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告誡兒女:人之所以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主要就是因為這個

2020-12-04 情感鎖匙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做過這樣的「白日夢」,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很有錢的大富豪那該多好!但其實真正做到了大富豪的人,真的少之又少,然而無論是誰,是有錢人還是普通人,我們對財富的渴望都是非常強烈的。

大家都在想:如果能把那些有錢人的錢都給我,那就好了,我一定也能跟他們一樣!

那如果真的將富人的錢分一半給窮人,大家會怎麼樣呢?股神」的巴菲特這樣告誡他的兒女們:之所以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主要就是因為思維和眼界!

買煤的故事揭示窮富之別的本質

有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天天幹活累得半死卻掙不來幾個錢。 哭了半晌他突然開始埋怨道:「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麼富人天天悠閒自在,而窮人就應該天天吃苦受累?」

當上帝問他怎樣才算公平,窮人便說:「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如果富人還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上帝點頭道:「好吧!」

於是便把一個富人變成和窮人一樣,並把他們倆一同放在了一座煤山上,限他們一個月內將挖出來的煤賣掉。

窮人做慣了重活,他很快就挖好了一車煤,拉到集市上,賣了錢,然後為了犒勞自己一天的辛苦工作,給自己買了很多好吃的。富人之前沒幹過重活,所以一直到傍晚,他才勉強挖了一車煤,賣完了以後的錢,他只買了幾個饅頭填飽肚子,剩下的錢他都存了起來。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餘。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原來,富人將錢攢了起來,用來僱傭僕人,幫他挖煤,人多力量大,很快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然後將這些錢用來做生意、投資等,讓錢生錢。但窮人卻把每天賺來的錢全部都花光了,根本就沒存什麼錢

所以,為什麼窮人會越幹越窮,富人會越閒越富?答案就出來了,窮人與富人的思維和眼界是有差異的。

成功,不在於你能做多少事,而在於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學會借力吧!借別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平臺的力,借系統的力!由此,你便找到了槓桿的著力點,去撬動整個世界!這也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的「利他之心」

如果我們只是憑藉力氣掙錢,那只能賺得小錢養家餬口,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用「腦子」掙錢,只有這樣才能「讓錢生錢」。

