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什麼時候能實現太空旅行?日本科學家:快了
到現在先後有七個人實現了太空旅行,無一例外,他們都是頂級富豪。能去太空旅行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樣的旅行會給人不一樣的體驗,用一句通俗點的話說:此景只應天上有。當遊客飛行到距離地球18公裡的高空時,便可看到腳下地球的弧形曲線和頭頂黑暗的天空,體會到一種無邊無際的空曠感,這種體驗乘坐高性能戰鬥機就可以達到,一般需支付一萬美元,但是這根本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太空旅行。那麼我們普通人距離太空旅遊還有多遠?
-
通往太空的電梯什麼時候能建?
只要是稍高一點的樓層都會安裝電梯,電梯在城市中隨處可見,節省了我們上下樓梯的時間和體力。隨著人們對太空探索需求的加大,我們經常使用運載火箭。不過,運載火箭的花銷巨大,費時費力。如果在太空建造一個電梯,就會方便得多了,而且太空電梯不僅可以運輸貨物,說不定還可以帶人類去太空觀光。
-
幾年內太空電梯衝雲霄
「能將貨物直接送入太空的電梯」所涉及的技術及資金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科學家們估計,第一部具有實用價值的太空電梯將在未來幾年內開始建造。今後國際空間站需要的部件,以及希望「暢遊太空」的人類旅遊者可被拉上高空。 造價100億美元如此近乎「天方夜譚」的大膽設想是由 總部設在西雅圖的「高電梯系統」公司最早提出的,並獲得了美國宇航局的科研資助。
-
造個太空電梯能上天嗎?
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突破,還是使用載人火箭或宇宙飛船運輸,動輒上億美元的發射費用,讓太空旅行距離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遙遠。如果有一天,上天變得像上樓一樣簡單,普通人的太空之旅才算正式開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科學家做出了大膽的設想,既然上樓可以坐電梯,為什麼上天不能坐電梯?
-
上萬公裡的太空電梯,能不能圓了普通人的「上天夢」?
也就是說,從太空旅遊和運送物資進行科學研究這兩個方面來說,太空電梯還是能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的。但在這裡,我們需要正視一個問題:太空電梯運輸成本真的很便宜?科學家們談到太空電梯的時候,能大幅度降低太空運送成本是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
太空電梯可能實現嗎?
有一種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直接辦法,太平洋上有一片從未有過雷擊記錄的區域,因此有人建議把太空電梯的基站放在那。但這種方案顯然不能讓大多數人安心。當然,這個問題我相信最終也是難不倒科學家們的,給碳納米管加上絕緣保護的方案並不難設計。對太空電梯還有一個威脅,就是太空垃圾。太空中有很多高速運動著的東西,即便能躲開大體積的東西,小東西或許也能對纜繩造成長期的磨損。
-
太空電梯了解一下
即使是目前馬斯克的 SpaceX「獵鷹 9 號」(Falcon 9)因為其可回收利用的特性而能將火箭發射成本控制在平均 6200 萬美元(約合 4.25 億元人民幣),這樣的高價依然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
-
太空電梯,美好的幻想?人類的未來?
其實想要上太空很困難,即便我們都希望能有一種既簡單又實惠的方式讓我們飛上太空,去觀賞這顆懸浮在茫茫星空中的星球。然而,現在唯一的辦法也只有去當太空人,或是成為億萬富翁。但是現在有一個想法或許能使這一願景變為可能,並且能成為進一步探索宇宙的起點:太空升降梯。那麼,究竟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
太空電梯會是太空旅行的未來嗎?
太空電梯的想法可以追溯回1895年,當時俄羅斯科學家Konstantin Tsiolkovsky受到當時剛建成的艾菲爾鐵塔的啟發,他開始思考,如果能夠把鐵塔建至35,800公裡的高度,就會直達地球靜止軌道
-
世界上有哪些團隊在研究太空電梯?他們都是如何克服其中難點的
首先,咱們先看看,世界上都有哪些團隊在研究這個項目。實際上,最早開始對太空電梯展開研究的,仍然是超級大國——美國的官方團隊,NASA。1999年的時候,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所布拉德利·愛德華茲博士在NASA的贊助下,制定了一整套利用1991年人類剛剛發現的碳納米管建造太空電梯的可行性報告。接下來,美國宇航局馬歇爾中心的先進辦公室發表了《天梯:太空的先進基礎設施》一文,認真分析了其中的問題,開始正式考慮研發太空電梯。
-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2050年或建成 太空旅行有多遠?
