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時候發現人和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最後無法跨越的?

2020-12-06 就叫米勒也行

1、學校與學校的差距,其實都在人身上

那年大三,看著學長學姐辛苦找工作,我不甘心,不想自己畢業的時候如此被挑挑揀揀,做這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可是,憑什麼好的工作要選擇我呢?

想不通這個問題,於是我選擇了考研,從市重點一本去了985。

入學第一年,看著師兄師姐們找工作,雖然也很努力,也很辛苦,但感覺很有奔頭,很有衝勁,我感覺,自己的選擇可能是對的。

後來,我發現:學校與學校的差距,其實都在人身上。

以前有講座,如果沒有學分的獎勵,很多人都懶得動;

寢室裡賴床、翹課的不在少數;

每天討論最多的話題,只要不是學習,什麼都行。

後來,講座成了較量能力的場所,分享人講的再好,下面都有人能提出質疑或討論的問題;

寢室變成了「旅館」,熄燈以外的時間,很少全員。

當時,我的一個高中同學,也考入了中山大學,讀化學博士(碩博連讀,我們直接叫她女博士了),她說:每天7點準時到實驗室,同學見面,問的都是「論文做完了嗎"。

所以,人和人的區別在哪?

我想就是採銅老師在《精進》中提到的:

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如果可以,一定更要努力,讓自己在儘可能的條件中,上一所更好的大學。

2、學歷或許是能力的底線

後來進入職場,我以為學歷的作用——敲門磚,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但是,也不是。

學校,給你的不僅僅是學歷,而是你能力的底線。

網上有人討論:學歷和能力哪個更重要?

其實,我覺得這個兩者根本就不應該放在一起比較。因為「學歷」是能力的結果之一。

因為公司與高校的合作關係,我們每年會接收大量的實習生,數百號人來來去去,時間久了,基本從接觸的第一天,我們就能基本判斷:這個人能否留下來了。

舉個例子:

職場看重「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問題」,起碼要能夠「及時求助」和「及時反饋」。

一次簡單的會議,讓實習生去檢查一下設備和會議室的資料。

一類學生,直接就去了,按照他們以前的習慣,打開電腦、擺上椅子,細心一點的會收拾一下桌面;

還有一類學生,會問一聲: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嗎?然後根據提示去做準備,甚至還會提前開好空調,放上一壺水和一組杯子,做完之後回來跟你說一聲。

提前問一聲,這個動作看上去很簡單,但是非常重要,這意味著,他除了知道做事,還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事。

這樣的人,學東西會很快,基本靠「提點」,而不用手把手教。

於是他們也會很討人喜歡,這樣良性互動下來,想不進步都難。

這是實習期他們的表現,但是反過來推測一下,正所謂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你覺得,有這樣習慣的人,學習是不是也不會太差呢?

再舉個例子:守時。

如果有事,真的耽誤了,遲到了,一類人會說:沒辦法,路上真的堵車;或者「沒辦法,出門的時候突然怎樣怎樣了。」

但還有一類人,會在他預料到有遲到可能的時候,及時發出通知,說明特別情況,和可能會遲到的時間。甚至還會問一聲:我現在可以用手機,有沒有什麼是我現在可以做的?

對比一下,是不是覺得後者靠譜多了?

一個細節的背後,其實反映了很多,可以看出這個人是不是有全局思維,是不是有責任心,是不是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等等。

「遲到了」就是「沒有辦法」,那以後事情做砸了,是不是也都是「沒有辦法」呢?

3、你以為的高標準,也許只是及格線

以小見大,看的不是學歷也不是能力,而是這個人面對問題是的思考方式。

覺得「大家都不會,我不會是正常的」,或者「這事沒人跟我說,我不知道」,是一種非常被動的思維,社會不是學校,你也沒有給誰教學費。

很多人都說:越努力越幸運。

不是因為只有努力的人能夠得到幸運女神的垂青,而是這些努力的人,從來不滿足與自己現有的水平,他們之前前面還有更高的山,他們知道除了牛人,還有高人。

我非常喜歡一本書的書名,中文叫《從優秀到卓越》,英文名叫《From good to great》。

人與人差距從哪裡開始的?就是是這句話開始的。

在一開始,大部分人都是優秀的,但是你選擇了保持?或者降低?以便融於某個集體?還是選擇「變得卓越」,去和真正厲害的人比較,向他們靠攏?

