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什麼時候能實現太空旅行?日本科學家:快了

2020-12-06 飛到撒哈拉

俄國著名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這是這位被稱為航天之父的科學家,在人類還沒有發明飛機的時候向太空旅遊發出的大膽設想,這不得不讓現在的我們肅然起敬。

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

2001年4月30日,加拿大人丹尼斯·蒂託,美國維爾夏投資公司的創辦人,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太空遊客,在太空待了8天,並為此支付了2000萬美金。到現在先後有七個人實現了太空旅行,無一例外,他們都是頂級富豪。能去太空旅行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樣的旅行會給人不一樣的體驗,用一句通俗點的話說:此景只應天上有。當遊客飛行到距離地球18公裡的高空時,便可看到腳下地球的弧形曲線和頭頂黑暗的天空,體會到一種無邊無際的空曠感,這種體驗乘坐高性能戰鬥機就可以達到,一般需支付一萬美元,但是這根本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太空旅行。那麼我們普通人距離太空旅遊還有多遠?

毫無疑問,目前的問題是成本問題。無論是火箭還是宇宙飛船,把每公斤的重量送入太空的成本都在兩萬美元以上。普通人要實現太空旅行,這種方法就絕對不可行。儘管前段時間,美國人馬斯克的SPACE X 公司成功回收了火箭,意味人類向商業太空旅行又邁進了一步,但是可以預想的是只要是採用火箭發射,所需要的巨大的燃料成本一時半會就不可能降到普通人能夠接受的範圍。

在未來,最有可能實現商業太空旅行的方式就是乘坐太空電梯。對,你沒看錯,這是一個屬於科幻作品裡的名詞,現在即將要變為現實。太空電梯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可以重複使用,又不需要使用燃料。太空電梯一旦建成,就可晝夜不停地開展運輸工作,把旅遊者和貨物送入太空,並大大降低運送費用。如今火箭發射或太空梭運送每公斤有效載荷約需2萬美元,而太空天梯運送每公斤物品僅需10美元,從而能夠推動空間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目前的問題是,人類還沒有找到或者說發明出來可以勝任的製作材料。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太空電梯的纜繩所需要材料的抗拉伸強度至少得是鋼材的1000倍。這樣的材料在地球有嗎,答案是有的。這就是日本科學家發明的碳納米管,這種材料在抗拉伸性方面已經能夠滿足條件,遺憾的是碳納米管目前還做不出來那麼長,「我們最多只能做到3釐米……但是在2030年之前應該能夠做到」,日本科學家表示。

日本大林所設計的太空電梯纜線,全長為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大約四分之一,這相當於9.6萬公裡。電梯纜線固定在地球地表一個定點上,另一頭繫著一個起平衡作用的鉛墜。電梯電纜的中間部位是一個太空站。據介紹,升降機每次可以同時搭乘30名遊客升入空間站中,讓他們有機會「站」在太空中欣賞宇宙美景。據悉,升降機需要花費一周的時間才能到達空間站,但乘客們基本不需要接受任何太空旅行方面的訓練。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普通人的太空旅行離我們已經不遠了!