負責研發的日本靜岡大學教授能見公博表示,實驗將用一段10米長的鋼製纜繩,連接2顆邊長為10釐米的小型立方體衛星。這2顆衛星將搭乘H2B火箭7號機從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前往國際空間站。在纜繩上,研究人員將嘗試利用電機驅動一個模擬電梯升降艙的盒子,使其在纜繩上來回移動。安裝在衛星上的照相機將會記錄,盒子如何在實際的宇宙空間中移動,以此測試太空電梯模型的可行性。
-
太空電梯,不止是擁有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
有一種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直接辦法,太平洋上有一片從未有過雷擊記錄的區域,因此有人建議把太空電梯的基站放在那,但這種方案顯然不能讓大多數人安心。當然,這個問題我相信最終也是難不倒科學家們的,給碳納米管加上絕緣保護的方案並不難設計。對太空電梯還有一個威脅,就是太空垃圾。
-
太空電梯真的來了!下周,日本將進行世界首次太空電梯試驗
下周,日本靜岡大學打造的一個迷你版太空電梯將搭乘H-2B火箭從種子島發射,在太空接受測試。靜岡大學發言人表示:「這將是世界上第一項在太空測試電梯移動的實驗。」美國宇航局設想的太空電梯。日本的一支研究團隊將在太空測試這項技術日本的一支團隊致力於研製太空電梯。
-
太空電梯到底可不可行?
其中,關鍵技術就是核聚變發動機和太空電梯。核聚變發動機,工質or非工質?在物理學基礎研究被三體人鎖定,基礎理論無法發展的情況下,人們只能根據各學科現有發展情況確定指標參數,推測人類可能達到的各種技術層次。
-
太空電梯?別笑,科學家一直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套用文言文說:閣下何不乘電梯,扶搖直上九萬裡?不過,既然是航天專家提出的理論,那就不一樣了,人家肯定是有根據的。因此,這個想法一直到現在,仍然是科學家們思考的問題: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坐電梯上太空?如果這個項目成功,我們將不再受到火箭建造、發射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大幅提高開發太空的速度。不論是建造空間站、還是太空發電廠、做太空實驗等等,都會更加方便。科學家還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地球是實施太空電梯計劃最不合適的天體之一,比地球大的太陽系天體都是氣體星球,自然不可能建造太空電梯,而地球又是巖石行星中最大的,引力也比較強。
-
人類的「通天塔」,太空電梯將如何工作?
根據LiftPort提出的設計,太空電梯的高度大約為6.2萬英裡(10萬公裡)。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隊在2006年10月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魯斯(Las Cruces)舉行的X獎盃太空電梯比賽中爭奪40萬美元的一等獎。 電梯的核心部件是碳納米管複合材料纜帶,它只有幾釐米寬,幾乎和一張紙一樣薄。1991年發現的碳納米管使科學家相信太空電梯是可以被建造出來的。
-
太空酒店或2025年入軌;太空電梯技術可行;充氣式月球太空艙
| 具有人造重力的太空酒店將於2025年進入軌道 Gateway基金會計劃建造一座太空酒店,其設計靈感來自沃納·馮·布勞恩並因此而得名。沃納·馮·布勞恩是前納粹德國的一位頂尖火箭科學家,他發明了臭名昭著的V2火箭。
-
太空夢或將實現?日本近期將進行「太空電梯」實驗
我相信很多人在孩子時期有同樣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能有一架梯子爬上月球。當我們長大後,我們意識到這些只是我們無法實現的童年幻想。然而,日本的一個研發團隊決定讓不可能的太空電梯成為現實。「太空電梯」的概念最早是由俄羅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科夫斯基於1895年提出的,但由於技術和物質方面的原因,它總是被概念化,這使得太空電梯計劃一直被擱淺。太空電梯只出現在一些科幻小說中。但現在,日本重新啟動了其很快被遺忘的太空電梯計劃。日本靜岡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於測試的小型電梯,它長6釐米,寬3釐米,高3釐米。
-
大膽到令人髮指的太空電梯 人類能製造出來嗎?
Keith Henson ,一位研究太空殖民和相關航天工程近40年科學家、工程師,同時也是美國國家空間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在早前一次訪談時他表示並不看好太空電梯計劃。「就已知的導電材料而言,沒有足夠的抗拉強度和足夠小的密度。目前暫時還不存在能滿足這些條件的材料,納米碳管也不行。」事實上,納米碳管是最有可能成就太空電梯的材料。
-
日本「太空電梯」計劃首次實踐性試驗失敗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靜岡大學於1月23日進行了「太空電梯」計劃的首次實踐性試驗,但由於地面實驗室與太空中的試驗衛星之間發生了通信故障,導致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據報導,這次的試驗由日本靜岡大學工學部見能公博教授的團隊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