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顏喀拉山:長江黃河的分水嶺

2020-12-05 搜狐戶外

  巴顏喀拉山位於青海省中部偏南。舊稱巴顏喀喇山,蒙古語意為「富饒的青色的山」。它是龐大的崑崙山脈南支的一部分,走向為西北--東南,向西為可可西裡山脈,向東與四川的岷山、邛崍山相望。

  巴顏喀拉山脈是青海省境內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主峰位於瑪多縣西南、巴顏喀拉山口西北,藏語名為勒那冬日,海拔5266米。

黃河發源於山脈西段海拔5202米的雅拉達澤山以東的約古宗列盆地。山地海拔多在5000米以下,約古宗列盆地及黃河源區的海拔在4500米左右。山勢和緩,山前遍布大小沼澤和湖泊,其中著名者為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

  山區有地下永久凍土,排水不暢,分布有溼生植物佔優勢的沼澤草甸,適於放牧牛馬。排水良好的谷地和低緩坡地則是中生草本植物佔優勢的草甸,植物種類豐富,間有大型獸類出沒。牧草營養成分很高,是各類高原牲畜的理想飼料。

  位於山脈中部鄂陵湖以南的巴顏喀拉山口,是唐代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公元7世紀初,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統一了青藏高原,與當時的唐王朝建立了友好關係,並多次向唐王朝請婚。唐太宗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派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經日月山口、巴顏喀拉山口前往吐蕃首都。以後,唐朝又遣金城公主入藏,嫁與尺帶珠丹。公主入藏及唐蕃通使都是經由這條線路。古道沿途尚存有唐蕃交往的遺蹟,流傳著美妙的傳說。

  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張馳)

