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輝瑞、國藥、阿斯利康......在全球抗疫形勢依舊嚴峻的當下,打疫苗無疑是各國防疫當局關注的要點,而對全球大部分國家來說,相比於需要具備綜合國力做支撐的自主研發,買疫苗顯然更切實可行。
只是,買疫苗並不單純是個科學問題。1月13日,奈及利亞《先鋒報》報導稱,考慮到自身經濟實力和儲運條件,大部分非洲國家都在關注中國和俄羅斯的疫苗。
報導稱,世界衛生組織希望各製藥公司能利用它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共同進行的COVAX(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項目向不發達國家分發疫苗。目前,該項目已經和92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達成協議,這當中一半以上都是非洲國家,其首批疫苗將在本月底發放。
但財經網站「石英」的報導顯示,COVAX的第一批疫苗僅能涵蓋受援國3%的人口,遠遠落後於藉助疫苗建立群體免疫所需要的數字(50%-70%),所以非洲國家必須自己想辦法。
雪上加霜的是,報導認為非洲似乎並不是製藥公司優先考慮的地區。因為莫德納和阿斯利康還沒有向非洲分配疫苗,輝瑞也僅僅提出了一項在今年3-12月向非洲提供5000萬劑疫苗的計劃。
《先鋒報》稱,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本國民眾儘早打上疫苗,大多數非洲國家都在關注中國和俄羅斯的疫苗,更便宜且更容易儲運。
目前,非洲大部分國家還沒有決定好用哪家的疫苗。
東非島國塞席爾在1月10日成為第一個使用中國疫苗的非洲國家,他們使用的是由阿聯贈與的國藥疫苗。
塞席爾總統接種國藥疫苗,圖自塞席爾政府網站
北非國家摩洛哥和埃及則是中國籤訂了國藥疫苗的購買協議,剛果民主共和國(金)和波札那也在就購買國藥疫苗進行談判。
肯亞已經購買了2400萬劑阿斯利康研發的新冠疫苗,幾內亞選擇的是俄羅斯研發的「衛星-X」疫苗,南非則選擇同包括中國、俄羅斯、阿斯利康在內的多方同時商談疫苗購買事宜,另一個非洲大國奈及利亞同樣選擇了多方下注。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獲得足夠的疫苗對非洲來說是一項財政挑戰,因為只有少數國家有充足的計劃為疫苗接種計劃提供資金。
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國際和比較政治中心研究員扎洪茲認為:南半球國家對新冠狀病毒疫苗的爭奪和分發早已成為地緣政治問題,由於西方國家政府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搶購所有可用的疫苗,提供一種負擔得起且不構成難以克服的後勤挑戰的疫苗,已不僅僅是一個人道主義問題。
肯亞《星報》也在1月5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目前面市的新冠疫苗所需的冷鏈物流條件讓非洲大陸難以企及,批判西方國家搶購併囤積疫苗,不考慮非洲等不發達地區的需求。文章認為非洲國家應尋找在價格、功效和存儲物流條件上均符合本地情況的疫苗,比如中國的一些新冠疫苗有希望滿足非洲的期望。
1月1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0日在結束訪問非洲五國之際接受媒體採訪。他表示,當前第二波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方願同有需要的非洲國家開展疫苗合作,提高疫苗在非洲的可及行和可負擔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