相關焦點

  • 太空旅遊業蓄勢待發,普通人也能上太空旅行,那麼旅費需要多少?
    隨著現在經濟環境越來越好,近年來出現了很多旅遊達人,全球200多個國家已經不能滿足部分熱愛旅行的人群,很多愛旅遊的人便渴望能上太空旅遊。最近,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宣布開放國際太空站,可用作商業旅遊。這可在太空行業上引發一場革命,太空旅遊業蓄勢待發,不需要成為專業的太空人,普通人也能上太空旅行!預計未來太空旅遊市場的規模,到2030年將大幅度增長,太空旅遊目前仍在發展初期,隨著科技發展和所需的成本下降,太空旅遊可能會變成主流。幸運的話,可能將有一個全新行業誕生。那麼上太空旅行的旅費到底需要多少呢?
  • 未來有望實現的5大太空技術,科學家:太空旅行或將實現!
    一直以來,人們對太空的好奇從未減退,對太空的探索也從未停止。在未來,人類在徵服宇宙的道路上將取得多大成就?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大膽而又科學的預測。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未來有望實現的五項太空技術吧!小行星特別是近地小行星,是近期目前最有價值的太空探索目標之一。我國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院士介紹,利用小行星天體自身的軌道特性、物質特性等,開發的可能性有很多。例如有些小行星稀有金屬含量能達到地球的數倍,價值幾十萬億美元;小行星整體也可以作為巨型太空飛行器進行開發。
  • 科學家正在研究"太空電梯",今後普通人也能去太空了
    最近從各大媒體渠道流出來這麼一則消息,就是日本某公司正在研製&34;,計劃在2050年將遊客送到太空。我們乘坐普通電梯的時候&34;這一名詞,早在1895年就被&34;俄羅斯科學家康斯坦丁雖然這還只是夢想,但如果未來有一天真的有了&34;,那麼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成本會降低很多,普通人想要去太空的願望也可以實現
  •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2050年或建成 太空旅行有多遠?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 太空旅行有多遠?  2050年或將建成太空電梯,可將乘客帶到3.6萬千米高空旅行  新京報訊 搭乘電梯直通太空,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是日本科學家正努力將此變為現實本月日本將進行迷你版太空電梯實驗,這將是世界首個測試電梯在太空中運動的實驗。日本科研團隊的目標是2050年建成太空電梯,屆時將乘客帶到3.6萬千米的高空旅行。  用碳納米管制作纜繩連接地面和太空  據日媒《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靜岡大學工學部的科研團隊與日本建設公司大林組合作開發了迷你版太空電梯,將視天氣情況在本月進行實驗。
  • 通往太空的電梯什麼時候能建?
    現在,日本的科學家們正式開始進行太空電梯的試驗,並計劃到2050年,實現太空電梯這一暢想。如何建造太空電梯?太空電梯由五部分組成:基座、纜繩、電梯艙、空間站和平衡錘。太空電梯的建造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它結合了萬有引力和圓周運動。
  • 2023年或將實現太空行走!未來20年裡,太空旅行能成為大眾項目嗎
    前面給小夥伴們介紹了目前實現太空旅行的四個途徑,拋物線飛行,高空飛行,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太空旅行在未來二十年內,能否為大眾旅遊項目?這趟太空旅行相比於之前提到的四種旅行方式,更是令人嚮往。
  • 太空旅行並不遙遠,了解這三點有望圓太空夢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太空不再是人類幻想中遙不可及的彼岸,不久後的未來,任何人都能圓夢太空,甚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太空旅行也是有可能的。其中宇宙旅行篇還邀請國際宇航科學院鄧玉林,國際宇航聯委員會楊宇光,前歐洲航天局James Kass,以及商業航天著名學者黃志澄,與大家共同探討太空旅行與我們的距離,普通人實現太空旅行的可行方式,以及太空旅行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等話題,助大家一圓太空旅行夢。1.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 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長時間睡眠(僅僅是睡眠)是很容易實現的,但是睡眠與之不同,冬眠狀態下生物體需保持睡眠新陳代謝和健康體溫,這兩種過程能使清醒的人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
  • 一艘比光速還快的太空船可能很快就能實現了,星系旅遊不是夢!
