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的霸主,在地球上生存了1.6億多年,比人類在地球上的時間還要漫長,卻在6500萬年前,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而結束了侏羅紀世紀。
為什麼存在上億年的恐龍時代沒有發展出文明,而猿類卻僅僅用了兩百萬年就形成了文明?,一種動物經過1億多年的進化,尤其還是這種食物鏈頂端的生物,沒有道理不會誕生智慧,或許當時的恐龍已經有了初步的智慧,也有可能有了初步的文明。
也有其他人的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是必然的,他們認為人類是由外星文明創造的,如果真的存在造物主或外星文明,他們想要地球誕生高等生物,就必須要讓恐龍滅絕,否則人類祖先無法在如此的環境生存下來。
說起恐龍,我們都知道它們的種類有很多,因為它們生活在富氧時期,所以大多體型都非常龐大,我們都知道恐龍的體型非常龐大,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大部分的食肉恐龍卻長著一雙與體型不相配的小短手,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用途。像霸王龍、刺龍、暴龍等。
那麼,這些恐龍的前肢是用來幹嘛的呢?關於這個問題,民間流傳幾種假說。
①食肉恐龍是伏在地上休息的,因為身體太重,起來的時候需要小短手支撐起前半身
②食肉恐龍在捕獵時,可以用前肢來固定住掙扎的獵物
③當他們在繁殖交配的時候,可以用小短手牢牢抓住自己的配偶,具體姿勢你們應該都懂的。
當然上面的說法大多都沒有有力論證,更多的科學家偏向恐龍的前肢是進化過程中的犧牲品。
我們知道食肉恐龍是兩足行走的動物,它們的尾巴很大,如果前肢也很大的話,會讓它們失去平衡。為了更好的獵食,恐龍就退化了自己的前肢,但是直到它們滅絕,也沒有完全退化掉。
但是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在加拿大的一處古老地層中發現一個寬約0.7米,長度超過數米的洞穴。科學家經過化石研究發現,恐龍的前肢竟然讓他們成為了地球上最早的地下居民。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推算洞穴至今已經有一億多年的歷史,這明顯不是人類祖先挖的。科學家們提出新的觀點,這些洞穴,或許是恐龍挖掘的。
在這些洞穴中,科學家還發現了兩隻幼年的恐龍化石,看起來這些洞穴更像是恐龍們的家,我們都知道,雖然大部分恐龍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可是它們卻與傳統的爬行動物形態完全不同。所以或許在恐龍時代在陸地上稱霸一方的恐龍,在夜晚的時候都會紛紛鑽入洞穴中生活。他們的前肢也是用來挖洞的,畢竟恐龍的小短手要更加的靈活。
你們更認同哪個觀點呢?是自行進化還是用前肢挖洞穴?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為了生存進化出很多匪夷所思的本領的生物。比方說我們熟悉的企鵝,它其實一種鳥類,可是卻不會飛,只能在陸地上笨拙地行走,同時在海洋中遊泳捕食。
又或者是被稱作「哺乳動物奇蹟」的蝙蝠,早期化石顯示,它們的四肢各有五隻爪子。今天,大多數物種的四肢都有兩個爪子。它們在上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讓自己擁有了飛行的能力。
所以恐龍的小短手也就不會覺得奇怪了。而且科學家還表示,恐龍其實非常的聰明,如果不是他們突然滅絕了,或許恐龍有可能成為智慧生物,畢竟他們晚期的傷齒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能力,同時差一點就將哺乳動物的祖先都給捕食乾淨了。那麼如果恐龍不滅絕,大家覺得人類是否又會出現呢?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