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發現長著大爪子的食肉恐龍

2021-01-15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南美洲發現長著大爪子的食肉恐龍

隨著南半球巨型鯊齒龍類逐漸的衰落,很快就有了它們的「替補者」。一類比霸王龍還要「小短手」而著稱的阿貝力龍科,另一類群則是剛好和「小短手」背道而馳的掠食者——大盜龍類,擁有巨大前肢的獸腳類恐龍。大盜龍類一直都是非常神秘的存在,直到近些年來發掘出了更多的化石,古生物學家才一層層揭開了籠罩在它們身上的神秘面紗。最近,這個巨爪家族又添加了一位新成員,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這群有意思的掠食者。

「壞傢伙」現身

早在2006年,來自阿根廷的化石獵人迪亞哥.羅薩萊斯(Diego Rosales)便在巴塔哥尼亞北部地區發現了一些獸腳類恐龍的化石。得知消息後,內烏肯省某國立大學的研究者胡安·波爾菲裡(Juan Porfiri)所帶領的團隊申請到了該地區的挖掘許可,於是一行人就來到了這個被稱為特拉塔尼耶(Tratayén)的小鎮開始了化石的挖掘工作。

圖註:正在挖掘化石特拉塔尼亞龍薦椎化石的胡安(左)和他團隊,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胡安與他的挖掘團隊成員們的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近些年出土的一具標本讓胡安的團隊欣喜若狂,化石包含了薦椎部分的脊椎骨,獨特的結構和薦部高大的神經棘顯示這是一種全新的物種,而且非常可能是一種全新的盜龍類恐龍。

研究者們將這種恐龍命名為羅氏特拉塔尼亞龍(Tratayenia rosalesi)。屬名意指其發現地,種名則是為了紀念它的發現者迪亞哥.羅薩萊斯。

圖註:化石的挖掘地點,圖片來自論文

圖註:特拉塔尼亞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布特德拉卡帕的殺手

特拉塔尼亞龍出土的這個地方被稱為布特德拉卡帕組(Bajo de la Carpa Formation),位於阿根廷的西部,地質年代上屬於桑託階,距今大約8300至8600萬年。

圖註:拉塔尼亞龍的已知化石示意圖,圖片來自論文

該地區水分充沛,養育了許多水生動物,如各種龜和鱷類。當然,這裡也有各種各樣的恐龍,比如長著獨特喙部的蜥腳類博妮塔龍(Bonitasaura),擁有超萌小短手的阿貝力龍類的獵龍(Viavenator)和阿瓦拉慈龍類(Alvarezsaurus)。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古鳥類。

長期以來,布特德拉卡帕缺乏著大型肉食恐龍的化石記錄,特拉塔尼亞龍的發現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缺。根據已有化石推算,特拉塔尼亞龍體長大約在6至7米,未融合的骶骨神經弓顯示這隻肉食動物在死亡的時候還處於亞成年階段。當特拉塔尼亞龍完全成年後或許可以長到8米甚至更大,這種體型相比曾經在這片土地橫行的鯊齒龍類來說不值得一提,但也足以讓特拉塔尼亞龍成為布特德拉卡帕組的頂級捕食者了。

圖註:正在淌過小溪的特拉塔尼亞龍,圖片來自網絡

新的奠基石

通過前文對大盜龍的介紹,我們了解到了這是一類非常有特色卻又籠罩著層層迷霧之中的獸腳類恐龍。

直至今日都沒有出土過一具非常完整的大盜龍類化石,所以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是處於初步階段。零散的化石也使得大盜龍類很難被歸類,不同學者之間對此也存在明顯的分歧。目前主要的分歧有兩點:有時候大盜龍類被認為是異特龍超科下的新獵龍科,有時候則被歸類到暴龍超科下的演化枝當中。

圖註:特拉塔尼亞龍的復原圖,paleoguy繪製。

好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盜龍類化石出土,雖然個體的完整度都不算很高,但每次新出土的化石都將作為構建一支完整的大盜龍類的關鍵拼圖,它們神秘的面紗也在被一層層的揭去。特拉塔尼亞龍的發現,讓學者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分類建議:大盜龍將不再屬於某一超科,而是位於虛骨龍類中的一個獨立演化枝。

圖註:特拉塔尼亞龍論文中所提出的新分類樹,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我們今天已經對大盜龍類的了解越來越多,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依然還有很多未解開的問題需要繼續探索。這些獨特的獸腳類,作為巨型鯊齒龍類的繼承者,是如此的令人著迷。

圖註:前已知的部分大盜龍類的骨骼重建,從上到下依次是合成的大盜龍類、氣腔龍、巖壁盜龍、大盜龍成年個體與幼年個體、南方獵龍、福井盜龍。Getawaytrike繪製

參考資料:

1.Porfiri, Juan D; Juárez Valieri, Rubén D; Santos, Domenica D.D; Lamanna, Matthew C (2018). "A new megaraptoran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Bajo de la Carpa Formation of northwestern Patagonia". Cretaceous Research. doi:10.1016/j.cretres.2018.03.014.