《新東方精神》裡有一句話:

「你要用牛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的走到牛人當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間的距離。當你覺得自己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的時候,你才能成為了真正的牛人。」

不是下班讀了幾頁書就是上進;

不是打了幾天學習卡能力就提升了。

有句話說的挺扎心的:那些你以為的「高標準」,可能連別人的及格線都不到。

所以我勸你,努力進入大企業。步入社會了,更要跟著厲害的人,擠破頭也要搏一搏,

4、寫在最後

都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也可以說「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而結果的逐漸累積,就變了人與人的差距。

不要找藉口輕易放棄,也不要因為圖一時的安逸而放棄。只要有可能,上更好的學校,進更好的企業。

相關焦點

  • 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你會選擇和誰過一輩子?20年後,差距很明顯
    在評論下方,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和自己喜歡的人度過往後餘生,可還有一小部分人選擇了和喜歡自己的人相伴一生。 對此,有人就很不解,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到底區別在哪呢? 那個愛你的人,他也許沒有一個優點值得你去愛,可他的心卻裝著你,把你當成此生的唯一。你可以辜負他,但他卻不會辜負你。
  • 人和人的差異到底是什麼?
    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吳軍先生在這一節還專門講了愛因斯坦大腦失竊以及後來偷竊者將愛因斯坦大腦的切片交給全球科學家對進行全面研究的曲折故事,全球科學家全面研究後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在生理上可能和常人並沒有什麼不同。
  • 龍珠英雄:貝吉塔和孫悟空的差距越來越大,孫悟空已經接觸神之力
    孫悟空第一個遇到的女孩子是布爾瑪,冒險的時候也是布爾瑪陪著孫悟空,按照原本的劇情來走,孫悟空應該和布爾瑪在一起才對,但是在孫悟空小的時候,帶著琪琪坐筋鬥雲,琪琪說長大後孫悟空要娶她,然後結婚,那個時候孫悟空一位結婚是吃的,所以才答應,後來的一切大家都清楚了,琪琪嫁給了孫悟空,而貝吉塔和布爾瑪有了特南克斯,貝吉塔和孫悟空的差距越來越大,孫悟空已經接觸神之力。
  • 巴菲特告誡兒女:人之所以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主要就是因為這個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做過這樣的「白日夢」,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很有錢的大富豪那該多好!但其實真正做到了大富豪的人,真的少之又少,然而無論是誰,是有錢人還是普通人,我們對財富的渴望都是非常強烈的。股神」的巴菲特這樣告誡他的兒女們:之所以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主要就是因為思維和眼界!買煤的故事揭示窮富之別的本質有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天天幹活累得半死卻掙不來幾個錢。
  • 注重「結果導向」的人和注重「過程導向」的人有什麼區別?
    那些做不到的人,就無法跨越這中間的「認知鴻溝」,他們在開始的時候就認為目標很遠大,無法實現,在能與不能之間徘徊,最後陷入了「還是算了吧」,「就這樣吧」的狀態中。一旦涉及各種各樣的答案,可能方向辨別度就會降低,進入迷茫狀態,最後看大目標發現偏差感可能就會更高。過程導向型思考和結果導向型思考本質是圍繞要目標進行的,目標的驅動,當中的變量決定你要用哪種思維方式。
  • 有規律的健身習慣,和從來都不健身的人,差距究竟有多大?
    人們都說健身是青春的保鮮劑,可能在短時間之內看不出什麼,但是當你過個十年二十年之後,你就會發現,健身的人和不健身的人的區別真的很大。你知道經常健身和從不健身的人都有哪些差別嗎?一起來看看吧!
  • 當你無法改變別人的時候,我選擇了改變自己 對這句話我理解深刻
    我給所有的朋友分享一句話,這句話就是當你無法改變別人的時候,我選擇了改變自己。從一個粉絲都沒有,到現在這麼多啊。我無法改變別人對我的關注,我也無法改變別人打擊我,嘲笑我。反正我們做自媒體又不花錢,大家好好思考一下,說當我無法改變別人的時候,我改變了我自己,怎麼改變呢,我一天寫三篇不行,我三篇寫五天行吧,我堅持寫一年,我就給自己試一下吧。然後得到什麼,反正這個平臺又不花錢。我就當成寫日記了,人生得到一個記錄,說你去年做了啥我不知道看看這個記錄,你不是給任何人寫的。
  •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清華、北大與香港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排名:清華、北大與香港大學的差距越來越大!提起中國頂尖高校估計人們第一印象就是清華北大,如果你跟身邊人這樣講沒關係,但是如果別人問你那你就要告訴他們在中國最好的大學還有兩所,分別時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 如果能穿越時空,你願意回到什麼時候
    當講起穿越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有幻想自己也能穿越時空,回到古代或者回到未來、回到過去的某一個時間去做某一件事。但是你真的相信穿越嗎?如果真的能穿越你願意用哪一種方式穿越。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我想肯定很多人都知道,超過光速就可以超越時間進行時空穿越。電影超人中也講到:超人圍繞地球轉了很多圈後,改變了時間,穿越到另外一個時間段。但是超過光速只是一個理論,無法實現對光速的超越,也就不可能進行穿越。但是你相信平行宇宙的穿越嗎?平行宇宙是什麼?
