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美國著名投資家,第一位僅靠投資而成為世界首富的人。一個人能成就大事,絕不是偶然,跟他的智慧和為人處世都十分有關。
巴菲特曾說過很多金句,都讓人受益匪淺,關於成功,他就曾留下三個建議。
足夠的耐心是成功不可少的
巴菲特說:「一個成功的傳教士不在於他的教堂中座位每周的上座率,而在於聽他傳教人的持久性。」
巴菲特在六七歲的時候,因為父親開著一家投資公司,他對股票就開始產生了興趣,在11歲的時候,拿著自己做兼職賺的錢就買下了第一隻股票,此後,他開始沉迷於看形勢,做買賣。
直到19歲的時候,他經過老師的提示,才明白了要儘可能讓自己避免受到外界的影響,更不要因為外界的影響而決定做一件事或放棄一件事,從此之後,他以這個觀點來作為思考問題的準則,發現一切都豁然開朗。
傳奇棒球明星威廉士有一個做法,他把打擊區域劃分為77個框,每個框就相當於一個棒球的大小,只有當球進入到理想的框,他才會揮棒,因為只有這樣做,他才能維持四成的進球率,只有耐心等待,才能得到好球,這也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巴菲特明白耐心的重要性,在他的投資路上,他說自己從不會買股票是看不到未來二十年的。放長線,聚焦於未來,是他一個做事的重要理念。
正因為按照這樣的理念去做,他才能在晚年積累越來越多的財富。
有的人很精明,其實也是很傻的程度,太計較眼前的得失,失去了長遠的判斷,失去了未來的計劃,有時候,當我們的努力仿佛得不到回報的時候,那是在積累,耐心就顯得很重要。
研究失敗比研究成功更有價值
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失敗也是我們的財富,事實上,失敗本身並不是財富,失敗能不能成為財富,在於你能不能在失敗中反思。——巴菲特
巴菲特以前特別不敢在公眾場合講話,不敢表達自己。高中畢業後,他去演講訓練班,已經準備好了報名的錢,等到了門口就又害怕了,所以報班沒有報成。
回家後,他想了好一會,如果他不能夠把這一點克服了,那就是人生的一個巨大阻礙,於是,他又返回去,把班給報了。後來,演講成為了他一個強項。
巴菲特說過,研究公司失敗比研究公司成功更能讓他學到東西。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犯錯,哪怕是巴菲特也會出現失誤。
而這一切,都只不過為了說明,人生在世,總有這麼一段重要的道路要走。不少人對失敗很反感,甚至不願意跟別人提起,如果對失敗不重視,那就相當於浪費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機會罷了。
從失敗中學習,從失敗中研究,和巴菲特一樣,成為更好的自己。
膽大心細是做成所有事情的法寶
在別人貪婪時要保持警惕,而在別人警惕時就要貪婪。——巴菲特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巴菲特抓住機會,賺了80億美元,在眾人恐懼時抓住時機,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有人總結了如下幾個原因:
在其他人都感到害怕的時候,巴菲特就料到機會到了,當前形勢,嚇住了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對於競爭力弱的企業,投資人保持謹慎是必要的,但競爭力強的就另當別論了。巴菲特首先會思考問題,不是不經大腦就盲目投資,巴菲特投資在他仔細分析後認為會獲益的企業。沒有形式是可以準確預測的,但投資人不能因為這樣就畏頭畏尾,巴菲特說:「如果你等到知更鳥報春,那春天就快結束了。」膽大, 樂於接受一些別人所不敢或害怕的事情,在面對風險但又不得不迎接的時候,能果斷地去對付。
但膽大不是魯莽,不是沒有準備就盲目去做事,而是能分析,抓住別人所看不到的細節。
巴菲特說,膽大心細是做成任何事情的法寶。成為膽大心細的人,首先是要評估成本、代價、危險等,同時考慮出一個具體可行的方法。
巴菲特90年的智慧和經歷,讓他成為了不少人的學習榜樣,所說的話和忠告十分有價值。僅靠幾百字,不足以把他的智慧全部囊括。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學習,可以一覽《巴菲特給兒女一生的忠告》。
書本涵蓋了巴菲特的人生經歷、處事方式,忠告涉及生活、事業、學習、財富等等,甚至關於人生的困惑,巴菲特也給出了解決的方法。
一個人一生的智慧集結在一本書,必定是精華。《巴菲特給兒女一生的忠告》不僅適合家庭教育,而且對於已踏出社會之人也大有裨益,值得一讀。
如你需要,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讀書是普通人進步最快的方式,何不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