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通過驗收

2020-12-04 大眾網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11月30日從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總投資20多億元的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成為繼天津、長沙、深圳、濟南、廣州、無錫、鄭州之後的全國第八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崑山超算中心是我省第二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其集成了中國科學院相關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與中國科技雲資源相銜接,成為共享超級計算平臺,將承接長三角區域大科學裝置的先進計算及科學大數據處理業務,與蘇州深時數字地球研究中心、上海腦科學研究中心等開展戰略合作,重點圍繞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物理化學材料、大氣海洋環境等前沿科學領域開展應用計算研究與服務。

  今年疫情期間,崑山超算中心邊建設邊開展對外服務,累計為華中科技大學等18家單位免費提供計算資源,有力支撐了我國對新冠病毒基因、病理、藥物、預警等方面的研究。

  (蔡姝雯)

相關焦點

  • 23.4 億元、中科可控中標的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通過驗收
    02:09:48 來源: 雲頭條 舉報   2020年12月2日,蘇州市人民市政府發布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通過驗收的新聞
  •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 這是全國第7家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河南商報記者郭丁然11月23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科學技術廳了解到,科技部近日印發了《關於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的函》,批覆同意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並納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序列管理。這意味著,鄭州中心正式成為繼天津、長沙、深圳、濟南、廣州、無錫之後全國第7家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也是我省首個國家級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並投入運營,對促進全省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和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
    今天上午,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專家組驗收,正式投用後將成為河南首個國家大科學裝置與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在2019年5月獲得科技部批覆籌建,成為全國第7家批覆建設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也是科技部出臺認定管理辦法後批覆籌建的首家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同時還是「十三五」期間國家在河南部署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作為國家重大信息基礎設施,致力於打造成促進國家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戰略高地
  • 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將賦予鄭州怎樣的超級力量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離不開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國字號」基礎設施和戰略平臺助力。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的獲批,給中原發展再添強大引擎。6個「哥哥」無論是剛獲批的鄭州中心,還是已經建成的6個「哥哥」,都不是平地起高樓,而是依託於具備一定基礎的科研院所或機構。天津中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理事長由天津市濱海新區和國防科技大學主要負責同志兼任。濟南中心建設主體為山東省計算中心,隸屬山東省科學院。
  • 走進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聚焦「最強大腦」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8月29日,江蘇省無錫市蠡園經濟開發區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內,工作人員在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旁工作,該計算機使用中國自主晶片製造,峰值運算性能超過每秒十億億次浮點運算能力。「神威·太湖之光」是中國第一臺全部採用國產處理器構建的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
  • 國家授時中心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的「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驗收會議在國家授時中心舉行。項目驗收專家組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科院計劃財務局、上海天文臺、西安分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國家天文臺、中國科技大學、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院內外專家組成。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基礎科學局等相關部門領導也參加了項目驗收會議。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驗收委員會聽取了工程建設總結報告、工藝鑑定意見和工藝、建安、財務、設備、檔案專業組驗收意見,審核了相關文件資料,進行了實地考察。經過認真審議和充分討論,認為項目建設單位根據批覆要求高質量完成了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建設任務,建成了磁體技術和綜合性能國際領先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國家驗收,並投入正式運行。
  • 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通過驗收
    9月4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依託於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9名知名專家組成,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武向平院士擔任組長。
  • 空間中心通過中科院檔案進館驗收工作
    4月24日,中國科學院檔案館館長屠躍明率檔案進館工作驗收組,對空間中心檔案進館工作進行了驗收。空間中心副主任李永海、劉波、所長助理許安及檔案室工作人員參加了驗收會。    屠躍明在驗收會上介紹了本次檔案進館工作的要求及評價、考核情況。李永海指出檔案工作的重要性並介紹了空間中心在檔案工作方面的情況。
  • 危爆物品掃描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1月6日,教育部科技司在清華大學組織召開了「危爆物品掃描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驗收會,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驗收。該項目由清華大學牽頭承擔、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驗收專家組由來自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科院高能所、公安部科信局、陸軍防化學院、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計算所的11位專家組成。專家組認為,項目承擔單位優質完成了項目批覆中要求的全部建設目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同時建議實驗室在後續運行中,立足於服務社會和產業重大需求,瞄準國家戰略目標,開展重大創新工作。
  • 國家特高壓變壓器工程中心通過現場驗收 特高壓板塊再度走強
    中證APP訊(記者 歐陽春香)9月11日科技部消息,近日科技部高新司會同基礎司組織專家在新疆昌吉市對國家特高壓變壓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了現場驗收。11日上午,特高壓板塊再度走強。截至上午收盤,大連電瓷漲停,平高電氣、許繼電氣、恆華科技、金利華電等個股均有大幅拉升。
  • 智能計算中心:新型「超級大腦」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劉佳璇 編輯陳融雪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2020年3月9日,科技部宣布支持重慶、成都、西安、濟南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加上此前獲批的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深圳、天津和浙江德清縣,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目前已增至11個。
  • 陳旭調研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並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組織...
    陳旭調研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並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組織生活會清華新聞網6月26日電 6月21日,校黨委書記陳旭赴無錫調研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以下簡稱「無錫超算中心」),參加由計算機系高性能所黨支部無錫黨小組、地學系無錫臨時黨支部等聯合開展的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組織生活會。
  • 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2010年7月15日,科技部組織專家在哈爾濱對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進行了驗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黑龍江省科技廳以及哈爾濱市科技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出席了會議。
  •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2018-11-30 武漢病毒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依託實驗室形成的安全穩定運行能力、生物資源保藏能力、科研支撐服務能力、公共衛生應急反應能力和服務國家生物安全戰略能力,將在我國新發、突發烈性傳染病的防控和生物防範方面發揮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的支撐作用。委員會專家一致同意武漢P4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 國家平板顯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蘇州)通過驗收
    計量質量檢測中心是負責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檢測的單位。計量認證是我國通過計量立法,對為社會出具公證數據的檢驗機構(實驗室)進行強制考核的一種手段,也可以說是具有中國特點的政府對實驗室的強制認可。2020年5月9日,國家平板顯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蘇州)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專家組的現場驗收,成為全國第十二家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 「中國天眼」FAST通過國家驗收 投入正式運行 開啟「睜眼看宇宙...
    【中國天眼通過驗收】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11日)下午,建於貴州省平塘縣的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章錦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正式驗收 濟南進入「雙綜保區...
    8月27日,濟南章錦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由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組成的國家聯合驗收組的正式驗收,成為濟南市第二個綜合保稅區,也是濟南自貿片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拼圖。濟南章錦綜合保稅區於2020年5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規劃面積1.52平方公裡。
  • 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通過國家驗收
    央廣網上海7月29日消息(記者 周洪)當今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上海設施」)自開工之日起就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關注。昨天(28日),這座集各種大型科學儀器和先進技術於一體、被譽為探索生命奧秘的「國之利器」通過國家驗收、即將「亮劍出鞘」。
  •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入選德國超級計算中心,加碼歐洲超級計算
    無論是新材料開發,還是天體物理及生命科學,如果研究人員想了解複雜的自然現象和突破技術局限,他們都越來越依賴計算機及其巨大的計算能力。在能源、交通、環境研究或網絡安全及醫學等領域,會產生大量數據。11月13日,德國聯合科學會議做出決定: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將成為德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