  • 平等的世界你喜歡嗎?差距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對不起,別人不想努力,你不能為了自己來和別人拉開工資差距,職位差距,家庭差距等各種差距。換句話說要想要絕對的平等,那就要變為一個相同的人,但是如果這樣的話,那你和批量生產的機器人有什麼區別呢?這就是我為什麼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平等的原因了,因為人與人之間不可避免的就有各種差距,經濟差距,身體差距,職位差距等等一系列的差距。
  • 《歡樂頌》:為什麼五個女孩差距那麼大,最後卻成為了好朋友?
    住在歡樂頌22樓的五個女孩,差距太大了。 這種差距,最直接的表現是經濟實力。 對於三個租房住的女孩來說,歡樂頌小區裡的房子是踮起腳都夠不著的。 用關雎爾的原話說:「如果能在歡樂頌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簡直跟做夢一樣。」
  • 花唄「套路」被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逃離花唄,究竟什麼原因?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花唄額度越用越大,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逃離花唄,究竟什麼原因?難道花唄「套路」被發現了嗎?使用花唄的好處其實很多,其一,沒有錢也可以消費,額度很大,很多用戶都有上萬的額度。而且,只要在下個月的還款日按時還款,是沒有任何利息和服務費的。其二,經常使用花唄還可以提升芝麻信用分。
  • 榆林人,印度的南北差距為何這麼大?
    但即使知道了地理分界線,許多安徽人和江蘇人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算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同樣的,在印度,南北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02南北差距,肉眼可見如果你去過印度南方和北方的城市旅遊,或者在網上查過相關資料,那麼你一定會對印度有一個最直觀的印象:南富北貧。
  • 基尼係數:衡量貧富差距的關鍵指標!
    第一次直觀感受到貧富差距,是什麼時候?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般來說,處在同一個圈子裡的人很難讓你感受到巨大的貧富差距。當跳出了自己的圈子,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才會慢慢地感受到貧富差距。
  • 為啥宇宙如此之大,還未發現外星人?這3個原因無法跨越
    並且據科學家所說,宇宙無時無刻不在擴大,而它擴大的速度也是我們人類無法企及的。 那既然宇宙如此之大,大到我們無法想像,那為什麼人類至今還沒有發現外星人呢?人類雖然在航行方面不算出色,但是通過望遠鏡早已能檢測到上百億光年外的星系,但是均無發現外星生物。我們假設人類能夠實現技術跨越,打破相對論實現以光速航行,也需要花上上百億年的時間才能到達,而人類的壽命完全不支持這種航行。
  • 《天龍八部》中,南慕容復和北喬峰的武功差距,為何會越來越大?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和喬峰的武功一開始就差距很大,而沒有越來越大。認為慕容復和喬峰武功差距越來越大,可能是被「南慕容北喬峰」的江湖傳言所誤導。一、慕容復與喬峰的武功比較。1、慕容復和喬峰兩人未直接交手前,都與丁春秋有過一戰,從他倆與丁春秋的戰況,可以看出慕容復的武功實力一開始就遠不如喬峰。
  •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宋義最後那句話什麼意思
    《唐人街探案2》宋義最後那句話什麼意思?「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宋義最後對秦風說了那句話,他到底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秦風說宋義是Q也是殺死陳國富的兇手,但是宋義的反問更讓人震驚,「你是人是獸」?「當你凝望深淵」這句經典臺詞出自哪裡,今天我們就來獨家揭秘一下!
  • 地產人,為啥壓力越來越大?
    生存環境惡化 地產人壓力越來越大 去年,龍湖地產的創始人因為炮轟"公司不是家」上了新聞。 「龍湖從成立第一天起,反對『家』文化!我們的關係首先是工作關係!
  • 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一起夜聽,ID:yuedu58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很多時候,一段走到盡頭的感情,其實中間並沒有多大的紛爭,也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因為太累了;其實,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往往都是相處不累的
  • 為什麼你用耳機聽音樂的聲音越來越大?
    你有沒有發現你聽耳機或是聽喇叭的時候,有把音量越推越高的趨勢?如果有,請務必把音量調到你當初聽音樂的音量,慢慢去習慣,或是休息個幾天再回頭聽吧!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耳道式(入耳式, IEM)耳機越來越風行的原因,因為耳道式基本上有一定水平的隔音(isolation)效果。再加上近十年來的東西方流行樂對於低頻的要求越來越重,連帶著聽眾的耳朵尋求聽覺上刺激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也很可能是將音量拉高的主因之一,原理我們等下會做簡單的解釋。比較80~90年代的搖滾樂、流行樂跟2000年後的,就會發現音樂製作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