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顏喀拉山的氣候

2020-12-05 搜狐戶外

  巴顏喀拉山藏語叫「職權瑪尼木佔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它位於黃河源頭與通天河之間,屬於崑崙山脈中支東端。該山地勢高聳,群山起伏,雄嶺連綿,景象恢宏。

  大部分地區海拔均在4500-6000m之間,巴顏喀拉山屬於大陸性寒冷氣候,空氣稀薄,氣候酷寒,一年之中競有八九個月時間飛雪不斷,冬季最低溫度可達-35℃左右,因而許多5000m左右的雪山有經年不融的皚皚積雪和終年不化的凍土層。而溫暖季節則比較短暫,一般只有三個多月時間,而且氣溫較低,即使是盛夏季節,最高氣溫也不過10℃左右。

由於相當海拔較高,加之地域遼闊,這裡的山峰顯得並不險峻,比較平緩。有的山峰很象米帶筆下的五嶺,渾圓粗獷,有的山峰遠看名勝山,近看象川,山嶺之間猶如平原一般廣袤平坦。我國古代稱該山為「崑山」,又稱「崑崙丘」或「小崑崙」。

  著名古籍《山海經》曾有記載:「崑崙山在西北,河水出其東北隅」。「出其東北隅,實惟河源」。可見從我國遠古時代,人們就已認定巴顏喀拉山為黃河的發源地。巴顏喀拉山是青海境內一座有名的大山。雖地勢高寒,氣候覆雜,但雨量充沛,是青海南部重要的草原牧場。這裡盛產被人們稱之為"高原之舟"的犛牛和舉世聞名的藏系綿羊,故有「犛牛的故鄉」之稱。

  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張馳)

