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距離時空旅行還有多遠?科學家:只需滿足這3個條件即可實現

2020-08-26 星光視界20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竭盡所能驗證能否實現時空旅行,同時也一直在研究實現時空旅行的可行方法,但由於科學技術的局限性,人類在實現時空旅行的路上一直處於技術瓶頸階段,既無法證明能夠實現時空旅行,也無法反駁它的不可行性。雖然目前一直都是處於理論研究階段,但依舊有很多的科學家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可以實現時空旅行。

在關於時空旅行的可行性上,科學們根據理論研究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主流觀點認為:要實現時空旅行,需要滿足以下3個條件。

實現時空旅行的第一個條件:人類只能依附信息載體實現時空穿越,而非實體

說到時空穿越,聽說過「外祖母悖論」和「薛丁格的貓」的朋友們肯定就會搖頭說,人類不可能穿越到過去,因為假設人類能穿越到過去,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自己將不會出生。這作為最簡單的理論就可以反駁時空穿越的可行性,如果說要深入到量子力學,更多的小夥伴們可能會對時空旅行的可行性搖頭否決。但是,在這裡需要重點說明的是,以上否定時空穿越可行性的相同之處,是因為穿越的本體是實體。

假設穿越者只是作為「非實體」,那麼,是可以支撐時空穿越的可行性的。詳細來說,只有當穿越的本體是非實體,那麼將不會與穿越的時空相衝突,嚴格來說,就是指穿越者只能依附信息載體實現時空穿越,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人類的科技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信息網絡將會覆蓋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龐大的資料庫中心,存儲著每時每刻每個角落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在這樣的數據網絡中,人類可以通過「信息傳輸」,將穿越者送到指定的某一個數據單元,從而實現時空穿越。這種穿越的本質類似於「電影回放」,穿越者本身只能作為「虛擬人」身份,並且依靠信息網絡感受時空穿越的真實感。既然是非實體,那麼他將不能對時空進行改變,而時空也無法記錄穿越者的信息。

實現時空旅行的第二個條件:人類只能穿越到過去,而不能穿越到未來

前文說了,時空旅行的前提條件是依附龐大的信息資料庫,那麼很顯然,資料庫的積累只是對過去信息的儲存,而無法記錄未來的信息,所以穿越者只能穿越到過去的某一個指定時空,作為一個虛擬的旁觀者,感受時空之下發生的事物。

看到這裡,可能就有小夥伴會提出疑問了,既然是一個不存在的信息載體,那怎麼感受到時空的真實性呢?

對於這點,曾經有科學家提出,人類對時空的感官,都是外界對身體的刺激,在身體作出反射後,信息反饋到大腦,從而體會到時空的真實性。無論是太陽的溫度,大自然的花香,身體的飢餓感,對身邊事物表達出的情緒等等,都是人類大腦在對信息作出的反饋,這些信息同樣是可以存儲在龐大的數據中心,所以,這種時空穿越完全可以實現身臨其境的時空感觀。

實現時空旅行的第三個條件:人類只能穿越到過去自己不存在的時空領域

既然穿越者不是實體,是信息載體,那為什麼說人類只能穿越到過去而且是自己不存在的時空領域呢?這一點有科學家表示:之所以穿越的時空要避開本體的存在,是因為資料庫在存儲時空信息的時候,不能出現信息重疊。時空旅行作為一種信息回顧,不能夠與已經存儲的信息發生衝突,所以前提條件是需要避開實體存在的真實時空。

綜上3個條件,我們會發現,時空旅行確切的來說就像是一種「電影回放」,但是它需要依託龐大的資料庫,才能夠實現時空旅行的真實感。因此,科學家們表示,在未來,如果人類能夠建立龐大的資料庫,那麼,時空旅行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好了,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喜歡的話,歡迎在文章下方點讚 評論和轉發,同時點擊關注,咱們下期再見。

