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白菜一米長 草蟲安家在葉上(圖)

2020-12-05 搜狐網
 
下周末工美開展 最大規模百餘件 作品材料已備案———

  120餘件象牙雕刻的工藝品將於1月6日亮相王府井工美博物館舉辦的「迎春象牙雕刻精品展」。

  這次展覽不僅是牙雕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全國最大規模的牙雕作品展,也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展覽。

  記者昨天在展覽籌備方看到了一件用長度超過1米的整個非洲象牙創作的牙雕作品《豐收》。《豐收》取材於「草蟲白菜」,這是牙雕作品的傳統題材,包括故宮在內的各大博物館內都藏有這類題材的作品。

  據悉,這次展覽的每件作品的象牙材料已在國家林業局備案。

相關焦點

  • 齊白石畫草蟲,生動傳神,連昆蟲翅膀上的脈絡都清晰可見!
    通過這幅畫可以看出,齊白石通過寫意的筆法勾勒出白菜的形狀,然後用濃墨畫出白菜葉,淡墨畫出白菜底部,整顆白菜用墨濃淡適宜,下筆痛快順暢。這幅畫到這裡並沒有畫完,白石老人別出心裁的畫了一隻草蟲,給整幅畫增添了幾分意趣。但是白石老人所畫的工筆草蟲很小,如果不放大,草蟲的細節很難看清楚。
  • 草蟲的畫法、創作、齊白石最全草蟲圖,經典巨創《百蟲圖卷》
    草蟲的神態不僅表現在眼睛上,還藉助於多變的足和雙須上。一般長鬚草蟲爬行或覓食時,雙須一上一下的前後擺,咬鬥時,雙須直挺,跳躍時,雙須後披。動態的優美與否多表現在六足的變化上。我們畫草蟲須把各種草蟲的性格神態表現出來。古代畫家畫蟲審勢取神的表現方法我們應很好借鑑:
  • 白菜上長了這種「黑點」,千萬不要吃!真有毒~
    白菜上長了這種「黑點」,千萬不要吃!白菜雖是一種常見又普通的蔬菜,做湯鮮美,小炒下飯。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些白菜上會有很多的黑點?即便是浸泡、搓洗,都洗不掉!這究竟是什麼?能不能吃呢?
  • 齊白石筆下草蟲栩栩如生:可透過翅膀看到花紋
    而在12月2日至4日,全國農業展覽館的預展上,所有拍品都會亮相,其中,就包括這套名叫《葉隱聞聲》的齊白石重磅冊頁。  齊白石愛畫花卉草蟲,與他的出生有關。  齊白石小名阿芝,出生於湖南湘潭杏子塢一戶農家。從小,他就喜歡塗畫山野間的小生靈——草間的蚱蜢、花叢的粉蝶……沒想到,這些不起眼的草蟲,影響了他的整個繪畫生涯。
  • 象牙、虎皮、犀角、獅骨、白臀葉猴……特大走私瀕危動植物及製品...
    拱北海關今天對外發布,該關近日聯合南寧海關,破獲一起以非設關地偷運等方式走私象牙、老虎等瀕危動物及其製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0人,繳獲象牙、虎皮、犀牛角、獅骨、白臀葉猴等瀕危動物及其製品308件,涉案價值8000多萬元。
  • 永城出土一根3米長完整象牙化石 初步推算其所屬年代距今10萬至12...
    這根象牙化石長約3米根部周長約60釐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海峰實習生陳曼通訊員聶政文圖  3月29日,永城永馨園北區建築工地工人在施工時,發現一3米長的象牙化石,該象牙化石保存相對完好,其周圍未發現其他骨骼化石,初步推算其所屬年代距今10萬至12萬年。
  • 高原上的「白菜」,能長2米高,7年才開一次花,牧民:毫無價值
    導讀:外形酷似白菜,7年才開花,開花即死亡,如今炒成高檔菜,真無知我國對野生珍稀動物和植物的保護力度一直很大,而且都出臺了相應的保護法規,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無視這些法規,肆意捕殺動物和採集珍稀植物,在一些暗地裡進行沒被發現
  • 畫白菜加昆蟲賣2000多萬,不加只賣97萬
