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隊南美雨林中發現「恐龍遺種」,幼時無羽毛,翅膀還長著爪子

2020-11-25 騰訊網

鳥類是從恐龍進化過來的,如今基本已經成為生物學上的共識,具體地說,鳥類是從恐龍中的獸腳類恐龍進化過來的,雖然鳥類和霸王龍的體型差異巨大,但是兩者卻有共同的祖先。

大約在1億5000萬年前的時候,鳥類的祖先似鳥龍類(又稱近鳥龍)就開始出現了,這種動物似鳥非鳥,說是恐龍卻又和鳥十分相似,它們全身已經有著類似於鳥的羽毛,在之後的數千萬年中,這種動物開始向著鳥類進化。

在大約1億年前的時候,大部分似鳥龍已經有著能夠任意飛翔的翅膀,但是翅膀的頂端還有著恐龍時代遺留的爪子,飛到樹上的時候翅膀也可以跟著抓握樹枝,抓捕獵物或者打鬥的時候,翅膀上的爪子也能派上用場,這是似鳥龍類的一大特徵。

有些似鳥龍類就連腿上也長有羽毛,其肉質尾巴也變得越來越短,代之以進化出長長的尾羽,使身體更加的輕便,更有利於飛行。

之後由於大多數是鳥籠都傾向於飛翔,因此腿部變得越來越小,腿上的羽毛也漸漸退去,獸腳漸漸進化成鳥爪,而翅膀上的爪子也因為沒有多大的用處而漸漸的褪去,進化成了全是羽毛的翅膀,所以如今的鳥類翅膀上基本都沒有爪子了。

那麼如今的鳥類的翅膀上都沒有爪子了嗎?並非如此!至少有一種鳥類,翅膀上還有爪子,仿佛是保留著恐龍時代的特徵。這種鳥類就是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麝雉。

麝雉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及奧利諾科河三角洲的沼澤、森林及紅樹林中,還是蓋亞那的國鳥,其體型中等,頭尾長約65釐米,體重500~1000克。

這種鳥的外形和遠古時期的似鳥龍有些相似,特別是頭部,頭上十餘根紅褐色的羽毛向上翹著,留著個十分「殺馬特」的髮型,這種羽冠很少見,頭部較小但眼睛較大,天藍色的臉頰配著紅色的眼睛,脖子又細又長,背部是帶白色條紋的棕色羽毛,尾羽和靠近尾部的後腹部土紅色的羽毛,胸前有黃色的羽毛,看上去也十分美觀。

但是誰能想到這種鳥在剛孵化出來的時候是沒有羽毛的,但是它的翅膀上的第一和第二指尖上有翼爪,可以抓住樹枝,所以這種鳥又叫爪羽雞,它的這一體徵和化石中發現的始祖鳥,中華龍鳥、孔子鳥等有些類似,和如今的其他所有鳥類都不相同。因此有人還稱這種鳥類為「始祖鳥後代」。

因為翅膀上有爪子,麝雉的雛鳥十分擅長攀爬樹木,而且抓握能力很強,遇到狂風暴雨也不會從樹上被吹下去,但是當它們長成成鳥的時候,翅膀上的爪子又消失了,生物學家們認為麝雉這種生理特性或者是恐龍類中的似鳥龍的遺留,或者是一種返祖現象,甚至將它稱之為「恐龍遺種」。