小夥伴們對於未來人類實現時空旅行有什麼看法呢?請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吧。

註: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類距離光速還有多遠?反物質推進器和曲速引擎可以實現嗎?
    人類現如今最快速度達到了多少?距離光速還有多遠?人類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美國的帕克探測器,該探測器在近日點的速度最高達到192km/s,只有光速的千分之一,不過也是目前所知速度的極限。此外,反物質發動機的一個好處是反物質的湮滅可以自發產生,不需要象核發動機中的核反應那樣需要許多條件,所以就不需要很大的反應堆,可以減輕飛船重量。1955年,在美國的實驗室中反質子被找到了。後來,又發現了反中子。60年代,基本粒子中的反粒子差不多全被人們找到了。一個反物質的世界漸漸被科學家描述出來。
  • 人類距離光速還有多遠?反物質推進器和曲速引擎可以實現嗎?
    人類現如今最快速度達到了多少?距離光速還有多遠?人類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美國的帕克探測器,該探測器在近日點的速度最高達到192km/s,只有光速的千分之一,不過也是目前所知速度的極限。該探測器只是在太陽引力的加速作用下產生的飛行速度,就算用該速度在宇宙中航行,到達距離我們4.3光年外的比鄰星需要1500年。
  • 人類何時能實現載人星際旅行?或至少需要滿足這四個方面要求
    那麼按照我們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載人星際旅行到底如何才能實現呢?這當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實在太多了,科學家認為必須先突破人類的身體極限,除此,人類在進行長距離的星際航行時還必須要考慮各種資源、生存環境以及飛船社會結構等諸多問題,當然,所有的一切都應以維持飛船上太空人的生命為目的,甚至還要考慮在飛船上延續他們的後代。而具體以下這四點要求尤為重要。
  • 人類真的可以實現時空旅行嗎?
    時空旅行聽起來是一件很夢幻的事情,但是愛因斯坦早有定論,這是可以實現的。本期小編也不給大家說那個空洞到聽說者都會睡覺的廣義相對論。
  • 普通人什麼時候能實現太空旅行?日本科學家:快了
    俄國著名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這是這位被稱為航天之父的科學家,在人類還沒有發明飛機的時候向太空旅遊發出的大膽設想,這不得不讓現在的我們肅然起敬。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但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1969年7月20日,美國借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實現第一次載人登月,這一日期也被確定為「人類月球日」。但1972年載人登月即告結束,直到50年後的今天,月球旅行一度停滯,美好的未來僅存在於幻想之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給全球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太空旅行項目也仍在開發之中。
  • 人類實現星際旅行,還遙遠嗎?科學家:造出這個就可以實現了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以及人類對太空深入探索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開始論證 「時空傳送器」和「星際旅行」的可能性,我們知道,在星際迷航中「時空傳送器」是一個可以移動人和物體的裝置,當啟動這臺機器時,機器中的人會瞬間消失,並在遙遠時空中另一臺傳送器中出現。藉助於時空傳送器,人類可以不顧遙不可及的空間距離,在宇宙各處來去自如。
  • 科學家發現了「時空扭曲」的現象,「時空旅行」或許不再是空談
    時間和空間,在我們的常識中都是無法幹涉同時也無法改變的,但是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穿梭時空和跨越空間傳送的鏡頭,那麼在現實中人類有機會實現這樣的技術嗎?是否可能跨越時間長河旅行呢?同時這個範圍內的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模糊的,因為光速的限制,我們看到的宇宙是根據距離來判斷都是很久之前的宇宙,科學家在觀察10光年外的其他星系時,看到的是這片星系10年前的樣子,因此宇宙中的其他星系或許已經誕生了生命,只不過因為距離太遠,我們看到的仍然是一片死寂的黑暗。
  • 時空旅行案例:即便是科學家也無法解釋明白的8個時空旅行案例
    時空穿越似乎是人類一直以來都在幻想和期望能夠了解的能力。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可以找到不少聲稱進行過時空穿越的旅行者。雖然主流文化中並不相信這些人的經歷。但是,有一些時空旅行者的經歷看起來卻似乎很真實。今天,我們就要和你談談,即便是科學家也無法解釋明白的8個時空旅行案例。
  • 我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度!人類距離可控核聚變還有多遠?
    核裂變 說到核能,自然要提到核裂變,比如原子彈、核電站都是核裂變反應,裂變的意思就是1個變2個,2個變4個......比如核電站就是用熱中子轟擊鈾-235原子之後就會放出2~4個中子
  • 時空旅行的3種方法
