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距今30萬至10萬年中國境內或生存多種古人類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吳秀傑研究員在所慶活動上做特邀報告。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吳秀傑研究員2日表示,最新研究顯示:距今30萬-1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

中科院古脊椎所當天在北京舉行建所90周年所慶活動,吳秀傑以《周口店古人類化石及近年來研究新進展》為題做大會特邀報告時作出上述表示。

她說,近20年來,中國很多地區發現了新的古人類化石,最新研究顯示:東亞地區的直立人雖然有共同特徵,但內部變異非常大,中國中更新世晚期可能存在不同的直立人群體。距今30萬-10萬年,中國境內生存有「古老型智人」或者「早期智人」,他們具有東亞直立人、歐洲古老型人類和更新世晚期人類鑲嵌型的體質特徵,在此階段,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更新世中期中國古人類演化的模式呈現區域連續性與多樣性。距今30萬年前中國古人類演化以連續性為主,距今30萬年前至晚更新世早期,中國古人類演化以多樣性為主。

吳秀傑介紹,自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發現第一件周口店直立人(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以來,迄今為止周口店有4處地點發現了古人類化石,分別為:周口店第1地點(距今50萬年前)、第4地點(距今約20萬年)、山頂洞和田園洞(距今約4萬年)。根據人類化石的形態特徵及其地質年代,周口店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演化地位分別被歸納為直立人、古老型智人(或早期智人)和早期現代人。在這4處地點中,發現人類化石數量最多的為周口店第1地點,人類化石包括6件較完整的頭蓋骨、4件下頜骨150餘枚牙齒以及頭骨和頭後骨碎片,屬於大約40多個個體,遺憾的是,除1966年發現的1件頭蓋骨化石外,這些直立人化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本全部丟失;1920年代-1930年代發現的北京猿人化石,目前只剩下4顆,收藏在瑞士烏普沙拉大學古生物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周口店遺址恢復發掘工作。1949年以後發現的北京猿人化石共計11件,保存在中科院古脊椎所。其中,1949-1951年在第1地點發現5枚北京猿人牙齒化石、一段人類肱骨和一段脛骨;1959年發現女性下頜骨一具;1966年發現額骨、枕骨、牙齒各一個。

北京山頂洞地點為1930年裴文中等在探查龍骨山上部時發現,1933-1934年正式發掘,山頂洞共出土3件完整的頭骨、4件下頜骨及其一些單個牙齒及頭、頭後骨碎片,代表8-10個個體。遺憾的是這些化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部丟失,只保存有當時製作的模型。周口店第4號地點1973年發現,人類化石為一枚人類上頜第一前臼齒,目前化石保存地點不詳。田園洞人類化石發現於2003年,共計34件,來自同一男性個體,目前化石保存在中科院古脊椎所。

吳秀傑指出,針對周口店直立人探討研究的熱點問題主要包括:周口店直立人是否具有特殊或者衍生的性狀,不同於非洲或者其他亞洲直立人?周口店直立人是否為人類演化過程中的旁支?周口店直立人與中國古老型智人及早期現代人的關係?1946年,魏敦瑞通過對北京猿人與現代黃種人之間的研究,提出「人類進化多元假說」,認為人類演化有4條路線,分別存在於東亞、歐洲、非洲和東南亞到澳洲。在東亞人類演化線上,魏敦瑞明確標出北京猿人-山頂洞人-蒙古人種的祖先後代關係。

1984年,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Wolpoff、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吳新智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Thorne依據當時掌握的化石證據,對東亞和東南亞太平洋地區古人類演化模式進行分析論證,創立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進化說」。1988年,吳新智提出中國古人類「連續進化附帶雜交」假說,指出中國古人類進化模式以連續進化為主,附帶與周邊古人類的基因交流。(完)

