潟湖是海灣被泥沙堆積封閉形成的湖泊。
沿岸流會把泥沙帶到海灣的突出部位,流速減慢堆積下來,就成沙嘴。
沙嘴逐漸發展,便成為窄而長的沙堤,最終隔出一個潟湖。
這是土庫曼斯坦的Garabogazköl潟湖。
1980年沙堤徹底封閉後逐漸乾涸了,後來又被海水衝開重新形成潟湖。
漢語中,「潟」是被海水浸漬的土地。
英文lagoon來源於義大利語,指的是威尼斯附近的水域。
威尼斯就是一個修建在潟湖上的城市。
曾經不可一世的商業帝國,現在被遊客擠得水洩不通,一下火車狗都以為到麗江了。
潟湖海岸很常見,一般出現在坡度平緩的砂質海岸上,佔世界海岸線13%。
有的潟湖和外海有通道連接,這是德國北部的潟湖國家公園。
有的潟湖和外海基本隔絕,比如澳大利亞西部的希利爾湖。
嗯,是個小粉紅,粉紅湖世界各地都有,顏色源於一種特殊藻類。
如果沒有淡水注入,或者蒸發量大,潟湖水鹽度會非常高。
當鹽度到達5%~5.5%時,就沒有生物能活著了,增加到6%-7%時,巖鹽就開始沉積了(海水鹽度3.5%)。
烏克蘭的西瓦什湖鹽度極高,夏天會有惡臭,也被叫作腐海。
但如果潟湖遠離海洋,不斷有淡水注入就會變成淡水湖,比如中國杭州西湖。
有了西湖的杭州,誰來了都不想走,把多少中國帝王的宏圖大業給耽誤了。
因為外側有沙洲作為防波堤,潟湖內部一般風平浪靜,可以改建為人工港口。
臺灣第一大港——高雄港就是潟湖改建的,也見證了臺灣經濟的騰飛。
潟湖還是野生動物俱樂部,這是南非聖露西亞湖,這裡動物都是大自然頂級殺手。
還有墨西哥粉紅湖裡的火烈鳥,她們應該是動物界的長腿辣妹吧?
潟湖也是鄰近漁民的天然養殖場,這是臺灣臺南附近的七股潟湖。
一眼望去都是海鮮養殖。
當地特產是蚵仔面線。
沒辦法,把世間萬物秒變美食就是恆久的中國魅力。
參考文獻:
楊景春,地貌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穎等,海岸地貌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