2.Apesteguía, Sebastián; Smith, Nathan D.; Juárez Valieri, Rubén; Makovicky, Peter J. (2016-07-13). "An Unusual New Theropod with a Didactyl Manu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PLoS ONE. 11 (7): e0157793. doi:10.1371/journal.pone.0157793. PMC 4943716Freely accessible. PMID 27410683.

相關焦點

  • 最大的食肉恐龍爪子比鐮刀還大
    眾所周知,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大的食肉恐龍。
  • 世界最古老食肉恐龍骨架出土:活在2.3億年前,有鋒利牙齒爪子
    近日,巴西南部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食肉恐龍骨架。這種被稱為「Gnathovorax cabre」的掠食者生活在2.3億年前,當時南美洲還屬於超級大陸盤古大陸的一部分。美國廣播公司11月11日報導,這具骨架幾乎完好無損,包括鋒利的牙齒和爪子,足以讓它成為兇殘的殺手。專家們甚至能夠重建恐龍的大腦的形狀,以表明它有良好的視力和協調能力。巴西聖瑪麗亞聯邦大學的生物學家羅德裡戈·穆勒說,這將使它成為食物鏈頂端的「頂端捕食者」。
  • 科考隊南美雨林中發現「恐龍遺種」,幼時無羽毛,翅膀還長著爪子
    鳥類是從恐龍進化過來的,如今基本已經成為生物學上的共識,具體地說,鳥類是從恐龍中的獸腳類恐龍進化過來的,雖然鳥類和霸王龍的體型差異巨大,但是兩者卻有共同的祖先。
  • 中國境內發現兩種新恐龍化石 科學家:大爪子會吃蟲
    中國境內發現兩種新恐龍化石 科學家:大爪子會吃蟲 2018-08-29 03:18:56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侏羅紀世界2》曝新恐龍造型圖,5大食肉恐龍即將炫酷登場
    萬眾期待的怪獸大片《侏羅紀世界2》即將在暑期上映,關於影片中各種恐龍的造型正在接連曝出,影片最新曝光了新登場的重量級恐龍重爪龍的清晰官方造型和設定:從圖中我們能看出,片中的這隻重爪龍身長9.3米,體重2噸,重爪龍名字意思是很重的爪子,指的是其具有非常大的前爪
  • 泰國發現最完整食肉恐龍化石,我們看後笑啦!
    泰國發現最完整食肉恐龍化石,我們看後笑啦!我們對泰國的印象往往是旅遊、佛教以及人妖,其實在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泰國生存著許多種類的恐龍,最近古生物學家就命名了一種在泰國發現的食肉動物,它是目前東南亞發現的最完整的大型食肉恐龍化石!
  • 那些「殘暴貪婪」的食肉恐龍
    其實這樣評價食肉恐龍一點也不公平。既然是食肉恐龍,當然也只有捕殺獵物來維持生命了。在自然界中,弱肉強食則是自然界中無情的法則。「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是生物進化的原則。霸王龍:典型的肉食恐龍為了生存,食肉恐龍不得不這樣「貪婪」,總之一句話——為生活所迫。
  • 史上最強十大食肉恐龍排名:第一名曾虐殺霸王龍!
    根據目前發現的化石顯示,成年西雅茨龍體長14米、臀高3.95米、體重8.7噸,是體型僅次於棘龍、霸王龍、蠻龍、馬普龍、鯊齒龍、南方巨獸龍、奧沙拉龍、魁紂龍的食肉恐龍,是體型第九大的食肉恐龍。根據研究證明,西雅茨龍的主要獵物包括中到大型的蜥腳亞目恐龍,但包括各種體型的鳥臀目恐龍。
  • 史前最恐怖的5種恐龍,有的有強壯的後腿,有的有鋒利的爪子
    史前最恐怖的5種恐龍,有的有強壯的後腿,有的有鋒利的爪子1、猶他盜龍尺寸:長度達8.7米,是馳龍科恐龍中最大的一種特色:它最大的特徵就是,它的體型大。為什麼恐怖: 南方巨獸龍是已知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如果你在白堊紀晚期醒來並偶然發現它,它會猛撲下來咬你一半身體。一些標本表明它們有時比臭名昭著的霸王龍體積還大。它能夠以高達50公裡/小時的速度行駛。
  •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從最近被科學家發現的巨型食肉恐龍的化石上來看,霸王龍的「恐龍之王」的位置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竟然有比暴龍更大、更可怕的食肉恐龍。下面我們就來根據最新考古探索給恐龍界的十位食肉恐龍老大們做個排名。
  • 早期的恐龍可能全部都長著羽毛,不光是食肉恐龍
