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通過國家驗收

2020-11-30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7月29日消息(記者 周洪)當今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上海設施」)自開工之日起就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關注。昨天(28日),這座集各種大型科學儀器和先進技術於一體、被譽為探索生命奧秘的「國之利器」通過國家驗收、即將「亮劍出鞘」。

  上海設施依託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建設,坐落於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於2010年12月26日正式開工,2014年3月建成,完成總投資7.56億元,是繼上海光源後第二個落戶浦東張江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上海設施主要圍繞蛋白質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和我國生物醫藥、農業等產業發展需求,建設高通量、高精度、規模化的蛋白質製取與純化、結構分析、功能研究等大型裝置,實現技術與設備的集成化、通量化和信息化。上海設施建成了用於蛋白質結構研究的9大技術系統,包括:規模化蛋白質製備系統、蛋白質晶體結構分析系統、蛋白質核磁共振分析系統、集成化電鏡分析系統、蛋白質動態分析系統、質譜分析系統、複合雷射顯微鏡系統、分子影像系統和資料庫與計算分析系統。其中,蛋白質晶體結構分析系統與蛋白質動態分析系統共「五線六站」依託上海光源建設。

  據了解,上海設施自2014年5月開放試運行以來,為用戶承擔的國家科技戰略先導專項、973、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科研保障和支撐服務。截至2015年7月最新數據統計,各系統累計運行五萬多小時,共執行用戶課題500多個,約3500餘人次;涉及60多家單位,以中國科學院和高校科研單位為主,覆蓋北京、上海、常州、杭州、石家莊、武漢、南京、廈門、長春、廣州、澳門、香港等地;同時吸引了一批國際藥企和國內外優秀科學家開展前沿課題研究。用戶使用上海設施的設備和服務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PNAS等高水平國際學術刊物上。上海設施成立了用戶委員會,建立了各項規章制度,運行管理規範高效,試運行穩定可靠,得到了用戶的廣泛好評。

相關焦點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
    綜述及基本情況設施概述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蛋白質設施」)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蛋白質設施包含海科路園區技術系統和位於上海光源內的蛋白質結構與動態分析系統(俗稱「五線六站」,即複合物、微晶體、高通量晶體結構分析線站和X射線小角散射、時間分辨紅外譜學、紅外顯微譜學與成像蛋白質動態分析線站)2 個部分,主體建築面積約為 3.3 萬平方米。蛋白質設施於 2015 年 7 月通過國家驗收後正式開放運行。2017 年 9 月蛋白質設施正式加入張江實驗室。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
    綜述及基本情況設施概述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蛋白質設施」)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蛋白質設施包含海科路園區技術系統和位於上海光源內的蛋白質結構與動態分析系統(俗稱「五線六站」,即複合物、微晶體、高通量晶體結構分析線站和X射線小角散射、時間分辨紅外譜學、紅外顯微譜學與成像蛋白質動態分析線站)2 個部分,主體建築面積約為 3.3 萬平方米。蛋白質設施於 2015 年 7 月通過國家驗收後正式開放運行。2017 年 9 月蛋白質設施正式加入張江實驗室。
  • 主要國家蛋白質科學設施戰略發展分析及啟示
    美國依託阿貢國家實驗室先進光子源設施APS、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先進光源ALS等大型裝置成立了蛋白質研究中心,日本依託同步輻射光源設施SPring-8開展蛋白質結構解析的前沿研究,中國依託「上海光源」於2015年建立了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
  • 解讀新冠肺炎病毒密碼 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開放
    圖說:新冠肺炎病毒的29種蛋白質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當前,新冠疫情已成為世界性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為了增強我國快速應對公共衛生事件能力,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建立了我國自己的蛋白質庫。
  • 探秘蛋白質的「前世今生」——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印象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籌)主任雷鳴用這個真實的案例,向科技日報記者生動闡釋了精準醫療的未來圖景。但並非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和那位女孩一樣幸運。在人類通往精準醫療的道路上,蛋白質科學研究將扮演什麼角色?身為國家大科學工程之一的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上海設施」)對推進蛋白質科學研究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 上海磁懸浮列車示範運營線26日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新華社上海4月26日電(記者劉錚、黃庭鈞)經過近兩年的正式商業試運營,上海磁懸浮列車示範運營線項目26日正式通過國家竣工驗收。新華社記者陳飛攝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部和上海市等有關方面組成的驗收委員會,在安全評估、初驗和後評價基礎上,對上海磁浮線進行了正式驗收。驗收委員會認為,工程建設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試運營情況正常,同意工程通過竣工驗收。通過驗收後,上海磁浮線將投入正式運營。
  • 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裝置...
    上海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驗收;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裝置主體由一臺8億4千萬電子伏特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和一臺可以實現多種先進運行模式的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組成。
  • 我委支持建設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經過5年半的緊張建設和精細調試,高質量地建成了我國首臺X射線波段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並成功地研製了射頻超導加速單元。國家驗收委員會專家認為,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2020年11月4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北京大學為共建單位。
  • 上海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驗收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裝置主體由一臺8億4千萬電子伏特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和一臺可以實現多種先進運行模式的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組成。
  • 上海大科學設施已運行6個,在建8個
    在引才引智力度方面持續加強:上海蟬聯「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實現「八連冠」。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累計核發《外國人工作許可證》26萬份,其中外國高端人才(A類)近5萬份,佔比約18%,引進外國人才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國第一。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安徽一定量身定製支持政策,繼續提供堅強保障,營造良好科研環境,讓科學家們安心研究、愉快創新。  白春禮代表中科院對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表示祝賀。他指出,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決策的重要舉措。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
  • ...建設的蛋白質(上海)設施用戶合作研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近日,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北京大學醫學部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從T細胞信號轉導的基礎研究出發,發展了CAR-T細胞治療的新方法。相關研究在線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CELL》上。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記者獲悉,位於浦東新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日前通過國家驗收。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北京大學為共建單位。裝置主體由一臺8億4千萬電子伏特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和一臺可以實現多種先進運行模式的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組成。
  •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國家驗收會。中科院高能所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月31日發布消息說,總投資約為3.2億元人民幣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HEPS-TF)工程當天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 國家重大科學工程拉莫斯特項目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6月4日播出):今天上午,國家重大科學工程「拉莫斯特」望遠鏡項目通過了國家驗收。這個大型天文望遠鏡的研製成功,對我國乃至世界天文學研究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 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通過驗收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11月30日從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總投資20多億元的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成為繼天津、長沙、深圳、濟南、廣州、無錫、鄭州之後的全國第八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 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運行
    新華社武漢10月23日電(記者黎昌政、俞儉)經過7年研製和建設,我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23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投入運行,我國由此成為繼美、德、法之後第四個擁有大型脈衝強磁場實驗裝置的國家。    強磁場與極低溫、超高壓,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之一
  • 上海蛋白質設施開放 提供新冠病毒全部29種蛋白質的表達質粒
    上海蛋白質設施向全球開放提供新冠病毒全部29種蛋白質的表達質粒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獲悉,6月17日起,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面向全球開放新冠病毒編碼的全部29種蛋白質的表達質粒庫,以實現蛋白質研究資源的快速共享
  • 上海蛋白質設施向全球開放提供新冠病毒全部蛋白的表達質粒—新聞...
    上上海蛋白質設施向全球開放提供新冠病毒全部蛋白的表達質粒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獲悉,自6月17日起,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蛋白質庫面向全球開放新冠病毒編碼的29個蛋白質的表達質粒,以實現蛋白質研究資源的快速共享,助力新冠肺炎的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