腸炎和大腸桿菌敗血症。
莫蒂的夭折讓科學家認為,非洲象和亞洲象即使雜交,生下的後代也一定因先天不足,無法長期存活。但是由於希寶與雄性亞洲象生育,結果也以幼崽夭折告終,所以也有人認為莫蒂的死是母象自身原因。
莫蒂短暫的生命,在世界上只停留了10天,以至於它的父親可能從未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後代。1979年,莫蒂的父親金寶利諾,因為跌入動物園隔離溝死去,時年才17歲。母親希寶此後再也沒有繁殖後代,2011年,希寶因病重被執行安樂死。這場獨一無二的「雜交試驗」,最終以徹底的悲劇告終。
莫蒂稚嫩的雙眼,還未能多看看這個美妙的世界,它幼小的生命,就成為了人類違背自然規律的犧牲品,也給了試圖改變自然的我們,一個永恆的教訓。
資料圖片來源:www.elephant.se
自然圈線上課程:給孩子的非洲動物課。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下圖,報名收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