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象牙化石長約3米根部周長約60釐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海峰實習生陳曼通訊員聶政文圖
3月29日,永城永馨園北區建築工地工人在施工時,發現一3米長的象牙化石,該象牙化石保存相對完好,其周圍未發現其他骨骼化石,初步推算其所屬年代距今10萬至12萬年。根據商丘市博物館的記載,商丘境內自1959年以來多處出土象牙、犀牛牙化石,該次永城出土的象牙化石是最長的也是最完整的。如此巨大的象牙化石在商丘境內出土,對於研究河南的古生態、古環境變遷,及古生物演化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月29日,永城市永馨園北區建築工地工人施工時,在挖掘到地下5米左右時,發現了一個像骨頭又像石頭的物體,便立刻停止施工並將相關情況報告給永城市旅遊服務中心。
3月30日,該市旅遊服務中心文物工作隊對象牙化石進行發掘,初步推算該象牙化石所屬年代距今10萬至12萬年。目前發掘工作已經結束。
「我們到現場時工人剛挖出一個象牙尖,他們在等我們來的時候又埋上了,所以開始我們也不知道下面是什麼。當時圍觀人員比較多,我們立刻進行搶救性發掘。隨著泥土慢慢剝離,一個被泥土包裹的象牙形狀逐漸呈現,象牙的大小出乎我們所有人的意料。經過初步測量,我們發現這是一個長約3米,根部周長約60釐米,且保存非常完整的象牙化石。象牙化石表面被泥土包裹,不是十分堅硬。」商丘市旅遊服務中心文物工作隊隊長姚純建說,「有一點我們覺得很遺憾,象牙化石由於嚴重風化等原因,在發掘過程中象牙化石脫落,斷為3節,在斷面上可以看到有植物根系」。
據姚純建介紹,發現象牙化石的位置位於地下5米處,周圍是河流淤積形成的沙土地貌,由於發掘現場未發現其他骨骼化石,推測該象牙化石是隨著流水搬運沉積到此處形成的。目前,為防止風化,該象牙化石已運至永城市博物館,並用專用密封袋保存。下一步,該部門將會同省有關專家對其進行詳細鑑定。
「這次永城發現的象牙化石出土地層清楚,保存基本完整,是商丘境內首次出土保存如此完整的象牙化石,這對研究商丘古生物、古氣候、古地理植被以及古代大象在河南的活動情況等,都是很珍貴的資料。」商丘博物館館長王良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