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距今10萬至30萬年,中國境內生存有多種古人類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距今10萬至3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他們具有東亞直立人、歐洲古老型人類和更新世晚期人類的體質特徵。這是今天上午記者從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獲得的消息。

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90周年紀念展。和冠欣 攝

今天是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發現9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京召開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交流中國及相關地區古人類學相關領域的新成果。記者了解到,周口店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演化地位分別被歸納為直立人、古老型智人(或者早期智人)和早期現代人。

現代人起源一直以來是古人類學領域的一大熱點。近幾年,中國乃至相關地區人類化石、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不斷有新發現、新成果,古DNA分析也在探討現代人起源、演化和遷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古人類室主任吳秀傑發表主旨報告,自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發現第一件周口店直立人(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迄今周口店有4處地點發現了古人類化石,分別為周口店第1地點(距今50萬年前)、第4地點(距今約20萬年)、山頂洞和田園洞(距今約4萬年)。

根據人類化石的形態特徵及其地質年代,周口店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演化地位分別被歸納為直立人、古老型智人(或者早期智人)和早期現代人。在這4處地點中,發現人類化石數量最多的為周口店第1地點,人類化石包括6件較完整的頭蓋骨、4件下頜骨、150餘枚牙齒以及頭骨和頭後骨碎片,屬於大約40多個個體。遺憾的是這些直立人化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本全部丟失。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發現的北京猿人化石,目前只剩下4顆,收藏在瑞士烏普沙拉大學古生物博物館。新中國成立之後,周口店遺址恢復了發掘工作。1949年以後發現的北京猿人化石共計11件,保存在古脊椎所。

吳秀傑介紹,最新研究顯示:東亞地區的直立人雖然有共同特徵,但內部變異非常大,中國在中更新世晚期可能存在不同的直立人群體。距今10萬至30萬年,中國境內生存有「古老型智人」或者「早期智人」,他們具有東亞直立人、歐洲古老型人類和更新世晚期人類鑲嵌型的體質特徵。因此,在此階段,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記者了解到,更新世距今260萬年到距今11500年之間,是地質時代第四紀的早期。

今年也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建所90周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最早前身是農礦部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1929年4月成立於北京,主要從事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發掘及化石研究。1960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至今。90年來,研究所科研團隊在魚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靈長類和古人類等重要類群的起源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並填補了我國脊椎動物化石在門類、時代和地區三個方面的空白,推動了我國古脊椎動物學與古人類學的發展。

相關新聞

古生物主題郵局亮相

北京猿人上了郵票

「古生物主題郵局」日前成立,同時發行《北京猿人第1頭蓋骨發現90周年》紀念明信片一枚。

「古生物主題郵局」設在西城區分公司西外大街郵政支局。自2017年3月起,西外大街郵局在文化科普領域與中國古動物館曾多次合作,開展過「古動物」系列活動。2018年至今,西外大街郵局的「古生物」臨時郵局,深受集郵愛好者喜愛。今年正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成立90周年,「古生物主題郵局」的成立將為古生物愛好者創造出更多學習渠道和收藏空間。

同時,西城區西外大街郵局聯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古動物館發行了《北京猿人第1頭蓋骨發現90周年》紀念明信片一枚,郵資面簡要講述了自1929年至1936年陸續在周口店發掘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過程及「北京人」的由來,正面以「北京直立人」鮮活的生活寫照為主圖,右上角設計成郵票形狀的「北京猿人第1頭蓋骨」圖案,左下角印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及中國古動物館的徽標,更具權威性和收藏價值。