相關焦點

  • 巴顏喀拉山
    剛開始我想以《天邊的巴顏喀拉》命名此短文,後來想想「天邊」這個詞雖然比較洋氣,但是出現的頻率總是太高,所以最後還是定名為《巴顏喀拉山》,因為在我心中她是故鄉的方向,是心中一座最美的山。無疑巴顏喀拉山是中華祖山崑崙山的重要山脈,他和黃河有關,和格薩爾王的故事有關,其主峰海拔高度是 4484 米, 是青海省玉樹州與果洛州和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的分水嶺。
  • 讀《巴顏喀拉山的孩子》有感
    《巴顏喀拉山的孩子》這本書裡不僅僅有無邊的草原,更有主人公喜饒對這片草原的愛,對家人的愛,對動物的愛。
  • 巴顏喀拉山!很好的一個景點,很好很好!真是美極了!
    巴顏喀拉山太美了,好一幅美麗的風景圖! 讓人陶醉其中,值得觀看! 真是美極了!巴顏喀拉山太美了,好一幅美麗的風景圖! 給人刻下一生難忘的印記! 風景真好!巴顏喀拉山太美了,好一幅美麗的風景圖! 一片獨特、美麗的風景! 值得觀看!
  • 巴顏喀拉山:一念成仙,一念成魔
    如果人間有仙境,那一定是在巴顏喀拉山!如果人間有魔界,那一定是在巴顏喀拉山!因為,巴顏喀拉山有年寶玉則和蓮寶葉則啊!年保玉則是「神的後花園」,蓮寶葉則是奇峰爭秀的博物館,年保玉則和蓮寶葉則是巴顏喀拉山最美的兩張明信片!
  • 發現杜立巴石碟的巴顏喀拉山,到底有多美!
    在青海,有很多常年覆蓋著積雪的山脈,而巴顏喀拉山,則是其中一座。其實在青海,類似巴顏喀拉山這樣的山脈有很多,比如大名鼎鼎的崑崙山脈,不過巴顏喀拉山一直受人關注的原因是,黃河正是發源於此。
  • 黨正榮:巴顏喀拉山上的公路衛士
    黃河與長江河源段的分水嶺——雄奇的巴顏喀拉山是多少人嚮往之地,而近5000米的海拔,稀薄的空氣、終年的寒冷,令人望而卻步。而這裡,卻是黃河沿公路路政執法大隊副隊長黨正榮每天工作的必經之地。國道1周巡邏1次,高速2天巡邏一次,而無論是國道還是高速,海拔4829米的巴顏喀拉山都是必經之地。
  • 巴顏喀拉山:長江黃河的分水嶺
    巴顏喀拉山位於青海省中部偏南。舊稱巴顏喀喇山,蒙古語意為「富饒的青色的山」。它是龐大的崑崙山脈南支的一部分,走向為西北--東南,向西為可可西裡山脈,向東與四川的岷山、邛崍山相望。  巴顏喀拉山脈是青海省境內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主峰位於瑪多縣西南、巴顏喀拉山口西北,藏語名為勒那冬日,海拔5266米。
  • 巴顏喀拉山神秘的外星石蝶,外星人一萬年前已經探測過這裡?
    探索外星人的存在是我們現在科學家研究宇宙太空一個重要的方面,而且很多人科學家都堅信在宇宙之中肯定存在著外星人,並且這些外星人的科學技術肯定要比我們現在人類發達得多,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依然沒有發現任何外星人的蹤跡,除了在宇宙太空之中尋找外星人的存在之外,其實現在科學家越來越將探索的目光放到了地球之上,在全球範圍內很多不同的區域都曾經有目擊者報導,說是看到了神秘的飛行物,我們統稱為UFO,在咱們國家巴顏喀拉山也是有生命的外星飛碟出現過
  • 巴顏喀拉山最高峰--年寶玉則登山報告 [組圖]
    年保玉則是巴顏喀拉山的最高峰,它坐落在巴顏喀拉山脈東段,,由無數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長40公裡,寬25公裡,主峰海拔5369米。位於東經l01.1度,北緯33.3度,距久治縣城60公裡。     年保玉則的頂部由3個常年積雪的山頭組成,山體則由好幾條山脊和相應的峽谷組成,俯隘而視,形似花瓣。
  • 夏日天堂,奇異的冰川世界巴顏喀拉山 富饒的青色山峰
    但在習慣上都把海拔5266米的勒納冬,稱為巴顏喀拉山主峰。年保玉則和仙女湖巴顏喀拉山空氣稀薄,氣候酷寒,一年之中有八九個月的時間飛雪不斷,冬季最低溫度可達零下35C左右。這裡的氣候並不算好,但是由於山區的永久凍土,雨季雨量充沛,加上地表排水不暢,便形成了以溼生植物佔優勢的沼澤草甸。在排水良好的谷地和低緩坡地,則生長著以草本植物佔優勢的高原草甸,植物種類豐富,牧草營養成分很高,適合各類高原牲畜生存。在巴顏喀拉山山麓還生長著許多有千百年樹齡的雲杉、松柏。山坡上有蟲草、貝母、大黃等名貴藥材。
  • 巴顏喀拉山南麓山地紅外相機監測發現金錢豹
    省林科院承擔的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調查巴顏喀拉山南麓山地地理單元紅外相機監測發現金錢豹。
  • 氣候變化與高原凍土退化
    多年凍土不僅是古氣候、古環境變化的重要信息載體,也是氣候及環境變化的靈敏指示器,氣候變化將引起凍土地區環境和凍土工程特性的顯著變化,這一點正在被冰凍圈監測和近年來青藏公路沿線凍土變化的諸多研究結果所證實。
  • 巴顏喀拉山麓尋熊記
    阿昂的帳篷在巴顏喀拉山腳下,帳篷的西面緊挨著一條河,村民叫這條河為冰龍河,河的西面是勒那山,一座矮矮的山崗,阿昂帳篷的斜對面、冰龍河的對岸,還住著兩戶牧民。帳篷的旁邊,放著兩條牛腿凍肉,呈黑紅色。帳篷的稜角處和後面,有棕熊爪子的抓痕,布質的帳篷從中間到底部,被抓成了一條一條的碎布塊。
  • 巴顏喀拉山下的「亮堂」生活
    採訪手記留下來 謀發展達日縣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巴顏喀拉山橫貫全境,一年之中無明顯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別。1992年被確定為省定貧困縣,1994年確定為國定貧困縣,2002年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持縣,2017年被列入深度貧困縣。
  • 我的祖國之自然地理:季風氣候顯著,地形類型多樣,大江向東奔流
    今天,我們從地理的角度來聊一聊我的祖國,通過有限的篇幅,先來了解下祖國的地形、氣候、河流、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狀況。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擁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所有三種季風氣候。
  • 中國唯一一條縱穿滇藏青的多氣候帶景觀大道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道路縱橫交錯,其中有一條國道同時擁有熱帶、亞熱帶、高山溫帶、高山寒帶垂直氣候帶,這樣的一條特殊的多氣候帶道路,在世界上都很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