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也有一個「清明上河圖」,它竟長達70米,名字叫貝葉掛毯

2020-12-06 歷史店

在我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是《清明上河圖》。這幅北宋風俗畫風格獨特,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您知道嗎?在西方,也有過一幅類似的作品,甚至有「歐洲版《清明上河圖》」之稱。這幅西方的《清明上河圖》到底是幅什麼樣的作品,它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真正的《清明上河圖》大家都熟悉。作者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整幅作品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家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以北宋年間,都城汴京為背景,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通過繪製數量眾多的各色人物,牛、騾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以及房屋,橋梁等,生動記錄了北宋時期的城市面貌,以及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藝術總是相通的,在西方,同樣有一件類似《清明上河圖》的作品,這件作品,叫貝葉掛毯。貝葉掛毯原件長70米,寬半米,它是以亞麻布為底的絨尼,在上面用不同顏色的細絨線繡制出,關於黑斯廷戰役的連環畫作。貝葉掛毯作為對真實歷史事件的記載,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同時,它又是一件難得的,極具羅馬藝術風格的藝術品。

有意思的是,關於這幅貝葉掛毯的創作時間,學術界至今仍有爭議。普遍的認可是,貝葉掛毯創作於公元1066年。當時,英王愛德華病逝,而當時的王位繼承人主要有兩位,分別是威廉公爵和哈羅德爵士。1066年4月,威廉公爵帶領軍隊在黑斯廷大敗哈羅德爵士的軍隊,奪得了英王的王位,並開創了歷史上的諾曼王朝。為了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同時,為了展示新國王威廉的豐功偉績,英王命令手工坊的女子們,以哈羅德向威廉宣誓效忠,威廉發動黑斯廷之戰,哈羅德兄弟之死等為主題,繡制了這件規模宏大的貝葉掛毯,並附有一定的文字解說,來完整地展示出這段歷史。

貝葉掛毯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同樣擁有其鮮明的獨特之處。首先,它是世界上最長的連環畫。原作長70米,共出現623個人物,55隻狗,49棵樹,41艘船,還有超過500隻的鳥和龍等生物。其次,貝葉掛毯的經歷十分傳奇。1467年,在法國貝葉大教堂的一份存貨清單中,第一次提到了這幅掛毯。

到了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期,貝葉掛毯成了公共財產,甚至差點兒成了馬車的鋪蓋。幸好一名律師把它偷偷藏到家裡,掛毯才得以保存下來。二戰期間,因為掛毯描繪的是打下英國的場景,德國曾經想把掛毯搶走。幸好,這份密報被英國截獲,掛毯才得以保留。最有意思的是,這幅流傳了近千年的掛毯,竟然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前面說過,掛毯總長70米,繪有多個場面。可是,今天卻只剩下62米,最後一個場景,說是戰勝了的威廉被正式加冕為王的那塊,卻缺失了。為什麼會缺失,缺失的部分是什麼樣子,很可能,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了。

今天,貝葉掛毯的傳奇故事還在繼續。因為掛毯當年是在英國編織的,而且它敘述的歷史還與英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所以,英國政府曾多次請求拿到英國展出。可是,多少年來,卻一直被法國拒絕。直到2018年,法國才終於鬆口,答應把貝葉掛毯借給英國展出。貝葉掛毯,終於回家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

