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許琛琦團隊等合作研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Cell:許琛琦團隊等合作研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2020-08-03 0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科學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央廣網發 研究人員提供)央廣網上海7月3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北京時間7月29日深夜,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以下簡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許琛琦團隊、北京大學醫學部黃超蘭團隊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惠恩夫團隊的合作研究成果。該研究從T細胞信號轉導的基礎研究出發,發展了CAR-T細胞治療的新方法。
-
科學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來源:經濟日報北京時間7月29日深夜,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以下簡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許琛琦團隊、北京大學醫學部黃超蘭團隊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惠恩夫團隊的合作研究成果。
-
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通過國家驗收
央廣網上海7月29日消息(記者 周洪)當今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上海設施」)自開工之日起就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關注。昨天(28日),這座集各種大型科學儀器和先進技術於一體、被譽為探索生命奧秘的「國之利器」通過國家驗收、即將「亮劍出鞘」。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
綜述及基本情況設施概述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蛋白質設施」)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蛋白質設施包含海科路園區技術系統和位於上海光源內的蛋白質結構與動態分析系統(俗稱「五線六站」,即複合物、微晶體、高通量晶體結構分析線站和X射線小角散射、時間分辨紅外譜學、紅外顯微譜學與成像蛋白質動態分析線站)2 個部分,主體建築面積約為 3.3 萬平方米。蛋白質設施於 2015 年 7 月通過國家驗收後正式開放運行。2017 年 9 月蛋白質設施正式加入張江實驗室。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
綜述及基本情況設施概述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以下簡稱「蛋白質設施」)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蛋白質設施包含海科路園區技術系統和位於上海光源內的蛋白質結構與動態分析系統(俗稱「五線六站」,即複合物、微晶體、高通量晶體結構分析線站和X射線小角散射、時間分辨紅外譜學、紅外顯微譜學與成像蛋白質動態分析線站)2 個部分,主體建築面積約為 3.3 萬平方米。蛋白質設施於 2015 年 7 月通過國家驗收後正式開放運行。2017 年 9 月蛋白質設施正式加入張江實驗室。
-
解讀新冠肺炎病毒密碼 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開放
圖說:新冠肺炎病毒的29種蛋白質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當前,新冠疫情已成為世界性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為了增強我國快速應對公共衛生事件能力,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建立了我國自己的蛋白質庫。
-
主要國家蛋白質科學設施戰略發展分析及啟示
美國依託阿貢國家實驗室先進光子源設施APS、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先進光源ALS等大型裝置成立了蛋白質研究中心,日本依託同步輻射光源設施SPring-8開展蛋白質結構解析的前沿研究,中國依託「上海光源」於2015年建立了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
-
科研人員發現改善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北京時間7月29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以下簡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許琛琦團隊、北京大學醫學部黃超蘭團隊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惠恩夫團隊的合作研究成果。
-
兒中心攜手上藥集團,CAR-T細胞治療新技術將從臨床研究向產品研發...
>今天,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與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籤署了《CAR-T臨床研究技術成果轉讓》和《基於CD19和CD22聯合靶向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合作
-
我委支持建設的蛋白質上海設施在揭示人源核糖核酸P的分子機制方面...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精準醫學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利用利用蛋白質上海設施,在RNase P的底物識別和分子催化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項研究成果已被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錄用並發表。研究中,研究團隊成功從Expi293F細胞中提取出人源RNase P複合物,並利用冷凍電鏡單顆粒重構技術(Cryo-EM),第一次揭示了高解析度的人源RNase P的複合物結構,為深入研究tRNA底物識別和加工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上海蛋白質設施向全球開放提供新冠病毒全部蛋白的表達質粒—新聞...
上上海蛋白質設施向全球開放提供新冠病毒全部蛋白的表達質粒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獲悉,自6月17日起,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蛋白質庫面向全球開放新冠病毒編碼的29個蛋白質的表達質粒,以實現蛋白質研究資源的快速共享,助力新冠肺炎的防治研究。
-
中國科學家發現提高T細胞抗腫瘤免疫功能新方法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許琛琦研究組和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伯良研究組在一項合作研究中發現「代謝檢查點」可以調控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並鑑定了腫瘤免疫治療的新靶點——膽固醇酯化酶ACAT1以及相應的小分子藥物前體,為開發新的腫瘤免疫治療方法奠定了基礎。
-
愛因斯坦首次提出光量子概念113年後,上海崛起光子大科學設施群這...
從試運行至今近10年的上海光源,到今年4月開工建設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一個光子大科學設施集聚地,已成為上海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科學地標。 光子大科學裝置,產生新的研究手段 二十世紀初,26歲的愛因斯坦首次提出光量子概念,隨後113年裡人們對光的研究孜孜不倦。
-
上海蛋白質設施開放 提供新冠病毒全部29種蛋白質的表達質粒
上海蛋白質設施向全球開放提供新冠病毒全部29種蛋白質的表達質粒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獲悉,6月17日起,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面向全球開放新冠病毒編碼的全部29種蛋白質的表達質粒庫,以實現蛋白質研究資源的快速共享
-
上海仁濟醫院發表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成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袁蕙芸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與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科濟生物」)創始人、CAR-GPC3 T細胞的發明人李宗海教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
-
冷凍電鏡:新時代蛋白質科學和藥物研發的利器
冷凍電鏡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將為蛋白質科學、生物醫學及細胞生物學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機遇。在國家大力倡導新基建的背景下,建設電鏡中心等先進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必將有效推動上海及張江生物蛋白質科學和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
-
具有更強的清除腫瘤活性,中國科學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北京時間7月29日晚,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許琛琦團隊、北京大學醫學部黃超蘭團隊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惠恩夫團隊的合作研究成果。該研究發展了CAR-T細胞治療的新方法,在血液瘤和實體瘤治療中展現出良好應用前景。CAR-T技術具有革命性,也有明顯缺點T細胞是免疫系統裡的「獵人」,它依靠T細胞受體(TCR)識別腫瘤抗原,殺傷腫瘤細胞。
-
新研究表明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治療之前接受放療似乎...
2020年11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對等待CAR-T細胞製造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給予放療被發現是安全的,並且不會破壞CAR-T細胞治療,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0月27日在虛擬的美國放射腫瘤學會年會上發表。細胞分裂期間的癌細胞,圖片來自NIH。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這項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上的研究是證明CAR - t細胞對實體癌(非血癌)能實現快速消退的首批研究之一。雖然這種有益的效果只持續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但這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證明這種特殊的CAR - t細胞治療可以作為未來治療兒童實體癌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