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甘肅」首套國產碳離子治療裝置的自主創新路

2020-12-08 每日甘肅網

97件專利打破高端醫療器械國際壟斷

——首套國產碳離子治療裝置的自主創新路

「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走出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示範到產業化應用的全產業鏈自主創新之路,打破了高端醫療器械的國際壟斷。」近日,在甘肅省科學技術獎答辯現場,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肖國青介紹了首套國產重離子治療裝置的應用情況。

自上世紀60年代建設1.7米回旋加速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以其能量和規模享譽物理界,從精確稱重原子核、合成新核素、農作物育種、輻照材料改性,到成功研發碳離子治癌裝置,重離子加速器的應用可謂「柱天踏地」。目前,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已投入臨床治療,並成功推廣5套裝置。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27年執著博弈

自1993年起,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利用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引出的碳離子束,啟動了重離子束治療生物學基礎和臨床前期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介紹,研究聚焦碳離子放射治療技術和治療機理驗證,並形成治療計劃。

2006年至2013年,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進行了213例臨床前期試驗,證明了治療安全性和有效性。2015年,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示範裝置在甘肅武威市建成,並成功引出碳離子束,部件國產化率90%。2019年10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碳離子治療系統」獲批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實現了大型加速器從科研裝置到醫療器械的跨越。」肖國青說。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70%癌症患者獲生機

「50%—70%的惡性腫瘤需要接受放射治療。」肖國青說,碳離子是目前精準、高效和安全的放射治療方法。今年3月,首套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在甘肅武威腫瘤醫院正式用於臨床治療。

「碳離子治療系統特別適合於不宜手術、對常規射線不敏感、常規射線治療後復發的部分實體腫瘤治療。」武威腫瘤醫院院長葉延程透露,已有2000餘名腫瘤患者預約治療。

「臨床試驗表明,體表腫瘤患者3年局部控制率達到70%、大部分病人3年存活率達到或超過70%;體內腫瘤3年局部控制率62%、存活率70%。」肖國青介紹說。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97件專利突破封鎖

「儘管起步晚於國際近20年,但核心束流強度和品質等技術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突破了國際技術封鎖,研發的『迴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醫用裝置,周長居世界同類裝置最短。」肖國青介紹,裝置攻克了高可靠、高穩定、高精確度小型化醫用加速器核心關鍵技術,授權國際國內專利97件。

偏心剝離注入、生物視聽反饋患者呼吸引導、基於微型脊形過濾器的重離子組合照射治療等一批首創技術將治療推向微納尺度,自主完成的軟體解決方案,進入商業臨床運行。「提高治療效率4倍左右、治療精度10倍左右,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體正常組織。」肖國青說。

「醫用裝置包括電氣連接設備1303臺,涉及3個國家標準,檢測工作量巨大。」肖國青介紹,示範裝置註冊檢測報告有7000多頁,為我國同類醫療器械確立了標準。

面向經濟主戰場,1000億產業鏈初養成

「國際上重離子治療裝置建成和在建19套,單套裝置全生命周期產業價值近100億元。」談及產業布局,肖國青非常自信,未來10年內碳離子治療系統市場需求遠超過10套,將形成千億級新興產業鏈。

在河西武威,武威重離子中心「金剛離子」命名標識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完成註冊;在蘭州新區,總投資8億元的重離子應用技術及裝備製造產業落地,一期工程即將竣工,作為高端醫療裝備、大科學工程的國之重器為甘肅鐫刻了專屬創新印記。

「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是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典範。」甘肅省科技廳廳長張世榮表示,圍繞產業振興和產品產出部署創新鏈,推進醫用碳離子成果轉化示範基地、裝備產業化生產基地、運維人員培訓基地、檢驗檢測基地建設。(張文麗 杜英)

