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還有許多美景「養在深山人未識」,比如位於青海省久治縣索呼日麻鄉、白玉鄉境內的「年保玉則」。

巴顏喀拉山舊稱巴顏喀喇山,位於青海省中部偏南,在黃河源頭與通天河之間,屬於崑崙山脈中支東端。蒙古語意為「富饒的青色的山」,藏語叫「職權瑪尼木佔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山脈總體呈北西西一南東東走向, 西北在崑崙山口之南的不凍泉附近與東崑崙山相接,東南出青海與岷山及邛崍山過渡。在青海境內延伸750千米,寬100~ 150千米。
巴顏喀拉山脈位於青南高原上,高原面海拔4500米左右,山峰高度海拔多在5000米左右。整個山峰沒有明顯的主山脊線,多為斷續展布的小起伏的高山或高海拔的丘陵。自西而東5200米以上的山峰有:扎日尕那、熱合扎茶達、貢果亞隴崗、哈格扎瑪、雅拉達澤、 尼日扎姆那九、若亞那足、巴窩達則、勒納冬則、窩格若熱娘雜日、贊布雜日、年保玉則等。其中最高峰為年保玉則,海拔5369米,上有小面積的現代冰川。但在習慣上都把海拔5266米的勒納冬,稱為巴顏喀拉山主峰。

巴顏喀拉山空氣稀薄,氣候酷寒,一年之中有八九個月的時間飛雪不斷,冬季最低溫度可達零下35C左右。 不過,凡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峰都是終年積雪,處處冰河懸垂。溫曖季節比較短暫,僅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即便是在盛夏時節溫度也不過10C。
這裡的氣候並不算好,但是由於山區的永久凍土,雨季雨量充沛,加上地表排水不暢,便形成了以溼生植物佔優勢的沼澤草甸。在排水良好的谷地和低緩坡地,則生長著以草本植物佔優勢的高原草甸,植物種類豐富,牧草營養成分很高,適合各類高原牲畜生存。在巴顏喀拉山山麓還生長著許多有千百年樹齡的雲杉、松柏。山坡上有蟲草、貝母、大黃等名貴藥材。山腳下,野驢、野犛牛、藏羚羊、巖羊、白唇鹿黑熊等珍貴動物成群出沒於森林草原之中;在湖內,則有高原上特有的魚類20多種。

巴顏喀拉山脈的最高峰年保玉則又名果洛山,地處久治縣城西南45千米處。它南連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鄰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自西向東綿延40多千米,寬25千米。年保玉則平均海拔4800米,是青海省境內最重要的關鍵性物種分布區域之一和最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區域之」,在青藏高原地區極具代表性,2005年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年保玉則山下,冰雪融水形成眾多湖泊。除了眾所周知的仙女湖、妖女湖外,還有日尕瑪措、瑪爾雜湖、瑪日當湖等。星羅棋布的小海子,則有300多個。

在這裡,形成了以冰川景觀和高原湖泊為代表的高原溼地生態系統,棲息著各種珍稀物種。在年保玉則國家地質公園裡,國家級一、二類保護動物多達二十幾種。麝、馬鹿、白唇鹿、棕熊、水獺、旱獺、雪豹、猞猁、巖羊、黃羊、雪雞、黑頸鶴、丹頂鶴常出沒於林海雪地中,野鴨、斑頭鷗、禿鷲常嬉戲於藍天碧水間。這裡又是植物的王國,野生植物多達450種,冬蟲夏草、川貝、佛手參、雪蓮、紅景天等因其藥用價值高、品質地道純正而馳名中外。在格桑花、密枝杜鵑花競相開放的五月,大山四周的牧人們攜家帶口,來到神山腳下,煨桑祈福。
年保玉則被譽為高原冰川發育的「萬卷書」。65萬年以來,緻密堅硬的年保玉則山地,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冰川消融以及冰蝕作用,演化成了眾多的峭壁石崖、峰林穀梁等冰蝕地貌景觀。
冰川類型比較齊全,冰川面積以平頂冰川為主,約佔冰川總面積的70%。

年保玉則是果洛諸部落的發樣地,因而備受尊崇。年保玉則山上終年不化的冰體壯觀、雄偉,與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巖結合,尤顯雄奇、神秘。
有雪峰,有湖泊,有藍天,有白雲,有彩林,有秋草,有犛牛……幾乎所有美的元素都集中於此。還有沒有被堵車敗壞的心境——自駕幾千裡,景區也沒啥遊人。這樣的風光簡直就是上天給人的「私人訂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