    如果時空旅行成為人類可以掌控的出行方式,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在早上十點起床,到巴黎吃一根法國長棍麵包,到埃及看看奴隸們修建金字塔的奇觀,再趕回來上八點的早班。▲蟲洞想像圖當然,通常意義上說的時空旅行是有可能實現的,也許就像電影《回到未來》裡那麼炫酷。事實上,你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可以看到一分鐘後的自己讀完了這篇文章,這本身就是一種時空穿越。
  • 人類距離宇宙的頂級文明還有多遠?我們最終能夠發展到何種程度
    恐龍滅絕後,又過了無數年,人類誕生了,人類只用了幾百萬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個文明的演化,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你說人類是不是很牛呢?宇宙浩瀚無邊,無人知道宇宙的邊界在哪裡,人類自從探索宇宙以來,科學家也一直相信,如此廣闊的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其它的地外文明,他們的文明實力有的比人類低,有的可能遠高於人類,於是就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宇宙的頂級文明有多麼強大?人類距離宇宙的頂級文明還有多遠?
  • 時空旅行可能嗎?科學家:穿越未來是可實現的
    現在很多電影呈現了「時空旅行」這個科幻主題。我們生活中都有自己後悔的事情,因此油然而生的「追溯以前」概念是非常吸引人的想法。誰不想修復過去,或者抹去對人生產生負面影響、令人遺憾的歷史事件呢?或者對於那些更加關注未來的人們而言,如果穿越時間,親眼見證未來將發生的某個重大事件——例如人類首次登陸火星?
  • 時空旅行之太陽系外半人馬座,4.3光年距離到那裡或只需45天
    ,飛船的這趟航行就是一次完整的時空旅行。對於想為星際旅行尋找港口的地球人來說,半人馬座是個令人嚮往的目的地。絕非偶然的是,在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阿凡達中,虛構的星球潘多拉,被設置成半人馬星系中的一顆衛星。我們之所以要飛往半人馬座,與現在望遠鏡圍繞半人馬座B星進行的大量類地行星搜尋不無關係,它是半人馬座系統中主雙星之一。
  • 作為實現第二宇宙文明的標誌,人類距離戴森球還有多遠?
    戴森球最早是由愛因斯坦的助手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這是一種大膽的構想,而現在,這種大膽的構想更是被人類當成了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不過人類距離戴森球這種想像中的能源獲取方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戴森球在未來是否有變為現實的可能?人類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真正擁有戴森球呢?我們要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說起。
  • 作為實現第二宇宙文明的標誌,人類距離戴森球還有多遠?
    戴森球最早是由愛因斯坦的助手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這是一種大膽的構想,而現在,這種大膽的構想更是被人類當成了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不過人類距離戴森球這種想像中的能源獲取方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戴森球在未來是否有變為現實的可能?人類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真正擁有戴森球呢?我們要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說起。
  • 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距離我們又還有多遠?何為智能駕駛,智能駕駛的核心又是什麼?或許,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印象中,智能駕駛還停留在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以及主動變道等功能層級上。然而,現階段的智能駕駛功能只能算是高級別「輔助駕駛」,與理想的「智能」程度還有不小距離。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智能駕駛絕對的核心呢?
  • 如果人類以光速旅行,不管多遠的距離,感覺上都是瞬間即達?
    簡單的答案是這樣的,光子以光速飛行,那麼對於光子來說,它從太陽表面達到地球,然後被我們的眼睛或者探測器接收,這整個過程在光子眼裡就是瞬間發生的。對於光子來說,它根本沒有體驗到從太陽到地球的這段旅行過程,因此它根本沒有感受到時間流逝,換句話說,從光子的角度來看,從它誕生到被吸收是一瞬間完成的。
  • 我們怎麼實現時空穿越
    也有一些人認為這只是個美好的期望,理想與現實之間還有很長的距離。雖然如此,每個人都還是希望能夠有奇蹟發生,希望明天你的家裡就有一臺時光穿梭機。不過你是否想過你為什麼要進行時空穿越嗎?進行時空穿越,每一個人也許都應該有一個穿越時空的理由。也許我們並不需要過多的理由,時空穿越本身就是非常奇幻、好玩、刺激的事情。
  • 未來時空旅行是否能實現?科學家表示還需努力
    蟲洞理論是否可行還需要進一步的科研研究來驗證,而這名宣稱來自未來的美國男子,最終也親自澄清是他自編自演的謊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時空穿梭、星際旅行不僅在科幻電影中被不斷地演繹,現實中科學家也在不斷地進行著科學研究。而普通的人們對此的關注也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