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套萬方級工業側線裝置通過標定

2020-11-23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在山西潞安集團煤制油基地建成的世界首套甲烷二氧化碳自熱重整制合成氣萬方級工業化側線裝置,上周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標定。截至發稿時,該裝置已穩定運行1000小時以上,日產低H2/CO摩爾比產品氣高達20多萬立方米,日轉化利用二氧化碳60噸。

 

  標定專家認為,該技術成功開發了性能優越的高效納米鎳基催化劑和專用反應器,優化了工藝系統,建成了世界首套1萬立方米/時規模的甲烷二氧化碳自熱重整制合成氣工業側線裝置並穩定運行,實現了二氧化碳的高效資源化利用以及產品氣H2/CO比例的靈活可調,建議儘快開展工業化應用推廣。

 

  據介紹,該技術由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荷蘭殼牌石油工業公司聯合開發。在前期試運行和系統優化的基礎上,6月21日,其工業化側線裝置啟動全系統運行,並於7月10日實現滿負荷生產。

 

  上海高等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孫予罕表示,該技術不僅為富含二氧化碳的天然氣規模化利用奠定了基礎,還將有助於山西煤化工產業的低碳化發展。將二氧化碳與甲烷作為碳源,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合成氣H2/CO,這一過程稱之為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或者乾重整。相較傳統的甲烷蒸汽重整,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幾乎不消耗水,而是大量利用二氧化碳,降低能耗的同時緩解溫室氣體減排壓力,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

 

  然而,該反應過程特別容易積碳,抗積碳催化劑和專用反應器被公認為此類技術實現工業化的核心難題,國內外相關研發因此尚未達到工業側線或示範規模。據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院張軍博士介紹,課題組在催化劑抗積碳穩定性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研製的催化劑在模擬工況下穩定運行5000小時以上。課題組還完成了催化劑研製和反應器模擬研究以及百噸級催化劑的工程放大和生產。在此基礎上,該技術可以拓展至水蒸氣重整和多重整應用,實現合成氣H2/CO比例(0.7~2.0)的靈活調變。因此,該技術適用於常規或非常規天然氣(如富含二氧化碳的海上天然氣、頁巖氣)的轉化利用,也適用於煤化工和冶金行業弛放氣的利用。

 