相關焦點

  • 面對美國、德國邀請,他毅然回國,成功研製治癌裝置,打破國外壟斷!
    原來,當時近代物理所正在研製重離子加速器治癌裝置。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中國成為世界上繼日本、德國、美國之後第4個掌握重離子治癌技術的國家。這臺安裝於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是國內首臺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註冊的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它的上市,將為中國部分難治腫瘤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酒泉:烈焰淬火鑄新「藍」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酒泉:烈焰淬火鑄新「藍」 甘肅日報客戶端每日甘肅網微信
  • 華能自主研發我國首套相變型碳捕集裝置成功投運
    華能自主研發我國首套相變型碳捕集裝置成功投運 來源:中國華能 2020-11-30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慶城縣 中藥材產業帶動200多戶村民增收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慶城縣 中藥材產業帶動200多戶村民增收 甘肅日報客戶端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建農產品農藥殘留基礎資料庫 「源頭監管...
    (資料圖)蘭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供圖中新網蘭州11月25日電 (記者 劉薛梅)甘肅是高原夏菜和中藥材重要產區,要擴大出口範圍,還需要溯源到底,加強基層農藥殘留檢測能力,在監管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重點解決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等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24日表示。
  • 2019甘肅創新驅動答卷:科技創新 跑出「加速度」
    (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周斌全  國內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碳離子治療系統獲批註冊上市、510所新型離子電推進系統搭載實踐二十號成功在軌驗證;趙紅衛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記增、石峰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剛剛過去的一年,對甘肅科技來說是豐收的一年,一系列具有顯示度的科技成果落地開花,一批科技人才在各自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引領甘肅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
  • 首套國產10萬空分機組開車成功
    5月22日獲悉,由沈鼓集團研製的我國首套國產10萬空分裝置壓縮機組在中國神華集團寧夏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現場一次開車成功,標誌著10萬空分裝置第一次用上了「中國芯」。
  • 國內首套自主開發PO/TBA技術工業化試驗圓滿完成!
    這是國內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O/TBA技術,對於打破國際化工巨頭技術壟斷具有裡程碑意義。  作為C3C4綜合利用項目的核心裝置,其工藝是濱化集團與清華工研院合作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共氧化法環氧丙烷技術。
  • 治療費用...
    一個月前,我國第一臺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分部誕生。這個裝備採用的療法在國際上被稱為BNCT,是目前最先進的癌症治療手段之一。1癌症患者迎來「第五療法」效果超過靶向和免疫療法!BNCT實驗裝置BNCT被譽為繼化療、放療、靶向療法、免疫療法後的「第五療法」。
  • 「降維攻擊」,網際網路創新的「三體」法則
    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最早出現了「降維攻擊」一詞,因其概念與網際網路行業的某些商業競爭實踐異曲同工,所以也時常被大家拿來形容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顛覆型創新。
  • 瞄準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普瑞金生物」完成1.4億元B輪融資
    「普瑞金生物」董事長兼CEO慄紅建表示,本輪融資將助力公司正在開展的多項新藥臨床試驗,同時也將迅速豐富產品管線,推進我們包括歐洲、美國在內的國際化布局,儘早實現產品上市。「普瑞金生物」是一家全球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藥物研發企業,可以為CAR-T領域的客戶提供質粒、重組慢病毒、CAR-T以及質量研究和管理體系等CMO/CDMO服務。公司產品管線包括TCR-T、CAR-T、幹細胞等多個領域產品。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2020年11月13-14日,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範」項目在內蒙鄂爾多斯杭錦旗現場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是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隴南:蘭渝線上跑出「加速度」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隴南大地,和往常一樣,隴南西橋路工區工長孔令傑帶著工友們開始了對白龍江3號特大橋的檢查和維護。「確保蘭渝線上的重點橋隧設備安全暢通,讓蘭渝鐵路更好發揮『黃金大通道』作用,是我們作為一名鐵路職工的職責和驕傲。」孔令傑說。
  • 科技創新點亮美好生活 質子治療預計明年用於患者
    在合肥採訪的 1 天半時間裡,數十家中央以及省市主流媒體以多角度、多形式記錄合肥的巨大變化、百姓的幸福體驗。其中,科技給這座城市帶來的變化,最讓大家印象深刻。【震撼】採訪團在肥感受創新之城的硬核魅力作為全國第一家以 " 創新 " 為主題的場館,位於巢湖岸邊的安徽創新館讓採訪團一行印象深刻。在這裡,大家看到了誕生在安徽的中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第一臺窗式空調,也看到世界第一臺 VCD、第一臺全超導核聚變裝置。
  • 國內首套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在銀河麒麟平臺成功投運
    2020年中國火電歷史翻開的新一頁上,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助力其投運的麒麟軟體功不可沒,也將載入史冊。自主安全DCS 投運標誌中國電力技術實現了新突破,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縮影。
  • 【中央媒體看甘肅】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中央媒體看甘肅】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2020-12-2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國首套自主研發的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成功驗收
    1月8日上午,佰利天控制設備(北京)有限公司與山西晉南鋼鐵集團公司在北京聯合召開「我國首套自主研發的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驗收成功」新聞發布會。該裝置由佰利天公司研發,自2019年11月在晉南鋼鐵集團首次運行以來,已連續安全平穩運行近一個半月,「高爐煤氣精脫硫系統」各項運營數值均符合國家標準,標誌著鋼鐵行業高爐煤氣脫硫淨化難題應對取得重大突破,填補行業空白。佰利天控制設備(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映紅在介紹煤氣精脫硫項目研發過程時表示,打好藍天保衛戰,離不開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