今年一支科考隊在南美洲熱帶雨林中考察時還發現這種鳥兒的社會性非常強,它們平時都是集群活動,旱季的時候通常會有二三十隻在一起,雨季的時候分成2~8隻,而且這種鳥非常團結,它們相互之間會互相幫助,比如科考人員發現當一對鳥夫妻育雛的時候,會有一些其他成員充當「保姆」,這些「保姆」可能是這對鳥夫妻的孩子,但也可能是其他家族的成員,它們會幫助鳥兒夫妻照顧小鳥,而且事無巨細,不但會幫助育雛,甚至會幫助主人交配,它們可以在一起很和諧地生活,在主人老去後,它們也有領地和巢穴的繼承權,總之這種鳥類之間很少會打鬥,表現的非常的團結和諧。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現長羽毛巨型恐龍化石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近日在中國遼寧省境內發現了一種新的長有羽毛的巨型恐龍。這一恐龍新物種是暴龍的遠親,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大型長有羽毛的動物。  古生物學家已經知道,恐龍家族的某些成員是長有羽毛的。但是,此前已知的有羽恐龍大多體形相對較小。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具有「蝙蝠翅膀」的帶羽毛恐龍
    據外媒CNET報導, 科學家在中國北方發現的一種新恐龍化石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一些侏羅紀時期的恐龍曾演化出像現代蝙蝠中看到的膜質翅膀。對該發現的完整分析發表在5月8日的《自然》雜誌上,詳細介紹了新的化石,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這個幾乎完整的化石於2017年被發現,位於一個可追溯到1.63億年前的巖層中。這種生物的羽毛和組織的殘餘物保存完好,使研究人員能夠慢慢地將不尋常的恐龍的歷史和形式拼湊在一起。
  • 我國發現長「蝙蝠翅膀」小型恐龍 奇翼龍頭短粗羽毛呈絲狀
    2015年5月3日,日前在線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報導了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代表我國學者在鳥類起源研究方向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 我國發現長「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本報訊日前在線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報導了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 古生物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 身披羽毛卻具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
    現在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大自然中一種奇特的物種 - 一種奇怪的恐龍,其被羽毛覆蓋,但卻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這個生物大約在1.63億年前,被稱為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看起來像鳥類、蝙蝠和獸腳類恐龍之間的奇怪「混合體」。這種恐龍體型嬌小,長約32釐米,體重約200克。
  • 最大的食肉恐龍爪子比鐮刀還大
    它在侏羅紀公園裡展現的威力讓人現在想來都很害怕,但最近考古發現,霸王龍並非最大食肉恐龍,而是來自澳大利亞的這種恐龍,據說它的爪子堪比鐮刀,輕輕一下就能取人性命。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古生物學家菲爾·貝爾像我們介紹,這次發現的恐龍被起名為「電爪」。它擁有25釐米長的爪子,形狀類似一把鐮刀。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對恐龍形象的定義,人類有一些先入為主了,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當中,給我們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恐龍形象,這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們的心中,認為恐龍就是長這個樣子的,如果在電影裡面所刻畫的恐龍形象,是像鳥類一樣又有翅膀或者像魚類一樣擁有鱗片的生物,我們會認為恐龍是長這個樣子的。
  • 長有兩對翅膀的恐龍在家族中絕對是異類,最小的恐龍之一
    除此之外,小盜龍也是第一群被發現擁有羽毛與翅膀的恐龍之一。 小盜龍在有羽毛恐龍與早期鳥類中相當獨特,牠們是已知的鳥類祖先中,腳部、前臂與頭部都擁有長飛羽的少數物種之一。 有些標本的頭部擁有高起的羽毛冠飾,類似某些現代鳥類,例如北美黑啄木鳥。
  • 恐龍的羽毛不是用來飛行,而是用來求偶的?
    近些年來,恐龍向鳥類演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原始羽毛的功能還存在爭議。古生物學家通過掃描電鏡對恐龍羽毛化石進行顯微觀察,在恐龍的羽毛裡發現了黑素體的殘留。這一發現不僅從微觀水平證明恐龍和鳥類羽毛結構的同源性,我們還能將化石中的黑素體與現代鳥類進行比較,從而復原恐龍活著時候的身體顏色。我們發現一些恐龍的羽毛不僅顏色豐富,而且具有彩虹光澤。