巴菲特是第一個靠投資登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人,是被稱為「股神」的頂尖人物,雖然他的成功我們無法複製,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的經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容易地看到未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賺錢的方法,不妨看一看《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這本書總結了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和投資哲學,揭示了巴菲特如何融合投資智慧,以及自己的投資態度和方法,告訴他們如何才能少走彎路,相信你可以從中得到可以解答自己疑惑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各國貧富差距比較
    貧富差距較大的發達國家和地區至少包括:新加坡、美國、中國香港、沙烏地阿拉伯。國名標為紅色。一些查不到基尼係數的國家,也可能貧富差距較大。下圖是託馬斯·皮凱蒂總結的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收入最高地1%的人,其收入佔居民總收入的比重,時間跨度為1910年至2010年。
  • 李實:居民在資產方面的差距是衡量貧富差距狀況的重要方面
    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是0.3左右。李實分析說:「接近0.5的基尼係數可以說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過0.5的國家只有10%左右;主要發達國家的基尼係數一般都在0.24到0.36之間。」 「在收入差距擴大的同時,我們還面臨財產差距擴大的問題,而且這一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
  • 中國貧富差距新特點:窮人太窮轉為富人太富
    而且,高收入戶對其收入的記載和陳述失真程度大,低報收入的情況相當普遍,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魯曾指出,特別是當涉及從非正常渠道獲得的收入時(通常稱之為「隱性收入」),通過常規方法的收入調查幾乎無法獲得真實信息。另一方面,貧富差距除了包括收入差距,還包括財產差距,而且財產差距更重要。因為收入是流量,只能反映某一時間段內財富的變動,無法衡量某一時間點上財富的大小。
  • 從為富不仁的亞馬遜總裁傑夫貝佐斯,談疫情對貧富差距的影響!
    入冬以來全球疫情不斷的惡化,隨著疫情的擴大,它所造成的蝴蝶效應也慢慢的越來越明顯了。 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新冠疫情造成了貧富差距的不斷拉大,而這些貧富差距讓普通人在疫情的大環境下感受的更加真切。
  • 巴菲特:我人生巨大的財富,來源於一個字,很少有人能做到
    因此,很多人好奇巴菲特為什麼能夠創造如此多的財富,但是其實巴菲特很早之前就透露自己的人生財富主要來源一個字,那個字就是「慢」。「慢」字第一層:耐心巴菲特雖然作為堂堂一代「股神」,其實巴菲特也沒有投資過太多,因為巴菲特投資的往往都是長期股。
  • 基尼係數:衡量貧富差距的關鍵指標!
    第一次直觀感受到貧富差距,是什麼時候?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般來說,處在同一個圈子裡的人很難讓你感受到巨大的貧富差距。當跳出了自己的圈子,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才會慢慢地感受到貧富差距。
  • 巴菲特:我人生最大的財富,不過是這一生堅守這1個投資信條
    非常巧合的是,在這個人這個文章發表後,中國股市在十幾天後,開始大幅度的反彈,過了不到半年時間,美國的股市也開始大幅反彈,後來基本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這件事證明了這個人對於股市的預期判斷相當準確。這個人就是著名的「股神」巴菲特。巴菲特在這次與別人不一樣的投資中,完全地展現了自己堅守了一生的投資信條: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 巴菲特:真正穩賺不賠的投資,其實是這個,大部分人都忽視了
    股神巴菲特可謂是一個傳奇的人物,他5歲便開始做生意,11歲時購買了人生的第一隻股票;16歲時就擁有了40英畝的農場;34歲時的個人財富就達到了400萬美元;64歲時已經坐擁了一個價值230億的財富王國……正是因為他獨特的投資眼光和策略,為自己創造了巨額財富,在全球富豪榜富豪榜上在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 美學者告誡臺灣,給美國送錢,他們當然會說好聽的話
    普利字新聞獎得主美國學者託馬斯在近日告誡臺灣媒體,說出了一些臺灣明明知道,但是不願意承認的事實,給美國送錢,只能換回口頭上的好聽話。託馬斯強調,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臺灣的地理位置無法改變,因此必須客觀承認這一點,不要去相信美國的「甜言蜜語」,都是口頭上的好話,做不得的真!
  • 貧富差距越大,人們接吻越多 | 搞笑諾獎
    拉到本文頁尾,海報上有寫加入方法~搞笑諾獎的經濟學獎往往會頒給兩種人。第一種是「竟能憑一己之力製造出如此大的經濟災難」,第二種是「經濟學研究居然還能發現這種事情」。第一種獲獎者比如智利期貨交易員達維拉,在想「賣」的時候卻操作成了「買」,然後為了彌補錯誤不斷操作,最終導致智利1994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損失了0.5%。
  • 巴菲特的告誡:越是無能的人,往往越愛做這3件事,建議儘快遠離
    巴菲特選擇好友,不是主動接近優質圈子,而是拒絕劣質人脈的接近。大浪淘沙剩下的就是優質的人脈,巴菲特曾提到,越是無能的人,往往越愛做這3件事,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要儘快遠離。1、及時享樂的人巴菲特認為喜歡及時享樂的人,不會去考慮未來,也不會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做規劃,只追求眼前的快樂,看到喜歡的東西即便是負債也要買到手。
  • 聯合國秘書長:地球上一半財富屬於26個人,貧富差距咋這麼大?
    這其實就是全世界財富分配的現狀,我們到底該怎麼看?首先,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其實基本上也沒有財富的概念,當時的人類處於採集狩獵的狀態中的時候,由於生產力的極為低下,基本上我們每個人每天的勞動產出只能夠勉強餬口而已,所以在舊石器時代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有財富的不平等,因為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類似的,但是當人類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之後,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我們才出現了財富的分化,有能力成為氏族領袖的人擁有了更多的財富分配的權利
  • 貧富差距真能影響壽命?歐洲科學家:富人比窮人多活近20年
    ——李白貧富差距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問題,它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貧富差距甚至能夠影響人的壽命,英國科學家最近的發現得出了這個結論。倫敦的一個研究專家麥可·馬莫特說,貧富差異比較小的國家人的預期壽命也更長——在美國,最富有的人的預期健康壽命僅僅和日本普通人的壽命大致相同,比美國的人均壽命長了4.5年。馬莫特指出,造成這個狀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壓力系統的影響,這不完全是由於貧困,而是相對的社會地位。
  • 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不是印度也不是美國,而是這位老大哥
    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不是印度也不是美國,而是這位老大哥跟著旅行帶著風看遍全球各地風景,領略不一樣的風情!說到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很多人會以為是印度,或者日本、美國等國家,但事實證明,貧富差距最大並不是這些國家,而是這位老大哥——俄羅斯,為啥這麼說呢?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由某相關機構所統計的圖。
  • 晚清女性照片:窮婦人衣不蔽體,貴婦人錦衣玉食,貧富差距真的很大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於階級等級森嚴,所以貧富差距很大。貧窮的人過的很是清苦,而有錢人卻是過得逍遙快活。今天庸夫就帶大家看一組晚清女性照片:窮婦人衣不蔽體,貴婦人錦衣玉食,貧富差距很大。
  • 疫情之下的肯塔基州:貧富地區差距擴大,民眾對政府信心動搖
    【編譯/觀察者網 劉程輝】新冠疫情之下,美國民眾生活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社會貧富差距持續拉大,失業人數居高不下。在美國肯塔基州弗洛伊德縣,民眾對食物救助的需求量在過去一個月裡增加了兩倍,當地官員正盡力維持對家庭食物的分發計劃。「對很多孩子來說,這是他們一天中唯一的一頓飯。」
  • 《汽車等待的時候》:貧富差距可以讓人心理扭曲
    在這種情況之下,便會給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差距。生活貧困的人,非常羨慕和嚮往有錢人的生活,而有錢人卻想著體驗窮人的生活。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汽車等待的時候》,講述了窮人和富人之間互相隱瞞身份,卻在陰差陽錯之間說中了對方的身份。藉此批判了社會的不良風氣,諷刺人們對於金錢和榮耀的追逐。
  • 李迅雷:縮小貧富差距,關注第三次分配!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激活「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全球最大最有潛力市場」,將是「內循環」需求側的核心驅動所在。
  • 帝國崛起與貧富差距,也會使優越制度走向沒落,古羅馬就是例子
    2020年美國大選,給人看到是一種社會精英與平民的分裂。這一種分裂,也令人想起古羅馬的興起、繁榮與衰落。古羅馬發展,一共經歷了王政時期、共和時期和帝國時期三個階段。古羅馬的強大,是由於建立了優越的制度。但古羅馬衰落,也就是由於國家擴張與貧富差距,使得優越共和制度隨著時間發展沒落,最後這個制度也使得國家走向衰落。
  • 巴菲特:關於成功,我的三個建議
    巴菲特在六七歲的時候,因為父親開著一家投資公司,他對股票就開始產生了興趣,在11歲的時候,拿著自己做兼職賺的錢就買下了第一隻股票,此後,他開始沉迷於看形勢,做買賣。直到19歲的時候,他經過老師的提示,才明白了要儘可能讓自己避免受到外界的影響,更不要因為外界的影響而決定做一件事或放棄一件事,從此之後,他以這個觀點來作為思考問題的準則,發現一切都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