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 54歲的他歷時7年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2020-12-05 瀟湘晨報

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子呢?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圖說:「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局部) 任超/攝(下同)

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繡了出來。然而,這幅十字繡的作者並不是十指纖纖心細如髮的女子,而是一位頭戴安全帽手握電焊槍的電焊工漢子張興發。對於老張來說,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的完成,是他人生中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正是因為這幅作品的完成,老張獲得了周邊所有人的認可。

然而在此之前,張興發的十字繡之路走得頗為坎坷。多年前的一場車禍,讓老張的腿落下了毛病,行動不如以前方便。為了走出傷後的陰霾,他開始學習電焊。但因為行動較慢,他的工作完成速度總比工友們要慢,為了補貼家用,老張下決心學習十字繡。然而這份決心等來的不是支持和鼓勵,而是周邊人們的不解和嘲笑。人們嘲笑他:一個大老爺們非要幹女人幹的活兒。但倔強的張興發沒有退縮,他堅定地認為:「憑自己的雙手掙錢養家,沒什麼可笑的。」

圖說: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張興發從小畫作「四季平安」開始,隨後,「家和萬事興」「八駿圖」,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十字繡作品,在老張那粗糙的巧手下誕生。隨後,從他的《紅樓金陵十二釵》等作品被人相中開始,十字繡也逐漸成為了家中的經濟來源之一。直到有一天,老張動用了家中一筆「巨款」買來清明上河圖材料,在本不寬裕的家中引發了一次不小的矛盾。

由於張興發的妻子手部有殘疾,不能外出打工,養家的重擔都落在了張興發身上。而他買清明上河圖材料的時候,家中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正是開銷比較大的時候。為此,家人都對張興發的這一行為表示了激烈的反對,大架小架吵了許多。但最後,張興發硬是用他那真誠而固執的態度,說服了家人。