相關焦點

  • 黨正榮:巴顏喀拉山上的公路衛士
    黃河與長江河源段的分水嶺——雄奇的巴顏喀拉山是多少人嚮往之地,而近5000米的海拔,稀薄的空氣、終年的寒冷,令人望而卻步。而這裡,卻是黃河沿公路路政執法大隊副隊長黨正榮每天工作的必經之地。黃河沿公路路政執法大隊管理著214國道474公裡處(瑪多收費站往南20公裡)至珍秦收費站之間216公裡的路段,和西麗高速共玉段從瑪多收費站到清水河收費站180公裡,雙向360公裡的路段。國道1周巡邏1次,高速2天巡邏一次,而無論是國道還是高速,海拔4829米的巴顏喀拉山都是必經之地。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對比長江、黃河
    對比長江、黃河     項目 長江 黃河     發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     源頭 沱沱河 約古宗列渠     流經省區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
  • 巴顏喀拉山
    剛開始我想以《天邊的巴顏喀拉》命名此短文,後來想想「天邊」這個詞雖然比較洋氣,但是出現的頻率總是太高,所以最後還是定名為《巴顏喀拉山》,因為在我心中她是故鄉的方向,是心中一座最美的山。無疑巴顏喀拉山是中華祖山崑崙山的重要山脈,他和黃河有關,和格薩爾王的故事有關,其主峰海拔高度是 4484 米, 是青海省玉樹州與果洛州和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的分水嶺。
  • 探訪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盧氏縣地處河南省西部邊陲,與陝西省的洛南、丹風、商南三縣接壤,橫跨崤山、熊耳、伏牛三大山脈,以熊耳山為界,南部為長江流域,北部為黃河流域。當地嚮導讓我們在此下車合影留念,我們背後就是熊耳山。這是北部為黃河流域的房屋,所謂的分界線只是地理概念,這裡的房屋,民俗生活習慣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在降水方面,南方的要比北方的降水多。這裡的居民比較少,一般都是獨居戶,居民之間的居住至少要有一公裡,這裡的農作物耕種,都是順山勢而跟耕種。遠處的獨居戶像世外桃源一樣。這裡的房屋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這裡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休。
  • 我國一條地理南北分界線的山脈,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它是我國一條地理南北分界線的山脈,也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以它為南北地理環境的分界線,主要是與當地城市氣候環境是一致的
  • 長江和黃河可以連在一起嗎,會有什麼結果?真是沒想到!
    自古長江和黃河就一直被大家議論,其實長江和黃河雖然是在同一個省份但是他們的發源地都不在一個地方,黃河的發源地是在巴顏喀拉山而長江的發源地是在唐古拉山,有網友問如果要是黃河和長江連在一起會不會帶來什麼巨大的變化?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 巴顏喀拉山的氣候
    巴顏喀拉山藏語叫「職權瑪尼木佔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它位於黃河源頭與通天河之間,屬於崑崙山脈中支東端。該山地勢高聳,群山起伏,雄嶺連綿,景象恢宏。  大部分地區海拔均在4500-6000m之間,巴顏喀拉山屬於大陸性寒冷氣候,空氣稀薄,氣候酷寒,一年之中競有八九個月時間飛雪不斷,冬季最低溫度可達-35℃左右,因而許多5000m左右的雪山有經年不融的皚皚積雪和終年不化的凍土層。而溫暖季節則比較短暫,一般只有三個多月時間,而且氣溫較低,即使是盛夏季節,最高氣溫也不過10℃左右。
  •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
    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溼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中華水塔美譽;三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三江生態系統最敏感的地區。
  • 這裡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
    這裡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有著「中華水塔」的美稱。 旅行戶外時光說起國家公園,何為國家公園?2009年經我國三江源科考隊考證,依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源頭,沱沱河為長江源頭,扎曲為瀾滄江源頭。
  • 發現杜立巴石碟的巴顏喀拉山,到底有多美!
    在青海,有很多常年覆蓋著積雪的山脈,而巴顏喀拉山,則是其中一座。其實在青海,類似巴顏喀拉山這樣的山脈有很多,比如大名鼎鼎的崑崙山脈,不過巴顏喀拉山一直受人關注的原因是,黃河正是發源於此。
  • 長江以「長」而得名,它不僅是中國最長的河流
    長江以「長」而得名,它不僅是中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巨川之一。它像一條銀色的巨龍,橫臥在中國的中部,從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發源,越過草原肥美,礦藏豐富的青藏高原,橫貫「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擺蕩於「湖廣熟,天下足」的兩湖之間,滋潤著「江淮稻糧肥」的蘇皖大地,流經「富饒甲海內」的長江三角洲沿途匯集了700多條大小河川,浩浩蕩蕩,一瀉千裡,在上海市注入東海。
  • 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總長度僅次於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主要的發源地,孕育了華夏文明幾千年。形成了西安,洛陽、開封等歷史文化古都。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存在。黃河的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裡的河流有220條。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裡的有76條。流域面積大於10,000平方公裡的有11條。這些大的支流形成了黃河水的主體。
  • 「2019行走黃河」:黃河,揮毫潑墨第一灣
    黃河就是這樣的書者。她的變化之多,被形容為「九曲十八彎」。資料圖 再到和華山碰撞出的那個彎鉤,彎出了「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更彎出了中華民族璀璨文明的搖籃…… 這就是黃河。作為「臨帖者」的採訪組一行,亦步亦趨地循著她的筆意,告別巴顏喀拉山最高峰所在的年保玉則,出青海久治、過甘肅瑪曲,來到了四川若爾蓋。在這裡的唐克鎮,採訪組目睹了這位偉大書者第一處巨大筆彎的遒勁蒼渾。
  •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現在如果遇見雨水很少的年份或者季節,咱們國家很多地方依舊會出現水量短缺的情況。比如說東部線路每年從長江之中抽調走的水也只不過30多億立方米。這對於長江來說本身就只是九牛一毛。事實上通過人工工程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非常好的利用黃河水,但是長江恐怕一時半會兒還做不到。
  • 黃河全長多少千米 黃河到底有多長
    導語:黃河雖然沒有長江長,但也是排列在時節十大河流的前五名,可想它的長度也不短。那麼,具體黃河全長多少千米呢?你知道黃河到底有多長?黃河跨越我國青海、甘肅、陝西、山西、山東等省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的真正長度吧。
  • 黃河的身世
    古往今來,黃河及其所孕育的黃河文化,是如此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偉大的民族和國家,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那麼,九曲黃河是怎樣形成的,這條舉世聞名的萬裡巨川,是什麼時候開始邁出奔騰浩蕩的第一步,黃河生命的起點又在哪裡呢?說起黃河的身世,還要追溯到遙遠的元古時代,那是地質年代的第二代,當時陸地大部分被海洋所佔據。
  • 陝西有座分水嶺,地跨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被譽為秦嶺之巔
    秦嶺頂上呈三角形立著兩面牆壁,朝北的一面刻著「黃河水系」四個大字,而朝南的一面刻著「長江水系」四個大字。秦嶺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而秦嶺頂正是這界限的中心點,它將長江與黃河兩大水系分流開來。這大概就是秦嶺頂自身身高並不特別出眾,卻被稱為「秦嶺之巔」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