  該研究工作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中科院戰略先導———煤專項、國家科技支撐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目前,合作三方正在進行該技術的商業評估。(記者李曉巖通訊員趙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2020年11月13-14日,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範」項目在內蒙鄂爾多斯杭錦旗現場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是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 神華煤制油包頭碳四綜合利用項目低碳混合醇工業側線裝置開工
    11月27日,神華煤制油包頭碳四綜合利用項目低碳混合醇工業側線裝置正式破土動工,標誌著該裝置全面進入基礎施工階段。   該裝置基礎形式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一期醇合成、醇分離部分共有管架基礎44個,管廊基礎22個,基礎埋深2.1米,基底用級配碎石換填1米,鋼筋15t,土方6000m³。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焦爐煙氣脫硝工業側線試驗成功—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劉曉倩)近日,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所研究員唐志誠團隊自主研發的低溫脫硝催化劑在河北中煤旭陽焦化有限公司成功進行了7000標立方米每小時的工業側線試驗
  • 揚子石化一氧化碳裝置側線試驗項目環評審批公示
    2020年3月18日,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擬對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氧化碳裝置側線試驗項目作出審批意見的公示。項目名稱: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氧化碳裝置側線試驗項目建設地點:揚子石化公司芳烴廠芳烴聯合裝置東側,現有一氧化碳裝置區空地內建設單位: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環評機構: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
  • 全球首套萬噸級杜仲橡膠生產裝置在青島投產
    資料圖:異戊橡膠工業化生產裝置。橡膠屬於戰略資源,廣泛應用於國防、工業等。本報訊(記者廖洋通訊員吳靜)記者從青島科技大學獲悉,全球首套萬噸級反式異戊膠(TPI)工業化生產裝置日前在青島投產。該裝置填補了世界反式異戊膠萬噸級工業化生產裝置的空白,為綠色輪胎提供了新型優質原材料。該裝置由青島第派新材有限公司採用青島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新工藝建設投產,並生產出合格的反式異戊膠產品。據介紹,反式異戊膠又稱合成杜仲膠,兼具橡膠與塑料的特性。
  • 國際首套高參數超臨界水化學腐蝕實驗裝置出廠
    日前,國際首套高參數超臨界水化學腐蝕實驗裝置完成出廠驗收。該驗收由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檢查組完成,檢驗結果表明裝置的各項運行指標穩定,性能參數達到了設計要求。
  • 壓力分布傳感器標定測量裝置的原理及設計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壓力分布傳感器標定測量裝置。 內容說明 本發明涉及壓力分布傳感器測量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壓力分布傳感器標定測量裝置。 發明背景 壓力分布傳感器是由多個壓力傳感器通過陣列排布或其他排布方式分布在聚氨酯薄膜上組成的,現有的壓力分布傳感器標定方法繼承單維力/壓力傳感器的標定方法,單個傳感器點分別標定記錄數據。
  • 千噸級煤基合成氣制低碳醇工業側線試驗完成—新聞—科學網
    低碳醇合成獨闢新路徑
  • 路亞釣法---魚的側線器官
    魚的側線器官  魚和水生的兩棲動物接受外界水流壓力、低頻振動、溫度變化等刺激的感受裝置。
  • 全球首套單原子催化劑正丙醇裝置投產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張婉青)9月8日,寰球上海公司收到寧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發來的喜報,祝賀公司設計的5萬噸/年乙烯多相氫甲醯化及其加氫制正丙醇工業裝置全流程一次開車成功,生產的丙醛和正丙醇產品合格,各項產品性能參數達到或優於設計指標,標誌著全球首套採用單原子催化劑的乙烯多相氫甲醯化工業化生產裝置成功投產
  • 首套順酐法BDO/THF裝置應用成功
    2501次閱讀 作者:孟朝紅 姜波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09年07月07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6月30日,國內首套以順酐和氫氣為原料生產
  • 銅基催化乙炔法合成氯乙烯的萬噸級工業試驗通過鑑定
    銅基催化乙炔法合成氯乙烯的萬噸級工業試驗通過鑑定 2019-12-04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全球首套萬噸級杜仲膠裝置在青投產 做長壽輪胎
    記者從青島科技大學獲悉,全球首套萬噸級反式異戊膠(tpi)工業化生產裝置日前在青島投產。該裝置填補了世界反式異戊膠萬噸級工業化生產裝置的空白,為綠色輪胎提供了新型優質原材料。    該裝置由青島第派新材有限公司採用青島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新工藝建設投產,並生產出合格的反式異戊膠產品。
  • 世界首套柔性勵磁系統在溫州成功投運
    世界首套柔性勵磁系統在溫州成功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3
  • 「中央媒體看甘肅」首套國產碳離子治療裝置的自主創新路
    97件專利打破高端醫療器械國際壟斷——首套國產碳離子治療裝置的自主創新路「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走出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示範到產業化應用的全產業鏈自主創新之路,打破了高端醫療器械的國際壟斷。」近日,在甘肅省科學技術獎答辯現場,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肖國青介紹了首套國產重離子治療裝置的應用情況。自上世紀60年代建設1.7米回旋加速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以其能量和規模享譽物理界,從精確稱重原子核、合成新核素、農作物育種、輻照材料改性,到成功研發碳離子治癌裝置,重離子加速器的應用可謂「柱天踏地」。目前,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已投入臨床治療,並成功推廣5套裝置。
  • 探秘世界首套純水液壓支架
    2018年12月8日,神東錦界煤礦綜採工作面全世界首套純水液壓支架,經過近4個月的工業性試驗,宣布試用成功並正式投用。純水液壓支架以純水介質替代傳統乳化液,成功解決了井下開採汙染難題,填補了國內外綜採工作面液壓支架使用純水介質的空白,成為國家能源集團貫徹落實十九大提出的「綠色發展、清潔生產」理念的重大實踐。科技創新中的中國製造,再次令世界煤炭行業為之矚目。
  • 首套順酐法四氫呋喃裝置投產在即
    首套順酐法四氫呋喃裝置投產在即 3076次閱讀 作者:孟朝紅   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