    起源|本期導讀:白菜是我們餐桌上的常見的蔬菜,物美價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白菜又被譽為「百財」,象徵著財運滾滾,因此很多店面裡面也擺放著「玉白菜」,寓意招財進寶。在繪畫中,白菜也比比皆是,數不勝數的畫家都有繪畫過白菜。哪怕是在西方油畫中,白菜也是常見的題材。
  • 大學生用銀杏葉「繪製」6米長巨型校徽
    近日,在河北大學七一路校區景觀大道內,該校新聞傳播學院7名研一學生,用銀杏葉「繪製」了一枚直徑長約6米的巨型校徽,眾多師生駐足圍觀,紛紛稱讚,「第一次見到那麼大的校徽,這樣的創意太棒了!」圖為用銀杏葉「繪製」的直徑長約6米的河北大學校徽。
  • 長約6米的臺灣「鱷魚王」 最快8月來廈安家
    重達1250公斤、長約6米,這樣的超級大鱷魚,您想不想跟它來個親密接觸?咱廈門人有福了!據了解,臺南「麻豆鱷魚王生態農場」34歲的「鱷魚王」,最快將在8月中下旬來廈門安家,屆時大家可以一飽眼福。「河口鱷」又名「灣鱷」、「食人鱷」,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大爬行動物。  「食人鱷」本是性情兇猛。然而,經過長期飼養馴服,「小河」溫柔得令人難以置信。在「麻豆鱷魚王生態農場」,很多人慕名而來,就是想與它親密接觸,合影留念。主人邱錫河自豪地說,「小河」算得上是「神鱷」了,它從不傷害遊客,非常溫柔,很容易接近。
  • 幾十年的白菜原來都切錯了?老菜農教我一招,學學白菜新切法
    ,白菜裡面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多吃白菜也是有一定的好處,但是我們在切白菜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可能很多人都切錯了,今天小編教大家一個切白菜的小技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們把白菜清洗一下,像這種白菜的菜葉子都是緊緊包裹著的,裡面就會比較乾淨,就沒必要把菜葉子掰下來一片片的清洗,我們只需要把白菜的表面清洗乾淨就可以了。
  • 翠玉白菜在臺灣?國內這個博物館還有一顆精美的翡翠蟈蟈白菜
    在臺北故宮中價值最高的文物可能爭議很大,但是名氣最大的一件文物卻絕對就是翠玉白菜了。這顆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末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隨嫁品,這顆白菜就材質、年代、價值而言,並不能算得上頂級的國寶。白菜象徵著姑娘家的清白,也寓意家庭的合美;正是因為白菜很接地氣,寓意也很接地氣,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所以這件長:18.7釐米;寬:9.1釐米;厚:5.0釐米 的翠玉白菜就成了民間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誰都想去看看。
  • 江都男子家養兩條5米長的黃金蟒 如今想找個動物園安家!
    5米長的黃金蟒,你見過嗎? 10月12日上午 江都市民龍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 願捐贈2條長約5米的黃金蟒給動物園 龍先生說 「這兩條黃金蟒已在家養了8年多 因自己照顧不過來
  • 巖石上的精靈一 巖白翠、巖白菜
    △巖白翠  Mazus omeiensis  藍紫色的花冠很漂亮不過事實上,這個巖白翠確實是巖氏家族的,當然算偏房吧,因為在分類系統中(分類系統均參考中國植物志)巖白翠為玄參科通泉草屬植物,與通泉草屬一些常見的種類稍有不同的是本種植物植株略大,葉全部基生呈蓮座狀(就是像蒲公英和報春花一樣,貼著地長一坨),葉片厚紙質或近革質,由於通常生長在流水的巖石邊邊或懸崖石壁
  • 大象不長象牙後,人類盯上了盔犀鳥的頭骨,它的價值堪比黃金