    鳥類在大約6600萬年前從可能由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大滅絕中倖存了下來。但是,對已發現的上萬個早期鳥類和飛行恐龍化石的研究顯示,羽毛的出現可能與飛行無關,可能只是為了與環境隔離或者吸引異性,也是早期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革新。
  • 《與恐龍同行》關於恐龍的知識-搜狐母嬰
    像許多早期的獸腳類恐龍一樣,流連龍有五個手指的手,第四和第五根手指較小。後來獸腳類恐龍的手有三個手指。 流連龍是根據在德國Saschen-Anhalt Kueper Formation 發現的兩個不完整的標本為人所知的,根據德國古生物學家Hugo Ruele von Lilienstern命名。
  • 澳洲發現大型食肉恐龍 足跡達80釐米
    古生物學家安東尼·羅米利奧(Anthony Romilio)表示,一種腳印達80釐米長的恐龍的發現使澳大利亞在恐龍研究領域躋身世界前列。 羅米利奧博士來自昆士蘭大學,他在同行評議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上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稱發現澳洲最大的食肉恐龍。他說:「北美有霸王龍,非洲和南美也有大型食肉恐龍。而我們澳洲的大型食肉恐龍原來就在奧基(Oakey),它還是個「狠傢伙」!這些恐龍身高近3米高,我們從未在澳洲的恐龍骨骼化石遺骸中見過這種恐龍。」
  •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沉重的大爪子——重爪龍!你見過嗎?
    禽龍發現重爪龍之後顯得有些驚訝,它們猶豫了一下,決定另覓水源,畢竟這裡已經被重爪龍佔據了。池塘又恢復了平靜,重爪龍依舊一動不動地站在水裡,靜靜等候獵物上門。功夫不負有心人,幾條放鬆警惕的大魚慢慢遊了過來,它們並不知道水面之上存在著致命的危險。重爪龍果斷出擊,一雙大爪子閃電般地伸入水中,緊緊鉤住一條大魚,緊接著用長嘴巴死死咬住獵物,快步回到岸上。
  • 盤點最兇殘的肉食恐龍:玫瑰馬普龍最大食肉恐龍[組圖]
    原標題:盤點最兇殘的肉食恐龍:玫瑰馬普龍最大食肉恐龍[組圖] 玫瑰馬普龍:最大的食肉恐龍  玫瑰馬普龍(Mapusaurus roseae)體長40英尺,體重大約6噸,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恐龍物種。
  • 與恐龍同行—更多精彩內容
    像許多早期的獸腳類恐龍一樣,流連龍有五個手指的手,第四和第五根手指較小。後來獸腳類恐龍的手有三個手指。 流連龍是根據在德國Saschen-Anhalt Kueper Formation 發現的兩個不完整的標本為人所知的,根據德國古生物學家Hugo Ruele von Lilienstern命名。
  • 印度發現新種類食肉恐龍 專吃食草恐龍
    中新網8月14日電 美聯社消息,周三,在印度西部地區找到恐龍骨頭之後,美國與印度科學家宣布,發現了又一類新的食肉恐龍品種。  這種新的食肉恐龍被命名為「來自納爾默達的帝王爬行動物」,由恐龍骨的發現地,根據納爾默達河流域命名。  科學家說,此種恐龍長約25-30英尺,頭頂有角,用兩隻腳走路,體重相對來說較重。
  • 十大肉食恐龍排名 食肉恐龍的種類有哪些
    西雅茨龍是生活在美國的一種巨型食肉恐龍,它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8.食蜥王龍食蜥王龍是異特龍的近親,它是一種非常大的獸腳亞目食肉恐龍,也是侏羅紀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最大的食蜥王龍標本可長達3米重達8.2噸。7.魁紂龍
  • 南美洲的奇怪鳥類,它的翅膀上長著可以自由活動的「奇特」爪子!
    有人猜測,這與鳥類起源於古代樹棲爬行動物有關,促使爪子發育的基因一直存在於鳥類的基因組之中。有人說,南美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為在那裡能找到種類繁多的熱帶花卉,長相奇特的螞蟻、蛙類、蛇類、龜鱉和鱷魚……其實,在南美洲,科學家更關注的是那些貌似平凡實際上並不平凡的動物。
  • 為何食肉恐龍大多有小短手,到底有何用?科學家給出答案
    說起恐龍,我們都知道它們的種類有很多,因為它們生活在富氧時期,所以大多體型都非常龐大,我們都知道恐龍的體型非常龐大,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大部分的食肉恐龍卻長著一雙與體型不相配的小短手,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用途。像霸王龍、刺龍、暴龍等。那麼,這些恐龍的前肢是用來幹嘛的呢?關於這個問題,民間流傳幾種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