此外,西外大街郵局還為郵迷朋友們製作了一份「生肖禮包」。禮包以熱河生物群為背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授權,由西外大街郵局獨家製作了「奇妙的進化之旅」紀念封及「庫班豬」郵資機宣傳戳。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航 代麗麗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專家稱,距今30萬至10萬年中國境內或生存多種古人類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吳秀傑研究員2日表示,最新研究顯示:距今30萬-1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中科院古脊椎所當天在北京舉行建所90周年所慶活動,吳秀傑以《周口店古人類化石及近年來研究新進展》為題做大會特邀報告時作出上述表示。她說,近20年來,中國很多地區發現了新的古人類化石,最新研究顯示:東亞地區的直立人雖然有共同特徵,但內部變異非常大,中國中更新世晚期可能存在不同的直立人群體。
  • 中國境內生存有多種古人類
    距今10萬至3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他們具有東亞直立人、歐洲古老型人類和更新世晚期人類的體質特徵。這是今天上午記者從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獲得的消息。  今天是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發現9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京召開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交流中國及相關地區古人類學相關領域的新成果。
  • 各省境內分別有哪些出名的「古人類」?湖北境內古人類最離奇!
    今天我們就來一觀各省境內有哪些出名的「古人類」? 陝西——藍田人 藍田人是比北京猿人更加久遠的古人類,於1964年在陝西省藍田縣出土,故有此名。從出土的藍田人化石來看,藍田人應該生活在距今至少9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因此按照化石特點以及生存時間來看,藍田人應該屬於早期的直立人。
  • 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逾兩千處 涵蓋距今210萬至1萬年
    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逾兩千處 涵蓋距今210萬至1萬年 2019孫自法 攝   中新網鄭州8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星28日說,目前,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逾2000處,涵蓋距今210萬年至1萬年的各個時段。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經碳十四測定,古人類生活過的年代為200萬年前,被命名為巫山人。>的測定數據中年代最早的古人類。根據化石年代的測定和專家分析,認為龍骨坡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至248萬年,而且靈長類化石種類繁多,有人類化石、巨猿化石、狒狒化石和獼猴化石等。在中國境內,同一地質環境之中發現如此眾多的靈長類化石是很少見的。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經碳十四測定,古人類生活過的年代為200萬年前,被命名為巫山人。巫山人想像圖巫山人這是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測定數據中年代最早的古人類。根據化石年代的測定和專家分析,認為龍骨坡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至248萬年,而且靈長類化石種類繁多,有人類化石、巨猿化石、狒狒化石和獼猴化石等。在中國境內,同一地質環境之中發現如此眾多的靈長類化石是很少見的。因此,那時候的古人類仍然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生活在一起,只是古人類進化的較快,而且聰明,善於思考,使用石器嫻熟,捕獵切肉塊,採集野果等。
  • 電影《異形契約》沒告訴你的事:中國境內有哪些舊石器時代古人類...
    舊石器時代是指距今約300萬年至距今約1萬年的漫長時期,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舊石器時代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古人類遺址主要有以下這些:1、祿豐古猿:這是在雲南省祿豐縣發現的人猿化石,距今約七八百萬年。2、元謀人:這是在雲南省元謀縣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只有一顆牙齒,距今約170萬年。
  • 解密中國古人類演化
    那麼,如果把時間追溯到1萬年前,甚至幾十上百萬年前的史前時代,在中華大地上生活著的是什麼樣的人呢?他們當中又有誰是我們的祖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中國古人類演化。與大荔人化石同時出土的有石製品和哺乳動物化石,時代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約為15~20餘萬年。
  • 溶洞遺址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
  • 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圖邁」距今700萬年
    吳秀傑說:「迄今已知的2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都是在非洲發現的。」其中,1974年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露西,距今約350萬年,曾長期被認為是最古老的人類,享有「人類老祖母」的美譽。  不過,後來在非洲又陸續發現了年代更久的古人類化石。如2000年在肯亞發現的千禧人,因發現時間而得名,年代距今約600萬年。2001年在非洲中部查德發現的圖邁,年代距今約700萬年。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_中國...
    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內晚更新世時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
  • 甘肅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
    10月30日在國家文物局舉辦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的工作會議中,蘭州大學的張東菊就白石崖溶洞遺址的相關發現進行了匯報。多件動物骨骼有火燒、敲擊和切割痕跡,包括食肉類動物骨骼。綜合分析顯示,古人類曾長期在該洞穴生活。
  • 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於此,地質年代屬舊石器時代範圍
    1956年以來先後發現人類的上頜骨和牙齒及共存的古脊椎動物等化石。經鑑定,人的上頜骨和牙齒比之北京猿人具有顯著的進步性質,但也存在著原始特徵。其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約10餘萬年,故定名為「長陽人」。洞穴處於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巒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蔭,半隱於山坳之中,別具情趣 。
  • 中國古代史:古人類的起源
    在古人類的考古史上,1000萬年和500萬年這兩個基本分界之間的時期,人類始祖與猿分離,向原始人類演進。然而,這只是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推論,有關這一演進過程的實物證據十分罕見。上個世紀,在非洲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距今約400萬年到100萬年,已經清楚地顯示了向人類進化的趨勢,它已能直立行走。發現的最早人類是「東非能人」。
  • 中國人類史向前推進約40萬年 藍田發現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人類活動...
    &nbsp&nbsp&nbsp&nbsp來自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在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境內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人類活動痕跡。7月12日,《自然》在線發表的這一突破性發現將中國的人類史向前推進了約40萬年。
  • 永城出土一根3米長完整象牙化石 初步推算其所屬年代距今10萬至12...
    3米長的象牙化石,該象牙化石保存相對完好,其周圍未發現其他骨骼化石,初步推算其所屬年代距今10萬至12萬年。根據商丘市博物館的記載,商丘境內自1959年以來多處出土象牙、犀牛牙化石,該次永城出土的象牙化石是最長的也是最完整的。如此巨大的象牙化石在商丘境內出土,對於研究河南的古生態、古環境變遷,及古生物演化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月29日,永城市永馨園北區建築工地工人施工時,在挖掘到地下5米左右時,發現了一個像骨頭又像石頭的物體,便立刻停止施工並將相關情況報告給永城市旅遊服務中心。
  • 這才是最早的古人類,據說比元謀人還要早30多萬年!
    估計研究古人和考古的朋友應該會知道,這個人類好像應該比元謀人還要早30萬多年。其實研究之前的人類,一直都是科學界一直勵志追求的和渴望得知的事情,這對研究現在的人有很深刻的意義。據說早在1985年,當時的考古工作者在重慶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發掘出一段帶有2顆臼齒的殘破直立人左側下頜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跡的骨片。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北京日報客戶端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
  • 距今24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新證據將人類起源提前60萬年
    澳大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考古發現的新證據顯示,距今24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出現在北非,這比之前的發現要早約60萬年。在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的艾因布舍裡,考古工作者挖掘出了石器以及帶有刻痕的動物骨頭。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測定,其中最古老的石器距今約240萬年。
  • 找尋最早中國古人類的活動蹤跡
    記者 袁景智攝   2004年,朱照宇途經上陳村時的驚世一瞥,鎖定了一個驚人發現。2018年7月12日凌晨,當科技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照宇牽頭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後,整個世界為之一振。元謀人(距今約170多萬年前)被認為是中國境內最早人類的認知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