  • 琥珀裡竟然有恐龍!邢立達老師帶你探索琥珀中的恐龍世界
    要知道在一億年前,只有兩種動物可能長有這種羽毛,一種是原始的古鳥類,另一種是當時十分常見的小型恐龍。邢立達老師購買了這塊琥珀後,立刻回到國內,將它帶到了同步輻射實驗室,用顯微CT的方法,給這塊琥珀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掃描,以獲取它的三維信息。經掃描發現,琥珀中是一條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尾部,證實了邢立達老師的猜想,這塊琥珀也成為了人類發現的第一塊琥珀恐龍化石。
  • 揭秘恐龍向鳥類演化:飛行器官不僅有羽毛還有膜質翅膀
    中新網北京5月9日電(記者 孫自法)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一件採集於遼寧、距今1.63億年並命名為「長臂渾元龍」的善攀鳥龍類帶羽毛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恐龍向鳥類演化時,飛行器官除了羽毛外,還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
  • 河北發現新恐龍:翅膀結構獨一無二
    外媒稱,中國科學院古嵴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4月30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一個科研團隊,從一件來自中國河北青龍縣侏羅系地層的化石中,發現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 科學家首次發現植食性恐龍長有羽毛
    可能所有的恐龍都長著羽毛。圖片來源:Andrey Atuchin  研究人員贊同鳥類來自恐龍,但恐龍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變成鳥兒的呢?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新發現的化石表明,鳥類的特徵——羽毛的存在——已經深深地烙進了恐龍的進化樹中。
  • 遼寧發現會飛的恐龍,姿態猶如跳舞!
    圖註:舞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圖註:大連醫科大學醫院中,正在進行CT掃描的舞龍化石,圖片來自網絡圖註:阿什利·普斯特正在觀察舞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舞龍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恐龍,新聞中稱其比烏鴉大,但是比渡鴉小。儘管沒有渡鴉大,但是舞龍卻要比渡鴉長,因為它長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尾巴末端還有兩根長羽毛。
  • 2.3億年前,已有恐龍長出了羽毛,或證明它們就是鳥類的祖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古脊椎動物雜誌》期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該文章指出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4年的時間對在遼西地區發現的反鳥化石進行研究,最終弄清楚了反鳥的骨骼結構和其消化系統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為何恐龍都沒羽毛?來看看羽毛是怎麼出現的
    並非如此,鳥類和翼龍可以說並沒有任何的親緣關係,翼龍的翅膀基本是一層皮膚膜,和蝙蝠差不多,而鳥類的翅膀卻是羽毛,兩者在飛行的硬體上是完全不相同的。而且翼龍也並不屬於恐龍的種類。我們都知道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那麼它們怎麼還會有鳥類的後裔呢?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
  • 緬甸琥珀中發現新恐龍,比蜂鳥還小,但還有比它更奇怪的恐龍
    3月12日,中美加三國科學家在緬甸白堊紀地層的琥珀中發現一種新的恐龍品種,大約生活在9900萬年前。新發現琥珀中的恐龍頭骨記得小學有篇課文曾講過,琥珀裡為啥會有小蟲子,但有恐龍還真是沒想到。其實這並非首次在琥珀裡發現恐龍,參與本次研究的古生物學者邢立達,早在2016年,就發現了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龍。曾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尾巴這次發現的恐龍新品種,雖然僅保留頭部,但卻透露出許多重要信息,並且有3個非常神奇的地方。
  • 科學實驗室製作人工化石,還原恐龍的真面目,霸王龍居然長羽毛?
    恐龍究竟是什麼樣?儘管很多人看過一些關於恐龍的電影,例如《侏羅紀》中的霸王龍,有著霸氣的外表,和兇狠的爪子,但是恐龍真的就長這樣嗎?近日,有古生物學家經過多次復原實驗髮型,很多恐龍的身上都會覆蓋著羽毛,但這一證明是否真實?霸王龍是否真的長有羽毛?還需要繼續調查。
  • 沒有4隻翅膀的鳥,卻有4隻翅膀的恐龍,遼寧出土四翼恐龍化石
    大部分鳥類都會飛行,靠著兩隻翅膀扇動空氣產生的浮力,鳥類可以在空中自由地飛行和滑翔,所有的鳥類都只有兩隻翅膀,那麼有沒有4隻翅膀的鳥呢?嚴格來說是沒有的,不過鳥類是由恐龍中的似鳥龍類進化而來,那麼有四隻翅膀的恐龍嗎?還真有!它就是小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