相關焦點

  • 距今10萬至30萬年,中國境內生存有多種古人類
    距今10萬至3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他們具有東亞直立人、歐洲古老型人類和更新世晚期人類的體質特徵。這是今天上午記者從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獲得的消息。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90周年紀念展。
  • 中國境內生存有多種古人類
    距今10萬至3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他們具有東亞直立人、歐洲古老型人類和更新世晚期人類的體質特徵。這是今天上午記者從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獲得的消息。  今天是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發現9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京召開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交流中國及相關地區古人類學相關領域的新成果。
  • 各省境內分別有哪些出名的「古人類」?湖北境內古人類最離奇!
    陝西——藍田人 藍田人是比北京猿人更加久遠的古人類,於1964年在陝西省藍田縣出土,故有此名。從出土的藍田人化石來看,藍田人應該生活在距今至少9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因此按照化石特點以及生存時間來看,藍田人應該屬於早期的直立人。
  • 陝西發現一遺址,距今1.5萬到10萬年間:推翻中國人非洲起源說?
    在隨後的100多年中,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現代人類源於非洲,在大約距今5萬-10萬前後,非洲智人離開非洲走向世界,由此演化為全球現代人;大約6萬年前,非洲智人開始往東南亞,由南至北進入了中國大陸,這也是我們熟知的人類起源歷史。
  • 新研究將直立人最早生存年代推前10萬至20萬年
    【來源:人民日報】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領銜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從南非一處古人類化石遺址中挖掘出迄今已知最古老直立人頭蓋骨化石,其所屬年代比此前已知最古老直立人還要早10萬至20萬年。直立人屬於人科人屬,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人類。學界認為,直立人已具備了直立行走、製造工具和使用火的能力,有更強的適應性,可以走出非洲到更廣闊的地區。此前學界公認的最古老直立人化石是在喬治亞的德馬尼西遺址找到的,其生活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約180萬年。
  • 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逾兩千處 涵蓋距今210萬至1萬年
    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逾兩千處 涵蓋距今210萬至1萬年 2019孫自法 攝   中新網鄭州8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星28日說,目前,中國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逾2000處,涵蓋距今210萬年至1萬年的各個時段。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巫山縣的龍骨坡,發現了古人類的下頜骨化石和牙床化石,經碳十四測定,古人類生活過的年代為200萬年前,被命名為巫山人。>的測定數據中年代最早的古人類。根據化石年代的測定和專家分析,認為龍骨坡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至248萬年,而且靈長類化石種類繁多,有人類化石、巨猿化石、狒狒化石和獼猴化石等。在中國境內,同一地質環境之中發現如此眾多的靈長類化石是很少見的。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龍骨坡牙床化石1985年和1986年,考古專家在重慶市巫山縣的龍骨坡,發現了古人類的下頜骨化石和牙床化石,經碳十四測定,古人類生活過的年代為200萬年前,被命名為巫山人。根據化石年代的測定和專家分析,認為龍骨坡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至248萬年,而且靈長類化石種類繁多,有人類化石、巨猿化石、狒狒化石和獼猴化石等。在中國境內,同一地質環境之中發現如此眾多的靈長類化石是很少見的。因此,那時候的古人類仍然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生活在一起,只是古人類進化的較快,而且聰明,善於思考,使用石器嫻熟,捕獵切肉塊,採集野果等。
  • 解密中國古人類演化
    遺址年代經測定,大約生活在100萬至50萬年前。根據裂變徑跡、鈾系、熱發光和古地磁方法測定,北京人生活年代主要為距今70萬~20萬年前。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河套人和薩拉烏蘇動物群的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中到晚期,用鈾系法測年為距今5萬~3.7萬年。
  • 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於此,地質年代屬舊石器時代範圍
    其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約10餘萬年,故定名為「長陽人」。洞穴處於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巒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蔭,半隱於山坳之中,別具情趣 。「長陽人」化石洞, 位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鍾家灣村,距長陽龍舟坪縣城45公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於這裡,「 長陽人」的發現,證明在遠古時期,長陽境內就已有人類生存活動。
  • 迄今所知最早古人類「圖邁」距今700萬年
    其中,1974年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露西,距今約350萬年,曾長期被認為是最古老的人類,享有「人類老祖母」的美譽。  不過,後來在非洲又陸續發現了年代更久的古人類化石。如2000年在肯亞發現的千禧人,因發現時間而得名,年代距今約600萬年。2001年在非洲中部查德發現的圖邁,年代距今約700萬年。圖邁因此不僅成為「非洲冠軍」,也奪得了迄今已知最早古人類的「全球總冠軍」。
  • 許昌村民,挖出10萬年前的「寶貝」,推翻中國人種的非洲起源假說
    提起中國人的「老祖宗」,大家基本都能想到的是周口人、河姆渡人、藍田人、元謀人、山頂洞人……而2017年3月美國《科學》雜誌上刊載的一則中美考古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的報告上說,距今12.5萬至10.5萬年間,中國境內生存著一群體徵特殊的古老型人類——「許昌人」。他們的頭骨化石經研究證明,他們可能是東亞地區早期現代人的祖先。
  • 這才是最早的古人類,據說比元謀人還要早30多萬年!
    估計研究古人和考古的朋友應該會知道,這個人類好像應該比元謀人還要早30萬多年。其實研究之前的人類,一直都是科學界一直勵志追求的和渴望得知的事情,這對研究現在的人有很深刻的意義。據說早在1985年,當時的考古工作者在重慶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發掘出一段帶有2顆臼齒的殘破直立人左側下頜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跡的骨片。
  • 中國古代史:古人類的起源
    2002年,一支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中非國家查德發現了距今700萬年左右的迄今最早的人類頭骨化石,被命名為「圖邁人」。根據專家的研究,「圖邁人」明顯地表現出原始人類和現代人類的雙重特徵:它的腦殼仍然像猿類,不過臉形短,牙齒尤其是犬齒比較小,類似現代人的牙齒。由此,專家們推論,它或許就是人類的直接祖先。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_中國...
    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內晚更新世時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
  • 電影《異形契約》沒告訴你的事:中國境內有哪些舊石器時代古人類...
    舊石器時代是指距今約300萬年至距今約1萬年的漫長時期,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舊石器時代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古人類遺址主要有以下這些:1、祿豐古猿:這是在雲南省祿豐縣發現的人猿化石,距今約七八百萬年。2、元謀人:這是在雲南省元謀縣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只有一顆牙齒,距今約170萬年。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石片。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這些問題亟待考古攻克。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北京日報客戶端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
  • 溶洞遺址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
  • 中國古人類起源於非洲?
    [摘要]世界公認最早有人類活動並利用石頭製造工具的地方在非洲,距今有260萬年。因此,國際學術界普遍猜測——中國古人類最早也來自非洲。按照新版國際同位素地質年代表「巫山人」歷史前推10萬年在歷史教科書和百度百科上,「巫山人」被界定為204萬年前的古人類。今後,這一界定將被改寫。