相關焦點

  • 全國各大景區中的「清明上河圖」,你喜歡哪一個?
    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一副描述北宋都城東京(又稱卞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的精品畫,是國寶級的藝術品,現真品已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極少展出,所以想看真品,恐怕不大容易,但想看「清明上河圖」,還是挺方便的,現在全國各大景區都有「清明上河圖」。一、名氣最大的「清明上河圖」—橫店的清明上河圖景區。
  • 上海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張興發展示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康玉湛)近日,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記者在工地上見到張興發時,他正在做外架焊接工作。張興發告訴記者,這幅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是其歷時7年一針一線繡出,共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記者看到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惟妙惟肖地繡了出來。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時間:2020-11-15 16: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如今也有不少人通過其他手段將這一繁浩的北宋風俗圖景生動地呈現出來。
  •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 54歲的他歷時7年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圖說:「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局部) 任超/攝(下同)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世界上最深的河是剛果河 平均深度達200米
    世界上最深的河是剛果河,平均深度達200米,目前還沒有哪條河深能超越它,因而,世界上最深的河流無疑就是——來自非洲的剛果河。這條河長達4,000多千米,僅隨尼羅河其後,號稱非洲第二長河。它還有個名字叫「薩伊河」,即「大河」的意思。它的一半面積都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其餘分布於喀麥隆、坦尚尼亞、安哥拉等國內。
  • 好物|5米長!一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讓你親歷大宋繁華盛世!
    它10年才露一次面每年世界各地博物館想租借展覽都被故宮拒絕2015年故宮特展《清明上河圖》第一天就有上千人排長隊觀看5米長的畫卷店門口圍著一堆人,在聽一個大鬍子講著什麼。本圖的背景是一個規模較大、裝飾華麗的酒樓,叫孫羊店,裡面賓客滿座,生意火爆,一副太平盛世中的繁華都市之景。三個挑夫正在水井取水,一個正拉動繩索取水,一個正把吊桶往井裡放,還有一個剛剛到,正在放下水桶。
  • 「清明上河圖」的真實版出現了,竟藏在這裡,好似一幅水墨畫一般
    春雨灑在江南時,江西也會沾染上一些,這也衍生出了很多獨具江南風味的景象,就像是婺源,已經成了江南的標誌。提到清明上河圖,大家想到的都是一幅畫,但是在江西卻出現了實物。有一座古鎮就像是現實中的清明上河圖一般,古鎮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經過沉澱,江南風味更加濃厚,古鎮名稱為水墨上河,位於婺源,曾經是一座村莊,而且每次村民進村都需要過一條河,所以就將上河為村莊命名,也就有了之後的水墨上河。每個來這遊玩的遊客都能體驗到原始生活,在走過牌樓之後就正式進入景區了。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廊橋,之前村民回村也是要經過這架橋的。
  • ...5米,219個人物……三名大學生歷時1個月繪製春運高鐵版清明上河圖
    這趟G2019次動車太瘋狂,亦凡德綱車上浪,海王雷神正面剛,思聰熱狗真麼香,超越錦鯉轉發忙……2月5日,重慶大學一讀者向上遊新聞熱線966966報料:該校三名大學生歷時一個月繪製出春運高鐵版清明上河圖火遍朋友圈。這長達5米的車廂裡,囊括了2018的熱點事件。
  • 松陽這條老街被譽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 但是地圖上卻沒有這個名字
    而松陽這個小縣城也是麗水建置最早的縣份,它的歷史要追溯到東漢的建安四年,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了。來到松陽不得不去的就是那些江南秘境,但是在縣城中也有這麼一個地方值得我們去,那就是松陽老街了,這裡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鎮,這條老街也被稱為明清古街,更是被譽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因為這裡松陽歷史最久最有深蘊的老街之一。
  • 為什麼一個叫江,一個叫河?
    大家都知道,長江和黃河是中國的兩大主要河流,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黃河發源於青海的雅拉達澤峰。歷史上也有不少歌曲歌唱長江和黃河。可是一直以來,人們都有一個疑問,長江和黃河有什麼差別?為什麼一個叫江,一個叫河?
  • 千年宋風《叫我大掌柜》場景設計:重繪清明上河圖
    新國風市井經營手遊《叫我大掌柜》全網預約開啟。感悟宋時市井百態,發展商業、興造建築、經營店鋪、招募奇人異士又或行商奇遇……在重繪的清明上河圖場景中,開始你的千年汴梁之旅吧。在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這幅五米多長的傳世畫卷帶領我們看到了令人神往的千年汴梁城(汴京)。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它生動的記錄了北宋都城的面貌和當時宋朝的市井百態,而這些令人迷醉的盛景,都將在新國風市井經營手遊《叫我大掌柜》中復原再現。
  • 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清明上河圖」
    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就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工作的普通電焊工。但在上班之餘,他卻用了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繡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繡了出來。
  • 手繪重現清明上河圖 京東首發三星Note7
    (原標題:手繪重現清明上河圖 京東首發三星Note7)
  • 《清明上河圖》全卷長5米,最精華的是哪一段?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留傳至今的北宋風俗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於當之無愧的國寶級文物。 《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在這麼長的一幅畫卷裡,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北宋都城汴京的社會狀況。
  • 我國最長的兩條河,為什麼一個叫江一個叫河,你知道嗎?
    我國最長的兩條河,為什麼一個叫江一個叫河,你知道嗎?長江和黃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兩條河流自西向東流國國大部分區域千百年來養育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語出了璀璨的華夏文明,被我們尊稱為母親河長江和黃河作為中國境內最長的兩條河流,為什麼一個叫河?而一個較強呢名字的背後是否有不同含義的?
  • 清明踏青看看這些小時候常見又叫不上名的植物 太全了,收藏
    溫州網訊(編輯 溫婉整理)清明踏青,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的植物,滿眼嫩綠的季節,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但能叫上名字的卻很少。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些常見的植物。  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  很美的名字。還有好像叫胡茄子,當地野生全白花,極為常見。  據說有致幻作用,也就毒性較大,尤其是種子。
  • 滬上一條河挖了28米寬,竟要回填13米!神回應:挖多了……
    圖說:推土機、土方車在填平河道 來源/受訪者供圖美麗河道年初剛竣工,可如今,推土機土方車又擺開大陣仗。金山區廊下鎮虹橋港28米寬新河道,竟要回填13米,設計寬度竟比備案寬度多了近一倍。挖了又填,來回折騰,人力財力物力,有多少又打水漂?
  • 史前巨獸之河驚現 撒哈拉沙漠曾是綠色天堂(圖)
    英國和愛爾蘭科學家最近在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古探險時,意外發現了一條「史前巨獸之河」的遺蹟。科學家在這條史前河流遺址上,挖出了好幾種史前巨獸的化石,這些史前巨獸堪稱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其中一根恐龍肢骨化石竟比人腰還粗,考古學家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它抬到了一輛汽車上!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世界上「最大」的鷹,總體重可達70公斤,翅膀展開長達7米!
    在自然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放任無畏的生長,因此為了能夠保持整體的平衡,在這樣的發展情況之下也有很多東西為了自身的生存,就會對其他東西採取一些毀滅的措施。 全球最大的一類鷹一定對大家的吸引還是比較大的,大家都比較好奇究竟是哪種體型,老鷹本身的體型就比較大的,那麼一個最大的體型又能夠達到多大呢?這就是阿根廷巨鷹,它是史上最大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