    就人類看來,大象的牙齒除了用來防禦敵人以外沒有過多的作用,而且,笨重的牙齒還會阻礙它們的生活,但這也不過是人類一廂情願的看法罷了,如果沒有象牙,大象非但不能保護自己,而且就連獲取食物都會變得異常困難。更可怕的是,人類看中了大象牙齒的商業價值,只要鋸斷象牙的一部分就能滿足,而殘忍的偷獵者則為了利益最大化,不惜將大象逼上了絕路,人們為了得到完整的象牙,通常會殺死大象,而這一舉動也導致全球大象數量銳減,大象成為了瀕危動物。
  • 西方也有一個「清明上河圖」,它竟長達70米,名字叫貝葉掛毯
    作者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整幅作品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家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以北宋年間,都城汴京為背景,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通過繪製數量眾多的各色人物,牛、騾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以及房屋,橋梁等,生動記錄了北宋時期的城市面貌,以及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 [中國古詩詞選講]《草蟲》:秋天的蟋蟀,喚起思念
    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陟彼南山,言採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陟彼南山,言採其薇。首句以「喓喓草蟲,趯趯阜螽」起興,喓喓為擬聲詞,是草蟲鳴叫之聲,趯趯(tì)意為上下跳躍,是草蟲的狀態。草蟲就是我們熟知的蟋蟀、蟈蟈,古代稱為螽斯,也就是詩中的;阜螽為現在所說的蚱蜢。蚱蜢和蟋蟀是兩種十分相似的昆蟲,古人將之均歸為螽類,不過蚱蜢春生和冬滅,不會發生鳴叫,蟋蟀則不然,它們會築造「地穴」度過寒冬,並且會鳴叫,在秋天的夜晚隨處可以聽見它們的叫聲。
  • 非洲大象「進化」不再長象牙
    德國RTL電視臺14日報導,在非洲莫三比克,越來越多的大象天生沒有象牙。大象研究專家認為,這是大象通過「進化」來實現自我保護。莫三比克偷獵象牙的情況極其嚴重,幾十年前,公園內仍然有4000頭大象,今天這個數字只有三位數。來自美國等地的大象研究專家調查發現,1992年後,在該公園出生的雌象竟有1/3沒有象牙。
  • 50多畝白菜慘遭蝸牛啃咬(圖)
    這位老人告訴記者,但長勢喜人的白菜卻遭到大批蝸牛的啃咬,「你可以到東南方向菜地裡去看看,蝸牛簡直成『精』了。」  隨後,記者來到該村東南方向的菜園,用手撥開韭菜葉,看到貼著泥土,每把韭菜根部都趴著一群蝸牛,少則五六個,多則十多個,有的甚至還潛伏在潮溼的泥土裡。韭菜地旁邊的白菜也「受傷」不輕,幾乎每片菜葉都慘遭蝸牛大軍地啃咬,出現一個個大小不均的洞。
  • 象牙禁售,但它卻仍在買賣?一文帶你了解猛獁象牙的故事
    眾所周知,象牙是非常昂貴的,是長在大象身上的獠牙,且每頭大象身上只有兩根象牙,拔掉了就再也不會長,不可再生。因為拔掉象牙就要殺掉大象,因此,全球禁止非法捕殺大象獲取象牙,更是禁止非法象牙交易。||猛獁象牙買賣象牙的確違法,但法律上所指的是現代象牙,有一種特殊的象牙,它們生活於大約萬年之前的冰河時代,那便是猛獁象牙,俗稱古象牙,又叫萬年象牙。猛獁象滅絕於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而猛獁象牙在極寒的西伯利亞冰川地帶得以保存至今。猛獁象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五種古生物之一,它和現代的大象有很多區別,最關鍵的是它已經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