圖說:張興發向大家介紹作品

鬥轉星移,7年過去了。當這幅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完成的時候,張興發終於收穫了家人的崇拜和周圍人的讚許。如今,張興發白天仍然頂著安全帽,用手中的焊槍為上海的城市建設奮鬥;晚上他則戴上老花鏡、拿起繡花針,繼續用十字繡扛起家庭的重擔。焊槍與繡花針,兩種看似毫無關係的工具,因為一份家庭的責任融入了一位父親的生命。加油,張興發;加油,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通訊員 任超 吳涵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張興發展示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康玉湛)近日,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然而,這幅十字繡的作者並不是一位女子,而是平日裡頭戴安全帽手握電焊槍的54歲漢子張興發。記者在工地上見到張興發時,他正在做外架焊接工作。張興發告訴記者,這幅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是其歷時7年一針一線繡出,共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記者看到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惟妙惟肖地繡了出來。
  • 歷時7年!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清明上河圖」
    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就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工作的普通電焊工。但在上班之餘,他卻用了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
  • 歷時7年!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清明上河圖》
    他叫張興發,今年54歲,湖北利川人,現在是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的一名電焊工人。人生寒冬中,焊花點亮了生活入冬,申城進入了美麗的落葉季,雨後,氣溫也驟降下來。每當此時張興發的腿還隱隱作痛。多年前,因一場突然的車禍,張興發的腿落下了毛病,雖然對生活影響不大,但行動卻不如以前方便。
  • 6年繡22米歷史名畫!南海巧婦用十字繡還原《清明上河圖》
    22米的繡布上開200多把針,用掉50多斤繡線,前後耗時6年,最終繡出22米長卷。22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刺繡作品幾乎將小小的庭院繞了一圈,留著齊劉海、穿著花色裙子的黃綺華被「圈在」人群中,笑盈盈地跟大家分享她的新作。黃綺華今年52歲,是九江下北人。2008年家裡新居裝修,她想在家裡掛點畫裝飾一下,「一開始想著自己畫,但畫出來效果不太好,花錢買的畫又沒意思,我就想不如自己繡一幅。」
  • 圖片故事|電焊槍與繡花針:老張的「雙面」生活
    張興發是湖北利川人,今年54歲,目前是中建二局華東公司在上海臨港新城一處建設工地的電焊工。一次偶然的接觸,讓張興發對十字繡產生濃厚的興趣,拿起繡花針就一發不可收。張興發分別手持電焊槍(左)和繡花針(右)留影(12月2日攝,拼版照片)。上工時,他拿著焊槍跟鋼筋鐵板打交道;休息時,他手執繡花針沉浸於十字繡的世界裡。
  •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時間:2020-11-15 16: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如今也有不少人通過其他手段將這一繁浩的北宋風俗圖景生動地呈現出來。
  • ...5米,219個人物……三名大學生歷時1個月繪製春運高鐵版清明上河圖
    這趟G2019次動車太瘋狂,亦凡德綱車上浪,海王雷神正面剛,思聰熱狗真麼香,超越錦鯉轉發忙……2月5日,重慶大學一讀者向上遊新聞熱線966966報料:該校三名大學生歷時一個月繪製出春運高鐵版清明上河圖火遍朋友圈。這長達5米的車廂裡,囊括了2018的熱點事件。
  • 全國各大景區中的「清明上河圖」,你喜歡哪一個?
    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一副描述北宋都城東京(又稱卞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的精品畫,是國寶級的藝術品,現真品已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極少展出,所以想看真品,恐怕不大容易,但想看「清明上河圖」,還是挺方便的,現在全國各大景區都有「清明上河圖」。一、名氣最大的「清明上河圖」—橫店的清明上河圖景區。
  • 西方也有一個「清明上河圖」,它竟長達70米,名字叫貝葉掛毯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真正的《清明上河圖》大家都熟悉。作者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整幅作品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藝術總是相通的,在西方,同樣有一件類似《清明上河圖》的作品,這件作品,叫貝葉掛毯。貝葉掛毯原件長70米,寬半米,它是以亞麻布為底的絨尼,在上面用不同顏色的細絨線繡制出,關於黑斯廷戰役的連環畫作。貝葉掛毯作為對真實歷史事件的記載,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同時,它又是一件難得的,極具羅馬藝術風格的藝術品。
  • 儀徵人錢恩榮烙出5.2米長《百牛圖》
    今年59歲的儀徵人錢恩榮告訴記者,收到2021中國教育電視臺「潑墨中華情」書畫春晚的邀請後,他烙制了一幅5.2米長的《百牛圖》,參加明年1月份的書畫春晚。耗時一個多月烙出了百牛「收到邀請後,就在想創作什麼作品去參加。」錢恩榮說,自己的專長是布藝畫和烙畫,以前烙制了一個巨幅清明上河圖,耗費了3個多月的時間。參賽就要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在題材上也是考慮再三。
  • 手繪重現清明上河圖 京東首發三星Note7
    (原標題:手繪重現清明上河圖 京東首發三星Note7)
  • 八旬翁頭頂長出一對角 長達10釐米(圖)
    婺源縣大鄣山鄉80歲老人黃元煩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村民,但是從兩年前開始,他的頭頂上突然長出了一個硬角。  這一聞所未聞的現象令家人和村民們感到吃驚,同樣也深深地困擾著當事人黃元煩老人。  兩年前頭頂長角  因為上了年紀,老人的頭髮已經花白了,有些禿頂。雖然他已經有80歲了,但看起來身體狀況還不錯。  老人頭部的這隻硬角長在頭頂部左側的位置,下粗上細,遠看有點像汽車頂部帶著的後翹式「天線」。硬角長10釐米,摸起來硬硬的,看起來和羊角的構造有些相似。
  • 好物|5米長!一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讓你親歷大宋繁華盛世!
    它10年才露一次面每年世界各地博物館想租借展覽都被故宮拒絕2015年故宮特展《清明上河圖》第一天就有上千人排長隊觀看5米長的畫卷視覺效果超震撼,大人小孩一看就上癮 這本立體書展開有5米長!《〈清明上河圖〉面面觀》 為你揭秘《清明上河圖》所有秘密 立體書中還附贈有一張
  • 「清明上河圖」的真實版出現了,竟藏在這裡,好似一幅水墨畫一般
    春雨灑在江南時,江西也會沾染上一些,這也衍生出了很多獨具江南風味的景象,就像是婺源,已經成了江南的標誌。提到清明上河圖,大家想到的都是一幅畫,但是在江西卻出現了實物。有一座古鎮就像是現實中的清明上河圖一般,古鎮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經過沉澱,江南風味更加濃厚,古鎮名稱為水墨上河,位於婺源,曾經是一座村莊,而且每次村民進村都需要過一條河,所以就將上河為村莊命名,也就有了之後的水墨上河。每個來這遊玩的遊客都能體驗到原始生活,在走過牌樓之後就正式進入景區了。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廊橋,之前村民回村也是要經過這架橋的。
  •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社會新聞 │ 2020-09-26 10:02來源:遼瀋晚報 作者: 編輯:
  • 7月1日,安全帽新國標GB 2811-2019 正式實施
    新標準:GB 2811- 2019《頭部防護 安全帽》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 美青年獨立日引爆頭頂煙火炸死自己
    美國當地時間7月4日,22歲的德文·>斯泰普爾斯在酒後將放在自己頭頂的煙火點燃,結果發生爆炸,當場死亡。(圖片來源:《每日鏡報》)中國日報網7月6日電(程爾凡) 據英國《每日鏡報》報導,7月4日是美國獨立紀念日,就在全美舉國放煙火慶祝之際,竟有一名年輕人做了傻事,他將煙火放在自己的頭頂點燃,結果樂極生悲,當場被炸死。
  • 關於安全帽,第一個就有99%的人不知道!(附:安全帽的正確佩戴方法PPT)
    ,這個名字只要高中時認真上語文課的同學都會知道,卻基本沒人知道世界上首個民用安全帽也是他發明的。因為經常接觸因高空墜物而受傷的工人,所以他從古代戰爭中的頭盔得到靈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民用安全帽。他還因此獲得了1921年美國安全大會金牌獎。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卡夫卡的鄰居因為他發明了安全帽而對他崇拜有加,但直到卡夫卡死後,才發現他竟然還是個偉大的作家。現代安全帽的發明跟啄木鳥有關,科學家根據啄木鳥的生理結構升級了安全帽的設計。
  • 《清明上河圖》全卷長5米,最精華的是哪一段?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留傳至今的北宋風俗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於當之無愧的國寶級文物。 《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在這麼長的一幅畫卷裡,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北宋都城汴京的社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