    你可以想像:你生活在一個有著不尋常自然環境的美麗星球上,在你周圍走著的是這個奇異星球上的普通人。人類決定該是離開地球的時候了。現在我們生活在另一個非常遙遠的星系,但是我們的故鄉星球發生什麼了呢?我們的太陽系本身有一個時效期,至2020年以來,已經有75億年了。
  • 普通人有機會飛向太空嗎?
    這是第一次由商業公司主導的探索外太空項目,也就是說,我們普通人,在有生之年,或許真的有機會上到太空去轉上一圈。太空同款"小恐龍在Space X 官方上商城已經被秒空...其實在SpaceX 官網可以查詢到太空旅行額項目。項目中看起來預算最低的,是這個繞地球軌道軌道飛行的「 短 」 途旅行。
  • 「載人龍」已對接空間站,太空旅行離普通人不遠了?
    維珍銀河更表示,已有600名客戶報名太空旅行。那麼,太空旅行價格如何?普通人離圓夢太空有多遠?點擊視頻,一看究竟。
  • 未來的太空旅行是什麼樣子?
    SpaceX由馬斯克在2002年創立,此前它表示將在2023年實現的繞月飛行計劃——參與的將是福布斯全球排名630位的日本富豪前澤友作,他在去年包下了執行此次任務的太空飛行器BFR火箭(Big Falcon Rocket,大型獵鷹火箭)的所有座位,還計劃邀請6-8名藝術家朋友一同旅行。
  • 未來的太空旅行是什麼樣子?
    SpaceX由馬斯克在2002年創立,此前它表示將在2023年實現的繞月飛行計劃——參與的將是福布斯全球排名630位的日本富豪前澤友作,他在去年包下了執行此次任務的太空飛行器BFR火箭(Big Falcon Rocket,大型獵鷹火箭)的所有座位,還計劃邀請6-8名藝術家朋友一同旅行。
  • 太空旅行已經開始 一張票要多少錢?
    太空旅行項目已經啟動,67歲的英國億萬富翁理察·布蘭森爵士有望成為首批太空遊客之一。據BBC報導,布蘭森是太空旅行公司維珍銀河的創始人,從2004年開始就投資商業太空旅行,布蘭森目前正在接受太空人訓練,期望在近期開始他的第一次太空旅行。
  • 曲速引擎技術是什麼?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
    曲速引擎技術是什麼?人類能否造出曲速引擎,實現真正的太空旅行?愛好科幻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曲速引擎技術,那麼擁有這項技術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曲速引擎是一種科學家假設的超光速推進系統,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尤其是電影《星際迷航》系列。裝有曲速引擎的宇宙飛船可以比光速快幾個數量級,同時避免了時間膨脹的相對論問題。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實現了走遍全球的夢想之後,另一個夢想又誕生了那就是走出地球,看看地球以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而這個夢想也在1957年10月4日實現了,這一天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34;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成功進入了太空。隨後人類又實現了載人進入太空,實現了載人登月,探索火星,探索太陽系的各個星球。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才發現宇宙是那麼的浩瀚,而地球在宇宙的面前連塵埃都算不上。
  • NASA 研究太空城市,人類星際旅行能否實現?
    星際旅行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對未來的憧憬和永恆的話題,很多科幻電影也描述了人類實現星際旅行後的種種壯麗畫面和離奇的故事。但如果真的想要實現星際旅行,還需要面臨很多技術上的難題以及人力和物力。在技術方面,有人提出蟲洞、曲速飛行,這些目前只是初步理論,然而在工程上怎麼實現還是毫無頭緒。所以目前能實現的只有亞光速,而且很可能低於20%光速,要知道人類使用的化學染料的航空設備在真空中最快也只能達到4%光速。而且高速飛行在太空中與星際塵埃和小行星發生碰撞所產生的破壞力絕對不亞於核彈,速度越快面臨的困難也就越大。
  • 太空中旅行有3種方式比光速快:曲速引擎、超空間旅行和蟲洞旅行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已有70年了。人類有一個構想,計劃在未來的20-30年,我們將前往火星,在50-100年內,我們將在那裡建立殖民地。那下一步呢?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定居,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上建立基地,在小行星上建立採礦站,當然,如果這些目標真能實現的話,那是要花費N年時間的。
  • 如果宇宙電梯真的建好了,太空旅行的時候你準備帶上誰呢?
    遺憾的是當初他提出宇宙電梯的想法的時候,連火箭都還沒有,就只能停留在一個想法階段,直到60年後,也就是1960年,俄羅斯的一名工程師尤裡阿而楚塔諾夫把康斯坦丁的這個理論的具體化提出了一個可能實施的具體方案。尤裡阿而楚塔諾夫他的方案是從太空往下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